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33|回复: 0

2018解读食品安全热点,还原食品安全真相,共筑食品安全氛围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Rank: 1

积分
41
发表于 2018-8-14 18:36: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8年1月12日,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共同指导,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主办的“2017年食品安全热点科学解读媒体沟通会”在北京举行。会上,来自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中国烹饪协会、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大连工业大学、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等多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多学科领域专家,对“保健食品的问题与治理”、“普洱茶‘致癌’”、“中式咸鱼致癌风波”等10个食品安全热点进行了科学解读。
/6/view-10124356.htm
  本次活动,还邀请了4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到场,分别是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总顾问陈君石、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原所长陈宗懋、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孙宝国、大连工业大学国家海洋食品工程技术中心主任朱蓓薇,他们与多位食品科技界的专家共同参与了热点话题的解读与交流。
  风险交流不懈积累,让科学基础日益坚实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新闻宣传司稽查专员李海锋出席了本次活动,并就“食品安全谣言治理、科普宣传工作有关情况”做了详细介绍。他指出,保障食品安全,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每个参与食品安全事业人士的初心和使命。由于食品安全的社会性、传播媒介的多样性、舆论环境的复杂性,关于食品安全的话题总能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而本次媒体沟通会,以“科技界共识”的方式,对公众所关心的食品安全事件进行了答疑解惑,同时提出了科学性建议。此项工作在治理食品安全谣言、保障我国食品安全水平有序提升方面发挥了特殊作用。
  会上,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孟素荷介绍道:“2017年全年,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食监三司的指??下,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共计完成了29期食品安全风险解析,共有128人次参与。”孟素荷表示,在29期的内容中,回应舆情热点的有18期,占62%;主动进行预警提示的有11期,占38%。从整体趋势来看,舆情热点密度减少,热度降低,而新热点中与食品营养健康相关的内容显著增多。与2013年热点解析占比情况相对比,可以看出近年来公众关注视角的变化,这也体现出我国对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的管理更加主动、从容,也更加与世界接轨。
  实力提升、监管到位,辟谣工作体现“共治”成效
  孟素荷表示,在多年的探索与实践中,具有中国特色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日趋完善、到位。2017年,在广受各方高度关注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审批中,政府部门的高办事效率,专业、有序的办事风格,受到了企业的高度好评。针对治理难度最大的网络谣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在2017年成功地打出了组合拳。据李海锋介绍,2017年国家食药监总局在系统内建立了3960个涵盖国家、省、市、县四级的微信公众号和头条号;与科技界通力合作,全年共发布辟谣信息85条次,及时准确地澄清了谣言,净化了舆论环境。2017年,公安、网信部门对食品安全谣言制造者实行治安拘留等处罚50件次,以正压邪,显示了较高的治理管理水平。
  同时,政府、企业、消费者、科技界、媒体人共同参与的“社会共治”成果显著。2017年显现出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主流媒体和网络媒体成为“辟谣”的生力军,腾讯科普频道主编何建红在“辟谣如何才能做到精准智能化”的报告中指出,腾讯仅一年发布的辟谣文章就达1411篇;二是企业、科技界、媒体在科普战线形成集结。本次活动,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还特别邀请世界卫生组织(WHO)食品安全部主任彼得?本?恩巴瑞克(Peter Ben Embarek)博士就“世界卫生组织从未公布‘十大垃圾食品’以及食品工业必须应对的当前挑战”进行了视频报告,对由来已久的“垃圾食品”谣言进行了权威回应――WHO从未发布过一份名为“十大垃圾食品”的名单。
  营养健康关注点增多,传统食品评价有待深入
  食品安全是食品工业发展的底线,随着人们对这一理念的认同,公众对于食品工业的审视也逐渐从过去单纯的食品安全向营养、健康、安全转变。Peter Ben Embarek在讲话中特别强调,“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食品科学与技术的进步让人们叹为观止。食品工业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已经能够应对食物紧缺的挑战,为人们生产出了足够的、价格便宜的食品。现在,食品加工有了新的挑战――向不断增长的世界人口提供足够、价格便宜且健康营养的食品。”
