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网站首页
大学课后答案
毕业设计
高中课后答案
初中课后答案
小学课后答案
赞助我们
搜索
搜索
热搜:
物理答案
英语答案
高数答案
线性代数
本版
帖子
答案家
»
论坛
›
毕业设计
›
法学|哲学|心理学|政治学
›
2018受虐妇女杀夫案中刑事责任认定的新思考
返回列表
查看:
343
|
回复:
0
2018受虐妇女杀夫案中刑事责任认定的新思考
[复制链接]
1325305
1325305
当前离线
积分
41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幼儿园, 积分 41, 距离下一级还需 59 积分
幼儿园, 积分 41, 距离下一级还需 59 积分
积分
41
发消息
发表于 2018-7-26 14:39:02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内容提要】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提出,有理由使我们对杀夫的受虐妇女给予更多的司法宽容和人文关怀。依照我国刑法的规定,借鉴英美等西方国家的“受虐妇女综合症”理论,该行为应当成立防卫过当或者正当防卫;再从量刑角度考虑期待可能性的有无以及期待可能性的程度,进一步酌情减轻或者免除对受虐妇女的刑罚处罚;制定专门的司法解释或者在准司法解释申明确行为性质、适用标准,公布一些判决成功的典型案例指导各地刑事审判中对“受虐杀夫”案的量刑,使其逐步走向轻刑化并相对统一,体现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中所应当具有的国家尊重与保护妇女人权之义。
【关 键 词】受虐杀夫/防卫过当/正当防卫/期待可能性/轻刑化
【正 文】
; 受虐妇女杀夫案属于特殊刑事案件,在刑事法治和人权保障理念日益彰显的今天,如果将其等同于一般杀人案件,在定罪量刑上忽略家庭暴力的特殊事实和情节,忽视结合我国现有的犯罪构成理论、合理借鉴国外同类案件的定罪处罚理论与实践的成果,不考虑受虐妇女的基本人权保障,就不可能起到恢复已经遭到破坏的社会关系调节器的作用,更不可能做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甚至适得其反。
; 一、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受虐妇女杀夫案
; 当前,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是我国司法界和刑法学界一致认可的基本刑事政策。该政策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对持续二十多年的“严打”刑事政策的理性反思和对“惩办与宽大相结合”基本刑事政策的继承与发扬,是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刑事法治文明与进步的反映,也是对国际上广泛适用的“轻轻重重”的两极化刑事政策的理性回应。
; 在准确定罪基础上的正确量刑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中的重要一环,我国刑法中的量刑情节按照刑法是否有明文规定的标准,划分为法定量刑情节和酌定量刑情节,所谓法定量刑情节,是指刑法明文规定在裁量刑罚时审判机关应当考虑的情节。①所谓酌定量刑情节,是指我国刑法认可的,从审判实践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对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和行为人的人身危险性程度具有影响的,在量刑时灵活掌握、酌定适用的各种事实情况。②正所谓“法有限而情无穷”,现实中的案件事实往往是多样的、复杂的,而成文法一旦制定下来,又必然是抽象的、高度概括的。受虐妇女杀夫案的事实中既有属于刑法中明文规定的裁量情节(如刑法第67条规定的自首情节;刑法第232条后段“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即法定量刑情节,也有刑法没有明文规定的大量酌定量刑情节③。这些酌定量刑情节虽然没有具体规定在刑法中,但这并不等于适用酌定量刑情节没有相应的法律依据,审判人员完全可以依据刑法第37条(非刑罚处罚措施)、第61条(量刑的根据)及第63条第2款(裁量减轻处罚)中规定的“犯罪情节轻微”、“犯罪情节”、“情节”或“特殊情况”,结合下文提到的相应的刑法理论,进行甄别。
