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网站首页
大学课后答案
毕业设计
高中课后答案
初中课后答案
小学课后答案
赞助我们
搜索
搜索
热搜:
物理答案
英语答案
高数答案
线性代数
本版
帖子
答案家
»
论坛
›
毕业设计
›
经济|金融|营销|管理|电子商务
›
2018试析“原生态”保护误区
返回列表
查看:
204
|
回复:
0
2018试析“原生态”保护误区
[复制链接]
490971
490971
当前离线
积分
41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幼儿园, 积分 41, 距离下一级还需 59 积分
幼儿园, 积分 41, 距离下一级还需 59 积分
积分
41
发消息
发表于 2018-7-16 12:41:33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摘要:近年来,“原生态”成为一个热门话题,社会上对“原生态”及其保护存在严重的认知误区,而这些认知误区不仅不利于“原生态”的保护,而且会干扰甚至破坏对“原生态”保护,本文试图对“原生态”概念内涵进行探讨,剖析“原生态”保护存在保护对象和保护手段上的误区,以期能加强“原生态”的有效保护。
/2/view-383982.htm
关键词:原生态;保护;商品化
一、“原生态”的概念内涵
“原生态”一词渊源于自然科学中的生态学,是一个生僻的专业术语,如今在社会科学和大众文化中频繁使用,在“中国知网”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以“篇名”为检索项,“原生态”为检索词,精确搜索1979―2007年以内全部数据库全部期刊,共搜索到377条相关结果,其中,1979―1988年为0条,其余详细情况见下表:
从字面意思理解,“原”可解释为“原来的”、“原始的”。“生态”(Eco-)来自生态学(Ecology),生态学指“研究生物与其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生态”一词是指不同物种间及物种与环境间相互的依赖关系,因此它具有比环境一词更深一层的含义。环境是指人们周围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物质世界。20世纪50年代以后,现代工业造成的环境问题引起人类健康和生存的重大危机,促使生态学研究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研究紧密结合,生态学跨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结合的领域。跨部门合作研究将环境和健康整合起来,运用生态学的模式来处理危机,产生了一种新的健康观念――生态大众健康,即促进健康的科学和艺术。研究显示,人类健康的基础是清洁的空气、干净的水和完整的生态系统。因此,从生态大众健康的意义出发,“原生态”可引申为“无污染”、“绿色”、“环保”、“健康”、“和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现代化进程加快,现代都市生活紧张、喧闹,人际关系淡薄与疏离,都市人渴望“回归自然”,与大自然保持亲密的、近距离的接触, 《刘三姐印象》、《云南印象》、“原生态民歌”、乡村旅游之所以受到追捧,正因为这些文化现象所展现的来自“大自然” 自然美、朴素美的美学特征某种程度上迎合了都市人“回归自然”的心理诉求。因此,从“大自然”自然美、朴素美的美学特征的角度讲,“原生态”可以定义为自然的、野生的、朴素的、乡村的、边远地区的。“原生态” 保持事物的真实状态,不像人工雕琢处处渗透着人类的创造性,彰显着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痕迹。
二、“原生态”保护误区
1.“原生态”保护对象的误区
在“原生态”保护问题上,存在着严重的误区,即“原生态”保护对象认识上的误区。人们对“原生态保护到底要保护什么”认识模糊。当前学术界探讨“原生态”保护多集中于“原生态”文化的保护,即以“原生态文化”为保护对象。 “原生态”文化的保护应该坚持“取其精华,排其糟粕”的原则,如果不加甄别,势必鱼目混珠,颠倒保护对象,造成非有效保护的恶果,甚至起到干扰和破坏作用。那么这里有必要对文化的“精华”与“糟粕”的标准进行界定,为避免引起概念上评判的歧义,从评判权、评判的依据、文化多样性、时代性切入较为全面、客观和科学。因此,“原生态”文化保护的对象应该是进步、和谐、健康、发展的“原生态”文化。
在我们的实践上,却常常因为种种原因走进保护的误区,网上一篇文章《少林寺与原生态》说,“一位研究员告诉我云南某地很有趣的事情:当地人以前一直住在树上,现在盖起了砖房,因为政府要搞原生态旅游,就要求当地人扒了砖房在树上搭棚子住,把大伙气坏了,我们好不容易从树上下来,你现在又让我们上树去……”。政府此举的错误在于:把原始、落后、贫穷当作“原生态”文化保护对象,“原生态”概念模糊,混淆“原始性”和“原真性”,人类学家格雷本认为,所谓原真性,是一种人的概念,其实原真性是在不断变化的,他指出变化就一定会使原真性丧失是一种荒谬的观点。国际著名旅游人类学家科恩也指出原真性不等于原始性,原真性是可以被创造的。“原真性”是进步的,“原始性”是落后的,二者之间不能划等号,概念模糊导致把原始落后的事物当作保护对象。我们保护是为了进步,不是为了倒退,这种保护不仅仅没有进步,反而影响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是一种倒退,阻碍了社会文明的进步。
2.“原生态”保护段和措施的误区