  在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梳理的近两年的食品相关热点中,与食品营养健康相关的内容逐渐增多,特别是对传统食品的评价,出现了一些有争议的观点。此外,在中国食品工业健康转型的大背景下,以中国传统食品大规模回归为特征的消费升级需跨越“用科学的数据说明产品”的门槛,食品与生命科学的学科交叉、科技与产业的深度对接已成必然。
  权威解读给出启示,以全球视野关注食品安全隐患
  此次热点沟通会上,来自食品科技界的权威专家先后对保健食品的问题与治理、普洱茶“致癌”、“网红食品”显现安全问题等十个热点进行了解读。
  热点一,保健食品的欺诈营销。保健食品行业非法添加、假冒伪劣、虚假宣传、违规声称现象屡禁不止,相关部门应加大对保健品科普的投入,让科普宣传更贴近销售人群。
  热点二,普洱茶“致癌”。对此专家解读称,普洱茶中黄曲霉毒素风险可控,消费者可以放心饮用。
  热点三,“网红食品”显现食品安全问题。有些“网红食品”、保健食品利用互联网平台销售,游离于现有监管体系之外,容易滋生欺诈、传销和食品安全等问题。
  热点四,法国奶粉被召回。针对此事件,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应加强生产加工环节中沙门氏菌及其它肠杆菌科微生物的风险监测。     热点五,中式咸鱼的致癌风波。对于咸鱼、烧烤、槟榔等含有致癌物的食物,应秉持尽量少食用的原则以降低风险。若是出于个人爱好偶尔吃一点也没有必要紧张,因为只有长期较大量食用者才是高风险人群。
  热点六,喝白酒“抗癌”。对此专家分析称,白酒中发现地衣素不等同于具有相应的生物活性功能,也不能得出“在白酒中发现了活性成分,饮酒就有益健康”的逻辑推论。因此,喝白酒抗癌的说法没有科学依据。
  热点七,无矾油条铝超标。无矾油条不等于无铝油条,含铝食品添加剂可以在油条等油炸面制品中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只要食品中铝残留量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就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热点八,喝王老吉“可延长10%的寿命”。没有任何一种食品甚至药品能够延长寿命10%。相关动物试验没有得出延寿结论,该说法纯系企业商业炒作。
  热点九,网络餐饮食品安全问题。网络餐饮快速发展面临三大挑战,即入网商家资质参差不齐与餐食偷工减料问题;外卖餐盒、配送箱的环保、安全问题;对派送员安全送餐的教育与培训问题。
  热点十,挂面可燃。有人将“挂面可燃”的原因归结为添加了塑料等非法物质,或使用了对人体有害的添加剂。物质可燃只需满足物质燃烧的3个条件(可燃性、着火点和氧气充足)即可,而面粉本身就具有可燃性。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技术顾问刘秀梅研究员、渤海大学副校长励建荣教授针对2017年重要的国际食品安全事件进行了回顾与分析。综合国内外食品安全?岬闶录?可以看出,在全球大同的趋势下,我国对于食品安全的关注点已逐渐与国际接轨,而在全球视野下审视食品安全的隐患,也给中国的食品产业发展带来更多启示,未来食品行业需重点关注以下几方面的安全隐患。
  关注一:微生物污染
  引起微生物污染的微生物包括食源性致病菌、食源性寄生虫、食源性病毒等。实际上,对于中国乃至全球的消费者来说,微生物污染都是最大的健康威胁之一。为全方位保障我国人群的健康水平及健康公平的食品贸易,食品安全亟待政府等相关部门予以重视和加大投入,尤其应强化国家风险监测及溯源体系的建设。
  关注二:食物致敏原标示
  食品生产者应严格执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中的相关规定。对过敏体质的消费者而言,食品标签中致敏物质的标示是对其健康的重要保护。同时,也应从美国召回事件中汲取教训,避免因包装和标签失误带来的重大经济损失。
  关注三:兽药残留问题
  兽药是养殖业不可或缺、不能替代的生产投入品。目前,我国食品中农兽药残留指标不合格问题仍较为突出,2017年该问题占抽检问题总数的21.9%,较上年同期增长12.6%,原料污染成为中国食品安全的顽疾,且短期内难以化解。我国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兽药使用的监管,建立和健全休药期制度。生产企业应遵循国家兽药相关法规,加强自律,严格遵守的兽药使用规范,健全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和全程控制措施。
  关注四:“食品造假”是全球问题
  产地标识是食品价值的重要组成,而对国内外案例的分析发现,食品掺假已经成为需要全球共同应对的问题。不法商家利用消费者“无力分辨”或“无意分辨”的现状,宣称是“正宗”或“品牌”商品,卖的却是赝品。该行为尽管没有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产生直接危害,却是对消费者的严重欺骗,属于食品造假,应予以高度关注和严厉打击。
  关注五:网络食品与餐饮成新焦点
  极速发展的中国网络食品和快餐配送平台,既是中国食品消费的增长点,又是新一轮安全问题和矛盾的关注点,同时,亦是政府工作中的创新点。其在打磨出有效治理和监管“中国方案”的同时,各方需具有更多的耐心和包容心。
  关注六:“阴性标签”需有效管理,“养生节目”应清理规范
  在国际上,以贬损同行为目标,以声称“不含有XXX”为内容的标签,被称为“阴性标签”。在我国,部分产品广告中“不加防腐剂、不加糖、不加食品添加剂……”的宣传,将合规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污名化,打擦边球,具有不良诱导的嫌疑,应予以规范管理。此外,一些地方电视台的养生节目中,大量传播的“伪科学”观点,养生节目成为谬论传播的官方平台,应予以有效治理。
  与会专家表示,自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发生以来的10年,是中国食品安全产业链梳理、构建和不断强化的10年,也是食品安全水平逐渐提升的10年。建立强大的自身监管制度,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是舆情向好的基础。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孟素荷指出“中国食品安全水平的提升是中国食品工业由大到强的重要标志。”
  此外,本次活动同时作为中国科协“科普中国”2018年开年重点活动之一,主办单位邀请了《食品安全导刊》等在内的60余家媒体参会,通过现场微信方式与媒体互动,并联合中国经济网进行直播,以食品安全科普信息化的方式,为公众答疑解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