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随着政府资金的投入方向逐渐转向基层卫生服务和公共卫生领域,对公立医院的投入在逐渐减少,而医院的资金需要量却越来越大,传统的筹资渠道和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医院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公立医院应该立足于单位实际情况,分析各种筹资方式的特点,从降低成本、控制风险、坚持我国卫生事业宗旨的角度,进行科学的筹资决策,选择适当的筹资方案。
/2/view-396449.htm
关键词:医院;筹资渠道;筹资决策
中图分类号:R197.3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9-0163-02
我国的公立医院属于政府举办的带有福利性质的非盈利性医院,医院传统的资金来源渠道主要有政府拨款和医院的事业收入。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增长,医院需要不断扩大规模、改善医疗环境、购置设备,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医疗服务需要。在目前的形势下,国家有关医改政策和方案的重点是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改革补偿机制,转变运行机制,政府资金的投入方向逐渐转向基层卫生服务和公共卫生领域,对公立医院的投入在逐渐减少,公立医院财政预算资金比重相对较低,以江苏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04―2009 年的资料为例:财政补助占总收入的比重2004年为3. 42%,2009年为2. 56%,同时,由于医疗保险资金结付不及时,又占用了医院大量的流动资金,这些情况要求公立医院必须加强财务管理,增强市场意识和经营意识,运用多种渠道筹措资金,把握医院的投资方向,管好用活资金,使有限的资金取得最佳的经济和社会效益[1]。
我国公立医院由于受自身单位性质的限制,相较企业来说筹资渠道还很有限。目前,公立医院的筹资方式一般有以下几种:1.政府财政补助;2.政府贴息贷款;3.外国政府及金融组织借款;4.银行贷款;5.融资租赁;6.商业信用;7.医疗项目合作。
一、医院的主要筹资渠道比较
1. 政府财政补助
公立医院财政预算资金比重虽然相对较低,但其总量较大,来源稳定,不需偿还,仍然是公立医院最重要的筹资方式。财政补助分为经常性补助和专项补助。经常性补助每年纳入财政预算,相对稳定;专项补助根据医院科研、业务范围扩展、新技术应用、规模扩展等因素确定,医院应合理安排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研究、多争取科研课题,同时,医院还需要加强与各有关部门的沟通,让有关部门了解医院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与可能解决的办法,以争取更多的财政专项补助。
2. 医疗项目合作
医疗项目合作是医院利用自身的技术、场地、人员、市场优势与合作单位共同开展医疗业务, 以弥补自身资金和管理的不足,从而达到扩大业务范围、增收节支的一种筹资方式。这种方式曾经在很多医院得到应用, 但由于管理不规范,容易鼓励公立医院过度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自身的非盈利性质,在法律上缺乏支持,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这种筹资方式已经逐渐退出。
3. 慈善捐款
接受慈善捐款是许多国外医院重要的资金来源之一,不仅金额大,且来源稳定持久。在我国因税收政策、社会氛围、舆论宣传等因素的制约, 医院接受的慈善捐款还主要局限于为个别患者筹集的专项社会捐赠,不仅金额少、比重低,使用方向也仅局限于患者治疗所需,无法用于医院的发展。
4. 融资租赁
融资租赁是由出租人融通资金,按照承租人的要求及同意的条件,为承租人购买所需设备,并以承租人支付租金为条件,将该设备的占有、使用和收益权转让给承租人,并在租赁期末,可由承租人选择残值收购方式转移所有权的一种具有融资融物双重职能的交易。融资租赁具有租期长、风险低、支付压力小、租约不可撤销等特点, 目前在我国许多医院,正越来越多的采用融资租赁方式购置CT、核磁共振、伽马刀等高值医疗设备,通过这种方式,在资金不足、而项目前景看好的情况下,医院可以通过分期支付租赁费,缓解资金压力,及时满足医院临床需要。
5. 经营租赁
经营租赁是指除融资租赁以外的其他租赁形式。医院只拥有租赁资产的使用权,定期支付租赁费,租赁期满后,资产一般不属于医院。经营租赁大多数是因为季节性、突发性的需要而租入的资产,租赁期限较短,以满足医院短期需求为目的。
6. 外国政府及金融组织借款
外国政府和金融组织贷款是以中国政府为借款主体,向外国政府和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举借的非商业性信贷。这类借款贷款条件优惠,具有利率低、期限长、借款额度大、设备免税等优点。但其限制也较多:(1)时间限制。外国政府及金融组织借款,经办环节多,手续复杂,申报审批时间较长,难以满足医院的紧急需求。(2)采购限制。多数国家政府贷款都规定贷款总额的大部分必须用于购买贷款国的设备和技术,通常情况下不能自由选择贷款币种,汇率风险较大。(3)投向限制。利用外国政府及金融组织借款主要用于政府主导型项目建设,资金使用领域有诸多限制。
