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11|回复: 0

2018辽宁省居民水产品消费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Rank: 1

积分
41
发表于 2018-7-17 00: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 要] 改革开放以来,辽宁省居民水产品消费日趋增长,并基本实现了水产品供求均衡。基于辽宁省居民水产品消费演进,从社会、经济、文化、产业四个方面阐明对居民水产品消费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加强媒体宣传,普及水产品消费知识;以居民消费为导向,促进水产品消费;增加加工种类,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完善流通渠道,开拓水产品消费的建议,以期为提升辽宁省水产品消费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辽宁 城乡居民 水产品消费 经济发展
  
  近二十年,伴随着辽宁省居民收入水平的稳步提高,居民购买力水平持续增长,饮食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导致了水产品总量需求及其内部品种之间的需求变化,也对辽宁省水产品市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基于此,本文首先对辽宁省居民水产品消费量变化进行分析,并归纳出目前居民水产品消费的特性;其次,对水产品消费的影响因素进行剖析;最后,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促进水产品消费的一些建议,以期为提升辽宁省水产品消费,开拓和培育辽宁省水产品消费市场提供一些借鉴。
  
  一、辽宁省居民水产品消费变化及其特性
  
  纵观辽宁省家庭人均水产品消费(这里,水产品消费仅指鱼和虾类的消费,下同),由1980年的5.2kg增加到1990年的5.5kg,再由2000年的7.1kg增至2007年的10.0kg(见图1(1)),27年间的平均增长率为2.4%。辽宁省城乡居民水产品消费经历了三个时期:①从1980年到1990年期间,尽管辽宁省近海渔业资源处于恢复阶段,并积极拓展外海生产,大力发展养殖业,同时居民收入略有增长(见图1(2)),但受水产品零售价格上涨(见图1(3))的影响,水产品消费处在停滞状态;②从1991年至2000年期间,虽然水产品零售价格有下降趋势,然而受收入增长缓慢之影响,居民水产品消费依然增长缓慢;③从2001年到2007年期间,城镇居民收入快速增长,而农村居民收入增长迟缓,但受城乡水产品零售价格下降之驱动,城乡居民水产品消费均稳步增长。

  
  辽宁省居民人均水产品消费量在增长的同时,其地区差距仍在加大。尤其是,临海农村与内陆农村的人均水产品消费量差距十分明显(见图2)。如大连市、丹东市等临海城市水产品产量大且品种丰富,进而带动了本地区农村居民水产品消费且其量较大;而沈阳市、鞍山市等内陆城市所辖农村人均水产品消费量却非常低。

