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28|回复: 0

2018法人犯罪的法律责任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Rank: 1

积分
41
发表于 2018-7-23 21:00: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一节 法人犯罪法律责任概述
  
   
  
  法律责任有别于社会责任和道义责任,是指由于法人实施违法行为而应承担的法律后果。法律责任以违法行为为前提,以法律制裁为必然结果。对实施违法犯罪行为的人追究法律责任、实施法律制裁,是国家专门机关(司法机关或有关的执法机关)的职责。依照法律责任的性质与程度,可分为刑事法律责任、民事法律责任和行政法律责任。法人犯罪的法律责任是指法人实施犯罪行为后,应当承担的刑事责任,包括在承担刑事责任的条件下还需承担的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
  
  传统的观点认为,法人的法律责任只能是指民事法律责任和行政法律责任,即使是法人实施了严重危害社会和他人利益的行为,也不能对法人追究刑事法律责任。在古罗马民事流转的发展中,一些团体“被视为独立的、区别于组成团体的个别分子的统一体”① ,虽然这些团体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法人,但是说这种团体是法人的萌芽状态并不过分。 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为法人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各种商业公司在英国、法国、葡萄牙、荷兰、丹麦和意大利等国纷纷出现,但是这些仍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法人。根据英国学者诺思所著《公司》一书,真正意义上的法人的出现是在英王詹姆士一世时期。由于商业贸易的发展和扩张,民族主义相应而生。由主权者授予公司经济特权盘踞某一贸易领域或者独霸某一商品的生产,是这个时期的显著特点。公司组织成为授予这些特权的媒介,主权者也能从中获得利润,公司组织因而被视为国家的宠儿。只是在这时,才明确公司是独立的法人,由国家元首设立并区别于其组织成员。随着公司的发展尤其是股份公司的发展,所有权和经营权也越来越分离,公司经营权相对独立,从而加强了公司的非个人性,成为独立自主的法人。
  
  美国学者M·克林纳德和C·耶格尔在他们的《法人犯罪》一书中写道:“ 在过去三个世纪中,法人的基本法律特征得到了发展,它是一个由国家特许成立或承认的团体,它有权为了一个不同的目的而占有财产,它有权以一个共同名字起诉和应诉,它不因其成员的死亡而不存在”① 。这表明在法人具有独立的法律人格后,即具有民事上的权利和义务,也就是说法人从一开始就是作为民事责任的主体而存在的。但是,这并不是说法人犯罪是以后才有的事,从西方国家的情况看,早在资本主义进行原始积累时期,他们的一些大公司就开始进行各种犯罪活动,当然,作为真正意义上的法人犯罪的大量出现,则是19世纪后期直至进入20世纪以后。但是在刑法上承认法人的刑事责任,则是近十来年的事。既然法人犯罪早已存在,为什么在很长的时间里法人的刑事责任得不到承认,究其原因有二:其一,法人的利益与国家的利益紧密相关。承认法人犯罪的刑事责任,即意味着某个法人要受到刑事制裁,如罚金、没收财产、停止营业、甚至法人机构被解散等等,这种制裁的结果必然会影响到国家的财政收入。正因为如此,在很长的时间里国家的立法者对法人刑事责任问题采取回避和甚至否认的态度;其二,法学理论家们对法人犯罪及法人能否成为刑事责任主体等问题的认识上存在严重的分歧,如认为法人只是一个具有法律人格的实体,而不具有自然人的特征,传统的刑罚措施(主要指自由刑和生命刑)无法适用于法人。这种否定法人犯罪的刑事责任的观点在法学理论上长期占统治地位,在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学理论上,对于法人可以成为刑事责任的主体持否定态度的占有绝对的优势,并且影响和左右着这些国家的立法。
  
  正是这些原因,使法人犯罪在很长的时间里不能受到刑事法律追诉。然而,法人犯罪及其造成的社会危害后果,是不能回避的客观存在的事实。对法人实施的危害社会和危害他人的行为放任不管,仅仅对法人的侵权行为追究民事法律责任或行政法律责任,不但不能有效地遏制法人的违法犯罪行为,而且还有可能放纵法人继续进行更严重的违法行为,即法人犯罪行为。因此,从本世纪中期开始,一些国家法学界对法人是否能够成为刑事责任主体问题,展开了一场讨论和争论,这种讨论和争论一直延续至今,其中也包括我国法学界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和争论。本书前面已经对这些讨论和争论作了介绍,笔者不再赘述。但是,法人犯罪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法人犯罪的客观事实将导致法人犯罪刑事责任的产生是必然的,只是人们真正认识这个规律需要一个过程。现在这个规律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法学家所认识,正是这种认识推动了有关国尤其是大陆法系国家刑事立法对法人刑事责任的承认。
  
  刑事责任是刑法和刑法理论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人的主观罪过是刑事责任的必要条件之一。由于法人与自然人有很大的不同,其表现为社会组织或团体,对法人的主观罪过如何认定,什么是法人的主观罪过,这正是确定法人刑事责任的难点之一。同时,对犯罪行为的实施者适用刑罚是实现刑事责任的重要手段,刑罚手段能否适用于表现为社会组织和团体的法人,以及如何对法人适用刑罚,是确定法人刑事责任的又一个难点。而这些正是本章所要研究和探讨的主要问题。
  
  此外,当法人实施犯罪行为给国家、社会和他人带来整体危害的同时,往往也会侵犯其他法人、公民的合法民事权益,也就是说,法人实施的某一行为既是一种刑事犯罪行为,也是一种民事侵权行为,处于一种竞合状态之中,是实施犯罪行为的法人通过附带民事诉讼依据民法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前提。刑事犯罪行为和民事侵权行为竞合的现象,为刑事责任与民事责任发生吸收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因此,在追究法人犯罪的刑事责任的同时,法人对由于自身实施刑事犯罪而同时发生的民事侵权行为也要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或者行政责任。这就是本章所要研究的法人犯罪的民事责任和法人犯罪的行政责任的范围。
  
   
  
  第二节 法人犯罪的刑事责任
  
  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是刑法的主要内容,刑事责任在其中起着沟通犯罪与刑罚并使这些内容构成刑法体系的重要作用。刑事责任是一种特定的法律责任,是依照国家刑事法律的规定,对犯罪行为和影响犯罪社会危害性程度的事实,行为人应当承担的、国家司法机关强制其接受的法律责任。刑事责任也是行为人应当承担、国家司法机关强制其接受的刑事法律制裁的标准。因此,对法人犯罪刑事责任问题的研究是确定法人能否实施犯罪和能否接受刑罚的关键问题。
  
