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25|回复: 0

2018日本企业文化对儒家思想的吸收及启示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Rank: 1

积分
41
发表于 2018-7-16 19:50: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日本企业文化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它对儒家思想的吸收表现在: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经营的家族化、履行社会责任的义利观、“和为责”的人际关系等;对我国的启示:健全公司治理结构、树立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打造“命运共同体”、坚持“和为贵”的人际关系处理原则、秉承“叉利并重”的经营理念,等等。
http://
  [关键词]日本;企业文化;儒家思想;吸收;启示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11)11-0184-03
  [作者简介]罗建华,广东商学院会计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企业文化及企业财务管理。(广东广州510320)
  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企业及其成员在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文化观念和文化形式的总和,是共同的价值取向、经营哲学、行为规范、共同情感和凝聚力的体现;是有本末之分、不同层次、丰富多样表现的文化复合体。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30多年里,日本经济迅速崛起,从一个战败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出现一大批世界知名企业,如丰田、索尼、松下等。究其原因,各国学者分析后一致认为,强大的企业文化是日本企业及经济成功的主要原因。
  一、影响日本企业文化形成的因素
  (一)日本民族渴望成世界强者的自尊心理。日本为单一民族岛国,地处亚洲大陆的边缘地带。长期以来,领土狭窄、资源匮乏、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等,造就日本民族深深的危机感。地处边缘文明地带而背负异域文明压力和挑战,形成日本民族深重的忧患意识。在两者的作用下,日本民族特别渴望成为世界的成功者、强者。这种心理意识已深深地淀积在他们的潜意识之中,并代代相传,成为日本民族的特有心理特征。日本企业家无一例外地秉承了这种民族心理,无时不在寻找机遇,学习别国的先进文化及技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二)务实的思维方式。基于传统的危机感和忧患意识,日本人特别务实。他们不喜欢形而上学的思考,而倾向于事实、现象、经验、实证的思维方式。现代日本人注重法制,在经济上有总体规划,又尊重经济规律。他们在具体工作上务实求真,不尚空谈,以辛勤劳动和智慧来培植理想之花,因而能创造经济奇迹。
  (三)儒家思想和日本的民族宗教神道相互结合。历史上,中国的儒家思想对日本社会影响巨大,“智”、“忠”、“孝”、“和”、“爱”等伦理思想与日本“忠于天皇、拚死不憾”的神道精神相结合,并从古沿袭到现代,形成了以“忠”、“和”为核心的企业文化,企业又利用宗教的形式得以实施。
  二、日本企业文化对儒家思想的吸收
  (一)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中国儒家非常重视人在天地万物中的地位,《中庸》所谓“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就是认为人有赞天地之化育的外在功能,是宇宙万物的中心。正是在此意义上,孔子率先提出了“天地之性人为贵”的著名命题。《大学》中说:“是故君子先慎乎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其意认为:人力胜于物力,强调了对生命个体自身意志、尊严、权利和价值的尊重;强调对他人的意志、能力和愿望的尊重。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经济活动都是人际活动,故应以人为本。
  日本企业家深受这一思想的影响,提出了“人力资本”的观念,把人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基础。例如,本田技术公司一贯坚持“以人为中心”的经营思想,他们认为企业经营的根本在于人,他们要把公司办成有人情味的集团。公司的基本任务除了制造为消费者喜爱的汽车产品以外,还要为员工提供一个发挥自己才干的安居乐业的场所。