; 二、“受虐杀夫”行为与防卫过当以及正当防卫的关系
; 概括我国刑法第20条规定的正当防卫行为的成立,有五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第一,存在现实的不法侵害;第二,不法侵害必须正在进行;第三,必须具有防卫意识;第四,必须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进行防卫;第五,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
; 结合近年来发生的多起受虐妇女杀夫案,我们可以逐一进行分析。
; 1.存在现实的不法侵害。这是成立正当防卫或者防卫过当的起因条件。关于“不法侵害”,刑法未作明确的具体规定,但根据正当防卫的立法精神,结合司法实践,一般把正当防卫中的“不法侵害”界定为性质严重、紧急迫切、危险较大的违法侵害行为。对受虐妇女杀夫案,笔者认为被害人(即家庭暴力的不法侵害)的行为就是对被告人生命、身体和精神进行紧迫、连续、严重的不法侵害,被告人的行为是对被害人持续不断的对生命与身体健康的重大威胁作出的反应。
; 2.不法侵害正在进行。正当防卫或者防卫过当只能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行为实施,这是实行正当防卫的时机条件。所谓“正在进行”就是指不法侵害行为已经开始,尚未结束。
; 被害人的施暴行为是否正在进行,特别是施暴行为的开始时间,目前来说是实践和理论中被告人“受虐杀夫”行为能否认定为防卫过当或者正当防卫的最大争点。关于不法侵害的开始时间,刑法理论上有进入侵害现场说、着手说、直接面临说与综合说④。多数人认为,受虐妇女杀夫案中被告人“以暴制暴”时,前一次家庭暴力已经结束,而后一次施暴尚未开始,不是针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因此防卫不适时。笔者认为这样的认识有失全面。以往在实务界和理论界,我们面临的多是单一的一次性侵害行为,但实际上,大多数家庭暴力行为具有连续性、紧迫性、长期性的特点,因此,笔者主张综合说。即在一般情况下,应以不法侵害人着手实行不法侵害时为其开始(着手说),但在不法侵害的现实威胁十分明显、紧迫,待其着手实行后来不及减轻或者避免危害结果时,也应认为不法侵害已经开始(直接面临说)。⑤笔者以为,在不法侵害的解释上,不仅应当包括单一的一次性侵害行为,而且应当包括连续性、紧迫性、长期性的不法侵害,这是“不法侵害”应当涵盖的。对于连续性、紧迫性及长期性的不法侵害,不能孤立判断其是否正在进行,而应当将其作为一个完整的行为实施过程来判断。
; 当前,美国、加拿大等西方国家在一定范围内采纳的“受虐妇女综合症”的辩护理由,可以供我们适当借鉴。
; “受虐妇女综合症”源自于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西方兴起的女权主义法律改革运动。女性主义一致认为法律中有关防卫的概念是建立在男性行为特征标准的基础上的,由于女性出于防卫而杀人的行为方式有别于男性,故不适合于受虐女性反抗暴力的反应。为此,女性主义提出刑法中防卫概念应体现出女性在遭受暴力侵害下自我防卫的经历、特点。最先提出这一理论的美国心理学者、女性主义先锋雷妮·沃克(Lenore Walker)认为,长期生活在受虐关系下的女性,患有“受虐妇女综合症”,这一综合症的两个特征在理解女性的防卫行为中具有重要意义。一是“暴力循环”,即在暴力关系下的女性能够预见下一轮暴力事件发生时间及其严重程度,因为丈夫对妻子的暴力往往呈现出阶段循环式特征,意味着女性能够从常规的暴力方式的细微变化中感受到更为危险暴力侵害的即将来临,即她们能感受到她们正面临着致命的不法侵害的威胁;二是“学会无助”,即家庭暴力下的受虐女性经常有一种陷入感而难以离开这种关系。受虐女性屡屡受虐,削弱了受虐女性反应的能动性,她们变得消极、被动,不再相信自己的努力将会或可能导致任何有益的结果,她们明白无论如何都难以逃避暴力。无助使她们难以离开这种暴力关系,也无法改变现状,控制事态发展。受虐妇女综合症多以专家证言的形式在法庭被展示。⑥
