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02|回复: 0

2018打造宜居宜游现代攀枝花市的研究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Rank: 1

积分
41
发表于 2018-7-16 23:54: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打造宜居宜游城市是攀枝花实现城市转型、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分析了攀枝花打造宜居宜游城市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并提出了宜居宜游城市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和具体举措,希望能对攀枝花打造宜居宜游城市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宜居城市 生态城市 循环经济 区域中心
  
  一、攀枝花建设宜居宜游现代化城市的现状分析
  
  攀枝花市是一个资源性城市,在工业经济总量不断攀升的同时,工业结构性污染十分突出,生态破坏严重,人居环境较差,万元产值能耗、水耗、污染物排放强度高,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市民生活出行不方便,生活消费、物价水平相对较高、招商引资、人才引进困难等因素严重制约着攀枝花可持续发展。基于攀枝花现实情况,建设宜居宜游现代攀枝花市是其必然选择。
  参照建设部颁发的《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及我国园林城市、生态城市等标准,通过对攀枝花市的现实调查调研,对攀枝花建设宜居宜游城市的现实状况分析如下。
  1.攀枝花建设宜居宜游城市的有利因素
  (1)经济基础雄厚,具有特色突出的主导产业支撑
  攀枝花依托矿产资源使钢铁、资源、钒钛、化工四大支柱产业突出,已经具备了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尤其是钒钛产业在国际国内优势明显;以南亚热带水果 、蔬菜、名优水产品、烤烟、蚕桑等为特色的农业产业化进程明显,全国的现代特色农业基地已具雏形;以小桐子为主的林业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迅速;“阳光”品牌的生态旅游为绿色GDP的持续增长再助一臂之力。“十五”期间,经济增长迅速,年均增长11.8%,增速居全省第二位。2008年人均GDP达37278元,高于成都市(30855元),位居全省第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343元,居全省第二,农民人均纯收入5063元,居全省第三。雄厚的经济基础成为宜居宜游城市建设的重要支撑。
  (2)资源富集,得天独厚
  攀枝花市的矿产、水能、生物、光热和旅游资源优势明显,尤其是钒钛磁铁矿储量居世界前列,被誉为“钒钛之都“,且配套矿产资源丰富集中,为攀枝花主导工业发展奠定了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攀枝花市自然旅游资源,现代工业文明、民族文化等人文景观资源,在全省甚至全国都有着较高的品位,全年平均气温19.7℃,四季温差不大,冬节不冷,特气候资源使其旅游资源与四川省北部、中部形成很强的互补性,省政府将攀枝花旅游产业作为四川旅游的后劲进行培育。
  攀枝花市是全国三个农业光热区之一。独特的光热资源特别适合打造现代观光、立体特色农业。这些都为攀枝花宜居宜游市建设提供了资源保障。
  (3)区域优势明显
  攀枝花市是长江经济带的节点城市,是长江沿岸城市向川西南、滇西北市场扩散的重要中转站,是四川省通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门户,较高人口集聚度和高城市化率,使之成为川西南滇西北区域中人才、技术、资本、生产要素和资源的聚集地。
  攀枝花是攀西阳光度假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香格里拉”旅游环线上未来通往泸沽湖的重要节点;四川省人民政府明确将攀枝花市列为四川“十一五”发展的新五大旅游区之一—攀西阳光度假旅游区的主要载体,因此,在四川新五大旅游区建设和川滇旅游区域合作的大格局中,攀枝花市具有重要的战略区位优势。
  (4)政府对旅游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强力支持,市民生态意识强
  2005年攀枝花市委、市政府明确把旅游产业列为攀枝花市的第六大支柱产业加以培育壮大,为配合四川省2020年建成生态大省战略,2008年攀枝花市也编制出了《攀枝花生态市建设规划》,拟于2015年建成生态市和国家园林城市。此外,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和卫生模范城市的创建等都为宜居宜游城市建设奠定了有利条件。2005年被国家环保部列为“十大”空气污染城市之一,不管是政府官员,还是普通市民,都深刻意识到保护环境、保护家园的重要性,生态意识较强。
  2.攀枝花建设宜居宜游现代化城市的不利因素
  (1)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严重是制约攀枝花宜居宜游城市建设的首要因素
  作为资源性城市,攀枝花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较为严重,公众对环境满意率较低。具体表现在:一是大气污染、噪声污染严重。二是主城区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严重、城市园林艺术景观单一。三是水资源污染严重、农业利用难度大。
  (2)产业结构单一,能耗高、效率低下是制约城市未来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因素
  攀枝花呈现出山区大城市、河谷大工业、干热大水电、脆弱大生态、新城市老工业的特点,“大工业、小农业”、“大城市、小农村”的城乡“二元”结构明显。产业结构极不合理,工业占了绝对优势,并且以高耗能、高污染的煤炭及矿山开采、冶炼、电力、化工等重工业为主,产能落后、效率低下,资源利用率低、产品门类简单、产品深加工不够,产品附加值低,尽管人均GDP居四川省第一,但是人均净产值并不高,单位能耗、单位增加值排污指标远高于同行和全省水平,大而全的企业多,专业化分工协作的企业少,科技队伍专业门类极不平衡,资源产业人才众多,其他人才缺乏,城市经济过分依赖主导性资源产业,城市经济受资源市场供求变化影响大,发展不稳定,并且由于农业和服务业的滞后弱小,消费品对外依赖性强,使市民的生活消费水平、物价水平较高,消费对城市经济的贡献率低,造成利润向外转移的现象,从而形成了城市综合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结构性障碍。
  (3)对外交通联系不畅、运力不足是宜居宜游城市建设的瓶颈
  攀枝花经济结构决定了对外运输对铁路具有较大的依赖性,而攀枝花市对外联系铁路却只有一条成昆线,其运力十分有限。
  公路运输里程少、布局不合理,等级低,对外联系弱,除西攀、攀田高速沿线的县市外,攀枝花到其它市县尚无高速通道,对外公路交通已严重阻碍攀枝花对周边城市经济社会的影响力、辐射力的发挥。
  航空运输客货运输能力很小,而且航线单一。对外水运为零。偏远的地理位置、不畅的交通成了攀枝花发展的“瓶颈”。
  (4)旅游供给体系不完善,是制约宜居宜游城市建设的基础因素
  攀枝花作为旅游目的地,旅游资源虽然富集,开发粗放,综合吸引力不强。一是观光资源无法与九寨毗美,休闲资源无法与成都、丽江等周边城市相比,旅游产品缺乏高端、休闲度假、精品。二是大交通不通达(飞机票贵、火车时间长、高速公路网未形成),小交通时间太长。三是旅游要素优化组合程度低,服务水平低、但消费、物价水平还较高,住宿、餐饮、购物等费用高于成都、昆明等地。四是特色食品种类少、价格高。五是地方文艺、娱乐档次低,没有一台丽水金江类似的节目。六是旅游商品较单一、价较高。旅游从业人员总体素质不高,旅游高端专业人才难以引进等,都制约了旅游基地的建设和旅游业的发展。
  
