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59|回复: 0

2018简论市场公平竞争环境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Rank: 1

积分
41
发表于 2018-7-26 18:40: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提要〕 市场公平的竞争环境是经营者开展有效竞争,实现市场对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前提和条件。本文从市场结构的竞争性和经营者行为的合法性,论述市场公平竞争环境的宏观基础和微观保障,指出国家应依法行使职权,并运用法律手段对市场经济进行适度干预,从而创建竞争性市场结构和促进经营者行为合法化,国家是市场公平竞争环境的缔造者和维护者。
  
  〔关键词〕 市场公平竞争环境;宏观基础;微观保障;国家适度干预
  
  竞争是商品经济社会必然存在的现象。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实行的市场经济其本质上就是竞争经济。然而,只有公平竞争,才能达到通过市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目的。本文从公平竞争的重要性,宏观、微观的建构以及国家的作用几个方面,对市场公平竞争环境问题作些探讨。
  
  一、公平竞争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手段
  
  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是一种与计划经济体制相对应的,以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由供求规律、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所形成的市场机制维持着市场经济的运行。可见,资源的配置主要是通过市场机制来完成。在市场机制中,竞争规律对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起着重要的作用。
  
  竞争从字意上讲是指,为了自己方面的利益而跟人争胜①。从法律的意义上看,我国台湾地区《公平交易法》第4条规定:"本法所称竞争,谓二人以上事业在市场上以较有利之价格、数量、品质、服务或其他条件,争取交易机会之行为。"日本《确保公正交易法律》第2条(4)也规定:"本法所说的竞争,是指两个以上事业者在其通常的事业活动范围内,对该事业活动的设施或形态不作重要变更而进行和可能进行下述行为之一的状态:1.向同一需要者提供同种或类似的商品和劳务;2.从同一供给者那里接受同种或类似的商品或劳务。"上述表明:在市场经济中,竞争是从事商品经营或营利性服务的法人、其他组织和个人即经营者②之间为自身的利益而进行的较量。经营者的自身利益是竞争的目的,竞争则是经营者实现自身利益的手段。
  
  竞争是商品经济的强制规律。它既不是商品经济发展到某一阶段特有的规律,也不是商品经济某一领域专有的现象,只要存在商品经济就必然有竞争。而市场经济就是商品经济,所以竞争在市场经济中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众所周知,价值规律是市场对资源配置起调节作用的核心。由于竞争规律在市场经济中无所不在,因此,它便成为价值规律得以实现和发挥作用不可或缺的条件。商品的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商品的价值在市场上表现为商品的价格。市场机制对资源的配置以商品的价格为引导信号,商品的价格会随着供求关系的变化,围绕着商品的价值上下波动。市场中的经营者往往是按照商品价格的升降来决定自身的行为取向,决定生产要素的组合及经营运行。每个经营者为求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实现利润最大化,都力图以最少的成本,最低的价格,最高的质量,最优的服务取悦消费者,于是经营者之间必然展开相互竞争,充分激发经营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加社会财富。
  
  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由于竞争的基本法则是优胜劣汰,所以在市场经济中,竞争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会带来负面影响,那就是会出现垄断和不正当竞争。因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些经营者由于实力雄厚、技术先进、产品适销对路等原因,不断发展壮大,形成在某一生产、流通或服务领域处于垄断地位,控制或支配着市场;还有些经营者为了在竞争中维持生机或牟取暴利,不惜采取假冒他人注册商标、低于成本价格销售商品等不正当手段,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可见,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出现,必然阻碍了公平竞争。因此,要发挥竞争的积极作用,即有效竞争,使竞争不致受到阻碍或被扭曲,我们必须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制止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让经营者在公平条件下参与竞争。只有这样,才能激发经营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使社会资源得到优化配置,消费者的利益得到维护,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持久繁荣。由此可见,市场公平的竞争环境是经营者开展有效竞争,实现市场对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前提和条件。
  
  二、市场结构的竞争性是公平竞争环境的宏观基础
  
  西方学者认为,评价市场竞争是否有效,其标志是市场机制是否在社会资源配置中发挥了基础性作用。其衡量标准有二:1.资源配置效率,即实现国民经济的资源最佳配置,具体来说就是按价格等于边际成本的竞争价格提供竞争均衡最大产量;2.生产效率,即企业内部资源的有效利用,具体来说就是达到规模效益最大化和交易成本最低③。笔者认为,要想达到上述标准,其前提是要有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而影响市场公平竞争的因素主要是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我们应当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在宏观上主要从规范市场结构的竞争性出发,创建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从宏观上看,竞争在一定程度上是结构问题。市场结构是指,一个市场的组织结构特征。主要衡量标志有:1.市场集中度,可以通过市场上的买者或卖者的数量和大企业所占比例表达出来;2.产品差别化,是指同一市场不同企业生产同类商品在质量、款式、性能等方面的差异性;3.新企业的进入壁垒,是指阻止新竞争者进入市场的因素或障碍④。笔者认为,市场结构要合理,应体现市场保持适度的竞争强度。依照上述衡量市场结构的标志,结合我国市场的现状,建立优化的市场结构,保持市场结构的竞争性应当做到:1.市场上竞争者的数目应当适度,既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2.要保持适度的产品差异。因为消费者通常是在两个十分近似的产品之间进行选择;3.让新的竞争者容易进入市场参与竞争,消除对进入市场的人为限制。其中,市场上竞争者数目应当适度是目前我国规范竞争性市场结构的关键所在。
  