  一、法人犯罪刑事责任的根据
  
  在研究法人犯罪刑事责任的依据之前,有必要先了解一下有关刑事责任根据的一些基本观点。这些观点主要有:1、犯罪构成根据说:即认为犯罪构成是确定刑事责任的唯一根据。这是一种传统的观点,对这种观点持异议的学者认为,“犯罪构成是指法律所规定的抽象的犯罪行为的类型,它本身只是法律上的一种假设、一种可能,它只是对判断一定的行为是否成立犯罪及如何成立犯罪提供了一个法律的标准”① ,因而不能作为刑事责任的根据。2、行为符合犯罪构成说:即认为行为符合犯罪构成是刑事责任的唯一根据,犯罪构成则是确定这种根据的标准。这种观点认为,“当一定的危害行为与法律所规定的某种抽象的犯罪行为类型相符合,这个时候抽象的犯罪行为类型就由具体的犯罪行为事实所现实地表现出来,而这种具体的犯罪行为的事实与抽象的犯罪行为类型相符,正是法律假设一定的法律后果即刑事责任的发生的前提。所以,刑事责任的根据并不是犯罪构成这一法定抽象的犯罪行为的类型本身,而是行为符合犯罪构成这一具体的法律事实。这一法律实施是现实的、具体的危害行为与可能、抽象的犯罪构成这两个方面的结合”①。3、犯罪行为说:即认为犯罪行为是刑事责任的唯一根据,刑事责任的法律事实根据是违反刑事法律规范、符合犯罪构成的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②。4、犯罪构成事实说:即主张将“犯罪构成作为与法定犯罪构成概念相符合的客观事实,即现实的犯罪构成(或犯罪构成事实),是犯罪主体负刑事责任的根据”③ 。此外,还有将刑事责任的根据分为刑事责任的刑法理论根据、刑事责任的事实根据和刑事责任的法律根据 ④。应当承认,无论是犯罪构成说、行为符合犯罪事实说、犯罪行为说还是犯罪构成事实说,还是将刑事责任根据分为理论根据、事实根据和法律根据,都有其合理性的一面,但又存在不足之处。之所以会如此,只能说明刑事责任的根据是一个多层次、多方面和多角度的问题,单纯从那一个角度去解释,都难以概括刑事责任根据的全部含义。由此可见,刑事责任的根据并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而是一个与刑事责任的理论、犯罪构成的理论以及其他刑法理论密切相关的问题。事实上,主张犯罪构成说的,一般不会完全排除犯罪事实(行为),因为犯罪构成是以犯罪行为符合犯罪构成的条件才能成立;而主张犯罪行为说的,一般也不会排除犯罪构成(标准),因为犯罪行为如果没有法律作为衡量标准,刑事责任也是难以认定的。所以笔者认为,上述种种观点也许只是一个表达是否完整的问题,而要正确理解刑事责任的根据,必须从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去考虑。提犯罪构成是刑事责任的根据还是有道理的,问题是如何理解和解释犯罪构成的含义。“因为犯罪构成与犯罪行为是统一的、并行不悖的,我们讲一个人实施了犯罪行为也就是指他的行为具备了刑法所规定的某种犯罪构成的要件,即犯罪构成是一定危害行为的犯罪构成,犯罪行为是符合具体犯罪构成的犯罪行为”① 。
  
  上述刑事责任根据的理论是否可以运用到法人犯罪,回答应当是肯定的。同自然人一样,法人犯罪刑事责任的根据,是指法人犯罪刑事责任赖以产生和存在的基础,因此,研究和认识法人犯罪刑事责任的根据,是正确认定法人犯罪刑事责任的前提。由于法人犯罪的出现,从根本上动摇了传统的刑法理论赖以建立的个人责任的基石,它要求刑法不仅要承认个人责任,而且要承认法人责任(整体责任),要求对以个人责任的传统的刑法理论体系加以改变。也就是要求在刑事法律上承认法人同自然人一样作为刑事责任的主体,当法人的行为构成犯罪时也要承担刑事责任。
  
  法人刑事责任的根据可以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
  
  (一)法人刑事责任的事实根据:法人犯罪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认定法人犯罪并追究法人的刑事责任,必须要有法人犯罪事实的存在。没有法人犯罪事实的存在,实现法人刑事责任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句空话。有的学者曾经认为,“所谓的‘法人犯罪’,实际上并不是法人本身的犯罪,而是法人机关的自然人以法人的名义实施的犯罪”② 。根据这种观点,法人不可能实施犯罪行为,法人的犯罪事实不存在也就意味着法人刑事责任的事实根据不存在。诚然,法人制度是传统民法中的制度,然而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法人的活动范围从民法领域走进经济法、行政法直至刑法领域。法人参入社会活动这就是法人的行为,法人能够参与合法的行为,也能施以非法行为,当法人的非法行为超出了民法、经济法、行政法的调整范围时,就是法人的犯罪事实,而这个犯罪事实也就是法人刑事责任的事实根据。这里所讲的法人犯罪事实,包括法人实施的犯罪行为及犯罪行为对国家、社会和公民个人造成的危害结果等。法人犯罪事实是确定法人刑事责任的最主要和最基本的根据,也就是法人刑事责任实现最基本和最主要的条件。
  
  (二)法人刑事责任的罪过根据,即法人能够认识和控制自己的行为,具有刑事责任能力。任何一个法人组织都有自己的决策机关,法人的决策机关是法人的“大脑”,是法人活动的指挥部,法人决策机关的命令和要求,决定法人活动的形式和方向,因而也决定法人活动的合法性或者违法性。法人决策机关的集体意志就是法人的意志。当然,法人具备刑事责任能力,有着自身内在机制的特点和依据,与以自然人为中心的刑事责任能力观念有着本质的区别:1、自然人的刑事责任能力受刑事责任年龄的限制,而法人的刑事责任能力则始于法人机构的成立终于法人机构的撤销或解散;2、自然人通过自身的生理精神状态辨认和控制自己的行为能力,而法人则是通过法人的决策机关所作的决策来辨认和控制自己的行为能力。尽管如此,法人具有刑事责任能力这一点却是肯定的;3、法人刑事责任的法律根据:依照罪刑法定原则的要求,认定法人行为是否构成犯罪需要根据刑事法律的规定,只有当法人的犯罪事实与刑事法律的规定相符合,追究法人的刑事责任才有可能。法人刑事责任能否实现,在法学理论上长期存在着争论(有关的争论在本书的开始部分已作了介绍),这也是是否承认法人可以作为刑事责任的主体的关键所在。那么对犯罪法人能否适用刑罚呢,也就是法人刑事责任的实现是否可能?回答是肯定的,因为法人具有刑事责任能力。法人作为具有法律人格的社会组织虽然不同于自然人,但是法人组织(即法人的决策机关)能够识别自己行为是否合法,因此法人的业务活动范围虽然由其章程所明确规定,而法人为了其自身的利益完全可能去从事与其章程规定相违背的活动,甚至去进行犯罪活动。依照刑事法律的规定,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当其实施了刑事法律所禁止的行为,就应当承担刑事法律后果;同样,法人是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其实施了刑事法律所禁止的行为,也应当承担刑事法律后果,这就是说法人刑事责任的实现是可能的。在这里,法律根据要求法人的犯罪行为必须符合刑法中犯罪构成的各个要件,也就是用刑事法律来衡量法人的行为是否成立犯罪。以上两方面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在考虑法人刑事责任时,不可只提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否则就会出现上面的片面结论,或者不利于确认法人犯罪的刑事责任,或者放纵法人犯罪或者扩大了对法人的惩治范围。笔者以为,我国刑事政策中的“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提法,既准确地表述了刑事责任的根据,也准确地表述了法人刑事责任根据,法人刑事责任依据充分体现上述刑事政策。
  
