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94|回复: 0

2018江西改革开放三十年基本经验探析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Rank: 1

积分
41
发表于 2018-7-17 08:47: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江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全省经济规模和质量跨越式提升。总结三十年发展的基本经验,主要有五个方面:第一,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是江西巨变的力量源泉;第二,创新体制、优化环境,是江西巨变的根本原因;第三,放眼世界、全面开放,是江西巨变的关键环节;第四,立足省情、敢闯新路,是江西巨变的决定因素;第五,围绕中心、紧抓发展,是江西巨变的不二法门。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江西欠发达省份的地位还没有根本改变,与全国平均发展水平相比,存在着不小的差距。面对差距,最重要的就是坚定信念,增强信心,勇于跨越,善于崛起。必须将解放思想置于万事之先,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坚定不移地推行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发展战略,不断深化和完善发展思路,进一步寻求改革创新之计,开放图强之策,后发制胜之道。
  [关键词]江西;改革开放;三十年;基本经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赣鄱大地解放思想的浪潮奔腾不息,冲破了“左”的坚冰,荡涤了陈腐观念的尘埃,卷去了曾经有过的历史沧桑,推动着改革开放的航船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航道扬帆奋进,谱写出井冈山精神的时代新篇,描绘出壮丽的城乡巨变蓝图,创造出辉煌的经济社会发展奇迹。
  
