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现状存在着现实的理论困境,如何在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一项战略性任务,“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此,在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要围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在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以及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与方法等几个方面展开了研究。
http://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内涵 路径 必要性
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的重大举措。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于高校来说,坚持不懈地抓好理论武装工作,打牢广大师生高举旗帜、听党指挥、履行教书育人使命的思想政治基础,关键要在“大众化”上下功夫、用气力。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
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和本质要求。大众化是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由被少数人理解掌握到被广大群众理解掌握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不是经院哲学式的概念演绎,它来源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又为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提供科学指导。我们党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中所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回顾30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我们国家的快速发展和巨大变化,最根本的是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亿万人民群众的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亿万人民群众实践的科学总结,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在高校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才能使学生树立共同理想,凝聚全校全社会的力量,充分发挥党的创新理论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通过宣传普及活动,让人民群众深刻理解和真正掌握党的创新理论,就能够把思想统一起来,把力量凝聚起来,自觉地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防止工作上的偏差,排除各方面的干扰,确保建设发展各项任务顺利实现。长期革命斗争和建设改革的实践告诉我们,对广大高校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和武装,是始终保持高校校风、办学宗旨、学风和本色,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素质的根本保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坚持不懈、深入持久地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学生,培养一代代坚定的举旗人,切实从思想上政治上牢牢掌握高校,忠实履行高校学生的历史使命。
二、在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
当前,加快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具有十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有学者认为,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目的的需要。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改造世界的锐利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不是为“理论”而理论,为“思辨”而思辨的学院教条,而是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服务。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掌握,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通俗化普及。其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提高大众科学思维水平,改造主观世界、提升国民素质的需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科学思维水平,提升国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提高实践过程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再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文化多元时代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的需要。当今时代,文化多元,高校学生思想观念发生着深刻变化,学生的独立性、选择性日益增强。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在现时代面临着信仰竞争与多元文化的挑战,在广大学生中大力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特别是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学生的头脑显得非常重要。最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和全国人民的需要。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成为对全党全社会的要求。这些都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出了新的任务。因此,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有利于促进全体党员和广大人民群众和学生真学、真信、真懂、真用马克思主义。
能否扎实有效地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成败的重大政治问题。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在于,第一,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这表现为,首先,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其次,是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康发展的客观需要。再次,是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的客观需要。第二,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需要。它也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其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
还有学者进一步指出,党的十七大提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非常及时,又非常必要。第一,一种外来思想要实现与本土文化的结合,往往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对中国广大老百姓及高校学生来说,马克思主义是一种非常深刻、高度抽象的革命学说,要完全接受它,同样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宣传普及的过程。第二,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使我们对马列经典作家的思想存在着诸多误读之处,而且,即使是被当时的社会实践检验为正确的马列经典作家的思想,也需要在当代中国实践中得到新的丰富和发展,所以,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是更正以往对马克思主义误读的需要,也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然要求。从国家发展与前途命运的角度,有学者认为,努力推动这一创新理论的大众化意义重大,首先是,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需要。其次,是引领和团结广大群众的需要。再次是,是武装广大党员干部的需要。最后,是保持党的理论的生机与活力的需要。任何一种理论,不管它如何先进,如何高亢在上,如果只停留在理论界、宣传机关和领导阶层的层面,它的生机与活力是有限的。客观地讲,只有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才能更为广泛而深入地根植于人民大众之中,植于高校莘莘学子之中,社会主义事业才能永远保持生机与活力。
三、在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途径与方法