  二、法人犯罪刑事责任的实现
  
  任何法人犯罪或犯罪的法人都应当受到国家的否定评价和谴责。国家对法人犯罪或犯罪的法人的否定评价和谴责,是通过国家司法机关追究法人的刑事责任体现出来的。而法人刑事责任的实现过程和法人刑事责任实现的方式,则是法人刑事责任的具体表现。
  
  (一)法人刑事责任实现过程
  
  从确定法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到法人刑事责任的真正实现表现为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具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法人刑事责任的产生阶段;法人刑事责任的确立阶段以及法人刑事责任的履行阶段。1、法人刑事责任的产生是从法人实施犯罪行为时起到司法机关立案时为止。这在个阶段,法人的刑事责任实际上已经客观存在,只是司法机关由于种种原因(如法人犯罪未被司法机关发现),尚未开始追究法人刑事责任的活动。当法人刑事责任处在这一阶段时,其刑事责任的实现与否,将取决于司法机关是否能及时地发现法人犯罪,如果司法机关及时地发现了法人犯罪,即意味着某一法人犯罪将被立案,对法人犯罪的刑事责任的追究已经在法律上开始。反之,如果司法机关长期未能发现法人犯罪,追究法人的刑事责任的司法活动也就不会开始,那么法人刑事责任就有可能由于超过追诉时效而自行消灭。因此,正确认识和掌握法人犯罪情况,及时立案,是法人刑事责任产生的前提所在。2、当司法机关对法人犯罪立案侦察开始,到法院对法人案件作出有罪判决时为止,是法人刑事责任确立的阶段。这是司法机关已经发现了法人犯罪以后,根据法定程序对法人是否实施了犯罪行为进行查证,确定法人行为是否应当承担刑事责任和承担刑事责任的程度,其行为是否应当受到刑罚的处罚及如何判处刑罚,适用何种刑种等等;当法人行为不适用刑罚时,则要考虑是否应当采取非刑罚的处理方法等等。法人刑事责任的确立是通过刑事诉讼的侦察、起诉和审判来确立的,它使法人刑事责任的实现成为可能。3、当司法机关对法人的行为作出有罪判决生效开始,法人刑事责任的履行即时开始,直至司法机关所决定的刑事制裁措施执行完毕,为法人刑事责任履行阶段。只有这一阶段的完全结束,才能体现法人刑事责任的完全实现。
  
  (二)法人刑事责任实现的方式。
  
  1、对犯罪的法人适用刑罚,是实现法人刑事责任的最基本和最主要的方式。
  
  众所周知,犯罪与刑罚是紧密相连的,对犯罪行为适用刑罚是刑事法律所规定的基本内容。法人犯罪是一种犯罪行为,对实施犯罪行为的法人适用刑罚完全符合刑事法律的规定精神。刑罚是建立在对犯罪人的剥夺性痛苦之上的最严厉的法律强制方法,只适用于实施了犯罪行为的自然人或法人。刑罚的适用只能由代表国家的司法机关依照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来适用,因为刑罚是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用以惩罚犯罪的一种强制方法。由此可见,刑罚与刑事责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表现为:①刑事责任是行为人应受刑罚处罚的前提,没有刑事责任的存在也就没有刑罚的存在;②一般而言,刑事责任的严重程度决定刑罚的轻重;③刑事责任和刑罚都只能由国家审判机关决定或追究。但是这些并不表明刑事责任与刑罚之间没有什么区别,刑事责任与刑罚之间的区别也是明显的,首先,刑事责任是从观念形态上对法人犯罪和犯罪的法人作否定评价和谴责,是一种法律责任,具有抽象性的特点;而刑罚则是惩罚犯罪的具体制裁方法,是具体的法律行为和措施;其次,刑事责任与刑罚虽然都可以说成是犯罪的法律后果,但是二者的层次却不同,刑事责任是犯罪行为的直接后果,属于第一个层次,而刑罚则是刑事责任的直接后果,属于第二个层次;再次,刑事责任可以独立于刑罚之外,即不依附于刑罚而存在,相反,刑罚则不能独立于刑事责任之外,即刑罚必须依附于刑事责任而存在,没有刑事责任也就不可能有刑罚,从这个意义上讲也可以说刑罚是实现刑事责任的一种强制措施或手段。
  
  纵观有关国家对法人犯罪适用刑罚方式的规定,可以分为单罚制和双罚制两种方式:
  
  〔1〕单罚制(也称代罚制或转嫁罚制),即指只对法人组织中的个别自然人或者只对法人组织适用刑罚。只对法人组织中的个别自然人适用刑罚,体现了刑法理论和立法者对法人犯罪的一种观点,即认为所谓法人犯罪是自然人以法人组织的名义而为的犯罪,只要惩罚法人组织中的个别自然人,即可达到遏制法人犯罪的目的。例如1942年的《蒙古人民共和国刑法典》、1960年的《苏俄刑法典》及我国1979年颁行的刑法都规定只对法人组织中的个别自然人适用刑罚。只对法人组织本身适用刑罚,体现了刑法理论和立法者对法人犯罪所持的另一观点,即认为法人犯罪是法人组织所为,只有对法人组织适用刑罚才可以遏制法人犯罪。这种单罚制以刑罚的形式表明了社会对法人组织犯罪的否定性评价。但是不管哪种方式的单罚制,都存在不足之处,主要表现是,首先,只对法人组织中的自然人适用刑罚,而不追究法人组织的刑事责任,实际上是一种代罚制,是以法人组织中的自然人替代法人组织去承担刑事责任,而作为犯罪主体的法人则与刑事责任无关,这样不仅导致法人犯罪主体与刑罚相分离,法人刑事责任不能实现,以至刑罚对法人犯罪威慑力的瓦解,而且由于只处罚法人组织中的自然人,使法人组织逃脱法律的制裁和逃避社会对法人犯罪行为的否定,同时也有失刑事法律的公平性。其次,只对法人组织适用刑罚,也存在将法人中的个人责任转移到法人组织身上的弊病,例如法人组织中的主管人员或直接责任人员,这些人与法人组织的一般成员是有区别的,他们的行为对构成法人犯罪有着决定的意义和作用。只追究法人组织的刑事责任而忽视法人组织中自然人的刑事责任,将自然人的刑事责任转由法人组织承担,使法人组织中的自然人逃脱法律的制裁,同样表现了另一种形式的刑事责任不公平性。同时,只追究法人组织的刑事责任而放弃追究法人组织中自然人的刑事责任,也就忽视了法人犯罪是一种具有法律人格的组织体的犯罪,忽视了法人组织是由自然人组成,离开了自然人法人组织也就不存在了这样一个事实,客观上不利于打击法人犯罪。鉴于单罚制的上述不足之处,许多国家的刑法逐渐放弃单罚制而以双罚制取代之。
  
