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经济全球化与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推动现代物流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港口作为综合运输网络的枢纽,作为现代物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要满足顾客不断增长的服务需求,要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立足,必须不断拓宽其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效率,朝着提供全方位的增值服务方向发展。本文探讨了港口现代物流的发展优势,总结了港口物流系统发展的现状, 指出了港口物流的发展对策,对港口现代物流的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2/view-386979.htm
关键词:港口;物流规划;发展对策
一、引言
现代物流包含物流服务和物流管理两个层面内容。物流的本意是连接供给和消费,克服时空差异,实现物的价值的经济活动,一般包括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流通加工、配送以及与之相关的信息、商务、资金服务等经济活动。物流管理以电子商务为核心,包括企业资源计划、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因此现代物流是物流服务与电子商务为核心的物流管理的融合,实现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商务流的史为有效的管理。现代物流实质就是通过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和现代化的管理实现物流的最低成本、最大效益。
1.我国物流业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物流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尤其是在1999年11月,国家经贸委会同世界银行召开了现代物流国际研讨会后,现代物流发展迅速。但是由于我国物流刚刚摆脱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从总体来说,我国的物流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总的来说,我国物流业的发展现状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物流业的发展逐步得到重视。近几年来,我国部分省市政府已开始认识到物流对于推动经济发展、改善投资环境和提高地区经济和工商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性,把发展现代物流作为一项涉及经济全局的战略性问题来抓。以天津、上海、深圳、山东三市一省为例,为了使地区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三市一省”都从战略高度出发把发展物流作为经济腾飞的重要措施和支撑点之一。
企业开始重视物流管理工作。我国一些工商企业已开始认识到物流是企业降低物资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之外,能够使企业增加效益和增强竞争能力的“第三利润源”,如海尔集团,把物流能力摆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位置,实施企业流程管理再造工程,将集团的采购、仓储、配送和运输等物流活动统一集中管理,成立了物流推进部门,下设采购事业部、配送事业部和储运事业部,对物流业务和物流资源优化重组,从而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一批运输、仓储及货代企业逐步向物流企业发展。随着我国社会物流需求的增加,以及对物流认识的深化,我国在计划机制下形成的一大批运输、仓储及货代企业,为适应新形势下竞争的需要,正努力改变原有单一的仓储或运输服务方向,积极扩展经营范围,延伸物流服务项目。逐渐向多功能的现代物流方向发展。
国外物流企业开始进入中国。由于我国物流企业的经营规模、管理技术和管理水平相对落后,其服务质量还很难满足一些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对高质量物流服务的需求。因此,近年来国际上一些著名物流企业普遍看好我国物流市场,陆续进入我国,在我国许多地方开始建立物流网络及物流联盟。他们运用国际成功的物流服务经验,为客户提供完整的综合物流服务。
物流服务质量管理开始得到重视。我国的一些物流企业开始把提高服务质量作为与国际接轨、进入国际物流领域的入门证。
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逐步在物流业务中运用。目前我国己出现了为电子商务服务的以高科技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它们充分利用互联网、无线通信、条形码等现代信息技术,以代理的形式,对物流服务实行
统一管理,建立了全国性的、快速的、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专门服务于电子商务的物流服务系统。
2.世界港口物流发展趋势
“大物流”趋势: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促使港口物流必须向国际化、规模化、系统化发展,港口物流产业内部的整合,与路域、航空物流的全方位的合作都是势在必行,通过联合规划与作业,形成高度整合的供应链通道关系,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为客户提供更为满意的服务。
“一体化”趋势:港口物流的服务功能将进一步拓展。充分依托港口附近的物流园区开展“一体化”的物流服务,开展如腹地运输、拆装箱、报关、报验、包装、质量控制、库存管理、订货处理和开具发票等增值服务,提供金融、保险等方面的服务,提供货物在港口、海运及其他运输过程中的最佳物流解决方案。
“职能港”趋势:高科技在港口物流中的应用力度加大,各种先进的技术,如条形码技术、自动识别技术、自动分拣技术、卫星定位技术、自动仓库、集装箱电子识别技术、物流仿真技术、辅助决策技术等在港口物流领域广泛应用,使港口物流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逐步实现“传统港”向“智能港”的转变,实现物流运作方式的现代化,物流工艺合理化,物流设备自动化、电气化,全面提升港口物流的竞争力。
