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81|回复: 0

2018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筛查诊断方案的研究进展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Rank: 1

积分
41
发表于 2018-8-14 17:39: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 因癌症死亡的常见原因中胃癌高居第三, 而胃癌的晚期阶段预后极差, 但是如果能在早期发现并切除, 可以实现良好的预后, 因此对胃癌的早发现成为了胃癌治疗的关键。本文就目前胃癌筛查诊断方案予以综述。
/6/view-10687176.htm
  【关键词】 早期胃癌;癌前病变;筛查方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11.114
  胃癌(gastric cancer, GC)是癌症相关死亡的重要原因。2012年有952000人新患胃癌(占新发癌症病例的6.8%), 723000人死于胃癌(占新发癌症病例的8.8%), 其中死亡率最高的地区包括中国、日本和韩国, 全球新发胃癌病例和死亡人数约有60%发生在该地区。但随着内镜下黏膜切除?g(EMR)、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等内镜下治疗技术的发展, 实现了早期胃癌(EGC)的微创手术治疗, 并有望达到EGC的治愈性切除, 同时精确预测淋巴结的转移[1]。因此对EGC的早发现成为了胃癌治疗的关键, 特别是近年来各种筛查方案的出现, 可以更有效的发现早期病变, 提高胃癌的治愈率及患者的生活质量。 1 ABC方案
  自1982年发现幽门螺杆菌(Hp)以来, 不仅改变了上消化道疾病的概念, 而且改变了临床胃肠病学的实践[2], 现在Hp感染被认为是涉及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及胃癌发病机制的主要获得因素[3]。而胃蛋白酶原是近年来研究较热门的血清肿瘤标志物, 包括胃蛋白酶原Ⅰ(PGⅠ)和胃蛋白酶原Ⅱ(PGⅡ), 由胃黏膜分泌, 并可透过胃黏膜毛细血管进入血液。血清PG浓度可以反映胃黏膜的形态和功能, 随着基底黏膜减少, PGⅠ水平降低, 而PGⅡ水平保持不变, 因此, 血清PGⅠ水平及PGⅠ/PGⅡ比值可以反映胃黏膜萎缩程度[4]。
  在日本, PGⅠ≤70 ng/ml, PGⅠ/PGⅡ≤3已被广泛接受为诊断萎缩性胃炎的标准, 其检测的敏感度93%, 特异度88%。而在其他国家如美国或泰国等将PGⅠ/PGⅡ比值设定为2和3.3分别用于萎缩性胃炎和胃癌的诊断, 虽然比值设定不同, 但所有研究均表明PG对胃癌的诊断是有用的[5]。
  最近, 血清PG浓度与Hp抗体组合被推荐作为胃癌筛选的一种方案, 即ABC方案。现普遍将PGⅠ水平≤70 μg/L, PGⅠ/PGⅡ比值10 U/ml的个体定为Hp抗体阳性, 分组如下, Hp抗体阴性和正常PG水平(A组), Hp抗体阳性和正常PG水平(B组), Hp抗体阳性和低PG水平(C组)和Hp抗体阴性和低PG水平(D组)。在预测胃癌的风险中, A组与D组不同, 虽然两组中Hp抗体均阴性, 但A组中抗体阴性是因为没有Hp感染, 而D组是因为Hp不能在萎缩性或肠化的胃黏膜中生存[6]。所以Chan等[7]研究认为PGⅠ/PGⅡ用于诊断胃癌的截止值在Hp抗体阴性或阳性的患者中应该是不同的, 其认为在Hp抗体阴性组中为3.1, 在Hp抗体阳性组中为4.1, 这种改良的ABC方法, 与传统方法相比, C组与D组的胃癌人数提高, 113例(62.1%)VS 56例(30.8%)。也有观点认为, 因抗生素使用的增加, 使得Hp意外根除的几率增加[8], 虽然抗体滴度在Hp根除后显著降低, 但有报道多达45%患者在根除Hp 18个月后再次出现血清学逆转, 因此, 即使在根除成功后也不能获得完全血清学反应阴性。有学者猜想在自发根除的A组中, 虽然Hp抗体滴度显著降低, 但仍没有达到0, 所以降低A组中Hp抗体滴度的截止值可提高肿瘤的检出率, 在A组(345例)中检查出10例胃肿瘤患者, 患病率达2.9%, 通过ROC分析, 其建议将A组中Hp抗体滴度≥3 U/ml, PGⅠ/PGⅡ≤4.3作为A组胃癌筛查截止值, 并进行内窥镜检查。因此ABC法可有效的进行胃癌筛查, 但具体截止值仍存在争议, 需要更多的大样本数据进行确定。 2 内镜技术
