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23|回复: 0

2018现阶段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环境分析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Rank: 1

积分
41
发表于 2018-7-16 13:31: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劣势”分析
/2/view-387268.htm
  
  1.人力资本投资和积累现状堪忧,就业手段缺乏
  从2002年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样本数据统计来看,农村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占6岁以上农村人口总数比例只有6.57%,而城镇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到城镇总人口的31.83%;农村初中和小学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占到6岁以上农村人口总数的70.56%,而城镇初中和小学文化程度的占到了56.83%;农村的文盲率为12.87%,而城镇的文盲率为5.44%。农村基础教育的不景气是直接导致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和积累状况不好的根本原因。
  另据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统计,在2004年外出就业的1.2亿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培训的只占28%。劳动保障部门所属技工学校、就业训练中心和审批的民办培训机构2004年共培训农村劳动力约700多万人。除技工学校和部分职业中学毕业生接受了较正规的职业学校教育外,绝大多数是短期实用技术培训,达到国家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比例也较低。(中国劳动保障部,2005)
  人力资本投资和积累的劣势和就业手段的缺乏使得他们在激烈的职业竞争中只能甘居下风,要么从事收入低微的农业,要么去城市从事一些城里人不愿干的脏、重、苦、险的简单劳动,也使得他们的就业工作环境非常恶劣。他们往往在缺乏劳动保护和安全保障的恶劣环境下工作,不惜以牺牲健康为代价。农民工成了“最容易受伤”的群体。而且,相当多的农民工被任意延长劳动时间,却得不到相应报酬。他们的劳动报酬原本就非常低廉,还常常受到企业主的克扣和恶意拖欠。
  
  2.行为价值观体系的不合理,理性主导价值观念的缺失
  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农村劳动力的行为价值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对政治理解的多元化、对经济利益追求意识的显化、对以往集体主义概念的重新解释及对于教育和就业观念的巨大转变等。中国的对外开放使得我国农村劳动力的价值观体系遭受了很大的冲击,也产生了很多问题。一是传统价值观念的统治地位发生动摇,新的价值观念体系尚处在孕育、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在当前中国社会形成了传统的价值观念体系、不定的价值观念体系和新生的价值观念体系并存的局面。它们相互冲突,共同作用。二是社会价值观念体系表现为多元化发展趋势,但缺乏理性的主导价值观念。三是造成社会价值评价标准的不确定性和人们是非观念的模糊。社会表现为有序和无序的矛盾冲突。而社会转型时期很多体制上的缺陷又成为滋生问题的温床,所以现阶段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行为价值观体系仍然有很多不合理的成分,具体表现为对基层政府的信任危机、对个人经济利益追求的不择手段和非法性、忽视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及对自身人力资本投资的不重视等。
  
  农村劳动力就业“优势”(Strengthens)分析
  
  “优势”之一:总体上来看,农村劳动力是一个非常具备吃苦精神的群体,也是一个生命力非常顽强的群体,这是几千年以来农村劳动力给我们的基本印象。从原因上分析,农村劳动力从事一些苦、脏、累的工作也是不得以而为之,是由自身条件限制和我国一些制度上的缺陷造成的。但事实上的这种甘于现状和敢于吃苦的精神却为自己赢得了就业岗位和生存空间。农村劳动力智力素质不高,非智力心理素质落后,唯一可以给他们带来就业机会的就是他们的身体素质。劳动力市场上的这种差异化竞争给农村劳动力提供了不少机会。
  “优势”之二:劳动成本低廉。对于一些非农业生产部门来讲,雇佣农村劳动力的成本是非常低的。一是雇佣农村劳动力的用人单位一般不与他们签订合同,或者只签订一些不完善、不合法的合同,这样用人单位可以省去养老、医疗、住房等各项福利开支,与雇佣城市普通劳动力的成本要低很多。二是农村劳动力属于弱势群体,权益容易受到侵害,他们很难拿到符合自己劳动付出的报酬。用人单位会故意压低他们工资,甚至采取各种理由来克扣、拖欠农村劳动力的工资。除此之外,农民工好管理,并可以依照企业的生产需要和本人的表现随时解雇。在就业岗位的增加主要来自民营企业的情况下,将就业岗位提供给农民工成为市场主体的一种十分自然的选择。(刘怀廉,2004)
  上述“优势”的存在其实是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一种无奈,很显然,这种“优势”是由自己的劣势派生的,是中国社会经济转型过程各种制度存在缺陷的产物。随着形势的变化,农村劳动力的这些“优势”将不复存在,城乡劳动力市场的统一将使得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选择“大众化”。
  