“虚拟链”趋势:港口是“虚拟物流链”的控制中心。港口物流必须建立在港口物流信息平台的基础上,形成四通八达的高速“虚拟供应链”,提高物流信息的搜集、处理和服务能力,缩短物流信息交换与作业时间;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提供电子定舱、网上报关、报检、许可证申请、结算、缴(退)税、虚拟银行等网上服务;依托“虚拟链”建设服务涵盖全球的“虚拟港’,加大港口的腹地范围;通过“虚拟链”,使港口物流的供应链上任何一环都能达到资源、信息共享,从而实现总体功能最优化的物流服务目标。
二、港口发展物流的优势分析
港口和物流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可以说港口是物流链上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物流的开展离不开港口的服务,而物流的兴起和发展又为港口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新的机会,提出了新的要求。港口为了能在新的环境中更好的生存和发展,就会进一步扩展它的服务功能,增加其服务附加值,逐渐发展成为现代化的物流中心。总的来说,港口发展物流的优势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港口在整个物流链具有独特地位。港口是整个水陆运输的枢纽,在整个运输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国际贸易货运量90%以上经海运完成。因而港口在整个运输链中,总是最大量货物的集结点,地位十分重要。若在港口地区建设分拨中心、配送中心、流通加工中心等,提供仓储、装卸、包装、运输、加工、配送、拆装箱和信息处理等系列增值服务,能促使国际物流顺利进行,使港口成为联系陆向腹地和海向腹地的中枢。
港口具有良好的硬件设施。港口企业都拥有比较先进的装卸设备,拥有码头岸线资源和相当规模的码头、后方陆域面积较大的堆场或仓库以及良好的集疏运系统。这些硬件设施为港口从事物流服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港口具有整合生产要素的功能。港口作为国内与国际市场的接轨点、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的交汇点,是人流、货流、商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的聚集点,具有发展成为物流生产要素整合平台的资源优势。港口通过发挥经济的聚集效应,整合各种生产要素,能够发挥1+1>2的效果。因此,港口是现代物流网络链中最有可能发展成为整合生产要素功能的大平台。
港口能够集结大量的信息。港口企业是以装卸搬运、仓储运输为主要业务的,拥有长期建立起来的、遍布全国的客、货运网络。港口作为信息流的交汇点,在信息管理和信息传递上也有一定的基础。
对临港工商业有着集聚作用。临港工业是港口吞吐量持续增长和效益增加的重要支撑,也为港口发展相关分拨配送等综合服务产业发展提供了现实的可能。加快临港工商业集聚,发展物流分拨业,将成为弥补不利区位的战略举措。
拥有大量的管理经验和管理人才。港口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应用于运输组织、管理、技术、经济的一整套方法,拥有一大批从事运输服务的人才,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营经验,这些经验在现代物流中仍可以发挥作用。
此外,对城市和地区持续发展及乡镇城市化发展具有牵动作用。
综上所述,港口从事物流服务,构筑物流中心节点,将有利于物流生产要素的整合,具有投资省,起步快,易上规模等优点。
充分发挥港口开展物流服务的优势,就要对港口的物流系统进行合理规划,只有把握好港口物流系统规划的原则,才能港口物流系统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并提高物流企业的效益。
三、港口物流系统发展的原则和规划步骤
1.港口物流系统发展的原则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也必须不断调整自己的理念。港口物流体系也必须做出调整,在满足货主的服务需求的同时使得各种运输方式的运输网络有序化、协调化、积极化的发展。具体原则有:
综合运输网络协调发展的原则。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等运输方式,均有其各自的技术经济特点和合理的使用范围,在综合运输体系中都占有相应的地位。因此,在港口运输网络规划中,应围绕水路运输服务为中心,根据本地的自然、经济特点和货物流量与流向,发挥各自运输方式的优势,使得各种运输方式在整个体系中能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形成合理、优化的物流服务体系。
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与运输工具协调发展的原则。进行港口物流中心规划时,应考虑地区的实际情况,重视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与运输工具的协调发展。
网络的点、线能力协调发展的原则。运输网络主要是由点、线组成的。同样,以交通运输为基础的物流体系也应该考虑到运输站点、运输线路、服务结点等的综合配套。
经济合理和系统优化的原则。建立港口物流网络的根本目的是以最少的运输成本,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满足货主对运输的需要。
运输资源优化配置原则。依赖信息技术手段、契约合作关系、小企业大操作的动态资源组合可以达到全球运输资源的最优配置。对单一的水运运输而言,它自身的优势是有限的,但是,通过多种运输方式的组合,可以调动最充分的优势和实力,从而能够最优良地满足客户需求。
可持续发展原则。鉴于目前国内交通运输业面临的形势,运输能力短缺的矛后十分突出,而运输需求将长时期持续增长,交通环境问题日趋明显。因此,运输网络的规划决策中,应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降低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切合实际循序渐进原则。国内港口企业在基础设施、技术水平、信息化程度、资金实力方面与国外发达国家港口企业相比差距很大,所以国内港口企业在进行港口物流中心规划时不能好高鹜远,在能力允许的基础上要贯彻切合实际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未来经济腹地的物流服务需求和本企业的资源和能力,做出适当的规划。
