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39|回复: 0

2018香港11月最关注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Rank: 1

积分
41
发表于 2018-7-16 20: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东江水加价
http://
  关注指数:★★★★
  事由
  在香港,水资源问题已迫在眉睫。当别人在估计淡水河流距干涸还有多久的时候,香港的问题竟然是淡水太多。1998年至2003年间,港府把价值30亿港元的东江水排入大海,2005年亦倾倒了价值3亿元的食水入海。在全球争夺水资源的时代,香港之所以陷入这种窘局,全是因为当年跟深圳签订合约时承诺,每年会向深圳购买8亿立方米东江水。但如今香港所有储存淡水的设备都已满溢,所以只能把食水倾倒进海。正当香港人要求减少购买东江水的时候,日前香港发展局与深圳当局更新了供水合约,仍维持年输入8亿立方米淡水的“传统”。受人民币升值及两地通胀影响,合约的水价将提高。换句话说,香港政府将以更高的价钱,继续购买多余的食用水。
  解读
  要跟港府算这笔糊涂帐,先要理解香港购买8亿立方米东江水的这个“传统”。1963年,香港遇上了最严重的水荒,当时全港水存量不足使用50天,政府唯有开源节流,寻找解决问题的出路。当时,深圳水库乐意为港提供水资源,可港英政府担心供水权遭中方控制,遂以商业交易的形式,签订了东江一深圳的供水合作协定,这就是今天香港八成食用水来自所谓的“东江水”的原因。与此同时,香港自身亦发展供水系统,那些年建成的船湾淡水湖、万宜水库及乐排湾海水化淡厂,都是当时世界级的基建项目。这些设备建成后,香港对东江水的依赖已经大大减少。不过,为了确保香港旱荒来临时亦能保持稳定供水,港府还是承诺购买每年最少约8亿立方米的东江水。
  之后多年,华南地区再没有发生过大旱,船湾淡水湖、万宜水库存水丰富,加上香港产业转型,大量工厂北移,对淡水的需求锐减,于是出现篇首所讲的情形。香港一直有声音要求发展局与深圳达成协议,从定额购买转为弹性供水,即按实际耗用量收费,但发展局称粤方要求港方提供确切需求量,而当局却始终未能做到。于是港府只得默默接受了现如今总值112亿元的新协议,比旧协议的94亿元足足贵了18亿。
  有报道指出,全球有10亿人没有清洁的食用水,每年死于因设施不足而引发的水源性疾病人数多达500万人。香港却把这些珍贵资源倒进大海,这究竟是可惜还是可耻?
  施政报告的老人福利
  关注指数:★★★★★
  事由
  过去港府规定,领取生果金的长者,每年必须最少居住在香港60天。日前,曾特首的施政报告新增“广东计划”,容许于广东省生活的香港长者,领取与生果金同额的津贴,变相撤回了居住地的限制条件。此外,政府亦进一步资助年满65岁的长者,使他们在任何时间乘搭地铁只需2元。这两项政策似乎可以带来新商机:在内地开设老人院,其目标顾客就是这批回乡养老的香港人。
  解读
  政府允许长者在内地办理手续,不用回港便能领取全年的生活津贴;与此同时,老人2元搭乘港铁的优惠,减轻了在香港境内活动的费用。这些好处都令在内地开设老人院的想法更具可行性。港人对老人服务要求相当高,在内地开设以香港人为对象的老人院,必定要有相当质素。
  人口老化是现代社会必定要面对的问题,单是中国老龄社会衍生出来的商机,价值已超过1万亿元,并以每年1000亿元的速度增长。若投资者开发一系列的“银发产业”,包括老人日用产品、老人院服务、善终服务等,相信亦会有丰厚的市场回报。
  “广东计划”已讨论了近10年,但当中仍有很多可纠优化的地方,包括医疗券。另外,社会普遍期望“广东计划”是一个试点,将来可推广到全国,让长者安享晚年的时候,可以有更多不同的选择。