  〔2〕双罚制:双罚制是基于单罚制的缺陷而产生的,其特点是刑罚对法人组织及法人组织中的自然人都适用,也就是说,在双罚制的情况下,一个法人犯罪行为,有两个承担刑事责任的主体,刑罚适用于法人,也适用于法人的成员自然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几十年来,法人犯罪刑事责任理论的发展较快,其中对法人犯罪适用双罚制的国家越来越多。例如1954年《日本防止不正当竞争法》第5条规定:“法人代表或法人和个人的代理人、雇佣人或其他工作人员,在有关该法人或个人的业务上实施了前条的违法行为时,除了应当处罚行为人之外,对该法人或个人也应处同条所规定的罚金刑”;1994年颁布的新《法国刑法典》第121条规定,当法人行为构成犯罪时,刑罚不仅对法人组织适用,而且同时对法人组织中的有关自然人适用。这些规定表明,双罚制在处罚法人组织的同时,也处罚法人组织中的自然人。一方面,对法人组织适用刑罚,是刑事法律对法人犯罪的否定性评价,也是教育和警戒社会上其他法人组织,从而达到遏制法人犯罪的目的;另一方面,对法人组织中的有关自然人适用刑罚,以使法人组织中的自然人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刑事责任。由于双罚制在处罚法人犯罪方面明显地优于单罚制,这种处罚方法为目前世界许多国家的刑事法律所接受。
  
  2、刑罚种类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是实现法人刑事责任的必要条件。
  
  对法人犯罪适用刑罚要获得预期的效果,即要使法人刑事责任得以实现,刑罚种类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是十分必要的。在承认法人犯罪的刑事责任时,也应当看到法人与自然人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因此适用于自然人的刑罚并不一定都适用于法人,也就是适用于自然人的刑罚并不能完完全全地适用于法人,例如适用于自然人的自由刑和生命刑就难以对法人适用。为使法人犯罪刑事责任得以实现,国家的立法机关有必要根据法人的具体情况,为法人犯罪设置专门的刑罚种类。事实上,为法人犯罪设置专门的刑罚种类,是当今国外一些国家刑事立法的一个新动向。新的《法国刑法典》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新的《法国刑法典》为法人设置了专门的刑罚,该刑法典总则第三编第2节规定了“适用法人之刑罚”,并将适用于法人的刑罚分为“重罪及轻罪之刑罚”和“违警罪之刑罚”。这些新设置的刑罚有:①罚金。由于法人犯罪的目的是为法人谋取利益,对于这种性质的犯罪适用罚金刑,从经济上对法人予以制裁是理所当然的。因此,该刑法典规定,法人无论是实施重罪、轻罪或者违警罪,均须判处罚金刑。同时还具体规定了对法人适用罚金刑的具体标准,如在法人实施重罪、轻罪或者违警罪时,“适用法人的罚金最高定额为惩治犯罪之法律规定的对自然人罚金最高定额的5倍”(《法国刑法典》第131-38条;第131-41条)。②其他刑罚。其他刑罚分为两类,第一类:适用于法人实施重罪或者轻罪的刑罚:解散法人;禁止直接或间接从事一种或几种职业性或社会性活动;关闭用于实施犯罪行为的企业机构,几种关闭其一家或数家机构;置于司法监督之下,禁止参与公共工程;禁止公开募集资金;在限期内禁止签发支票或者使用信用卡付款;没收用于犯罪的物品或者赃物;公布宣判决定等(参见《法国刑法典》第131-39条)。第二类:适用于法人实施违警罪的刑罚:限期内禁止签发支票或者使用信用卡付款;没收用于犯罪的物品或赃物等(参见《法国刑法典》第131-42条)。不仅如此,为了确保对法人犯罪适用这些刑罚的准确性,该刑法典还对某些刑罚的适用方式作了规定。例如,规定“宣告法人解散之决定包含将该法人提交有管辖权之法院,对其进行清算”(《法国刑法典》第131-45条);“置法人于司法监督之下的决定包括指定司法代理人,并由法院明确规定代理人的任务”,“司法代理人至少每6个月向执行推事报告一次其完成任务的情况”(《法国刑法典》第131-47条;“禁止公开募集资金,即告禁止借助信贷机构、金融机构或债券交易公司以及采用任何广告手段推销任何债券”(《法国刑法典》第131-47条)等等。上述刑罚多为资格刑,以剥夺或限制法人的某项(种)权利而达到惩治法人犯罪的目的。由此可见,为法人犯罪设置专门的刑罚,针对性较强,其科学性是显而易见的,同时也便于操作,是实现法人犯罪刑事责任的一个有效的立法措施。法国刑法典规定对法人犯罪实行双罚制,当法人犯罪时,对法人组织适用上述刑罚,对法人组织中的自然人与一般自然人适用的刑罚相同。
  
   
  
  第三节 我国刑事法律上的法人刑事责任
  
  一、从否定到肯定的发展过程
  
  我国刑事法律上确立法人犯罪的刑事责任,经历了一个从刑事法律否定法人的刑事责任到刑事法律肯定法人的刑事责任的较长的发展阶段。
  
  八十年代以前,我国的刑事法律只承认个人的刑事责任而否定法人的刑事责任。建国初期,虽然在有关的法律文件中就有法人概念的出现,例如1950年9月27日政务院财政委员会发布的《机关、国营企业、合作社签订合同契约暂行办法》第5条规定:“合同或契约之签订,必须以法人为对象”。这里的法人只是作为民事责任主体出现的,没有涉及到法人的刑事责任问题。在相当一段时间里,无论是在刑事立法上,还是在法学理论上和司法实际中,在谈及刑事责任问题时,都是排除法人的。1979年颁布的我国第一部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从立法的本意上看,也没有考虑法人的刑事责任问题的,例如刑法中的假冒商标罪(第127条)、偷税、抗税罪(第121条)、挪用国家特殊款物罪(126条)、走私罪(116条)、制造贩卖假药罪(第164条)等等,虽然法人也可以构成,但是刑法却排除了法人的刑事责任,只规定了自然人的刑事责任。立法上排除法人的刑事责任,必然影响到司法实际,长期以来,我国的司法实践也是把个人作为刑事责任的唯一主体,无论法人实施了何种性质的犯罪或实施了多么严重的犯罪,承担刑事责任的都只能是自然人。
  
