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62|回复: 0

2018三因制宜 科学春捂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Rank: 1

积分
41
发表于 2018-8-14 19:17: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栏目撰稿人宁蔚夏,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工作近35年。现为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会员,四川省科普作家协会常务理事、医卫科普创作专委会副主任,成都市科普作家协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3项科研成果获得科技进步奖。发表学术论文、科普文章3000余篇,独著、协编医学科普图书6部,先后被授予四川省九十年代优秀科普作家、四川省十佳科普作家等称号。  
/6/view-10128067.htm
  “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是一句家喻户晓的养生民谚。的确,“春天孩?毫常?一天变三变”,气候变幻无常,尤其是早晚与日间温差悬殊,加之多风,风速越快,人体散失的热量也越快、越多,就更觉寒冷,此时,人的衣着若不合时宜,很容易罹患各种时病。那么,从科学的角度看,春天究竟应该怎样“捂”呢?
  从时间上讲,一是要把握好时机。医学气象学显示,许多疾病的发病高峰与冷空气南下和降温持续的时间密切相关,比如感冒、消化不良,在冷空气到来之前即已捷足先登,而青光眼、心肌梗死、中风等,在冷空气过境时也会骤然增加,因此,捂的最佳时机,应该是在气象台预报的冷空气到来之前24~48小时,再晚只能是雨后送伞,失去了应有的意义。二是要把握好气温。研究表明,对多数老年人或体弱多病者而言,15℃可以视为捂与不捂的临界温度,也就是说,当气温持续在15℃以上且相对稳定时,就可以不用捂了。三是注意温差。春天的气温,前一天还是风和日丽,后一天甚至刹那间则可能会寒流涌动,因此务须根据天气变化随时加减衣服,其判断依据是,当日夜温差大于8℃即是一个信号,意味着此时应该捂。四是把握好捂的持续时间。一般气温下降回冷时需要加衣御寒,此后即使气温回升,还应该再捂7天左右,这样人特别是体弱者才能更好地适应,切忌减衣过快,否则很可能为疾病所扰。
  依地域来看,我国南北两方处于不同的地理位置,在气候上差异较大,在春捂时要区别对待。暖流总是从南向北眷顾,寒潮总是自北向南压迫,当南国已是百花盛开的时候,北国还是风雪冰霜,故南方可根据气温变化提前减衣,以免耗气伤阴,而北方则要一直捂到气候变化不大、气温稳定、春寒完全消失时为止。
  就人体而言,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捂下身。由于“寒从脚下起”,人体下部血液循环较上部为差,故传统养生主张春令衣着宜“下厚上薄”,即加强腿脚的保暖。老人和儿童体质较弱,不可急于脱去保暖下装,同时要注意穿好具有保暖性能的鞋袜。年轻的女士千万不可追求“风度”而过早换上裙装或短裤,务须保持好“温度”,否则会导致关节炎和多种妇科病。二是捂头。头为“五阳之首”,最易散温,使热量由此丢失,因而对于一些体弱多病的老人来讲,戴顶适宜的帽子会起到如同暖瓶瓶塞一样的保温作用。三是捂背。背为阳中之阳,风寒之邪极易透过背部侵入人体,兼之与气血“命脉”心肺相邻,故其保暖显得格外重要。春天减衣时,莫忘留件适宜的背心,特别是体质虚弱者更应注意。四是捂腹。腹为阴中之阴,尤其是胃肠病患者和患有妇科病的女士,更要加强保暖,除了穿件背心外,最好不要穿开衫,或将上衣扣子随意解开,睡觉时要注意盖好腹部。
  “二月休把棉衣撇,三月还有梨花雪。”春季养生讲究“天时地利人和”,也就是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异,人们应该根据医学气象学提供的科学依据去“捂”,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自身健康,顺利地度过冷暖交替、气候多变的春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