  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威胁”分析
  
  1.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巨大,形成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巨大压力
  众所周知,目前我国仍然是个传统的农业大国,13亿人口中约70%在农村,农村劳动力有五六亿。近20年来,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导致城市用地需求增加,加上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因素,农村耕地每年以500万亩左右的速度递减;而与此同时,农村劳动力供给每年以1000万上下的速度递增;加之农业科技进步带来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土地实际承载劳动力数量越来越少。这些因素导致了我国人地矛盾的进一步的恶化。据估计,现阶段我国约有3亿农民就业不充分,普遍存在隐形失业,大量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就业。
  
  2. 劳动力市场上供大于需的态势增加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难度
  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的劳动力市场近几年来的总体态势是供大于求的,求人倍率一直是小于1的。从变动的趋势看,求人倍率近几年是较为稳定的,似乎这种供大于求的情况有所改观,实际上,我们更应当看到失业人数绝对数量的变化。
  对于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而言,供大于求的状况是由以下一些原因造成:一是城市失业人员的排斥。二是乡镇企业吸纳有限。三是农业自身吸纳有限。虽然我国有大量未开垦的荒山荒地及滩涂和盐碱地,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科学技术水平对此开发极其有限。
  
  3. 劳动力市场的分割造成了农村劳动力就业机会的不平等
  中国目前仍然是不发达的发展中国家,有着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在改革开放前,农村劳动力一旦离开农村进入城市谋生,不仅要受到城市居民的歧视,还要受到国家政府行政和法律方面的制裁,所以那时候劳动力的流动规模是很小的,劳动力市场的分割更是显而易见。改革开放后,大规模的劳动力流动开始形成,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开始涌入城市。因为经济发展的需要,国家开始对农村劳动力流动放松管制,但仍然存在很多限制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政策办法,比如“暂住证”、限制他们的职业工种选择等。现行的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阻碍了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劳动力市场的分割直接造成农村劳动力就业机会的不平等。
  
  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机会”分析
  
  1. 国家逐渐放宽对农村劳动力的自由流动限制,加强了对农村劳动力权利和利益的保护
  2002年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再就业工作会议提出:“对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要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认真清理不合理的限制政策,切实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各类企业招用农民工,应签订劳动合同,必须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
  2004年03月0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要抓紧解决城镇房屋拆迁和农村土地征用中存在的问题,切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支付。(人民网 2004年03月05日讯)
  2004年04月09日,建设部会同国家发改委等10多个部门制订了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具体时间表。(新华网 2004年04月09日讯)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4年10月27日宣布国家将放宽对农村劳动力的自由流动限制。以往对企业使用农民工的行政审批和职业工种限制、专为外地农民工设置的登记项目,以及各种针对农民工和使用农民工企业的不合理收费一律取消。(中国农业信息,2004年第11期)
  所有这些都表明,国家已经逐渐放宽对农村劳动力的自由流动限制,加强了对农村劳动力权利和利益的保护
  
  2. 国家加强了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重视
  2004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关于“研究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问题”的议题上就认为要强调“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4年10月27日宣布:要把农村劳动力的职业培训纳入政府的整个技能培训计划中,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能力;劳动保障部门要加强与扶贫部门的合作,要在资金安排、培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向贫困地区倾斜。而根据有关方面制定的《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将在7年内对拟转移的6000万农村劳动力开展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政府部门发出的这些信号表明了中央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的关注,将极大地促进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中国农业信息,2004年第11期)
  
  3. 入世之后,农产品市场的国际化为农村劳动力提供新的就业机会
  入世给品种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产品商品化和农业市场化进程增添新的助动力。中国入世后,农业面临的是一个由缔约国共同组成的世界大市场,市场供求关系的可变因素不仅取决于中国大市场,而且取决于世界大市场。对于农村劳动力而言,参与世界大市场竞争无疑会挤掉一部分人的饭碗,同时也开辟出品种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更大空间,开辟出商品交换和市场运行的更大空间,所有这些新的变化,在客观上将提供更多新的就业机会,创造新的就业条件,需要新的就业人群。在我们允许一部分所需农产品入关的同时,我国也为世界市场提供所需求的农产品,部分素质较高的农村劳动力也能走出国门,步入世界大市场。
  
