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92|回复: 0

2018基于民事审判中虚假诉讼的刑法规制分析

[复制链接]

1

主题

0

回帖

41

积分

幼儿园

Rank: 1

积分
41
发表于 2018-7-25 16: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基于民事审判中虚假诉讼的刑法规制分析
近些年来虚假诉讼在民事审判司法过程中越来越频繁的出现使得司法机关的权威和司法的公信力都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在这样严峻的时刻,国家相关司法部门需要针对其制定出完备的刑罚制度与规范来对其进行规制,保证民事审判的规范化、真实化进行。
  一、民事审判中虚假诉讼的特点
  (一)民事虚假诉讼的主体
  即当事人之间通常都具有较为特殊的关系,案件参与者基本上都有夫妻、近亲属、同学等亲友关系,此外,一些参与者和诉讼当事人存在经济上的共同利益合作,如合伙人、商业合作伙伴等。由于拥有这样的特殊关系为虚假诉讼的涉案双方共同谋合并提出虚假诉讼创造了深厚、坚实的信任环境和充分的作案条件,促使虚假诉讼更加方便、顺利地进行。
  (二)在处理结果方面
  虚假诉讼案件大部分是经过较为简单的程序进行审判和处理,通常使用调解的途径来结束案件。在虚假诉讼案件里,当事人在之前已经对案件所涉及到的法律关系、法律事实以及证据进行了商讨和策划,所以,在法庭审判中基本上不会出现较为激烈的矛盾和对立。与此同时,案件当事人想要尽量避免更多的人知道和了解诉讼情况,通常会极力要求法庭采用较为快捷的法律程序进行审理,大多数会自愿进行调解。调解需要案件双方当事人的同意,而法官的工作着眼点通常放在审查调解协议的合法性上。却忽视了对案件本身真实性的调查,因此,当双方的调解协议基本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况下,法官会通过较为方便的程序处理并审判案件,使双方当事人达成目标之中的调解。
  (三)在虚假诉讼的主要类型方面
  其主要为经济纠纷。涉及经济纠纷的虚假诉讼案件都有一个相同的特点,行为人要求重新确认和分割所诉讼的财产和相关利益,想明确得到诉讼案件中各个债权人的具体份额结果。诉讼当事人为了达到目的,就利用虚假诉讼的方式获取法院的合法判决来重新划分原来的财产或利益份额,再向法院提出申请参与分配来获取真实债权人的应有份额,通过这样的方式,虚假诉讼能够谋取到非法利益。
  (四)作案手法多样,较难查证
  虚假诉讼案件当事人为了达到骗取利益的目的,会使用多种不同的欺骗手法进行作案。第一种,捏造主要内容。一些当事人随意捏造被告所在地,再选择对应的管辖法院,以便更加顺利地进行诉讼。第二种,在审判之前拟定好虚假的调解协议。当事人一般很少亲自到庭审现场,大部分是由代理人参加诉讼,但其向代理人隐瞒了案件的真实情况,要求委托的代理人根据拟定好的调解协议上的内容在法院完成规定内容的调解,这样就迫使法院不能够在开庭审判过程中彻底理清案件的来龙去脉。第三种,一些虚假案件当事人拒绝或尽量避免向法院提供书面或实物证据,使得法官无法调查清楚事件的原委,只能依据当事双方口述的内容进行调解,故而当双方在口头上达成协议后就能达到骗取财产的目的。第四种,假冒顶替真实当事人。一些虚假案件的当事人假借他人的身份向法院提出诉讼,还有一些当事人暗自伪造代理手续和证件,向法院提交虚构的材料,以此来达到虚假诉讼的目的。
  二、虚假诉讼的成因及其不利影响
  虚假诉讼在我国民事司法审判中越来越广泛的出现,首先是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不断加快和经济交流方式的多元化而造成的不断增多的法律纠葛。其次是我国的司法诚信建设不全面、民事诉讼调解制度不够具体化、严谨化、人民法院内部对于案件真实性的考核程序过于简化等。而除此之外,造成虚假诉讼现象频繁出现的关键原因是针对虚假诉讼的惩戒机制还不都完善。虚假诉讼现象在其他国家也存在,但是大多数国家对于虚假诉讼而造成的损害他人合法利益的行为都制定了明确的惩戒制度,一些国家已经制定了虚假诉讼刑罚规范。相比之下,我国在法律上对于虚假诉讼的规范和惩处制度还有所欠缺。我国民事诉讼法在惩戒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第三人利益的诉讼欺诈行为的制度上没有进行较为全面、详细的规定。而进行经济活动的主体做出的行为是为了在最大程度上实现成本的最低化和收益的最大化,在违法行为获得利益远高于违法行为成本的情况下,大多数当事人都会受到利益心的趋势而进行违法行为。由于虚假诉讼一旦达成成功的调解协议,当时就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收益,所以,虚假诉讼现象在当今经济活动较为混杂的形势下出现的越来越多。
  民事虚假诉讼行为会对社会多方面造成不利影响。一些虚假诉讼案件连累一些不相关的人参与到案件的审理中,占用了参与者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也对其正常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了不同程度上的影响。一些虚假诉讼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当事人巨大的财产损失。比如一些虚假诉讼达到目的之后迫使真实当事人支付本不应支付的款项。还有一些虚假诉讼使得当事人由于败诉而受到来自社会的批评和个人信誉度的降低,进而造成心理压力、精神痛苦等问题。除此之外,由于虚假诉讼需要经过法院的审判才得以达到调解的目的,这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扰乱审判纪律,威胁了司法权威,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司法公信力的下降。司法作為法治系统中维护公平秩序的最高门槛,如果虚假诉讼不能在司法这道最终程序中得到有力的监察和抵制,就会使社会民众难以充分信任国家司法机关的公正性和权威性。由此可见,对于虚假诉讼行为进行刑罚机制的规范与完善已经迫在眉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