  刑法理论为刑事立法和司法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刑事立法和司法实践反过来充实和提高刑法理论,这种理论和实践的辩证关系,也体现在我国的刑法理论与刑事立法和司法实践的关系上。我国刑事立法长期否定法人的刑事责任,是与我国刑法理论上长期对法人刑事责任持否定态度有关。这方面的问题在本书的前面已经作了详细的介绍,笔者在此不再赘述。但是应当指出的是,由于刑法理论对法人刑事责任的否定,在客观上对我国刑事立法确立法人刑事责任起到了阻碍和延缓作用。例如有一种理论认为:“法人不具有生命实体,其权利能力、行为性质决定于成立该组织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在实际活动中,尽管法人的行为是由构成该组织的自然人控制和支配的,但这种支配是有限的,并不是无条件的,切不可认为一切以法人名义实施的行为,都是法人本身的行为。法人代表只能在法律允许的条件下,在特点的范围内从事民事活动,唯此,法人才负法律责任。任何违背法人宗旨,超出法人权限的违法犯罪行为,虽然是以法人名义实施的,哪怕是法人决策机构集体决定的,法人也不能负任何责任,只能由决策人、执行人个人负责。……法人宗旨是法人意志的集中表现,法人决策机构的决定如果符合法人的宗旨,可以认为是法人的意志,如果违背法人的宗旨,与其说是法人本身的意志,毋宁说是有悖法人的意志,只能是参与决定的那些自然人的意志”①;还有一种理论认为:“从实际效果方面衡量,把法人作为犯罪主体定罪惩罚,必然不利于法人制度的的健全和巩固,不利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而且也会带来诉讼实践及其他方面的难题。……第一,这种刑事诉讼的事实本身,便有损于整个或某类法人的名誉,从而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法人职能活动的进行。第二,被定罪惩罚的法人作为犯罪单位,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不应允许其继续存在,而应予以解散,这样,如果是企业事业单位法人为此被解散,难免影响国家经济建设;如果是机关法人因此不被撤销,势必影响国家的管理活动。同时,法人组织中并未参入犯罪的成员,也会因法人被解散、撤销而失业或不恰当地转行,这也于国家经济建设的正常进展和社会秩序的安定不利。第三,如果允许被定罪惩罚的法人作为有前科者继续存在,则不但违背我国设立法人制度和成立法人组织的宗旨,而且这种组织也难以再有效地从事其职能活动。例如,一个商业企业法人被以投机倒把罪惩罚,它怎么能够有效地从事商业活动?其他法人以及消费者谁还会放心地与它打交道?再如,如果是某海关被以走私罪惩罚,对于犯有走私罪前科的海关,它又怎能有效地、理直气壮地行使查处走私的职权活动?第四,把法人作为犯罪主体惩罚,在刑事诉讼中也会遇到一系列难题。例如,被告人是这个法人,刑事追诉必要时对谁采取强制措施?律师辩护时会见谁?法庭怎样出庭受审?怎样为自己辩护?若由法人代表人代表法人接受刑事追诉和审理,这时对法人代表岂不是一身兼二职,一面为自己的犯罪接受追诉,一面又代表法人接受追诉,这时法人代表人怎样同时既为自己又为法人行使辩护权?如果不由法人代表代替法人接受刑事追诉,又有谁愿意和应当代替法人接受刑事追诉?等等。控诉和惩罚法人犯罪的起诉书和判决书又怎样写被告人和犯罪人,难道写成:某某单位吗?如果是某司法机关的负责人以该机关名义实施了某种经济犯罪的,难道起诉书和判决书可以写成被告人(犯罪人):某某公安局、某某法院吗?这不滑天下之大稽吗?总之,把法人作为犯罪主体追诉刑事责任,在诉讼上也会产生许多困难”①。可见,这些理论从根本上否定了法人刑事责任的必要性。刑法理论脱离社会犯罪现行的客观实际,必然导致刑事立法的滞缓,这也是我国刑事立法长期排除法人刑事责任的重要原因之一。
  
  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经济犯罪日益突出,其中以法人团体的形式进行犯罪活动的情况也越来越多,法人犯罪的客观实际及其对国家、社会和公民个人造成的严重危害性,给我国刑法理论界和刑事立法提出了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即我国刑事法律是否有必要仍然排除法人犯罪的刑事责任?八十年代开始,刑法学理论界对法人刑事责任问题展开了讨论,有关的法学杂志先后发表了关于法人犯罪刑事责任的文章,如《上海司法》发表了题为《应当重视对法人违法犯罪的处理》、《法学》上发表了题为《刑事案件中法人的责任问题》、《法学季刊》上发表了题为《法人不会犯罪吗?》等,对法人能够实施犯罪行为,具有刑事责任能力作了专门的论述,肯定了法人的刑事责任;1985年11月25日至1985年3月3日,《中国法制日报》开设了关于法人犯罪问题讨论的专栏,对法人能否犯罪和法人能否成为刑事责任的主体展开了讨论。法学理论界对法人刑事责任问题的讨论,虽然分歧较大,否定法人刑事责任的观点也曾占主导地位,但是,随着讨论的深入,肯定法人刑事责任的观点越来越引起法学家们的共鸣,也越来越引起了我国立法部门的重视,这种讨论为最终在我国刑事立法上承认法人犯罪的刑事责任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
  
  二、我国刑事法律对法人刑事责任的规定
  
  八十年代以来,我国立法机关逐渐开始重视对法人犯罪的刑事立法,但是在如何确立法人犯罪的刑事责任,在哪些刑事法律中确立法人犯罪的刑事责任,态度是谨慎的。可以说刑事法律对法人犯罪刑事责任的确立采取的是一种渐进的方式,即由开始只承认法人实施某些经济犯罪的刑事责任,向逐渐承认法人实施所有经济犯罪的刑事责任发展。八十年代初期,刑事立法中承认法人刑事责任的只有《关于惩治走私罪的补充规定(草案)》和《关于惩治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规定(草案)》两个并未公开的刑事法律文件,涉及法人刑事责任的罪也只有走私罪、贪污罪和贿赂罪三个罪名,范围十分有限。不仅如此,而且这两个涉及法人刑事责任的法律文件经过多次的调查研究和修改,直到1988年才正式公布施行,在将近六年的时间里公布施行的其他刑事法律均未涉及法人刑事责任。而在九十年代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犯罪的日益突出,法人犯罪现象的严重性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迫切要求刑事法律加大对法人犯罪的惩治力度,国家的立法机关因此而加快了对法人犯罪的刑事立法,以使法人犯罪能够及时受到刑事法律的追诉。从我国的立法实践看,在刑事法律中规定法人犯罪的刑事责任经历了两个阶段:
  
