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网站首页
大学课后答案
毕业设计
高中课后答案
初中课后答案
小学课后答案
赞助我们
搜索
搜索
热搜:
物理答案
英语答案
高数答案
线性代数
本版
帖子
答案家
»
论坛
›
毕业设计
›
法学|哲学|心理学|政治学
›
2018信息化环境下政府网络舆情管理现状与对策
返回列表
查看:
342
|
回复:
0
2018信息化环境下政府网络舆情管理现状与对策
[复制链接]
9933438
9933438
当前离线
积分
41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幼儿园, 积分 41, 距离下一级还需 59 积分
幼儿园, 积分 41, 距离下一级还需 59 积分
积分
41
发消息
发表于 2018-7-26 20:05:08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摘 要: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今天,网络环境的净化和健康发展有赖于公众和政府双方的共同努力。因此,应借鉴国外网络舆情管理经验,分析我国政府在网络舆情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在实施网络实名制度、加强创建文明网络环境的宣传教育、提升政府舆情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素质、强化对网络舆情的引导、实现对网络舆情的科学化管理、鼓励公众参与网络监管等方面加强网络舆情管理,以期有助于网络社会的健康发展。 关 键 词:信息化;政府;网络舆情管理 中图分类号:D63-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07(2016)07-0088-04 收稿日期:2016-04-20 作者简介:周宇(1973),男,河北徐水人, 中共四平市委党校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信息管理。 网络舆情是指在互联网上流行的对社会问题不同看法的网络舆论,是社会舆论的一种表现形式,是通过互联网传播的公众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热点、焦点问题所持的有较强影响力、倾向性的言论和观点。它是较多公众关于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等的总和。网络舆情是社会舆情在互联网空间的映射,是社会舆情的直接反映。 一、政府网络舆情管理现状 据我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C)发布的《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到2014年6月底,我国网民人数已达6.32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6.9%,同时受3G业务开展的影响,我国手机网民人数达到5亿,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1]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人们上网方式越来越便捷,获取信息的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公众不仅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表达自身的利益需求,还能利用网络相互传播信息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网民对于2014年两会的关注热点依次是对雾霾问题的控制和改善、食品安全、教育问题、政府权力清单展示、收入分配、医疗改革等。这表明上述问题是现实生活中公众最为关注的、与其利益相关的民生问题。此外,公众对于法制建设和反腐倡廉方面的热点问题也日益关注,如薄熙来案以及房姐房叔等案件。 在我国,平均每天约有3000家网站对网络信息进行更新,网络信息量大、更新快的特点使得网民能够迅速获取大量信息,并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交流和传播。但由于网络平台的复杂性、虚拟性,使得网络信息虚假现象时有发生,不仅干扰了公众对事实真相的了解,也可能影响到政府政策的制定和落实。目前,从全国范围看,政府对于网络舆情的管理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少数政府部门不是依据网络舆情的具体情况进行科学管理,而是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还有少数政府部门不作为或者推卸责任,从而激化了社会矛盾。从现实情况看,公众一般不愿在政府的网络平台浏览信息。而是通过媒体信息传播渠道获取大量信息。较广泛的信息来源渠道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政府对网络信息采集的工作量。如果政府不能正确把握网络舆情的传播,也就无法回应公众的诉求,进而实现对网络舆情的管理和引导。 二、政府在网络舆情管理中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在多媒体繁荣发展的今天,一些政府部门对待网络舆情仍然采取传统舆论的管理方式和态度,与公众缺乏有效沟通,而且在发挥管理职能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工作人员责任分工不明确、部门之间相互推脱、沟通协调不力等问题,这直接影响了网络舆情管理的效果。 从立法和执法的角度来看,我国与网络舆情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全面和系统。到目前为止,在国家层面并未出台有关网络舆情管理的法律制度,而地方政府所制定的有关网络管理的规定有些已不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例如:在网络舆情信息收集监测与分析研判过程中,当涉及重大或敏感的突发性公共事件或者涉及政府相关部门公共政策、公共产品、公共形象等热点、焦点问题时,一些政府相关部门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往往采取封、堵、删等方法,或过度依赖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规定措施等行政手段;还有一些地方政府以平息事态为主要原则,采取超越法律法规的手段来应对,这不但不能妥善解决问题,反而容易激化矛盾。 从政府的管理方式看,我国政府在网络舆情管理的技术上还比较落后,方法也比较单一,缺乏针对性、实效性。