  为了提高员工的技术能力和创造能力,日本企业非常重视教育技术培训和文化事业,主张通过教育提高员工的素质和能力,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多财富。如著名企业家松下幸之助就提出“经营即教育”的观念。
  (二)企业经营家族化以及员工与~-,Jk结成“命运共同体”。孔盂倡导人伦即五伦,并以家庭为基点再扩充至家族、社会和国家而构建了伦理政治构架。孔子认为,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是基本的人际关系,其要求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五种人际关系的基本特征是,在各种关系中,双方都要以对方为重,双向关怀。如父子之间应当相亲相爱,所谓“父慈子孝”就体现了这种精神。儒家文化一贯强调“孝悌”思想,其中“孝”即爱父母,“悌”则是爱兄长。“孝悌”作为维系东方家族制度的基本原则,规定了人们在家庭生活中的“名分”,并以此将家族的观念固定化,君臣关系也是如此。
  日本企业家在管理中将儒家伦理引入现代企业,将企业经营家族化,将每个成员都看作这个大家庭的一员,以家庭人际关系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从而使企业具有家庭般的凝聚力和旺盛的活力。例如,日本现代企业一般采用“终身雇佣制”,从而使员工有了职业保障的安全感及集体的认同感和荣誉感。在员工劳务报酬及职务晋升上,企业一般采用“年功序列制”,将员工的收入与其在为企业服务的年限挂钩,并且还提供全面的福利待遇。上述措施融洽了企业员工之间的关系,减少了劳资纠纷,结成了员工与企业的“命运共同体”,并进发出巨大的活力与能量,使日本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三)强调企业应首先履行社会责任的义利观。孔子日:“见利思义”、“谋利讲义”,又说“无见小利”、“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这些都表达了孔子要求人们追求利益时首先要分清它是否符合“义”,然后依“义”而决定取舍的道德观,并且对见利忘义的行为提出了警告。
  日本企业家深受儒家谋利讲义的义利观的影响,并把谋利讲义用于自己的经营中。例如,日本“企业之父”涩泽荣一提出了著名的“论语加算盘说”,认为“论语中有算盘,算盘中有论语。”即经商要讲儒家的道德、信用,这样可以带来物质利益;又要讲精打细算赚钱之术,在谋利时要讲道德、信用,二者互相补充。在当今社会里,日本企业在谋利的同时都把履行社会责任放在首要的地位,表现在:第一,切实实现股东和雇员的利益。第二,为社会公众提供最好的商品和服务。第三,在可能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促进所在地区和国家的繁荣。第四,遵守法律法规,做到经营活动的公开透明。第五,把企业的发展同造福人类、保护环境、建立循环型社会统一起来。
  (四)“和为贵”的人际关系处理原则。儒家文化把“和为贵”作为最高的社会价值原则。《论语?学而》篇讲道“礼之用,和为贵”,将“和”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孟子则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其意是把群体的和谐、主体间的彼此合作,视为社会力量的伟大源泉。日本文化不仅吸收了“和为贵”的思想,将它作为全社会的人际关系准则,而且把它引入到企业文化中去,并得以淋漓尽致的发挥。例如,松下公司的“和亲”、丰田汽车公司的“温情友爱”、三菱电机公司的“养和精神”等,都是   “和为贵”思想的反映。
  三、日本企业文化对我国的启示
  (一)健全公司治理结构。日本企业文化的形成及对儒家思想的吸收,是建立在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基础2;_lz。
  目前,我国国有公司治理存在着一系列问题,有待解决。如:“一股独大”,股权结构极不合理;内部人控制问题严重;组织机构不健全,公司治理机制乏力;缺乏有效的外部治理机制;资本结构不够合理,债权人与员工不能参与公司的治理;公司治理模式选择不当;过分强调股东特别是大股东的利益,严重损害了中小股东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等等。
  一国在引进外来公司制度安排时,应考虑其是否能与本国的政治制度、经济体制、文化背景和历史传统相吻合。健全公司治理结构,首先,就我国国情而言,盛行以儒家思想价值观为核心的传统文化,短时间以内又难以具备英美公司模式所要求的外部市场条件。因此,我国公司目标模式的选择应趋向于以内部治理为主的公司治理模式。其次,鉴于银行在公司治理中能发挥出主导性的作用,我们应该学习日本的经验,让我国商业银行参与对客户企业的持股,进而在我国建立主银行相机治理机制。其三,优化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可借鉴日本公司法人间相互持股,从多元化、法人化、分散化等方面着手。其四,建立员工参与公司治理机制。