  (一)第一个阶段,在有关的单行的刑事法规中规定法人犯罪的刑事责任。由于1979年的刑法没有对法人犯罪的刑事责任作规定,为了及时惩治法人犯罪,从八十年代后期起,我国立法机关采取制定单行刑事法规确认法人犯罪的刑事责任,这方面的单行刑事法规有:
  
  1988年1月21日公布施行的《关于惩治贪污罪受贿罪的补充规定》和《关于惩治走私罪的补充规定》;1990年12月28日公布施行的《关于禁毒的决定》和《关于惩治走私、制作、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的犯罪分子的决定》;1992年9月4日公布施行的《关于惩治偷税抗税犯罪的补充规定》;1993年2月22日公布施行的《关于惩治假冒注册商品犯罪的补充规定》;1994年7月5日 公布施行的《关于惩治侵犯著作权的犯罪的决定》;1995年2月28日公布施行的《关于惩治违反公司法的犯罪的决定》;1995年6月30日公布施行的《关于惩治破坏金融秩序犯罪的决定》;1995年10月30日公布施行的《关于惩治虚开、伪造和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的决定》等。
  
  上述单行刑事法规对法人犯罪刑事责任的规定具有以下特征:
  
  〔一〕法人犯罪的刑事责任集中体现在刑事法规对各类经济犯罪的规定中:
  
  法人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商品经济为法人犯罪创造条件和提供客观环境,这就是法人与商品经济的特殊关系,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条件下,这种关系也不例外。由于法人和商品经济的特殊关系的存在,使法人犯罪的形式主要表现为在商品生产、分配、流通和管理过程中故意违反经济管理法规,破坏经济秩序的行为,也就是说法人实施的犯罪主要是经济犯罪。关于这样点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贪污、受贿罪的补充规定(草案)》的说明中已经指出:“近年来不少企业事业单位和农村社队通过贿赂手段进行投机、套购倒卖甚至诈骗活动,使国家财产遭受严重损失。同时,这类不法犯罪活动又往往是经过单位领导‘点头’或集体决定的,难以追究法律责任”。在《关于惩治走私罪的补充规定(草案)》的说明中指出:“这几年走私数量最大,危害最严重的是企业事业单位和机关走私。这些案件往往是‘上级’点头的或者是单位领导决定的,又打着‘为公不为私’的招牌,所谓‘来源不当,用途正当’,难于追究刑事责任。这次征求意见时,普遍要求对单位走私、套汇的必须追究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否则难以制止这类违法犯罪活动。根据这个意见,草案规定单位犯走私罪的,以及违反外汇管理法规,在国内买卖外汇,或者在国外把出口货物和其他方式取得的外汇不按规定存入国家指定的银行的,对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1988年1月21日正式公布施行了《关于惩治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规定》和《关于惩治走私罪的补充规定》两个刑事法律文件,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这两个补充规定(草案)的说明中又一次指出:“1982年3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严惩严重破坏经济的罪犯的决定》,对于打击严重破坏经济的犯罪活动,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四化建设的顺利进行,起了很大作用。为了更好地执行刑法和《决定》,按照一手抓改革、开放、搞活,一手抓打击经济犯罪的精神,1982年,法制委员会对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过程中在经济犯罪方面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在总结审判实践的基础上,起草了《关于惩治走私罪的补充规定(草案)》和《关于惩治贪污罪受贿罪的补充规定(草案)》。1986 年以来,法制工作委员会又多次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央有关部门的意见,并进一步作了调查研究,进行修改”。可见,《关于惩治走私罪的补充规定(草案)》、《关于惩治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规定(草案)》之所以出台,是因为“近几年有的企业事业单位和机关、团体走私数额很大,危害严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和“不少企业事业单位通过行贿进行投机倒把、套购倒卖甚至诈骗活动,推销劣货、次货、假货,严重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这些犯罪活动往往是经过单位领导同意或集体决定的,由于没有法律规定,司法机关感到难以追究刑事责任”。因此,法人刑事责任的确立是与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犯罪密切相关的,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布的涉及法人刑事责任的决定和补充规定有相当一部分属于单行的经济刑事法规,如《关于惩治走私罪的补充规定》、《关于惩治贪污罪受贿罪的补充规定》、《关于惩治假冒注册商品犯罪的补充规定》、《关于惩治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的决定》、《关于惩治违反公司法的犯罪的决定》、《关于惩治偷税、抗税犯罪的补充规定》、《关于惩治破坏金融秩序犯罪的决定》和《关于惩治虚开、伪造和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的决定》等,都属于这类法规,而在这些单行的刑事法规中基本上都对法人犯罪的刑事责任作了规定。综上所述可以得出,刑事法规中对法人刑事责任的规定,在某种意义上讲,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法人犯罪刑事责任的规定主要集中在单行经济刑法的范围正是这一特殊性的体现。
  
  〔二〕刑事法规对法人刑事责任的规定回避了“法人”及“法人犯罪”概念。
  
  尽管上述刑事法规事实上已经承认法人犯罪的刑事责任,但是在所有的单行刑事法规中都没有使用“法人”和“法人犯罪”概念,凡是涉及到法人犯罪刑事责任的地方,均以“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或者以“单位”代替。从立法者的意图看,使用“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单位”这些非法律概念,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堵塞漏洞,以避免法人犯罪行为和与法人犯罪相似的其他非法人团体的犯罪逃脱法律的制裁。
  
