答案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37|回复: 0

2018“口服营养补充”的优势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Rank: 1

积分
41
发表于 2018-8-14 19:30: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营养支持有一个“金标准”,即“肠道有功能,你就要用它”“如果肠道有功能,能够肠内营养了,这个患者就有救了”,这也是临床营养实践得出的真知灼见。我百分之百赞同这句话,在自己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我还想再加上一句话:“如果患者肠道有功能,能够饮食营养,这个患者就有生活质量了!”
/6/view-10131717.htm
  口服营养补充,英文缩写是“ONS”。目前常用的肠内营养补充剂,是根据人体生理需要搭配了宏量及微量营养素,是“全营养”的一揽子方案,很多已是预消化的或是吸收利用率比较高的营养物质,即冲即饮型,也可以管饲。
   口服营养补充的起源
  20世纪50年代,口服营养补充起源于宇航员饮食,后逐渐应用于临床的营养支持,称为“特殊医学用途的配方食品”。国内20世纪80年代将其应用于临床医学,目前有包括肿瘤等在内的13种疾病特定配方。
  过去很长时间,人们认为“静脉高营养”是找到经肠道以外的途径补充营养(也就是肠外营养),因为使用方便所以被大多数医生所喜欢,输液就可以直接“吊”进静脉里去了,尤其对于住院患者,此法屡见不鲜。但是后来的临床实践证明,长期肠外营养不光经济上花费昂贵,风险也比较大,带来很多副作用,如肝脏损害、胆汁瘀积、导管感染等。另一方面,长期应用肠外营养,肠道消化功能就“废”了,它不但吸收不了营养,肠道里的细菌(占人体细菌总量的99%)还会发生易位,导致肠源性血流感染或脓毒血症。
  从营养学角度来讲,肠内营养是最好的,但过去我们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的应用约为1:10,国外的应用情况是10:1。这些年来国内越来越多的医生认识到肠内营养的优势,肠内营养应用率在逐年增加,现在差不多达到5:5。今后还希望不断提高这个比例。
  作为一种常见的日常饮食外营养补充手段,口服营养补充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肿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及艾滋病等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的营养补充。各种专家共识和“指南”高度肯定了口服营养补充途径对肿瘤患者的作用,并在其指南中作为肿瘤放疗患者的首要营养治疗途径予以推荐。但是,口服营养补充制剂并不能取代饮食摄入或肠内营养,仅可作为饮食摄入不足或不全的补充。
  口服营养补充更经济实惠
  很多人或多或少知道一些,危重患者可以“吊点白蛋白”。其实,“吊白蛋白”补充营养是极不科学的,“吊”进去10克蛋白质需要300元以上,很快就会被身体分解掉。如果患者是为了改善营养状况,能吃的话还是建议以吃为主,从膳食中补充营养更经济实惠,也更符合生理需求。当然,病情危重的患者,如严重水肿、严重低蛋白血症,适当“吊”一些白蛋白是可以的。
  肠黏膜吸收的营养70%来源于直接吸收,30%来源于血供。口服营养补充更接近于患者自然的进食过程,具有更好的依从性。 口服营养补充的使用方法
  1. 粉剂类产品,使用方便又易于保存,冲调要注意温度,尽量用冷开水或温热开水,溶解性更好。如果是滚烫的开水,既会破坏营养成分,也容易发生结块。也可以加在其他食物中一起食用,如牛奶、酸奶、豆浆、粥、麦片糊等。在操作中一定要注意食品卫生安全,严格清洗、消毒手和容器。
  2. 如果患者容易呛咳,可以将营养粉剂添加在粥、米粉、藕粉这些厚稠的食物中,如是液体的制剂,也可以在其中添加增稠剂使之黏稠,避免发生呛咳,引发肺炎。
  3. 液体类产品可以直接使用,但尽量不要同药物混合在一起使用,以免产生凝结变性。
  4. 口服营养补充作为饮食的补充,每天400~600千卡,分次摄入。
  5. 口服营养补充的制剂和品种很多,适用对象和使用方法不同,需要在临床营养师和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谁需要“口服营养补充”
  口服营养补充,是胃肠功能正常的肿瘤患者接受营养支持的首选途径,对存在营养不良和处于营养不良风险中的患者有益。
  适用者
  1.对于恶性肿瘤患者,首选强化营养教育,进行经口摄食咨询指导。
  2.经强化营养教育和咨询指导后,通过经口摄食仍然不能达到目标营养摄入量的患者,推荐使用口服营养补充。
  3. 对住院、社区和家居患者均有益,体重指数(BMI)18.5的患者比体重指数20的患者获益更多。
  即便患者的消化吸收功能都有障碍,如何通过食物选择、食物改性等一系列方法来帮助患者进食,这就需要及时寻求营养医师的支持帮助。比如,可以早一点选择口服营养补充,而不是等到“灯枯油尽”,出现“癌性恶病质”再去静脉输注营养。
  帮助肿瘤患者从食物中获得营养,这是营养医师最重要的也是最根本的任务。
  “癌性恶病质”的干预策略
  癌性恶病质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共同导致的临床综合征,其主要特征为持续性骨骼肌减少(伴或不伴有脂肪组织丢失),常规营养支持治疗无法完全逆转,从而导致进行性的功能损伤。肿瘤患者中有50%~80%存在恶病质。
  事实上,恶病质不是肿瘤终末期的附加症状,其实在肿瘤的早期阶段组织消耗就已经出现了。癌性恶病质时,患者的骨骼肌、肝、脑、免疫系统和心脏功能等会受到影响,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预后变差。
  从病理生理学角度来看,癌性恶病质呈现蛋白质和能量负平衡,这种负平衡状态是由食物摄入量下降和代谢异常等综合因素造成的。癌性恶病质会影响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效果、药物抵抗、预后等,直接导致20%的患者死亡。
  癌性恶病质的营养支持治疗重在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其最终目的是逆转癌性恶病质患者少肌症和体重丢失。对仍处于恶病质前期或恶病质期的患者,?I养支持治疗必要且有效,它不仅能提高热量和各类营养素的摄入量,改善营养状况,而且还能参与调控并改善患者机体内的代谢紊乱,提高肿瘤患者对各类抗肿瘤治疗的反应。对恶病质难治期的肿瘤患者来说,营养支持治疗的主要目标是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侍 茹 采访整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