例如:一些政府部门在进行网络宣传时,媒体素养欠缺,不是依照网络信息传播的规律来把握网民的心理需求,而是单方面地进行信息公布,存在大讲空话、套话,少有实话和真心话等问题;也有一些政府部门对网络舆情不敏感,大多采取拖延战术,公开的信息不够准确、全面、及时,引起了网民的猜疑、反感,致使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还有少数政府部门在面对重大网络舆情时,往往采取澄清辟谣解释等方式被动应对,这既无法保障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等,也不能平等地与网民进行坦诚、良性的互动交流。 从政府管理机制上看,一是缺乏相应的机构组织,缺少一套完整的网络舆情信息收集监测、分析研判、引导应对机制,缺乏专门、固定的网络舆情信息收集监测与分析研判队伍,没有形成网络舆情管理合力;二是缺乏科学、合理的网络舆情处理行为程序和行为规则。这样,虽然网民起初只是想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向有关部门反映民意,但由于网络舆情管理中相关组织的缺失,就使其逐渐成为多数网民关注的焦点,使之演变成现实中的热点问题,民意变成了民怨甚至转化为民愤,影响社会稳定。 三、国外网络舆情管理的经验 韩国是最早建立网络实名制和黑名单制的国家。早在21世纪初期,韩国就制定了两部法律,分别是《互联网内容过滤条令》和《不当互联网站点鉴定标准》。自此韩国通过这两部法律的制定确立了政府有关部门可以在法律许可范围内对互联网内容进行审查和过滤的权利。[2]在网络舆情管理过程中,韩国政府能够对不良网站信息进行过滤和封锁,并且规定网络服务商严禁接入被政府列入黑名单的网站。在加强政府对网络舆情管理的同时,韩国政府鼓励公众对网络上的不良信息和不良网站进行举报。同时,网络实名制也制约了不良网络信息传播行为,如果有人通过网络进行违法活动而侵害到公众的权益,其个人真实信息就将被公布并追究其法律责任。这一做法值得我国政府借鉴和学习。 新加坡政府在互联网信息管理中将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置于首位,对一些不负责任甚至危险的言论特别是网络谣言,采用立法约束、行业规范、打击封堵、舆论引导、公民自律等多种方式进行综合治理,初步摸索出了一套有效应对网络谣言的经验:一是严格立法,避免互联网成为滋生谣言的温床;二是严格审查,防范网络谣言的兴起与传播;三是严格执法,打击恶意制造和传播网络谣言行为;四是加强引导,及时公布真相以正视听。[3]在网络管理上,新加坡坚持以国家安全和人民利益为原则,出台多项法律法规来落实网络管理工作,并在加大对公众的教育宣传力度的同时,开发出能够有效过滤不良信息的科技软件,以打造安全的网络环境。 英国政府在20世纪就与国家网络组织共同商讨制定了网络管理的规范《R3安全网络协议》,以贯彻净化网络的法律责任、网络分级管理、对信息进行检举的三项精神。第一,明确规定构建网络供应商的法律责任机制;第二,对网络信息依据其影响程度进行区分并在实践中分级管理;第三,拓宽对不良信息的检举渠道,促使公众一旦发现网络不良信息及犯罪行为可通过各种渠道向政府及相关部门进行检举。 四、加强网络舆情管理的对策 在现阶段,面对网络舆情管理出现的新问题,政府要客观冷静地对待,不能畏惧害怕,缩手缩脚,要在公众信息平台上积极应对而不是被动接受,要牢牢占据对事态处理的主动权。同时,要以客观公正、与时俱进的态度和方式来认识和对待网络舆情,这样,才能起到更好的督导作用,把握对信息的掌控权。[4]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夯实网络舆情管理的法律基础,实现网络管理的法制化。要对部门职责进行明确的规定。在惩治网络世界不良思想和不良行为传播的同时,不侵犯公众的合法权益。 ⒈实行网络实名制度。我国应该借鉴国外成功的网络管理经验,逐步推行网络实名制度。网络实名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政府监管的难度,能够对网民的言论行为起到一定的规范作用,有利于促进网络文明的发展。当然,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 ⒉加强创建网络文明环境的宣传教育。政府要大力倡导公众从自身做起,自觉遵守法律规定,自觉促进自我思想水平和道德素质的提升,恪守公民道德,弘扬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以此创建文明的网络环境,促进互联网的健康发展。 ⒊提升政府舆情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的素质。鼓励政府舆情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对网络舆情进行学习和研究,并定期进行相关业务培训,提升其应对和处理网络舆情的素质,以此带动政府部门网络舆情管理整体水平的提高。 ⒋强化对网络舆情的引导。应尽快完善新闻发言人机制,通过新闻发布活动、媒体座谈会、互联网新闻发布与访问等形式来表达政府对网络舆情所持的态度和立场,回应质疑。同时,要提高新闻发言人的职业素养,使其在进行新闻说明与回应的过程中具备良好的心态,牢牢把握住舆论引导的主动权,引导舆情的正确发展动向。 ⒌实现对网络舆情的科学化管理。要做到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并重。传统媒体在我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与社会公信力是不可忽视的,其对公众具有较强的感召力。因此,要充分利用传统主流媒体的品牌优势对社会舆论进行引导。而对于新兴媒体,政府要以发展的眼光和尊重的态度促进新兴媒体的成长与发展,与其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政府一方面要通过新兴网络媒体平台来引导网络舆论,另一方面要自觉接受网络等新兴媒体的监督。 ⒍鼓励公众积极参与网络环境净化与管理。公众是网络信息最直接的使用者与传播者。因此,要强化公众的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鼓励公众利用网络平台来表达自己对政府管理的意见以及个人诉求。这样,一方面可以拉近政府与公众的距离,从而提升政府形象;另一方面也可以使政府充分了解公众心声,在政策制定与执行中做到有的放矢的同时,提升执政水平与办事效率,还要进一步完善对不良信息的监督举报机制,对举报者进行适当的奖励,以此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到网络管理中来。这就要求政府部门应建立健全网络舆情引导和监管机制,充分发挥管理职能,严格把控网络信息的真实性。 【参考文献】 [1]刘珊珊.论信息化环境下政府网络舆情管理策略[D].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2]李娅,刘宁.网络监管的国外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J].理论学习,2010,(11):81-83. [3]严健.新加坡铁腕管控网络谣言 三个严格一个加强[EB/OL].人民网,http://www.people.com.cn/GB/40606/17750119.html,2012-04-26. [4]刘璐.新媒体时代下政府网络舆情管理问题的探讨[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