7. 政府贴息贷款
政府贴息贷款是指由医院偿还银行贷款本金、利息则由政府补助支出的一种筹资方式。政府贴息贷款有助于弥补政府卫生投入不足,通过贴息吸引社会资金投资卫生事业发展。目前,卫生系统对政府贴息贷款还不很了解,在如何利用政府贴息贷款促进医院发展项目的实施上,公立医院还有很多需要研究的课题。
8. 银行贷款
向金融机构取得借款,是目前公立医院普遍采用的筹资方式。银行贷款相对其他筹资渠道,资金来源快、审批相对简单、数额大、限制较少,成为大多数医院比较青睐的筹资方式。但其利率较高,还款压力大,医院应根据实际需要,制定周密的用款、还款计划,合理安排现金流量,努力降低贷款利息成本和风险。
9. 商业信用
商业信用是医院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和结算过程中形成的负债。主要形式有:赊购商品、延期付款,推迟应计负债的支付,采用商业汇票结算,预收住院病人一部分医疗款等。商业信用融资无需支付利息,如果运用得好,可以筹到一大笔流动资金。但是,商业信用融资是一种短期筹资行为,超出使用期不支付欠款会影响医院的信用;商业信用融资对实力雄厚的大医院容易,对小医院则比较困难,对有长期业务关系的单位容易,对无长期稳固业务关系的单位比较难。医院过多的采用商业信用筹资会损害供货单位的利益,不利于维护医院和供货商双方的合法权益,所以不能滥用。
二、不同筹资渠道和方式的筹资难易程度、筹资成本和财务风险各不相同。
正确认识不同筹资渠道的适用范围,是医院合理筹资的前提条件。医院要综合考察各种筹资渠道,选择最优筹资组合,使筹资成本最低,筹资风险最小。在实际筹资决策中,医院要注意解决好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合理选择负债结构、降低资金成本
虽然当前医院的借款利率相对较低,但由于公立医院的非盈利性质,医院没有医疗项目的定价权,所以对医院来说,要维持相当于借款利息的收支结余,形势还是严峻的。如果医院不能很好地控制包括利息支出在内的医疗成本,过高的贷款就可能使医院面临风险。公立医院在负债结构管理中,应尽可能加大无息负债比例,缩小有息负债比例,任何随随便便的借款,都可能会使医院走入困境。
2.严格控制财务风险
公立医院在筹资活动中要引入风险防范机制。高负债运行的医院一旦出现突发性的资金缺口,无法归还到期债务,极易发生财务危机,直接影响医院的信誉和正常业务开展。因此,医院财务部门要注意保持负债结构安全合理,重点关注资产负债率、权益比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财务指标,在筹资决策中树立风险意识,强化内部管理和内部审计,合理有效地安排资金[2]。各种筹资方式资金成本、风险、使用限制、筹资规模等不尽相同,医院应该根据实际需求和自身实力,在保证医院经营发展的情况下,合理选择成本最低、风险最小的筹资方式。
3.正确处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
在任何情况下,我国卫生事业都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把医疗服务变成牟利的工具。但是现在公立医院运行机制出现市场化倾向,公益性质淡化。医疗机构如果通过负债筹资来求得发展,必将加重这种逐利性趋势。因为医院不仅要通过创收来弥补运营过程中的人员、物料消耗,还要承担还本付息的义务,如果公立医院事前未经过充分论证,科学规划,很容易形成沉重的债务负担,为了减轻还款压力,医院可能通过增加不合理检查、治疗的手段来创收,这种做法,虽然求解决了医院发展的资金问题,却违背了我国卫生事业的根本宗旨和卫生工作的基本方针[3]。
4.坚决抵制营利性医疗合作项目
卫生部明确要求所有的公立医院严禁科室承包、出租科室,以及各种名目的营利性合作。营利性就是以赚钱为目的,营利性合作就是两个以上单位或个人以赚钱为目的组织起来的共同事实或行为。银行向医院发放贷款,医院向其他非医疗机构租赁或融资租赁设备,银行或其他非医疗机构都是以营利为目的,但他们不直接干涉医院的经营活动,只是通过收取利息或租赁费达到营利的目的,这种方式是合法的。但如果医院与其他机构的合作中,双方采取风险共担、利益共享,非医疗机构直接参与医院经营管理,则这种合作必将演化为以逐利为目的,是为我国法律所不允许的,医院在筹资活动中,必须牢牢守住这道法律底线。
筹资渠道多样化,既解决了医院资金不足的困境,同时也增加了医院的运营成本和财务风险,公立医院的管理者要增强市场意识和风险意识,灵活选择不同的筹资方式,努力降低筹资成本与筹资风险,使有限资金取得最佳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操乐勤.国有医院的筹资渠道及其方式[J].卫生经济研究,2009,(10):45-46.
[2] 张进.资本时代下非营利性医院之筹资生态[J].现代医学仪器与应用,2006,(1):54-58.
[3] 高继明,胡善联.负债经营与三级医院的筹资和补偿研究[J].中国卫生资源,2004,(11):263-26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