  区议会选举
  关注指数:★★★★
  事由
  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后的第四届区议会选举,于11月6日举行,将选出18区区议会共412个民选议席。是此区议会选举和过往不同,今年区议会除了惯常的地区事务外,更多了一层新意:今届区议会增设五个立法会功能组别议席,新增的五个议席经超过15名现任民选区议员提名,再由香港选民一人一票选举产生。由于这五个议席需要全港逾百万市民选出,因此这五个议席亦被称为“超级区议员”。另外,区议员在来届特首选举中亦将扮演一定角色。选举委员会将增加75席分配予民选区议员,加上原来的42个议席,区议会将共有117个议席,由民选区议员互选产生。所以,今届区议会的组成,对特首选举有关键性的影响。
  解读
  新增设的五个“超级区议员”议席,由全港市民一人一票选出,从表面来看是加大了市民的参与,以及选出议席的认受性。但是,专业人士认为,根据国际人权公约的要求,新增的议席和真正的普及而平等的选举,尚有一大段距离。从每一票所代表的选民比例来看,亦不合理。例如350多万市民,平均70多万票才能产生一个区议会功能组别的立法会议员,但有些功能组别选民,百多票便产生一个立法会议员。
  此外,此安排亦破坏了香港各级议会的分工。区议会主要以处理地区事务为主,主要以社区的民生议题为重点,在政治议题上只具有收集市民意见的功能,和立法会要求的全港视野不同。根据政改方案,区议员身上多了不少政治任务,这等于把区议员的角色和全港性政治议程挂钩,破坏了香港议会的生态。
  银行叫停楼宇按揭
  关注指数:★★★★
  事由
  近日,香港市面流传消息指,随着银行提高按揭息率,花旗银行、中信银行国际及交通银行香港叫停按揭申请,不再接受新的按揭贷款。据香港电视台透露,花旗只接受流动资产值100万元以上申请。此后,这三家银行均作了不同程度的澄清。有见于银行停止接受新按揭申请的传言甚嚣尘上,汇丰、恒生、中银及星展等多间银行均表示,其楼按业务维持不变。
  对於停止接受新按揭申请的传言,有行内人士表示,此乃由于银行资金成本偏高,踏入第四季银行业放慢了信贷业务步伐,个别银行更收紧审批,令市场误以为银行停做按揭申请。
  解读
  虽然是传言,但反映了银行对按揭信贷持有保守观望的态度。银行公会署理主席卢重兴在初闻传言时,曾表示对此无需忧虑,市场须观望环球经济发展,银行在按揭业务上亦理应持审慎态度。
  银行收紧按揭信贷,反映银行对按揭出现策略上的转变。据金管局数据,按揭贷款批出金额按年下跌五、六成,原因在于外围经济持续不明朗,加上局方对物业按揭成数有所收紧,对非本地买家及二套房的按揭审批更为严格,令物业交投量转趋淡静。由于种种原因,银行对按揭业务的投入已大不如前,纷纷开始抽身,依市场需求及周边因素调整按揭策略。
  如果经济环境未有改善,加息将成为银行再收紧按揭贷款的进一步策略,而此举必将对地产业及房地产交投带来更明显的影响。业内人士指按揭市场现时确实存在加息推力,如果资金成本及   存款竞争情况无改善,银行便可能在年底加息0.25至0.5厘。有金融界人士表示,对比停止接受新按揭申请,加息的警号更值得市民留意,它对地产业影响更大。
  勾地政策
  关注指数:★★★★★
  事由
  日前,行政长官曾荫权在《施政报告》中提出复建居屋等政策。升斗市民固然高兴,因为可以一圆置业梦。自2008年金融海啸后,香港楼价不断攀升,市民置业难过登天,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政府的“勾地”政策。虽然曾荫权在《施政报告》中提到,政府会增加土地供应,降低楼价。然而,政府真的会如此做吗?