科学引导舆论,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巩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战略任务。大众化呼唤通俗化。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形态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形态是相对区别的。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广大高校学生,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和基本特点,力求理论内容的通俗化和形象化,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教育和工作生活,赋予理论通俗易懂的表现形式和入耳入脑的传播效果,把基层理论武装抓得更加富有活力。推动大众化,对理论体系宣传普及的广度和深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完成好这一任务,需要在高校建立一支理论骨干队伍。从近年来理论武装工作特别是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情况看,应把大学教师及大学生作为理论普及的骨干,充分发挥其理论宣讲、学习辅导和带头实践的作用。
(一)理论教育的主导性,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真正的进入学科、进入教材、进入课堂
1、作为一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充分发挥主阵地、主渠道的作用,很好的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通过学科、教材、课堂进行对学生的宣传教育。必须着眼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用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统领哲学社会科学的教学与研究。大力推进学科体系创新,优化学科布局,明确学科发展方向,巩固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学科,创建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新兴学科、交叉学科,逐步形成重点突出、全面推进、共同发展的学科建设新路。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中心内容,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体系,向大学生系统地讲授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帮助大学生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紧密结合国际局势和时代发展,紧密结合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紧密结合大学生思想实际,精心编写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还要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热情,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抓紧培养一批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学贯中西、理论功底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特别是中青年理论家,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2、推动党的创新理论的大众化,不能就理论学理论,要善于在“融入”、“结合”上做文章。在教学过程中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主编的读物结合起来。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主编的《七个“怎么看”》和《划清“四个重大界限”学习读本》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辅助资料,都以鲜明的观点、透彻的说理、通俗的阐释,全面准确深入地对理论热点、重大问题做出回答,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针对性,是对高校学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势政策教育的重要辅助材料。
(二)改进在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普及
推动党的创新理论的大众化,需要最广泛地把广大师生动员起来,广泛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灵活多样的学习活动,营造和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自觉地学习领悟、理解掌握。从高校学习实践看,有这样几种形式和方法是学生比较欢迎和有效的。一是在学习钻研原文的基础上,组织好学习小辅导、重难点答问、热点问题大家谈等;二是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激发学习兴趣,扩大学习视野,丰富学习信息,提高学习效果;三是组织学生畅谈收获,交流体会,调动学习积极性;四是组织学生参观见学,增加感性认识,加深理解和掌握党的创新理论的实践基础、科学内容和精神实质。
(三)发挥社会环境的合力作用,营造一个良好的外在环境
大学生生活在社会现实之中,无时无刻不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要有效引导大学生树立并坚持正确的信仰,就需要为其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本人认为应从几下方面去努力:
1、环境育人,润物无声。绿化美化校园,投入大量资金加强对校园环境的建设和改造,种树木、植草坪、建围栏、修道路,立文化石碑等,努力营造优美的生活环境和育人环境;为弘扬高校校园文化,推动我校精神文明建设创建活动的蓬勃发展,激励广大师生刻苦学习,勤奋工作,创建和谐校园。在教室、学生公寓楼道等公共场所悬挂600余幅教育格言和名人格言;收集整理了反映学校发展历史的大量的珍贵图片,多方筹措,建立了德宏师专校史馆,拍摄了学校专题宣传片,制作了学校发展历史画册,集中展示了我校师生的精神面貌。
2、活动育人,凝聚人心。充分发挥学生群团左右,占领主阵地、主渠道,大力弘扬爱党、爱国、爱家乡、爱学校的校园精神,建设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营造育人为本的校风。校团委、学生会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利用傣族“嘎秧”活动,景颇族的“目脑纵歌”活动、傈僳族的“阔时节”活动等,在校园内弘扬宣传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这些活动的开展,起到了凝聚人心,引导学生热爱家乡、各民族和睦团结的积极作用。在校园内开展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活动的同时,把优秀民族文化引入课堂并进行传承,我校在课余时间开设了傣族葫芦丝演奏班,景颇族洞巴器乐演奏班,傣族民歌山歌传承班、景颇族民歌山歌传承班,孔雀舞传承班,学校专门聘请德宏的知名民间艺人和专家到我校进行传授教学,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积极参与健康有益的业余文化活动。
3、鼓舞人心,宣传有声。学校充分利用黑板报、橱窗、校园网、主题班会、墙报等形式,发挥科学理论武装人、优秀作品鼓舞人、先进人物激励人,在校园里唱响社会主义的主旋律。2010年,学校景副书记积极与移动德宏州分公司联系,由州移动公司投资19万,在我校建设了德艺馨校园广播(电台),夯实了我校的宣传阵地。党委、各基层党组织、校团委、各系部认真做好中心理论组的学习、党团支部活动、主题教育、理论宣讲,学校还专门成立了理论宣讲团,在全校成立了包括党组成员在内的15个理论学习中心组,每个中心组都配备了专兼职学习秘书;要求各中心组每月集中理论学习一次,全校性的中心组理论学习一年不少于2次。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邀请了州委书记、州长、副州长、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楚雄学院、上海社科院、北京外国语第二大学等知名专家、教授到我校作专题报告,由德宏师专宣讲团应州委宣传部的要求,赴德宏州各县市、社区、村寨、学校进行时事宣讲,受到当地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4、思想引路,培养人才。学校历来重视以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引领青年大学生健康成长,每学期通过业余党校、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程对青年大学生进行党的基础知识、思想道德素质、组织管理素质等方面的培训,我校2010年共举办业余党校培训班3期,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020名,共发展新党员318人,预备党员转正83人。充分发挥了党校在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的主阵地作用。同时,在学生之间大力开展“禁毒防艾”和“三生教育”活动,2010年12月2日,举行“珍惜生命、学会生存、幸福生活”为主题的演讲比赛,2011年3月学校举办了学习杨善洲先进事迹征文活动;4月22日晚上,德宏师专隆重举办“学习杨善洲先进事迹,争做优秀共产党员”演讲比赛;4月28日举行“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引领我成长”演讲比赛,通过活动引导学生学会思考生命的意义,提高生存的本领,认识到幸福生活的可贵。
5、开设特色课程。自2006年以来,面向全校新生开设特色课程《国情省情州情校情及德宏州民风民俗》,对新生进行民族政策、边疆民族风情教育。使新生及时了解德宏,树立民族意识、禁毒防艾意识及边防意识。此课程的开设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参考文献:
[1]皮家胜.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几点思考[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6).
[2]孙熙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三个重要环节[J].思想教育研究,2008,(10).
[3]陈方刘.关于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考[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08,(1).
[4]吴晓明.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9,(2).
[5]梁涌.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三大问题[J].探索,2009,(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