  二、攀枝花打造宜居宜游现代化城市应注意的问题
  
  1.注意各类城市建设标准的协调和统一,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目标
  攀枝花市拟在2015年前建成国家园林城市,在2015年建成生态城市,应注意将这些目标与宜居宜游城市建设中的共同性指标统一起来,并确定合理的建设发展顺序、步骤。以宜居城市建设为基点和终点,宜游城市为促进,以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为契机,以生态工业强市建设和国家园林城市建设为开端。做好各类标准的协调和统一,避免各自为阵,重复建设。应结合自身实际分析其在计划期内容易达到的指标、较难达到的指标、不能达到的指标,制订切实可行的发展目标。
  2.深刻认识理解宜居城市的科学内涵,树立正确的宜居观念结合我们中国文化的特点,以“居”为中心,宜居应包括:“易居、逸居、康居、安居”四方面。因此宜居城市建设应包含这四方面,并逐步实现。
  树立对老百姓宜居指数较高的城市才是宜居城市的观念。在宜居城市的规划和建设中强调人民的需求性、参与性,知晓性,满足人民的物质和精神需求。
  认识城市宜居性的丧失这一规律,加强对宜居区域的保护,在资源承载力内合理开发房地产,防止居民过度迁入使现在的宜居区变成不宜居区,同时加快对不宜居区域的改造,建立长效机制,将宜居城市建设作为永恒追求目标,有效保护城市的宜居性,延长城市的使用寿命,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丰富和发展宜居宜游城市的内涵。
  3.注意保留城市记忆,杜绝城市规划建设中的腐败现象和高消费现象
  打造宜居城市,切忌在“创新、超前”的口号下贪大求洋,丢失自我。杜绝当前国内城市建设流行的“楼不厌其高、路不厌其宽、车不厌其快、草不厌其绿”等“城市建设高消费现象”,切忌盲目撤除一些饱含历史记忆的旧建筑,割断城市发展的历史和文脉,使城市成了“失忆之城”。攀枝花应适当保留我国特殊历史背景时期三线建设“大工业城市”和“移民城市”的历史记忆。在城市规划建设中通过多重手段完善机制,割断当前城市规划建设中“规划”和“腐败”的脐带,降低建设成本,确保宜居宜游城市建设的顺利进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