  白光内镜(WLE):可较快地了解全胃黏膜情况, 是胃癌筛查的最基本技术。早期胃癌在WLE下可见局部黏膜改变, 黏膜隆起或凹陷、细颗粒状或小结节状粗糙不平、糜烂或溃疡, 皱襞可中断或消失, 黏膜下血管网消失, 组织变脆易出血, 局部变僵硬或变形等。喻杨等[9]认为, 重点关注表面不规则、局部黏膜色调变化、有边界的病灶, 有助于EGC的发现, 而病灶的色调、形态对胃癌病理类型的预判有帮助。因WLE对病变边界、大小及浸润程度均较难判定, 不仅影响活检的准确性, 更易致漏诊, 故常结合其他内镜方法一起检查, 提高病变诊断率。
  放大技术(MB):通过高像素、高分辨特点可清楚地观察胃小凹形态和微血管等细微结构[10]。将胃小凹分为5型(Sakaki分型):Ⅰ型(小圆型)、Ⅱ型(裂隙型)、Ⅲ型(脑回型或绒毛型)、Ⅳ型(不规则型)、Ⅴ型(破坏的圆形)。放大内镜下EGC微血管常表现为颜色改变, 集合静脉真毛细血管网消失, 同时出现大小不一、分布不规则的新生肿瘤血管。通过对小凹形态及微血管的观察可鉴别良恶性病变。窄带成像技术(NBI)通过虑光片使到达黏膜的光谱发生改变, 从而更清晰的观察胃黏膜血管及结构。高孝忠等[11]研究发现NBI对边界的观察较染色内镜和普通内镜清晰。两种内镜技术具有其自身优势和限制范围, 故目前将窄带成像技术联合放大内镜(ME-NBI)作为早癌的筛查方案。一项包含1724例患者的Meta分析发现, WLE的合并敏感性、特异性和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48%、67%和0.62;ME-NBI各项分别为83%、96%和0.96。一项前瞻性研究将211例在白光内镜下定性为可疑病变分为五组, 即白光内镜下活检组(EFB)、ME-NBI组、ME-NBI指导下活检组(MNTB)、EFB+ME-NBI组、MNTB+ME-NBI组, 研究发现EFB组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68.2%、62.3%、84.2% , ME-NBI组分别为76.8%、73.4%、86.0%, MNTB组分别为75.4%、72.7%、82.5%,EFB+ME-NBI组分别为82.0%、85.7%、71.0%, MNTB+ME-NBI组分别为84.8%、89.6%、71.9%, 表明虽然MNTB诊断胃癌较EFB(P=0.0480.05)。对于不确定的病变, 进行ME-NBI下活检时不可避免的需要做更多事情来提高确诊率, 而这往往会导致医疗费用的增加, 以及增加不必要的医疗资源的使用, 因此有学者[12]认为结合白光内镜下活检及ME-NBI即可提高诊断效率。   3 影像学检查
  X线荧光射片:是一项将荧光图像摄于胶片上的摄片技术。日本一项基于13年随访的前瞻性队列研究表明, 接受X线荧光射片受试者中总体胃癌死亡风险降低了48%, 在年龄分层中, 40~49岁受试者中死亡率显著降低70%, 而在50~59岁的人群中死亡率降低40%[13]。Hamashima等[14]基于五项病例对照研究及两项队列研究的荟萃分析表明X线荧光射片的灵敏度为60%~80%, 特异度为80%~90%, 受试者的5年生存率为74%~80%, 非筛查组为46%~56%, 而基于两项队列研究荟萃分析发现内镜筛查的检出率为77.8%和84%, 两者无明显差异, 故研究者推荐X线荧光射片可运用于胃癌的筛查, 且与直接X射线摄影接触辐射量(男4.9 mSv, 女3.7 mSv)相比, X线荧光射片辐射量更低(男0.6 mSv, 女0.6 mSv)。
  X线气钡造影:采用多种体位, 使气钡剂在胃内不断重新分布, 从而快速准确获得胃各部分的充盈相、黏膜皱襞相及气钡双对比相[15]。因为可以多体位射片、实时观察、动态显影等优势, 且目前数字化技术的普及、X线造影图像质量的提高, 优质的双对比图像已能发现各型的早期胃癌, 包括癌灶最大径参考文献
  [1] Ko WJ, Song GW, Kim WH, et al. Endoscopic resection of early gastric cancer: current status and new approaches. Translational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 2016(1):24.