1997年,中央乐团著名作曲家田丰先生在云南创办了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传习馆,传习馆以“原汁原味,求真禁变”八字为教学规范,不允许对传统民族文化做任何加工,不允许学员看电视,因为:“电视看多了,电影看多了,就连自己的服装都不愿意穿,跟着社会跑了。”结果,传习馆以师徒反目、田丰先生去世而流产,这一事实就为“静态式”、“禁变式”“原生态”保护观做了注脚。“原生态”歌手阿宝在《原生态是个“蛋”》一文中说到,石占明是专家认可的“原生态”歌手,有人指点他要保持“原生态”形象,所以即使他演出收入相当不菲,在城里买了房,雇人放养羊群,可接受记者采访时仍旧要违心地说,“出了名还想回家放羊”, “怕受到城市污染要保持原生态”等等,甚至还得回去甩羊鞭,拍照片。
以上两个案例是“原生态”的“静态式”、“禁变式”保护的典型,这种保护手段和措施违背了人类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在整个人类历史上,随着人们需要的变化,传统的行为和态度不断在被取代或改变着。正如没有哪个人永远不死,也没有哪种文化模式永远不变,” “人类的社会文化和生物进化一样,也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向高级阶段逐渐地发展”。“原始状态”的“静态式”、“禁变式”保护实质是拒绝发展变迁,结果只会阻碍社会进步,加速文化“枯萎死亡”。“原生态歌曲”是劳动人民、村野匹夫日常劳动生活的创作,劳动生活是“原生态歌曲”孕育和发展的营养和土壤,离开了营养和土壤,“原生态歌手”和“原生态歌曲”也就变质了。真正意义上的“原生态歌手”和“原生态歌曲”应该扎根于生活,而不是保持所谓的“原生态形象”。外界也不应该强迫他刻守以前的“原生态”生活,只是那样,他就失去了“原生态歌手”的内涵,其实,对他本人来说,“原生态歌手”的称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奠定经济基础,达到更理想的生活状态,保护“原生态形象”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原生态”本是开在山野中的山花,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它静静地、自然绽放,太多人为的“保护”反而起不到保护作用。
而且,此类“原生态”保护手段拒斥“原生态”文化商品化,很多人持这样的观点:商品化导致“原生态”不再“原汁原味”,破坏“原生态”文化的真实性,现代化和商业化是魔鬼,原生态天使,贫穷落后等于原生态,无知等于淳朴。其实,“原生态”保护与开发并非总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一方面,商品化使得人们对“原生态”有更多的关注和更深刻的认知,客观上有利于“原生态”的保护,另一方面,“原生态”开发保护中的庸俗化泛滥的问题不在于商品化本身,而在于对商品化的理解不当和低级运用。前进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事物总在矛盾中运动和发展,平衡只是相对的,暂时的。要解决那些阻碍和制约协调发展的因素,这就需要不断研究“原生态”保护与开发的协调发展问题。
更为严重的是,缘起于“原生态”概念正确认知缺乏、利益驱动、不了解或不尊重“他者”文化的外部保护要求是“非人道的”。“非人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在自己享受着现代文明的成果时,却理直气壮地要求“他者”保持“原生态”,保持贫穷和落后;另一方面,把“他者”作为参观与研究的“活标本”是否符合“他者”的意愿?掌握话语权的主流文化圈在呼吁保护非主流的“他者”文化保持“原生态”的出发点是否尊重了“他者”的意愿?如果“原生态”保护要以牺牲“他者”的利益为代价,那么岂不走向了“原生态”保护以人为本的反面吗?执着于所谓的“原生态”文化诉求,有可能使我们走入这样一个误区和伦理上的尴尬:以自己所身处的文化作为中心标准来审视其他一切异质文化,在要求其它文化在保留自身以往简陋的文化样式来满足自己的审美要求的同时,却容许自己享受现代文明所提供的一切成果”。任何关于的保护理念和实施手段,如果离开了对人的关注与重视,就是舍本逐末。
所以,靠外部力量强迫的“静态式”、“禁变式”保护道路根本走不通,最终还得依靠费孝通先生提出的文化自觉理论。提高文化自觉,实质上就是强调突出民族意识,“积极的民族认同即社会成员积极、自豪地对待自己的族属,对自己民族的语言、文化和历史传统充满情感,而且总是毫不犹豫地站在本民族立场上看待有关问题。这种认同使得本民族有强烈的内聚性,有力地维系着民族的团结和统一。”如果缺乏积极的民族认同,保护的对象只是外壳,没有体现生命力的精神内核。当然,强化民族意识,并不是主张民族中心主义,排斥它文化,关键在于如何在现代化过程中,本民族成员如何实现文化自觉,取其精华,排其糟粕,丰富民族文化,与它文化“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和而不同。
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文化传播研究中心
参考文献:
[1]尚玉昌.生态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5:1-2.
[2]任文伟,郑师章.人类生态学[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6:258-259.
[3]王希恩.民族认同与民族意识[J].民族研究,1995,6:32-33.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