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区位于龙江隆起带与松嫩中断陷带的接触处,区内地层较发育,岩浆后期活动较频繁,地质构造较复杂,成矿条件较好。
http://
Abstract:This area is located in the contact point of Longjiang uplift and subsidence of Songnen area, the local stratigraphy is developed, the magmatic later period activity is more frequent, the geological structures is more complex, ore-forming conditions is good
Key Words: contact point, ore-forming conditions, local stratigraphy
1、工作区地质特征
1.1地层
本区属大兴安岭分区,华安地层小区。地层发育,呈带状,长条状或不规则状展布,总体呈北东向延伸,主要有上古生界二叠系、中生界白垩系、新生界第四系地层出露。岩石有变酸性火山岩、板岩、石英岩、安山岩、玄武岩、安山质凝灰熔岩、凝灰砾岩、含角砾凝灰岩、流纹岩等。从区域资料看本区有大石寨组、龙江组、九峰山组等地层单元。大石寨组与龙江组、九峰山组为平行不整合接触。
1.2构造
工作区位于龙江隆起与松嫩中断陷带接触部位的西北部,区内构造较发育,既有褶皱,又有断裂。其中以断裂构造为主。构造线方向有北东、北西向相交交切。北西向断裂有F1、F3、F4,北东向断裂有F5、F6,东西向断裂有F2。
(1)褶皱:哈拉刺―鱼亮子背斜―轴线呈北东45°方向展布,背斜核部及两翼为大石寨组,老龙头组地层,但在背斜的西北翼则被中生界所覆盖或呈断层接触。
(2)断裂
a、苗家堡子―敖包断裂(F5)呈北东向展布,切割大石寨地层,西端延伸到区外。
b、关门山公社―河西压性断裂带
其中F6断裂为断裂带的东部、呈北北东向压性断裂,挤压面倾向北西向,倾角中等。西端延伸到区外。
1.3矿产
本区处于龙江隆起与松嫩断陷带的接触部位,地层岩石普遍经过区域变质作用,蚀变较普遍。构造较复杂,其中以断裂为主,断裂附近出现有规模不等破碎带。另外在岩浆活动后期,脉岩较发育,局部地段有潜火山岩出露,可能有破火山口存在。综上所述本区为多金属成矿有利地段。
本区西北部崔家沟铜矿化点出露有二叠系下统大石寨组酸性火山熔岩及火山碎屑岩、安山玢岩、安山质凝灰熔岩等,区内构造呈北东―南西向,地层发生褶皱,即崔家沟背斜。背斜轴呈北东向,北西翼岩层产状倾向350°,倾角55°。东南翼岩层产状:倾向130°倾角60°。背斜轴部为安山岩。矿化蚀变岩石主要为安山玢岩。岩石普遍受到破碎及片理化及热液蚀变作用,具绿泥石化、绿帘石化、绢云母化、石英化、碳酸盐化等热液蚀变现象,个别处见有少量星点状黄铁矿化、方铅矿化、孔雀石化。蚀变规模较大,地质成矿条件有利。
2、元素的地球化学分布特征
本区位于龙江隆起与松嫩断陷的接触部位,异常主要展布在中生代及上古生代地层中,元素强度中等,面积较大,是寻找铜、钼、金的有利地段。
2.1金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浅部金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较明显,首先在区内展布上东西分界明显,在本区的东部集中为高背景、高值区。东部高背景、高值异常大部分赋存在中生代龙江组、九峰山组中基性火山岩中或不同时代接触带附近。个别高背景、高值区落入第四系河谷中,高背景、高值区总体呈北东、北西向带状分布,高值点连续出现。各高背景、高值异常不连续,呈近南北延伸的雁行状排列。可能与区域上断裂的次级近南北向断裂式羽状裂隙密切相关。因此在测区的东部德胜二队附近高背景、高值异常处寻找金成矿富集地段成为可能。
深部金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不明显,高背景、高值点不连续,多集中分布在西部区,并存在于大石寨组、中生界九峰山组地层中,部分存在于大石寨组与龙江组、九峰山组中基性火山岩接触带。另外从异常展布看,异常呈半球状不连续沿北西或近南北向延伸,推测与区内线性构造密切相关,并受北西向断裂控制明显。