  其一,市场上竞争者的数目不能太多。这意味着,作为市场上竞争者的企业不应都是众多的小企业,而应当多是数目不太多,但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也就是说,要实行规模经济,这有利于竞争性市场结构的形成。对于大陆来说,当前强调适度扩大企业规模,实现规模经济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由于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规模经济的总体水平比较低,虽然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国民经济高速发展,但规模经济的程度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特别是,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们要参与国际竞争,企业的规模更不能过小,所以,必须实现规模经济,鼓励通过市场的有效竞争提高市场的集中度,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这样做,一方面,通过规模经济可以节约个别企业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进而节约整个社会的生产成本,提高整体经济效益。同时,也能减少管理层次提高管理效率;一方面,通过规模经济可以集中调配科研人员及相关资源,增加科研开发投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开发新技术和新产品,以提高整体经济效率和国民经济的综合实力。
  
  其二,市场上竞争者的数目不能太少。这表明,市场集中度不能过高,必须保持一定数目的竞争者,否则就破坏了市场结构的竞争性。如果作为市场竞争者的企业规模过大,甚至达到支配市场或处于垄断地位的时候,市场上竞争者的数目就会变得很少。其结果是个别垄断或占据市场支配地位的企业,利用自己的市场优势,通过对商品随意降价或涨价等手段,对社会财富进行不公平的剥夺,以提高自己的收益。同时,在市场集中度过高,企业规模过大的情况下,企业没有了市场的压力,便缺少了创新愿望和开发新技术、新产品的动力,会导致技术水平停滞和社会整体效益的下降。如:我国的邮政企业是由国家垄断经营的,没有竞争,其资费在20年内上升了10倍,但邮政企业仍处于亏损状态,就是一个例证⑤。
  
  由此可见,在知识经济、高科技产业迅猛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内竞争国际化的时代背景下,要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环境,在宏观上,就要处理好规模经济与市场结构的竞争性之间的矛盾。笔者认为,适当扩大企业规模,实现规模经济是拓展对外贸易增加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力的需要。因此,应当允许在市场上存在一定的垄断因素。我们反垄断反的不应该是竞争的成功者,而应是破坏竞争的行为,所以,在判断某个企业是否在市场上形成垄断时,就不能仅以其占有的市场份额作为判断的惟一标准,而是应当更注重经济效率、竞争条件以及是否采取了垄断行为等诸多实际因素的参考⑥。另外,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履行WTO承诺的义务,对外开放的深入,外国企业和外国商品会不断进入大陆市场,它们必然与我国的企业和商品展开竞争。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有利于整体经济效益出发,根据不同的行业或商品的特性来决定市场上竞争者的数目,保持竞争性市场结构,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三、经营者行为的合法性是公平竞争环境的微观保障
  
  如前所述,影响市场竞争的因素主要是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市场行为是指,经营者在根据市场供求条件并考虑与其他经营者关系的基础上,为取得竞争优势所采取的各种决策行为。它包括价格策略、产品策略、排挤手段等⑦。由于经营者数量众多,其市场行为多样复杂,因此,对每个经营者的市场行为进行规范,是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环境的微观保障。
  
  经营者之所以从事商品经营或营利性服务,无疑是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这是无可非议的。但是,有些经营者为谋取自身的经济利益则采取损害社会公益的不正当手段,这严重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所以,必须不断解决经营者的营利性与社会公益性的矛盾,规范经营者的行为,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环境,才能实现国民经济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为此,经营者应当做到以下两点:
  
  第一,经营者应当恪守商业道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商业道德是在人们的意识中自然形成并经世代相传,为社会成员所认可的,与经营者这种职业相适应的,制约和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社会行为规范。商业道德是市场经济对经营者应具素质的基本要求。它涉及到两种利益关系即经营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和经营者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利益关系。人们希望每个经营者都能讲商业道德,不实施损害其他经营者及消费者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例如:诚实信用就是经营者应恪守的商业道德。它是人们评价经营者行为的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的尺度。诚实信用作为规范经营者的道德规范,对经营者的要求不仅仅是行为,而是行为动机本身,要求经营者要有诚实善良的美好心灵。而要使经营者遵循商业道德规范变为现实,只能靠经营者的内心信念和社会舆论的力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