  [2] Asaka M, Kato M, Takahashi S, et al.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in Japan: 2009 revised edition.Helicobacter, 2010, 15(1):1-20.
  [3] Hatakeyama M. Oncogenic mechanisms of the Helicobacter pylori CagA protein. Nature Reviews Cancer, 2004, 4(9):688-694.
  [4] 方军, 李兆申.早期胃癌诊断的研究进展.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11, 28(3):176-178.
  [5] Kim N, Jung HC. The role of serum pepsinogen in the detection of gastric cancer. Gut & Liver, 2010, 4(3):307-319.
  [6] Mizuno S, Miki I, Ishida T, et al. Prescreening of a high-risk group for gastric cancer by serologically determined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and atrophic gastritis. Digestive Diseases & Sciences, 2010, 55(11):3132-3137.
  [7] Chan HP, Kim EH, Da HJ, et al. The new modified ABCD method for gastric neoplasm screening. Gastric Cancer, 2016, 19(1):128-135.
  [8] Van Boeckel TP, Gandra S, Ashok A, et al. Global antibiotic consumption 2000 to 2010: an analysis of national pharmaceutical sales data.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 2014, 14(8):742.
  [9] 喻?睿? 金鹏, 杨浪, 等. 早期胃癌130例的白光内镜下特征分析. 中华消化杂志, 2015, 35(3):165-168.     [10] Tanaka K, Toyoda H, Kadowaki S, et al. Surface pattern classification by enhanced-magnification endoscopy for identifying early gastric cancers. Agriculture Ecosystems & Environment, 2005, 105(3):541-554.
  [11] 高孝忠, 褚衍六, 乔秀丽, 等. 内镜窄带成像技术在早期胃癌及异型增生诊断中的应用.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09, 26(3): 134-137.
  [12] Indar AA, Lobo DN, Gilliam AD, et al. Eur J Gastroenterol Hepatol.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 2003, 15(8):915-919.
  [13] Lee KJ, Inoue M, Otani T, et al. Gastric cancer screening and subsequent risk of gastric cancer: a large-scale population-based cohort study, with a 13-year follow-up in Jap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 2006, 118(9):2315-2321.
  [14] Hamashima C, Shibuya D, Yamazaki H, et al. The Japanese Guidelines for Gastric Cancer Screening. Japa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2008, 38(4):259-267.
  [15] ?S九峰. X线胃精细钡气造影对胃癌的诊断价值.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4, 13(3):221-224.
  [16] 岳福岭, 王海屹, 叶慧义, 等.胃癌的X线及CT诊断.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12, 11(2):107-109.
  [17] 续晋铭, 田建明, 卢晓玲, 等.早期前壁胃癌的X线双对比造影与术后标本涂钡片对照研究.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0, 4(6):817-819.
  [18] 尚克中, 陈九如, 焦天铎, 等.双对比造影胃及结肠局部病变远地壁征象的研究.中华放射学杂志, 1993, 27(7):462-465.
  [19] 李延青.共聚焦内镜在胃肠道肿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8, 28(3):238-240.
  [收稿日期:2017-12-26]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