从浅部及深部金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看,规律如下:
1)金元素富集成矿与中生界龙江组、九峰山组中基性火山活动相关,尤其火口附近潜火山及岩浆期后热液活动附近对成矿更有利。
2)金元素异常在中生界龙江组、九峰山组、下二叠系大石寨组之间接触带附近对成矿有利。经历了古生代、中生代多次构造运动和岩浆作用,元素更易富集。
3)金元素异常展布明显受北东、北西向构造控制。高背景、高值区多呈串珠状或线状,与区域构造线方向相吻合。在低序次构造带及破碎带附近更易成矿。
4)浅、深部异常点大部分不重合,在浅、深部异常套合处找矿更具可靠性。
2.2铜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浅部Cu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较明显。高背景、高值区与低背景、低值区界线清楚,高背景、高值区集中在测区东北部,面积较大,且连续,个别分布在西南部。西部或西南部以低背景、低值区为主,中间有个别高背景、高值区。
高背景区与上古生界大石寨组、中生界龙江组套合。个别高背景、高值区存在两者接触部位:异常延伸与接触界线相一致。
深部Cu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明显,高背景、高值区与低背景、低值区界线清楚明显。与浅部Cu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相吻合。高背景、高值区集中在测区东北部,面积大,连续性好,多存在于上古生界大石寨组中,其次在中生界龙江组、九峰山组中。
综上所述,Cu元素富集成矿规律:
1)Cu元素主要与上古生界大石寨组浅变质岩地层相对应,其次为中生界龙江组中性火山岩对应。注意在浅变质岩区找矿。
2)高背景、高值区中闪长玢岩及潜安山岩较发育,注意在岩浆期后脉岩中找矿。
3)在上古生界与中生界地层接触带处高值区找矿。
2.3钼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浅部Mo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较明显,在高背景、高值区较少,大部分为高背景区。南北分界明显,南部区以高背景区为主,面积较大,连续性好,呈近东西向展布。大部分高背景区存在于大石寨组地层中,仅在德胜三队西北部高背景区在中生界龙江组、九峰山组地层中,表明高背景异常与区域浅变质的砂岩、板岩、千枚岩及变酸性火山岩关系密切,其次与安山岩、安山质凝灰岩、玄武岩等中基性火山岩关系较密切。北部区以高背景、高值区为主,面积较小,呈北东向展布,主要存在于上古生界大石寨组地层中,部分存在于龙江组中性火山岩中。表明Mo元素的来源与富集与区域浅变质的千枚岩及变酸性火山岩相关,其次与安山岩、安山质凝灰岩等火山岩相关。
深部Mo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也较明显。高背景、高值区与低背景、低值区呈东西向条带状相间展布,总体上与浅部Mo元素展布基本相吻合。但异常的连续性上不同地段有所差异。北部带高背景、高值区存在于中生界龙江组、九峰山组及上古生界大石寨组地层中,尤其以上古生界大石寨组为主。中部带高背景、高值区连续性好,面积大,主要存在于上古生界大石寨组地层中。另外区内闪长玢岩脉较发育。南部带高背景、高值区连续性较差,面积较小,主要存在于上古生界大石寨组地层中,其次为中生界龙江组、九峰山组地层中,高背景、高值区异常未封闭。个别高背景区中与石英岩及闪长玢岩套合。
综上所述,Mo元素富集成矿与上古生界地层有关。其中以大石寨组地层更为密切。另外与岩浆后期脉岩、闪长玢岩、石英脉相关。
结合本区地质、物化探特征看,对Cu、Au矿形成极为有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