  (二)树立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目前,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明显存在着重形式、轻内容的倾向。在实际工作中,我国企业的领导人往往忽略人的作用,疏忽团队精神的培养,总是认为,只有依赖先进的管理制度、管理方法,企业才能走向辉煌。殊不知,管理方法、管理制度只是次要因素,它只有通过人,才能真正发挥作用,人是最重要的因素。一些私营企业主在经营管理中,故意压低工人工资,随意延长工人工作时间,动辄以“不高兴就走人,反正有人干”相威胁,企业员工没有安全感,也无归属感,企业成功也就无从谈起。
  学习日本企业的成功经验,树立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企业要建立与完善保障员工权益的各项制度。如在人才引进、岗位设置、员工晋升、继续教育等方面都应有相应的制度保障。其次,应全面培养员工。第一,要对企业管理人员进行培训。面对经济的全球化,现代企业管理人员必须不断地充实知识,更新观念,开拓视野,接受终身教育。第二,要加强对企业的员工培训。既要对员工进行更新观念教育,增强其进取意识;又要系统地组织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其操作水平与工作效率。再次,建立各种形式并存的综合激励机制,既包括运用物质激励手段,也包括实施精神激励,如给予员工荣誉称号等。
  (三)弱化雇佣意识,打造企业与员工的“命运共同体”。就目前而言,我国大部分企业与员工雇佣关系还是很明显的。大部分企业主或管理人员把企业员工看作是为企业卖力赚钱的工具。他们认为自己是雇主,员工只是佣人,只应该听雇主的话,受雇主指挥与控制。在这种情况下,员工对企业既不可能有什么感情,也不会有归属感。工作只是员工维持生存的手段,一旦有更好的去处,他们会毫不犹豫地选择跳槽。这样的企业既无凝聚力。也无所谓的核心竞争力,在市场经济中的命运是可想而知的。
  学习日本企业的家族式经营,营造企业与员工的命运共同体。首先,应在条件许可的大中型企业实行“终身雇佣制”,即意味着如果不是员工自身的重大错误或者企业倒闭的话,员工可终身在该企业就业,而不会被解雇。“终身雇佣制”弱化企业与员工的雇佣关系,给员工以安全感与归属感,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与奉献精神,形成两者的命运共同体。其次,大多数企业可以实施具有平均主义特色的“年功序列制”工资制度。“年功序列制”保障了员工自我发展的连续性和工作的稳定性,避免拉大分配差距,是“终身雇佣制”的必要补充。
  (四)坚持“和为贵”的人际关系处理原则。目前,我国企业大都存在着:价值观缺失、内耗严重、劳资关系紧张、物欲恶性膨胀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保持企业自身的稳定发展,企业管理者便可通过组织一系列的活动,创造一种和谐、融洽的氛围。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形成共同的理想、目标、价值观念、行为取向,这有利于员工团结一致,减少内耗,形成合力。
  弘扬儒家思想的和谐观,坚持“和为贵”的人际关系处理原则,是我国现代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所在。企业“和为贵”,不仅要做到和气生财,还要注重企业团体的合作精神以及营造与外部的和谐环境。因此,企业应做到对内加强部门之间、员工之间以及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协调和沟通,实行民主决策等;对外注重企业与顾客、企业与同行及竞争对手乃至政府之间的和谐,以实现双赢或多赢。
  (五)秉承“义利并重”的经营理念。目前,我国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暴露出诸多损害公众利益的问题,如污染环境、损害消费者利益、垄断经营、不正当竞争等,严重违背儒家“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重义轻利”的传统价值观。
  借鉴日本企业文化,秉承义利并重的经营理念。企业要正确处理好“义”和“利”的关系,在追求利润的同时,应把“义”放在首位。第一,要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整体需要出发,企业不能只为眼前的小利而损害整个民族和社会的大利,否则,就会断送自己的发展前景。第二,企业应遵守法律法规,做到及时向社会公布企业信息,保证经营活动的公开透明,同时为社会公众提供最好的商品和服务。第三,应以诚信为本。市场经济是契约经济,信用经济。企业只有以诚信为本,重约守信,自觉维护社会公众利益,才能树立自身的良好形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