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交通需求管理已在发达国家得到重视和实施,成为发达国家解决当前交通问题的有效措施之一。中国存在着类似的的交通问题,需要引入交通需求管理思想。本文综合分析了交通需求管理在几个发达国家的应用情况和经验, 提出了若干中国化的城市交通管理的措施。
http://
【关键词】交通需求管理 措施 应用
政府经常采用修建大规模的交通基础设施以缓解交通堵塞问题,但事实是,仅仅通过此种方式,是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交通需求的。因为扩大和改善交通基础设施的规模,直接导致了汽车数量的大幅增长,从而又刺激了交通需求的增加,这样使得交通更加拥挤,继而陷入不良循环的怪圈。从解决交通堵塞的经验中已经证明,不能只依赖增加交通供给的方法,而应从交通需求的方面来改善交通堵塞。
在目前的高速发展阶段, 中国也暴露出了类似于之前西方国家交通状况的弊端,像长时间堵车、生态破坏等。尽管如此,我国仍然需要先继续扩建道路来满足不断增长的交通需求,因为从整体状况上来讲,我国的修建道路速度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的速度。但是目前,政府尚不能无限制地修路来缓解严峻的交通问题,所以,在此种状况下,我们在建设道路的同时,更需要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控制及削减交通需求以保证在可持续发展的约束下达到城市交通供给与需求的平衡。因此,我们要想改善交通状况,就应该在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基础上研究中国化的交通规划策略和管理措施。
笔者希望通过介绍部分发达国家正在实施的交通需求管理系统的做法, 在此基础上能与广大学者朋友共同探讨中国化的交通需求管理系统宜采用技术和管理措施。
1 交通需求管理的定义
1.1 交通需求管理的定义
交通需求管理是指根据国家的政策引导,运用一定的科学技术手段,调整速度和费额,改进速度等影响因素,进而产生对交通参与者在出行方式、出行地点、出发时刻等选择行为的影响,进而在空间和时间上使交通需求平衡化,从而使交通需求和交通供给达到平衡,使其结构合理。
1.2 交通需求管理的目的及目标
交通需求管理的目的是在交通建设达到一定的规模下,调整并分散部分交通需求,同时消减其中不合理的交通需求,进而全面控制交通需求,达到使整个交通系统供需平衡,从而提升交通系统的效率,提高运行质量,以保持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当前,国外交通需求管理的目标主要包括:改变出行者的出行交通方式,减少私家车出行,使用公共交通来提高机动车的有效性;通过政策引导,降低出行者的出行活动次数,进而降低全民的出行总量;通过合理分散空间和时间上的交通需求,以减少交通高峰时间的出行量,进而避免交通堵塞。
2 国外交通需求管理的发展介绍
西方发达国家已开始探索交通需求的综合性解决方式的可能性。故而,交通需求管理备受西方各个国家的高度重视,并已经开展了广泛地应用与研究。
2.1 美国的交通需求管理
美国是最早研究交通需求管理的国家之一。最初,交通需求管理的目标是提高交通设施的有效性,降低交通拥堵。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交通需求管理有了新目标:推广公共交通,减少私家车出行,防治环境污染。90年代,美国相关法案把交通需求管理列为了管理交通拥堵的方法之一。
从美国的经验可以得到:交通需求管理有效地降低了城市的交通拥堵;交通需求管理 与“市场机制” 的结合也有重要的意义,例如为控制道路空间需求而推出的 “拥挤收费” 和高质量服务,逐渐得到支持与重视;交通需求管理系统可以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进行改进与强化;交通需求管理确实在城市管理中发挥着巨大的影响。
2.2交通需求管理在欧洲的发展
2.2.1传统方式的交通需求管理
