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89|回复: 0

2018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复制链接]

1

主题

0

回帖

41

积分

幼儿园

Rank: 1

积分
41
发表于 2018-7-25 14:57: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我们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贯彻民主集中制: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产生于革命烽火之中,是人民自己创立起来的政治制度。1928年,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中就讲到了江西苏区的代表会议。抗日战争时期在革命根据地召开的“三三制”的参议会,以及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解放区召开的区、乡两级人民代表会议,都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雏型。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确定了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但由于当时军事行动尚未完全结束,土地制度的改革没有完成,人民还没有充分组织起来,因而不可能在全国范围内立即实行民主选举并在此基础上召开人民代表大会。在这样的条件下,在建国初期采取了过渡措施,即:在中央,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在地方,召开地方各级人民代表会议逐步代行地方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后来,条件趋于成熟,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在1953年2月通过并公布了选举法。6月以后,我国的民主普选便在全国基层展开了。在此基础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陆续召开,并各自产生了出席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1954年9月15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中南海隆重开幕。这次会议制定、颁布了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根据宪法,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那个时候算起,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经走过整整50年的;路程了。50年的路程很不平凡。虽然有过挫折,但总的看来,是向前发展的。特别是从上世纪进入八十年代以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直处于不断完善的过程之中。
  五十年代中期,宪法实施后的头3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基本上按期集会,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行使职权。地方各级人大的运作基本上也是正常的。但是1958年人民公社化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受到影响。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全国乡的建制随之撤销,乡人民代表大会亦因而消失。所以人民公社体制的建立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农村基层发生了改变。至于全国人大在196;4年举行了第三届第一次会议之后,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连续10年没有再召开会议。1975年1月,召开了四届人大,接着又间断3年,至1978年全国人大才恢复运行。与此同时,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虽然在宪法上存在,但实际上陷于瘫痪状态。地方各级人大的执行机关人民委员会则在宪法上也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在“文革”中产生的各级革命委员会,实际上,当时地方的一切权力统统归革委会行使。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人民痛定思痛,深悟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的重要性。于是团结一心,致力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恢复和健全。在;党的领导下,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近25年来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其步骤和措施主要有下列一些方面:
  (一);1979年7月,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若干规定的决议》。这个决议规定:1);将地方各级革命委员会改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从而铲除了“文化大革命”的遗留物。2);县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设立常务委员会,作为各该级地方人大经常行使权力的常设机关。这就改变了以前地方人大不设常务委员会的状况。3);县和县级的人民代表大会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从而改;变了以前直接选举只限于产生基层的人民代表大会的做法。
  (二);1979年,五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在通过修宪决议的同时,通过了新的选举法。1979年选举法同完善人大制度紧密相关,其主要内容有:1)将原来人大代表选举中采用的等额选举改为实行代表候选人名额多于应选代表名额的差额选举制。2)作出了国内的每一个少数民族至少应有一名代表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明确规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