  〔三〕充分肯定法人的犯罪行为能力及刑事责任能力。
  
  上述刑事法规虽然没有使用法人和法人犯罪概念,但却明确的规定企业事业单位是犯罪行为的实施者,例如许多刑事法规都有这样的规定“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单位犯本决定第一条、第二条……”等规定,都是直接将法人和非法人单位作为犯罪行为的实施者,实际上就是承认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具有犯罪行为能力。在刑事法规中将法人实施犯罪与自然人实施犯罪同等对待,规定法人和非法人团体是犯罪行为的实施者,这在其他国家的法律中并不多见。刑事法规的这种规定,为“在理论上肯定法人具有犯罪能力和肯定法人是犯罪主体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据,杜绝了法律自身不明确所导致的理解上或理论上的分歧和混乱”①。肯定法人和非法人团体是犯罪行为的实施者,表明我国在立法上已经将法人与自然人同等看待,法人同自然人一样,具有犯罪能力和具有刑事责任能力,能够成为刑事责任的主体。同以往的法律相比,这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当然,我们还应当看到,法人的犯罪能力和刑事责任能力只有通过法人或非法人的决策机关和代表才能表现来,因此明确法人或非法人的决策机关和法人代表的行为对构成法人犯罪或非法人组织犯罪的刑事责任的意义,对于充分认识法人犯罪刑事责任十分重要。法国总检察长皮埃尔·特律什和巴黎第一大学教授海依尔·戴尔玛斯-马蒂在为新的《法国刑法典》所写的序中指出:法人的管理机关或法定代表、法人的常设监督机关和间歇性机关、法人委托的自然人或其他法人的行为,都可能使法人承担刑事责任。他们还指出:法人的管理机关和法定代表即使在其管理范围以外的活动,也可以使法人承担刑事责任;当然,法人的代表、法人的委托人(其他法人或自然人)只有在为法人的利益而不是为个人的利益进行犯罪活动时,才会引起法人的刑事责任① 。这些观点是有道理的。事实上,我国刑事法规在肯定法人的犯罪能力和刑事责任能力时,也充分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刑事法规中规定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当他们为法人的利益而不是为个人的利益进行活动的情况下,会引起法人的刑事责任,因此,法人的犯罪能力和刑事责任能力是通过这些机关和人员表现出来的。这一点对于正确认定法人犯罪的刑事责任也是十分重要的。
  
  (二)第二个阶段,在刑法中规定法人犯罪的刑事责任。从1979年刑法公布施行至今已有17年之久,从最初在单行刑事法规中规定法人犯罪的刑事责任至今也有近10年的时间,其间我国的刑法理论、司法实践以及立法经验都为最终在我国刑法中确立法人犯罪刑事责任作了准备。在上述刑法理论、立法实践和司法经验的基础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于1997年3月14日第八届第五次会议对1979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进行了修订,并以单位犯罪形式对法人犯罪的刑事责任作了规定。修改后的刑法(以下简称新刑法)对法人犯罪的刑事责任的规定,表现了我国刑事立法对法人刑事责任的完全肯定。
  
  新刑法以单位犯罪取代法人犯罪的方式,对法人犯罪的刑事责任予以规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在刑法总则中对单位犯罪的概念及单位犯罪适用刑罚作了原则性规定。
  
  新刑法第30条规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本条包括两方面的含义:其一,规定了什么是对单位犯罪。所谓单位,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等法人机构和非法人机构;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其二,规定了单位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也就是规定单位与自然人一样,当其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时,应当承担刑事责任,即单位与自然人一样,也是刑事责任的主体。
  
  新刑法第31条规定:“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本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本条是对单位犯罪适用刑罚的规定,包括两方面的含义:其一,单位犯罪的,对单位适用罚金刑,同时对单位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适用刑法规定的刑罚,这就是对单位犯罪适用刑罚采取双罚制原则,即当单位犯罪时,既要对单位判处刑罚,也要对单位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其二,本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分则和其他法律的规定处罚,也就是说本条对单位犯罪适用刑罚采取双罚制原则,如果在刑法分则和其他法律中对单位实施的某种具体犯罪规定适用刑罚采取单罚制,那么就依照单罚制处罚。例如在新刑法分则第107条、第137条虽然都是单位犯罪,但却规定处罚自然人而没有规定处罚位,适用的是单罚制。
  
  〔二〕在刑法分则中具体规定单位犯罪的罪名及适用的刑罚。
  
  新刑法分则除第五章侵犯财产罪、第九章渎职罪和第十章军人违反职责罪外,其他各章都涉及到单位犯罪,单位犯罪涉及的类罪名有:第102条至第105条规定的单位资助他人危害国家安全罪,其中包括:单位资助他人背叛国家罪;单位资助他人分裂国家罪;单位资助他人煽动分裂、破坏国家统一罪;单位资助他人武装叛乱罪;单位资助他人武装暴乱罪。第125条、第126条、第128条、第135条、第136条、第137条、第138条、第139条规定的单位危害公共安全罪,其中包括:单位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存储枪支、弹药、爆炸物罪;单位非法买卖、运输核材料罪;单位违反规定制造、销售枪支罪;单位失职造成的劳动安全事故罪;单位违反危险物品管理规定肇事罪;单位违反国家规定降低工程质量标准造成的建筑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单位(学校)失职造成的重大伤亡事故罪;单位违反消防管理规定造成的消防安全事故罪。第140条至148条规定的单位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其中包括:单位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单位生产、销售假药罪;单位生产、销售劣药罪;单位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罪;单位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单位生产、销售伪劣医疗器材罪;单位生产、销售伪劣家电产品罪;单位生产、销售伪劣农业生产资料罪;单位生产、销售伪劣化妆品罪。第151条至153条规定的单位走私罪,其中包括:单位走私武器、弹药、核材料罪;走私伪造的货币罪;单位走私文物罪;单位走私珍贵动物、珍稀植物及其制品罪;单位走私黄金罪;单位走私淫秽物品罪。第158条至162条、第164条规定的单位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罪,其中包括:单位虚报注册资本罪;单位虚报出资、抽逃出资罪;单位以虚假方式发行股票和公司、企业债券罪;单位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罪;单位非法清算罪;单位行贿罪。第174条至第182条、第186条至第191条规定的单位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其中包括:单位擅自设立金融机构罪;单位伪造、变造、转让金融机构经营许可证罪;单位套取信贷转贷他人罪;单位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单位伪造、变造金融票证罪;单位伪造、变造有价证券罪;单位伪造、变造股票、债券罪;单位擅自发行股票、债券罪;单位证券内幕交易罪;单位编造、传播虚假证券交易信息罪;单位诱变投资者买卖证券罪。第192条至第196条、第198条规定的单位金融诈骗罪,其中包括:单位集资诈骗罪;单位贷款诈骗罪;单位票据诈骗罪;单位信用诈骗罪;单位信用卡诈骗罪;单位保险诈骗罪。第201条至第209条规定的单位危害税收征管罪,其中包括:单位偷税罪;单位抗税罪;单位欠缴应纳税款罪;单位骗取出口退税款罪;单位虚开增值税专业发票罪;单位伪造、出售伪造的增值税专业发票罪;单位非法出售增值税专业发票罪;单位非法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或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单位伪造、擅自制造或者出售伪造擅自制造的其他发票罪。第213条至第219条规定的单位侵犯知识产权罪,其中包括:单位假冒注册商标罪;单位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单位制造、销售注册商标标识罪;单位假冒专利罪;单位侵犯著作权罪;单位销售侵权复制品罪;单位侵犯商业秘密罪。第221条至230条规定的单位扰乱市场秩序罪,其中包括:单位损害商业、商品信誉罪;单位虚假广告罪;单位串通投标罪;单位合同诈骗罪;单位非法经营罪;单位强迫交易罪;单位伪造、倒卖有价票证罪;单位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罪;单位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单位逃避商品进出口检验罪。第244条规定的单位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包括:单位强迫职工劳动罪。第281条、第288条规定的单位扰乱公共秩序罪,其中包括:单位非法生产、买卖警用物品罪;单位干扰无线电通讯罪。第319条单位妨害国(边)境管理罪中的骗取出境证件罪。第325条至327条规定单位妨害文物管理罪,其中包括:单位私自向外国人出售或者赠送珍贵文物罪;单位倒卖文物罪;单位非法出售或饰赠馆藏文物罪。第330条、第332条、第337条规定的单位危害公共卫生罪,其中包括:单位违反规定引起的传播甲类传染病罪;单位违反国境卫生检疫罪;单位逃避动植物检疫罪。第338条至345条规定的单位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其中包括:单位非法处置危险废物罪;单位非法进口固体废物危害环境罪;单位非法捕捞水产品罪;单位非法捕杀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单位非法收购、运输、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罪;单位非法狩猎罪;单位非法占用耕地罪;单位破坏矿产资源罪;单位非法采伐、毁坏珍贵树木罪;单位盗伐、滥发林木罪;单位毁坏收购盗伐、滥发的林木罪。第350条规定的单位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其中包括:单位毁坏运输、携带制毒物品进出境罪;单位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罪。第363条至365条规定的单位制作、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罪,其中包括:单位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罪;单位为他人提供书号出版淫秽书刊罪;单位出版淫秽物品罪;单位组织播放淫秽音像制品罪;单位组织淫秽表演罪。第370条、第375条、第380条规定的单位妨害国防利益罪,其中包括:单位提供不合格武器装备、军事设施罪;单位伪造、变造、买卖武装部队公文、证件、印章罪;单位非法生产、买卖武装部队专用制品罪;单位拒绝或故意延误军事订货罪。第387条、第391条、第393条、第396条规定的单位贪污贿赂罪,其中包括:单位受贿罪;单位行贿罪;单位私分国有资产、罚没财物罪。此外,分则中有的章虽未明确规定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但是从规定的内容看却是属于单位犯罪,例如,分则第一章第107条规定的境内外机构、组织或者个人资助他人危害祖国罪,其中的机构和组织应当属于单位,其实施资助他人危害祖国的犯罪行为应当属于单位犯罪;第二章第135条、第137条单位重大伤亡事故罪、第138条单位重大责任事故罪等也应属于单位犯罪,至于为什么有的条文明确规定单位的刑事责任,而有的条文不明确规定单位的刑事责任,主要是从我国刑法对单位犯罪适用刑罚的规定有所不同所决定的。
  