交通需求管理的传统方式有:控制终止的或静止的交通,控制流动的交通。其中任一种分别有三种不同的交通控制方法,分别是收费性的方法,常规性的方法与法规性的方法。收费性的方法是通过“市场机制”对使用者收费, 在 “自愿付款” 前提下对使用权利进行分配;常规性的方法是对路上空间进行控制;法规性的方法是通过法律规定对交通进行控制。
意大利和希腊采用了在市中心限制交通的措施;欧洲的西北部,则主要采用了停车控制,而挪威由于其交通基础设施太少,不能满足交通需求,所以采取了收费性的方法。
2.2.2 交通需求管理的新方法
交通需求管理中最重要的一个新方法是通行性管理,其是通过改变出行者的行为,进而降低道路的使用量。
主要包括:为出行个人或团体提供有效的信息;影响某些因素使大家倾向于选择环保低碳的出行方式;加强在交通规划时,充分考虑土地使用。西方的许多国家已重视并实施了通行性管理并且部分国家已达到了比较先进的通行性管理。
20世纪90年代,英国开始实施交通需求管理策略,其中一项策略是诺丁汉的绿色通勤方案,方案里包括:利用计算机系统,专门为合乘汽车制定优先权;鼓励出行者使用公共自行车出行的制度;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的制度。计划三年内,使该城市使用私家车出行的通勤率降低30%。2003年,伦敦则实施了入域收费制度。
德国是目前最广泛实施交通需求管理的国家,它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通行性管理中心,该中心广泛采集各种交通出行方式的信息,并即时发布给全国居民,便于居民合理选择出行方式。
荷兰引入了美国型 的交通需求管理 管理措施,其主要采取了停车交费、 财政措施和政策限制, 鼓励采用合乘或公共交通以减少个人驾乘。荷兰把交通需求管理引入到了通勤中,其综合运用的效果使乘公共交通工作出行率明显上升。
3 国外交通需求管理对我们的借鉴启示
交通需求管理的概念引入我国的时间不是很长,一些学术期刊只作过简单的介绍性报道。与国外相比,我国在其理论和技术性研究还很少。目前,政府一方面鼓励发展汽车产业, 另一方面,小汽车的增加又导致日益严峻的交通问题。故引进 交通需求管理 系统不失为一个有效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政策。笔者在研究分析后,基于中国城市的交通管理,通过引鉴交通需求管理系统,提出以下若干建议:
第一,大力发展城市的公共交通,改善城市的交通结构。
交通需求管理重视城市交通结构的优化。对目前的中国而言,最适宜发展的就是城市公共交通。这是缓解交通拥挤的必然之路。因此, 我国需加强建设城市的公共交通基础设施。但受财力和建设周期的限制, 中国大多数城市目前以发展地面公共交通工具为宜;而有条件的特大城市可发展地铁、轻轨等快速轨道交通工具。
第二,在大城市或大城市区域开始交通需求管理 试点, 进而推进到中小城市。 可在大城市城区的边缘地区建立公共交通换乘枢纽, 旁边建立停车场。新城居民便可在交通换乘枢纽处停车并换乘公共交通工具, 而同时使他们享受低价或免费的停车服务。
第三, 加强交通教育,提高全民交通素质。交通素质的提高对城市交通问题的解决有帮助作用。我们应该在平时的教育中,大力推广交通安全教育,加强交通安全意识,逐步提高国民的交通素质。
第四,综合治理,完善城市规划, 调整布局, 控制人口增长,发展卫星城镇,采取合理人性化的行政措施, 促进整体上交通状况的好转。
4 结束语
交通需求管理 的管理思想在发达国家的成功应用, 给我们提供了借鉴经验, 相信在政府的领导和社会的配合下,结合我国国情使之中国化,其必将带来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陆化普, 等. 城市交通管理评价体系[M] .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3.
[2] 王刚. 实施有效交通需求管理TDM在美国[M]. 北京: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4.
[3] 王丰元, 陈荫三, 宋年秀. 交通需求管理及其在中国的应用[J].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2002, 2( 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