  一、江西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
  
  在历史的长河里,改革开放30年只是弹指一挥间。但在这一时期,江西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变化,进入到有史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
  1.经济规模和质量跨越式提升
  改革开放前,江西经济一直面临总量小、底子薄、效益差、速度慢等尖锐矛盾。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和发展方式的逐渐转变,这种状况得到显著改善。江西经济总量在不足百亿的基础上跨越了5000亿元大关。1978年全省生产总值只有87亿元,2007年达到5500.3亿元,增长62.2倍。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4.9倍,年均增长10%,比1953—1978年4.3%的年均增长率高5.7个百分点。全省人均生产总值先后突破千元大关和万元大关。由1978年的276元上升到2007年的1.26万元,增长了44.8倍。财政总收入由12.2亿元上升到665.2亿元,增长53.4倍,年均增长14.8%,比全国平均增长率高O.7个百分点。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连续越过两个重要关口,在2003年跨越100%(达到112%)之后。2007年跨越200%,达到202%,刷新了历史最高纪录。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达到1.59万元,比1978年增长8.8倍。第三产业劳均增加值突破2万元,达到2.18万元,比1978年增长14倍。产业结构出现转折性变化,全省三次产业的比例关系由1978年的41.6:38.1:20.3调整为2007年的16.6:51.7:31.7,已从农业为主的低级结构层面向第二产业为主的更高一级结构层面转换升级。
  2.农业迎来黄金发展期
  30年来,从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发端的农村改革,到取消延续了2600多年的农业税,实施力度空前的支农惠农政策,越来越充分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生产力得到极大的释放。2007年,全省农业增加值905.8亿元,比1978年增长24.0倍。按可比价计算增长3.7倍,年均递增5.5%,比1953—1978年2.4%的年均增长率高出3.1个百分点。粮食总产量达到380.8亿斤,比1978年增长69.1%,人均粮食拥有量由715斤上升到881斤。农业产业化经营迅速发展,全省已形成以15家国家级龙头企业为核心、258家省级龙头企业为骨干,600多家市级龙头企业为网络、一大批县乡产业化组织为基础的发展格局,联结农户316万户,人均增收1300元。
  3.工业取得突破性进展
  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坚持以工业化为核心,打好主攻工业仗,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2007年全省工业增加值2278亿元,比1978年增长97.3倍,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13.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822.2亿元。2007年的增速为33.2%,在全国排名第6,居中部六省首位;工业化率达到41.4%。比1978年提高14.8个百分点,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3.4%。各种工业产品生产规模迅速扩大。不少工业产品已在全国占据较前位置:纱产量、空调产量分别进入全国前10位;水泥产量居全国第11位;手机产量、粗钢产量居全国第13位;彩电产量、钢材产量、硫酸产量居全国第14位;布产量、10种有色金属产量、冰箱产量居全国第15位。
  4.城镇旧貌换新颜
  改革开放前,江西城镇化进程缓慢,城镇建设落后。1978年,全省城镇人口仅533.1万人,每年平均增加14万城镇人口。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进程迅速加快,1979-2007年,城镇人口每年平均增加41.6万人,相当于一个中等县的人口,全省城镇总人口达到1738.63万人,比1978年增加1205.5万人,增长2.3倍,开创了江西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农民转移进城的新纪录。城镇化率由17.4%上升到39.9%,提高了22.5个百分点,而此前29年仅提高了7.9个百分点。城镇建设投入巨量增加。2007年,全省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950.4亿元,比1980年增长235倍,年均增长22.4%,有力推动了城镇建设和发展水平的提高。
  5.基础设施建设发生巨大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江西省进行了历史上最大规模、最有成效的固定资产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7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3301.9亿元,比1978年增长405倍,年均增长22.7%。1979年至今的29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6万亿元,是此前29年累计数(115亿元)的144倍。全省建成了一批又一批前人难以想像的宏伟建筑和基础设施,形成了以铁路、公路运输为主体,水陆空并举的立体型综合运输网络。新世纪以来,通信技术层次和能力显著提高,形成了包括光纤、数字微波、程控交换、移动通信、数据通信等各种先进手段的公用通信网。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29年间,全省共建成各类水库24.8万座。其中,库容1亿立方米以上的大型水库有25座。能源建设发展很快。全省电力装机总容量突破1000万千瓦,达到1284万千瓦,比1980年增长7.3倍。
  6.消费市场繁荣活跃
  在计划经济时期,商品非常缺乏,流通渠道单一,运行僵滞,这种商品短缺的情况一直延续到上世纪80年代末期。进入90年代,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有效供给能力显著增加,出现了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新世纪以来,社会商品更加丰富,2007年600种主要消费品中,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有486种,供过于求的商品达109种。开放经营、平等竞争、繁荣活跃的消费市场体系日益健全,全省形成了大中小相结合、批发与零售相结合、综合与专业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多形式、多类型商品市场网络,已拥有城乡商品交易市场1677个,年成交额亿元以上的商品交易市场87个。2007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683.1亿元,比1978年增长48.6倍,年均增长14.4%,近5年平均增长率达15.1%,显现逐步加快的发展势头。
  7.对外开放成果丰硕
  1978年前,全省出口商品多调拨到上海、广州等外省口岸出口,直接出口业务很少,仅与原苏联、越南、日本、香港、澳门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联系。改革开放后,全省积极开发海外市场,1982年春季广交会诞生了第一个江西出口商品展销馆。接着,在沿海地区相继设立了一批贸易机构,并派出贸易团赴国外境外推销产品。上世纪90年代,对外交流与合作的空间进一步拓展,对外贸易更加活跃,进出口总额有较大幅度的增加。近几年,江西省大力开拓对外开放的空间,主动承接国际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外向型经济突飞猛进,目前已与193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关系。2007年全省进出口总额94.8亿美元,比1978年增长133.3倍。2007年,全省实际利用外资达31亿美元,比1984年增长3878倍,年均增长43.2%,居全国各省市区年均增速之首。总量已跻身全国第11位,连续4年居中部地区前列。
  8.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促进了城乡居民收入的大幅度提高和生活的显著改善。30年来,江西省不但跨越了温饱阶段,而且总体上已经进入初步小康阶段,正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方向奋进。2007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2万元,比1978年增加1.09万元,增长35.8倍,年均增长13.2%。农民人均纯收入4098元,增加3957元,增长28.1倍,年均增长12.3%。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7719.3元,比1978年增加7706.2元,增长588.3倍,年均增长24.6%。城镇恩格尔系数由1981年的59.6%下降到2007年的40.9%。农村消费实现了二次跨越,恩格尔系数先是由1978年的68.6%下降到上世纪80年代末的60%,从贫困跨入温饱,继而在2002年进一步降至50%,从温饱跨入小康,2007年为49.8%,维持在小康水平。
  9.社会事业蓬勃兴旺
  改革开放以来,全省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广泛拓展就业渠道,就业规模持续扩大。2007年,全省社会就业人数达到2369.6万人,比1978年增加1115.3万人,增长88.9%。科技进步日新月异。1987-2007年间,全省累计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发明)奖130项,颁发省级科技进步奖项1778项。全省累计专利授权量达1.68万件,授予发明专利由1985年的2件增加到2007年的176件。教育事业欣欣向荣。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8%,初中阶段适龄人口入学率达97.04%,分别比1978年上升5.68个百分点和47.51个百分点。普通高校在校学生由2.2万人增至78.2万人,增长了34.9倍。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由2.89万人增至73.94万人,增长24.6倍。普通高中在校生达85.4万人,比1978年增长1.2倍。社保机制不断健全。2007年末,全省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人数达到356.53万人,比1987年末净增239.34万人,20年增加了2.04倍。全省11个设区市,99个县、市区全面启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达403.42万人,比1991年净增403.12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广泛推行,已有80个县的2500万农民参加,参合率达87.5%,统筹基金使用率达92.7%。城市最低生活保险群体在2002年就实现“应保尽保”,这几年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保障标准由这项制度实施之初的月人均补助27元提高到85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也全面建立,全省纳入救助范围的农村低保对象达到150万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