  新刑法对单位犯罪适用刑罚的规定分为两种:1、对单位犯罪采取双罚制,即当单位犯罪时,单位适用罚金刑,对单位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适用刑法中规定的所有刑罚。根据新刑法总则第31条的规定,分则中绝大多数涉及单位犯罪的条文都对单位犯罪规定了双罚制。例如,在许多涉及单位犯罪的条文中都作这样的规定:“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2、对单位犯罪采取单罚制,即当单位犯罪时,只处罚单位中的自然人不处罚单位。例如第102条、第103条、第104条、第105条规定的机构、组织资助他人危害国家安全罪;第126条、第135条、第135条至第139条规定的单位危害公共安全罪;第161条、第162条规定的单位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罪;第244条、第245条、第250条规定的单位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第283条规定的扰乱公共秩序罪等,上述犯罪行为的均可由单位构成,当单位设施了上述犯罪行为时应当属于单位犯罪,但是刑法条文没有规定单位的刑事责任,而是以代罚制方式规定了自然人的刑事责任。上述规定表明,新刑法对单位犯罪刑事责任的规定,是采取双罚制与有条件采取单罚制相结合的原则,这种规定是于我国单位犯罪情况的复杂性有密切的关系。
  
  新刑法虽然以单位犯罪的形式规定了法人犯罪的刑事责任,是我国刑法对法人刑事责任的真正确认,是我国刑事立法的重大突破,应当予以肯定。以单位犯罪取代法人犯罪,将单位作为与自然人等同的刑事责任主体,即刑法赋予单位这一概念具有法律的含义,这在世界各国的刑事立法上是绝无仅有的。新刑法采取单位取代法人作为刑事责任主体,其目的显然是针对社会上存在的类似法人犯罪的非法人团体的犯罪,从惩治犯罪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的目的这出发,这样的规定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单位的范围大大的超过了严格意义上的法人范围,单位既包括法人,也包括法人以外的其他社会组织、机关和团体,几万人的大企业是一个单位,两三个人的小商店也是一个单位。究竟什么是单位,单位的范围到底应当有多大,刑法的规定并不严格而且也不可能严格,同时在实践中正确认定单位犯罪追究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也是相当困难的。因此笔者对新刑法以单位取代法人作为刑事责任主体的做法并不赞同。笔者认为,在刑法中还是使用法人和法人犯罪这样的严格的法律概念比较恰当,首先,刑事法律对法人刑事责任的承认,是表示刑事法律承认传统意义上的民事法律主体--法人--也能够成为刑事法律的主体,而不是指承认民事法律责任主体以外的其他非法人组织或团体;其次,法人和法人犯罪的表述是世界许多国家法律所公认的,因为这种表述揭示了法人犯罪是一种区别与自然人而具有法律人格的社会组织体的犯罪的实质。当然,由于犯罪现象越来越复杂化,法人犯罪与非法人团体的犯罪是那么的相似,将非法人团体犯罪归到法人犯罪一类,对法人范围作扩大性规定是有一定道理的。事实上当今许多国家刑事法律中的法人犯罪已经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法人犯罪,已经包括法人犯罪和非法人团体的犯罪。尽管如此,在刑法中并没有使用其他概念来取代法人概念,而是仍然使用法人和法人犯罪的概念,只是对法人的范围作扩大的解释性规定而已,显然,这样的规定是符合刑法的严格性要求的。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不断加强,对法律的严格化和科学化程度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国家基本法的刑法更应当如此,不仅要在法律体系上严格化和科学化,而且在具体条文概念上也需要严格化和科学化,更便于操作,这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刑法中使用法人和法人犯罪这样的表述,并赋予其比法人和法人犯罪含义更广的解释(包括法人犯罪和非法人团体犯罪),以取代单位的单位犯罪,是我国刑法规范化和科学化的要求,也是我国刑法发展和完善的趋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