2.港口物流系统规划的步骤
进行港口物流系统规划,首先必须对运输现状有客观、深入的了解,这是网络规划和设计的基础。其次,必须确定规划和设计的目标以及可选择的方案。必须结合物流体系的实质,从社会、经济、技术、环境以及货主行为诸方面对运输物流规划的目标进行详细的论证。方案选择过程就是优化的过程,具体方法应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最后,必须从社会、经济、技术、环境等多方面对规划方案的效果进行综合评价,选择最优方案,从而达到规划预期的目标。整个步骤如下图所示:
四、港口物流系统的发展战略阶段和对策
1. 港口物流系统的发展战略阶段
港口物流系统的发展战略分为调查分析、需求及服务水平预测和物流规划三个阶段。
调查分析阶段:对港口物流规划所需的各项资料进行调查分析是物流规划的基础工作。调查资料是否全面、准确,将直接影响到物流发展预测及现状物流系统评价的准确性,进而影响到物流系统规划的合理性。因此调查是一项细致且繁重的工作,资料的获取涉及到物流的源和流、物流设施以及与物流有关的社会、经济、自然、土地利用等方面。在此阶段,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港口城市及其腹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港口的发展状况及其物流基础设施现状、物流的流动情况等。
需求及服务水平预测阶段:物流需求预测试是港口物流系统规划的主要部分,对港口的货源、进出货物数量、腹地经济的支柱产业、以及产业的发展趋势、世界经济对资源的而求动态及其相关竞争港口的吞吐量进行合理的预测,才能为确定港口物流园区的规模提供可靠的依据。
规划阶段:港口物流系统规划的内容主要有发展战略规划、布局规划和工程规划三方面,具体包括港口物流发展战略规划、港口物流用地和基础设施布局、物流链的设计和物流信息系统规划。港口物流系统要进行港口物流发展战略规划,必须根据调查分析和物流需求分析所得出的结果,来确定港口物流未来的发展战略目标、速度和规模。其次,根据物流的整体发展规划确定港口物流园区的建设用地,包括分布模式和数量;同时布置相应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生产性泊位、深水泊位、靠船泊位、进港航道、库场、作业区等面积、容量、位置的设计。再次是物流链的设计,确定与港口联系密切的物流企业和其他部门、决定物流链的各个环节、选择物流链各个环节的主体企业、确定物流链的主导企业与参与企业横向纵向的联合协议、计划和确认物流链的运作模式与管理模式。最后是港口物流信息系统的规划。建立有效的物流信息平台能使物流供应链和需求链保持同步、等量、及时的流动,提高港口经营运作的效率。
2.港口物流系统发展战略所遵循的原理
物流系统的发展战略是一个涉及许多方面的系统工程,所以在制定港口物流系统发展战略时要遵循一定的原理,才能使战略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具体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物流供需平衡原理。物流的需求与供应的平衡是一个基本的指导思想。港口物流的供应包括交通运输的供应和物流节点的供应。交通运输的供应是指码头、生产性泊位、深水泊位、靠船泊位、进港航道、仓库、作业区等的面积、容量和通货能力。物流节点的供应是指港口物流活动中所进行的包装、装卸、保管和流通加工等设施设备的容量及服务水平。港口物流的需求包括货物的位移及其相关服务(含信息)的需要,它是受港口本身通货能力、服务能力、腹地经济发展水平、产品进出口能力和其他港口的竞争状态所影响。
物流成本效益分析原理。港口物流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看成是一个物流园区,在这个物流园区内部,依托港口的特色,为消费企业提供从原材料的购买、经过生产过程的产品的存放、搬运、装卸、海运及其报关、金融保险服务等。在诸多业务开展的同时,合理控制物流成本,找到投入产出的最佳方案是提高港口物流效益的重要手段,而物流成本效益分析就是运用经济学原理及技术经济的原理与方法来研究物流的成本、效益的方法。港口物流成本是指由于货物实体的位移而引起的有关运输、包装、装卸等成本。长期以来物流成本被认为是企业第三利润源,但是诸多企业难以按照物流成本的内涵完整地计算出物流成本,更谈不上对效益的评预测和核算了。所以必须通过物流成本管理对物流经营中所发生的成本进行单独地计划、分析、核算、控制,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港口经济效益的目的。
供应链管理原理。供应链管理事一种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它执行供应链中从供应商到最终用户的物流计划和控制等职能。供应链管理通过前馈的信息流和反馈的物料流及信息流,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管理模式。它把不同企业集成起来以增加整个供应链的效率,注重企业之间的合作。
利用供应链原理能够使得港口物流的运作模式发生深刻的变化。首先,使得港口从单纯的运输装卸服务扩大到对全程服务。其次,供应链的无缝连接使得港口物流服务的时间性更强,效率更高。再次,供应链管理对港口物流信息化程度产生了较高的要求,客观上推动了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最后,物流供应链的管理加快了港口物流设施的改进,因为只有现代化的物流设施和设备才能提供符合供应链一体化要求的服务。
3.港口物流系统发展的对策
物流需求量决定着物流规模的大小,正确进行物流需求量的预测是合理进行规划的基础和前提。
(1)港口需求量的准确预测
港口物流规划的前提是对港口基础设施、港口城市经济和腹地经济的发展水平以及港口的通货量进行调查,然后进行港口物流需求的预测。目前采用的方法主要分为弹性系数法、时间序列法和货运强度法三种预测方法进行港口需求量分析。
弹性系数法:港口物流业与港口本身的通货量以及港口城市和腹地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有着密切联系,港口城市以及腹地经济的发展会带动港口通货量的增加,引发港口物流的需求。而港口物流需求的增长也会拉动港口城市和腹地城市的经济发展,弹性系数法就是在充分研究港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分析港区经济发展趋势,确定港口城市和腹地城市的目标年GDP增长率,运用物流与GDP建立回归模型求出相应的弹性系数,然后根据目标年GDP的增长率与相应的弹性系数来预测港口年物流量。
时间序列法:港口物流量的历史数据也反映了自身的发展规律,用物流量与时间变量做线线性回归,采用趋势外推的方法预测末来年的物流量,即为时间序列法。
