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98|回复: 0

2018民主的考验与考验中的民主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Rank: 1

积分
41
发表于 2018-7-25 11: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位曾在中国的大学里讲授美国历史的富布赖特教授,在回国以后向他的美国学生和同事谈到,他曾问一些中国学者和学生为什么要研究美国史,得到的回答总是大同小异,不外是要探寻美国社会迅速发展的经验教训,为中国的现代化事业提供借鉴。这的确是近年来中国的美国史研究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学术取向。美国在短短数百年中从蛮荒之地一跃而成为世界强国的经历,对急于追赶发达国家的中国人来说,具有一种难以抵御的吸引力:美国成功的秘诀何在?我们的美国史研究者,自然把解译美国发展的奥秘,视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他们往往在草草陈述史实之后,便十分心切地阐发自己的见解,并且相信这些见解能对中国有所裨益。动机固然无可非议,但效果却十分可疑:不仅使历史研究偏离了学术规范,而且由于缺乏坚实的实证研究,所发议论也多流于泛泛,甚至谬以千里。这是我们的美国史研究在学术上尚欠成熟的一个表现。
  从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史学博士学位的王希教授,在写作《民主的考验:1860-1910年间北方共和党人和黑人选举权问题》时,虽然也怀有和国内学者同样的现实动机,但在史学规范方面却未越雷池一步。他在前言中说明了写作本书的两个目的:一,对内战以后的黑人选举权问题做一番史实的梳理,提供一种基于分析的历史叙事,以勾画出这个问题所引起的政治斗争的历史景象;二,通过对黑人投票权的历史探讨,以深入理解美国民主的原则、运作的机制和方式。他特别谈到,在美国和世界其他地方,人们对于美国民主的兴趣常盛不衰,但通常热衷于抽象的讨论,而对美国民主的内涵、实际运作以及长短利弊缺乏历史的了解,因而,他力图通过一项实证研究,来展示美国民主是如何在具体的“历史情境”中运作的。他在这样表明写作动机的同时,也深知历史研究的最大禁忌在于,如果研究者本人主观投入过多,必定会将今天的意义强加于历史,从而减损历史的可信度,所以他始终遵循严格的史学规范来进行研究和写作。他基于大量第一手文献和既往研究成果,分析和描述了共和党人在黑人选举权问题上的立场、举措以及所引起的政治斗争,而且用词中性,文字平实,格调沉稳,和国内的主流治史风格相比,似乎不过是就事论事,缺乏惊世宏论。但细读之后便可发现,在这种平静的历史叙事背后,潜藏着一位中国学者对美国民主的独到观察。也就是说,他通过第一个意图的贯彻,从更深的层面实现了第二个写作目的。可见,他用“民主的考验”作为本书的主标题,的确饱含着“以小见大”的深意。  http://
  作为一名来成年后方赴美留学的学者,王希能用准确流畅的英文写作并出版这样一部纯粹的美国史著作,已是殊为难得;而他的研究在美国史学界所产生的积极反响,更是令人深为鼓舞。在学术上,这本书至少有四点创获:从政党史和宪法史相结合的视角,系统而清晰地描述了北方共和党人在黑人选举权问题上的立场和作为;对共和党有关决策的动机和制约因素作出了新的解释;寻找到了黑人争取选举权的斗争和宪法第十五条修正案之间的实际关联;首次将考察的时段推延到20世纪初年,更充分地展示了黑人选举权问题演化的历史趋势。但下文并不打算对此加以深论,而要集中讨论一个纯学术以外的问题:这样一项个案研究何以有助于深化我们对美国民主的认识?
  按照历来的论说,美国实行的是一种宪政民主,1787年联邦宪法确立了政治体制的框架,而代议制和政党机制则保证了政治的有效运作;建立在有限政府论基础上的分权制衡制,切实防止了权力的滥用和暴政的出现;权利保障机制为公民自由提供了坚实的屏障。美国民主的所有这些特质,在黑人选举权这个看似枝节的问题上,却遇到了严峻的挑战。从王希围绕这个问题所展开的历史叙事中,我们可以十分清楚地看出,黑人选举权何以成为美国民主的考验,以及美国民主是如何经受这种考验的。  http://

  在美国历史上,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长期是相互分离的,所有公民都享有宪法及前十条修正案所例举或所默示的权利,但并非所有公民都拥有同等的政治权利。政治权利曾是一种基于财产、年龄、性别和种族的特权,具体说,仅有那些拥有一定财产的白种成年男性公民,才享有政治权利。只有在经过四次重大的调整之后,政治权利才从一种特权演变成公民普遍拥有的权利(年龄限制仍然存在)。第一次是1830年代各州相继废除了对选举权的财产限制,使白人男性公民的参政人数大为增加;第二次是1860年代在宪法上承认了黑人选举权,使民主跨越了种族界限;第三次是1919年肯定了妇女的选举权,使民主突破了性别限制;第四次是1971年将选民的年龄下降到18岁。在这四次调整中,有三次采用的是修改宪法这种美国民主体制中终极的变革手段,而关于黑人选举权的改革尤为艰难曲折。1860-1865年的内战,为政治权利突破种族界限提供了契机;1865-1870年间相继生效的宪法第十三、十四、十五条修正案,使黑人从奴隶变成自由的公民,进而获得平等的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这一历史性变动在社会心理和政治文化层面所产生的震撼,在美国史上仅有少数事件可以比拟;而其实施进程的复杂性和曲折性,则更是史无前例的。
  黑人从理论上获得平等的政治权利,这首先是《独立宣言》所揭橥的立国原则的推广。当年杰斐逊写作“人人在被创造出来时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这些句子时,处于奴役当中的黑人并不包括在“人人”之列。这种状况造成了美国基本价值的分裂,导致社会心理的严重失衡,长期以来使那些有良知的人痛心疾首。内战的结果使黑人获得解放,成为美国公民,得以享有和白人同等的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这样就通过制度的手段弥合了社会价值和政治伦理的裂缝。正因为如此,那些致力于争取和维护黑人选举权的组织和个人,都以《独立宣言》作为基本的思想资源。  http://
  黑人以政治人的身份被整合进美国社会,还是一场重大的宪政变革。美国宪法在制定时仅仅是白人的宪法,作为白人财产一部分的黑人,在宪法未言明的预设中,被排除在公民群体和政治社会之外,所以他们在1865年以前的宪政秩序中,毫无政治权利可言。而且,南部白人基于奴隶制而实行的统治,其合法性也有赖于将黑人完全排斥在政治生活以外。现在,黑人不仅成了美国公民,而且有权步入过去由白人所独占的政治领域,南方反叛各州的白人若要重返全国政治生活,首先必须承认和接受这一新的宪政秩序。于是,白人的民主变成了跨种族的民主(应当说明的是,宪法第十五条修正案中所提到的“种族”一词,专指黑人,并不包括华人和其他族裔;而且当日有人特别指出,黑人选举权是一个“与正义相关的行动”,而华人选举权则是一个“实际问题”,与“原则”无关。可见,这种跨种族民主仍然是排斥华人的),黑人作为一种新的政治力量的介入,对于此后美国的政治格局和权力斗争,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由于这一变革“触及社会结构的每一部分,从基础一直到尖顶”(转引自EricFoner,Reconstruction:America‘sUnfinishedRevolution,p.279),冲击了美国盛行一个半世纪之久的种族观念和政治特权观念,因而引起异乎寻常的社会反响。白人社会对于黑人政治权利的态度十分复杂。激进共和党人富于理想主义精神,从社会平等和自由权利的观念出发,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