  
  目前,辽宁省居民水产品消费呈现出以城镇为中心,以沿海地区消费为主,且城乡水产品消费差距逐年扩大之特性。
  
  二、辽宁省居民水产品消费影响因素
  
  影响辽宁省居民水产品消费的因素有很多,但归结起来主要有四类:社会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和产业因素。
  1.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的变化对消费水平和需求结构有着很大的影响,主要包括人口总量的变化,家庭结构以及城乡人口比例。
  从1990年至2007年,辽宁省人口年均以4.2‰的速度增长,现已拥有4231.7万人口。由于人口增长将保持一定的惯性,人口数量还会继续增加(但增长速度已减慢),这样就造成食物问题成为辽宁省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然而,因辽宁省是一个渔业大省、海洋大省,有着丰富的渔业资源,基本能够保证全省的水产品供给及水产动物蛋白,从而为食物安全带来有力保障。
  家庭构成状况会对家庭消费产生直接影响。首先,不同家庭结构下的消费行为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如果是仅有夫妻两人的家庭,这种家庭少有经济负担,有着很强的购买力,是高级水产品的潜在消费者;如果家庭中老年人和儿童所占比例较大,则根据不同家庭的实际收入状况选择消费不同种类的水产品。在2007年辽宁省人口年龄比例构成中,65岁以上的人口数量占到全省总人口的10.6%,达到416.4万人,较1990年上升了5.0个百分点,全省人口老龄化的速度正在加快。由于水产品在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营养结构等方面都高于肉蛋类,可以更好地满足老年人摄取营养的需要,因此,老年人口的增加将间接地促进水产品消费。其次,家庭规模的大小,是影响消费结构的重要因素。目前,辽宁省家庭规模趋向小型化,对于方便食用、味美营养的水产加工品需求呈现上升趋势。
  辽宁省城乡人口构成比例在1990年是58:42,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户籍制度的改革,进城务工人口数量逐渐增多,城乡人口比例到2007年已转变为51:49,城市化进程的脚步正在逐步加快。城市化不仅仅是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城市规模不断地扩大,与此同时,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模式发生了改变,消费理念和消费方式也发生相应的变化,人们增加了对畜产品、水产品和水果等副食品的消费,相反减少了对粮食的消费。
  2.经济因素
  根据经典需求理论,在消费者偏好不变的情况下,需求主要受收入水平和商品价格的影响,而收入又是影响需求的重要因素。
  (1)收入因素
  收入水平的高低决定了消费者的消费层次和消费水平。辽宁省农村居民的收入,由于长期受到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等影响而一直低于城镇居民,其增长缓慢,进而城乡收入差距呈现扩大之势(图1(2))。1996年辽宁省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为4207.2元和2150.0元,农村居民收入相当于城镇居民的51.1%;而到了2007年,辽宁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4773.4元,仅相当于城镇居民12300.4元的38.8%,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
  辽宁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日趋悬殊,进而波及到消费支出方面,而食品消费的支出更是印证了这一点。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食物消费支出为3650.2元,而农村居民只有1162.5元,仅相当于前者的31.8%。农村居民食品消费的水平之低,直接决定了其食物结构中只能以粮食、蔬菜为主,肉、水产品等动物性食品消费较少,而城镇居民与此则恰好相反。
  (2)价格因素
  水产品,特别是鳞介类,受季节性以及资源量的影响,经常会造成短期内价格的大幅波动。2000至2007年期间,辽宁省城镇水产品价格保持稳定,供应基本充足,加工技术日趋完善,水产品营养知识日趋普及,随着收入的大幅增加,城镇居民水产品消费呈快速增长趋势。而在此期间农村水产品价格指数有所上涨,几乎与肉类价格指数增长幅度相同(见图1(3)。这里,肉类包括猪肉、牛肉、羊肉、家禽及肉禽制品,下同),进而造成农村居民消费倾向的低迷,不过由于在此期间农村居民收入有所增加,水产品消费量依然保持缓慢增长的趋势。
  所谓的价格因素,不单指水产品自身的价格,还包括相关商品的价格。根据需求规律,一个商品需求数量与其自身价格成反比,而与其他商品存在替代或互补关系。在食物消费中,水产品和肉类的替代关系显得尤为明显。近些年来由于肉类价格居高不下,而水产品价格基本稳定,居民对其消费量有所增加。以水产品、猪肉消费对比来看,1996年辽宁省城镇居民的猪肉消费量为16.2kg,而到了2007年消费量下降到15.0kg,相应的水产品人均消费量从1996年的9.7kg上升到14.2kg,水产品对猪肉的替代效用尤其显著。而在农村肉类依然是居民的主要动物蛋白来源,水产品消费量增长缓慢。
  3.文化因素
  文化是影响消费需要的主要因素之一,但文化对消费需要的影响常常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因此,教育发展水平以及职业差异对家庭消费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教育发展水平对辽宁省居民水产品消费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首先,发展教育能够提高劳动者的知识和科技文化水平,进而缩小劳动者之间的收入差距,并且提高劳动者的收入水平,使生活得到改善,间接为居民消费更高层次的水产品提供经济保障。其次,居民的消费结构一定程度也要受到教育程度的影响,随着居民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可以促使他们更好的根据自身状况调整消费结构,提高水产品等副食产品在食物消费中所占的比例。例如城镇文化程度较高的家庭在食物消费支出上更加注重营养的合理搭配,营养价值高的水产品支出相对于主食支出增长较快;而农村居民受传统观念影响较深,教育对其食品消费影响不大,往往是按照固有的消费习惯购买食物。最后,教育程度的高低还影响居民的消费选择性和多样性。受教育程度越高,在选择水产品时往往能够更自觉地按照自己形成的观念、偏好进行,对水产品的新品种和烹调方法更容易接受,由此增加消费支出的选择性和消费活动的多样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