  改善农村劳动力就业环境的对策思考
  
  1. 树立“就业优先”的社会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白皮书》中说,中国政府始终将就业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任务,通过经济增长带动就业增长,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这表明了我国政府对于就业问题的关注。但是这些年来的经济发展和就业问题的严峻告诉人们通过经济增长来缓解就业压力的做法不能长期的解决问题。原因有几个方面:第一,改革开放以来,政府推出的一系列经济政策,其主要着眼点在于促进提高效率。其结果在提高中国经济效率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带来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和基尼系数的急剧上升;同时效率优先要求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加速资本替代劳动的过程。第二,虽然政府将控制失业列入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但众所周知,宏观政策四大目标(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理论上应同时兼顾,实际上不同时期往往各有偏重。第三,经济增长不一定带来相应的就业增长,有些部门(农业、矿业、某些制造业)的经济增长还伴随着就业的下降。改革开放这么多年来,第一、第二产业的技术进步使得这两个产业的就业弹性发生了改变。第一产业的就业弹性在改革开放前达到0.93;1979-1990年,第一产业就业弹性快速下降到0.47,这其中有技术进步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制度原因,即1978年实行的联产承包责任制;1991-2000年农业就业弹性转为负数,为―0.203,这一数字符合我国工业化趋势,但依然过高,表明我国农业集约经营时代远未真正到来。我国第二产业的就业弹性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改革开放前的26年,第二产业就业弹性高达0.544,1978年后,其就业弹性在技术进步作用下急剧下降,1991-1995年降到0.142,1996-2000年再度下降为0.003。经验表明,工业的就业弹性下降甚至出现负增长是不可逆转的。(齐建国,2003)
  所以,我们增加就业岗位的重点应该放在第一、第二产业之外的第三产业。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一直较高,并基本保持稳定,1979-1990年为0.674,1991-2000年为0.618(齐建国,2003)。这与第三产业的行业构成有关,其中商贸餐饮、批发零售等传统行业技术含量低,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而其它如通讯信息等因技术进步成长起来的新兴行业,正方兴未艾,对劳动力都有较大需求。在发达国家,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已达到70%以上,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已达到了50%左右的同时,而我国的第三产业从业者却只有27.7%,因此第三产业应是有较高发展空间,也是提高综合就业弹性、解决就业问题的最主要出路。
  
  2. 大力发展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扭转农村劳动力就业劣势
  长期以来,我国政府执行的是“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一直忽略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但可喜的是,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开展和转移过程中一些问题的出现,中央已经开始正式关注这个问题,以逐渐扭转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劣势,打破我国目前劳动力市场的非均衡状态。
  在加强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的过程中,我们应当把握一个原则:由“脸朝黄土”转向“面向市场”。传统农民的特点是朴实、节约、能吃苦,但不足的地方就是开拓精神不够、市场竞争意识不强、创业理念缺乏。我国目前的劳动力市场上,非技能型劳动力大大过剩,技能型劳动力严重不足。现阶段的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一定要面向市场,培训出来的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一定要能适应市场需要,能够提升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能力。除此之外,应当注意培养现代新型农村劳动力的开拓精神、市场竞争意识和创业理念等。这些“软素质”的增长才是农村劳动力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的基础。不管农村劳动力从事的是农业还是非农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是不可避免和日益加剧的。提升他们的职业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是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过程中应当重视的。
  
  3. 发挥政府职能作用,逐渐废除影响劳动力自由流动的制度和政策,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
  我国政府已经开始关注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和政策来改善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环境。比如:城市的各级公共职业介绍机构要免费向农民工开放,免费提供就业信息和政策咨询;实行政府搭台、市场推动、促进就业服务组织、培训机构和用人单位之间多层次、跨地域的合作,为农民工就业搭好桥梁等(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4年10月27日)。但是我们应当注意到,政府的这些措施仍然缺乏力度和深度,要知道造成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的根源是不合理的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所以政府更应当从两个方面着手来解决这个问题。一是加大户籍制度改革的力度,核心内容是剔除粘附在户籍关系上的种种社会经济差别,真正做到城乡居民在发展机会面前地位平等,获得统一的社会身份,但同时注意保持渐进性和梯度性。二是改革现有的劳动社会保障制度,将农村劳动力纳入整个社会保障体系中,逐渐取消土地作为农村劳动力唯一社会保障的状况,放宽土地自由流转限制。
  
  4. 引导农村劳动力建立理性的行为价值观体系
  在改善农村劳动力就业环境的过程中,农村劳动力的主观能动性是不能被忽视的。一个理性的行为价值观体系将是农村劳动力进一步融入整个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潮流的关键因素。一是提高对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的信任。当然,这一结果实现的好坏更多的取决于政府的工作效率和社会结构。二是追求经济利益方式的合法化,要树立劳动致富的观念。三是理解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合作关系。四是要有重视自身的人力资本投资的意识,主动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就业能力。
  
  作者单位:许祥云为武汉理工大学、皮芳辉为江西农业大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