; 的确,形成于西方国家的受虐妇女综合症理论,由于其自身尚待完善和我国现行的法定证据中并无专家证言这一类型等原因,而不能在我国全部适用,但是吸收其中的合理部分,在刑事司法中认定受虐妇女的“以暴制暴”行为当属正确的选择。笔者认为,上述两个特征,在我国刑事司法中都有可资借鉴之处。
; 首先,“暴力循环”的特征就足以说明受虐妇女面临施暴者的不法侵害是连续性的、紧迫性和长期性的。由于长期受暴力侵害,受虐妇女很善于接收施暴者的行为所发出的信号,知道暴力和死亡威胁迫在眉睫。法感情在未被伤害的状态下,是一般不会意识到其为何物或其中蕴藏何物。但权利侵害迫使法感情暴露,使真理昭然于青天白日之下,并被迫发挥力量。⑦对于单一的一次性不法侵害行为尚且允许防卫,反而对于遭受连续性、紧迫性和长期性不法侵害的行为不允许防卫,这很难体现出刑法正当防卫制度设计保护弱者的立法初衷,显失公正。
; 其次,苛求受虐妇女在施暴者开始实施家庭暴力时进行防卫才符合防卫的时机条件,不符合常情常理。由于受虐妇女与施暴丈夫在力量对比上非常悬殊,在施暴的当时,受虐妇女一般根本不敢进行防卫。由于这种可怕的陷入感,受虐女性为了摆脱这种精神枷锁被迫自卫的行为正是他们自我救赎的最后努力。对于蔑视自己人格践踏权利的行为,用尽一切可能的手段加以回击是每个人对自己的义务。⑧“合理的刑法从来都是与情理沟通的,充满人性意味和人文关怀精神的。”⑨
; 再次,对于实施犯罪的犯罪者放弃能够重复实施的侵害行为,我国刑法理论界和实务界通行的认识尚且认为构成犯罪中止而非犯罪未遂给予出路,而对于遭受连续性、紧迫性和长期性不法侵害的受虐者,却不承认其施暴者的不法侵害行为已经着手实施,或者现实对她们合法权益的威胁已经迫在眉睫,不给予受虐者相应的制度救济,明显与罪责刑相适应和刑法面前人人平等的基本原则相背离,与刑法确立正当防卫制度以保护弱者自救的刑事政策的初衷相背离。
; 因此,受虐妇女杀夫案中,丈夫虐待妻子几年乃至十几年,对于某一次殴打、暴力行为而言,确实已经完结,但对于整个家庭暴力过程而言,远没有结束,被告人的人身安全时刻都面临着威胁,施虐丈夫也没有放弃虐待行为的明显意图,而是一次次地加剧。因此,如果把丈夫对妻子几年乃至十几年的家庭暴力行为看作一个完整的行为过程,那么这一不法侵害行为仍处于正在进行之中。如果仅仅是施虐者行为短暂的停止,受虐者就有理由相信攻击行为随时会继续,因而要对施暴者采取反击行为。由此可以认为,此时紧迫性的要求得以满足。⑩
; 3.具有防卫意识。这是正当防卫或者防卫过当成立的主观条件,即实行正当防卫,必须是出于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的意图。受虐妇女杀夫案中,被告人是为了保护自己的人身权利以及他人权利(主要是其子女)免受不法侵害,为使自己不再受到暴力虐待及精神威胁而实施的防卫行为,这是明确的。
; 4.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施防卫。这是实施正当防卫或者防卫过当行为的对象条件。在受虐妇女杀夫案中,被告人并未对不法侵害人之外的人实施防卫,而只对不法侵害人本人实施防卫。所以被告人的行为符合正当防卫或者防卫过当的第四个条件。
; 5.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这是正当防卫成立的限度条件,也是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唯一区别。有学者认为,这一正当防卫的构成条件是以两个男人在酒馆中打架为模式设计的,对妇女存在性别歧视。因为,家庭暴力的施暴人和受害人之间往往力量悬殊,受害人因生理构造的原因远不是施暴人的对手,加上受害人长期受家庭暴力侵害在心理上形成无助感,使其觉得没有办法也没有能力在暴力行为正在进行时与施暴人抗衡。如果要求遭受家庭暴力的受虐者在防卫时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则对其有失公平。在其遭受被害人长期殴打的情况下,被告人由于被害人的行为而神经高度紧张,在反击时具有对死亡的合理恐惧:若不杀死被害人,则难逃被杀死的命运。(11)
;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