  解读
  
  若谈到香港土地供应,必会提到。勾地政策”。地政总署会定期公布《供申请售卖土地一览表》,若发展商有意,可向地政署申请,并报出底价。假如底价是政府所估计市价的八成,便会“勾出”该地拍卖,价高者得。
  “勾地制度”,表面看似干扰市场较少,而且确保土地能以合理价格卖出。事实上,它助长地产霸权,导致楼价居高不下。若地产商认为,某块地皮不太有吸引力,便会留地不勾,结果造成大量土地囤积。
  尽管近期政府批出不少地皮,不过这些地皮的用处,大多与社会设施有关。例如用作兴建私家医院、兴建校舍等,而用作兴建楼宇的土地,却少之又少。几个月前,港府计划推出两幅在香港岛的地皮,协助港铁发展南港岛线及观塘沿线。有人质疑,港铁坐拥巨大盈余,政府仍奉上宝贵的土地资源,有利益输送之嫌。坊间质问,政府为何不愿批出大量土地,用作兴建公屋、居屋,让市民人人有屋住?
  新居屋惹起争议
  关注指数:★★★★★
  事由
  为了回应中低收入家庭置业的诉求,政府在今年度的《施政报告》中,提出了复建居屋的新政策。新计划的对象是每月收入低于3万元,属首次置业的家庭,计划提供400至500平方叹的单位。曾荫权表示,新居屋计划的定价及转售政策要与时并进――将售价与合资格家庭的供楼能力挂钩。例如一个月入2万至3万元的家庭,政府会将实用面积400至500平方吧单位的售价按照他们负担的水平制定,初步估算为150万至200万元左右。除了新居屋计划外,优化置安心计划亦是这份《施政报告》的重点安居措施。曾荫权提出“优化置安心计划”,不但由“先租后买”变成“可租可买”(即申请时可选择即以市价购买),更将推售时的市价定为“封顶价”。准业主行使购买权时,若遏楼市跌,即可以较便宜市价买楼;若楼市升,则可以封顶价买入单位,赚取差价。
  解读
  重新推出的新居屋计划,原意是资助有需要人士置业安居,但此计划却惹起极大争议:新居屋设定“退市”机制,效果似有托市之嫌,歪曲了“居者有其屋”、协助市民置业安居的宗旨。由於新居屋计划与楼市、楼价挂钩,其角色和功能与原本居屋计划有根本不同。源自1978年的居屋计划,目的是为收入超过申请公屋入息上限,但不足以购买私人楼宇的市民,提供自置居所选择,同时让收入较高的公屋居民,加快腾出公屋单位,供有需要人士居住。遗慷的是,今次新居屋计划并没有上述功能。对此,曾特首表示,“新居屋计划的目的,是令本地楼市出现失衡时提供缓冲”。即说明了,新居屋计划只是一时一地的产物,其出现或隐没,由经济周期――更具体地说由楼价决定。新居屋计划具体操作尚待房委会厘定,不过已经有一个基本准则,就是合资格申请者(每月收入3万元以下)供楼负担比率,若低於收入的40%,政府就会停售或停建新居屋。此等短视政策,只能暂时消解月入2万至3万元夹心阶层人士的怨气,而并非以解决住屋需求为宗旨。
  这次计划的另一个极大的争议点,就是新居屋的补地价政策一改以往做法,这对旧业主并不公平,容易造成社会分化。曾萌权表示,新居屋业主在购入单位五年后卖楼,以购入单位时的资助额计算补价,不会跟随物业市场升值而调整。也就是说,升值收益全归业主所有。对于这等优化安排,新居屋业主当然高兴,因为计划提供了巨大诱惑,鼓励业主卖楼套现赚钱,然后投入私人住宅市场。但是,30万原居屋业主却未能享用这种安排。
  这个计划被外界称为“全城大抽奖”,由于回报高,令居屋住户更愿出售居屋,提高居屋流转度。安居之所反成投机工具,与当初提供居屋的原意本末倒置。
  面对不同人士的诉求,政府需要谨慎摆平各方面的矛盾,确保本来利民的新居屋计划和优化置安心计划,不致脱轨变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