货运强度法:货运强度是指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产生的货运量。通过腹地经济和港口城市中,水运占整个货运量的比值来推算港口的货运量,然后通过货运量与物流量之间的关系,推算出港口的物流需求量。
(2)港口物流需求量的确定
弹性系数法比较复杂,时间序列法中物流量的数据得到难度较大,所以,采用货运强度法对港口物流需求量进行预测,具体过程如下:
首先要对港口货运量进行预测,然后再根据物流量与货运量的比例推导出物流需求量。物流需求量,具体公式如下:
(3)业务流程再造,优化资源配置
业务流程再造是指通过资源整合、资源优化,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和供应链管理体系高速发展需要的一种方法。它将为企业重新构建价值链和核心业务流程,从本质上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4)建立相应的人才配套机制
人才是发展的源泉,港口现代物流的发展离不开对人才机制的规划。目前港口物流人力资源基础相对薄弱,总量规模小,平均学历与职称水平低,知识和技能结构体现浓重的传统生产特色,难以适应港口物流产业跨越式发展的需要;中高级人才比例太小,而其中又以工程技术人员居多,具备现代物流理念,熟悉现代物流运作,通晓本领域和相关领域业务的复合型物流高级管理人才非常缺乏。因此,应该及时采取措施对人才的引进机制和储备机制做出规划以满足对人才的迫切需求。结合港口人才结构特点,目前人才的引进工要是指中高级物流经营管理人才的引进,中长期要建立人才资源信息库,不间断跟踪,适时引进需要的人才。
四、结论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内经济的持续发展,物流业也会随之有更迅速的发展并将为港口企业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与挑战。港口物流是动态开放的系统,发展港口物流需要基础设施、信息系统、政策体制等因素支持,同时也需要港口企业自身的观念转变、不断的创新、积极的协作精神、良好信誉及合理的人才政策等。通过发展港口物流带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实现港口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而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作者单位:长春市委党校
(编辑 雨露)
The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 into the modern physical distribution system of port
Abstract: Industry of modern logistics increasingly grows up with the swift development of global economic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ort is known as a crucial juncture in the all-around transportation net, both be faced with new accident and challenge. It’s necessary to widening serve function, advance serve efficiency and to provide the omni-directional services in order to satisfaction client on the increase serve demand and to base the port upon the market. The paper made a study on the predominance of modern physical distribution development about the port, summarize theactual state of theport physical distribution system, indicate the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 of the port physical distribution, It has definite refere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ort modern physical distribution.
参考文献:
[1] 董千里.高级物流学[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28.
[2] 吴清一.物流学[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96:35.
[3] 张晓萍.物流现代化及仿真[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44.
[4] 包建民.物流现代化[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7:21.
[5] 李万秋.物流中心运作与管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7-13.
[6] 孙明玺.预测与评价[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1986:22-25.
[7] 王少梅.物流系统过程[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2:1-7.
[8] 秦明森..实用物流技术[M] .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1:152-154.
[9] 王荣成.图们江地区物流预测研究的理论与方法[J].人文地理,1999,14:21-25.
[10] 李采蓉,王志平.新的组合模型及在港口客流量预测上的应用[J].辽宁大学学报, 2000,27:310-312.
[11]云俊,王少梅.物流系统的多目标预测[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 14:243-245.
[12] 肖湘,周传丽.物流理论研究新进展及其评价[J].宏观经济研究,2005(2):31.
[13] 周启蕾,朱国宝,萧汉梁.我国物流理论研究的现状与未来[J].中国流通经济,20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