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网站首页
大学课后答案
毕业设计
高中课后答案
初中课后答案
小学课后答案
赞助我们
搜索
搜索
热搜:
物理答案
英语答案
高数答案
线性代数
本版
帖子
答案家
»
论坛
›
毕业设计
›
经济|金融|营销|管理|电子商务
›
2018美日技术创新与贸易竞争优势演变差异的结构性因素分 ...
返回列表
查看:
255
|
回复:
0
2018美日技术创新与贸易竞争优势演变差异的结构性因素分析
[复制链接]
6991589
6991589
当前离线
积分
41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幼儿园, 积分 41, 距离下一级还需 59 积分
幼儿园, 积分 41, 距离下一级还需 59 积分
积分
41
发消息
发表于 2018-7-16 10: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内容提要: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技术创新和贸易强国,美国和日本技术创新绩效与贸易结构的优化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体现出明显的差异并导致贸易竞争力的较大反差。本文借用固定市场份额法,对美日两国从上世纪80年代末到本世纪初技术创新的产业分布和出口市场份额变动的结构效应进行分解和实证分析,从而得出:两国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技术创新产业选择方向出现了明显的不同,从而产业结构(贸易结构)的转换出现了较大差异,美国结构成功转型,贸易竞争优势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而日本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转型一直在摸索阶段,结构升级的缓慢是日本贸易竞争优势有所下降的内在原因。 关键词:技术创新,贸易竞争优势,结构性因素
由于产业结构是决定一国出口结构转变的根本因素,技术创新通过引导产业结构的升级从而带动了一国贸易出口结构的优化。许多理论都验证了这一点:技术创新活动影响了贸易的产业组成从而影响了各产业和各国的增长机会。Dosi,Pavitt和Soete,(1990);Grossman和Helpman,(1991);Krugman,(1995);Lall,(1992,2000)等都指出:产业间知识创造和技术积累的性质差异会导致各国技术能力的特殊发展,从而对一国的贸易结构和贸易模式起了决定性的作用;Narula和Wakelin(1995)指出:一个国家的创新体系很大程度上影响一国的贸易结构和贸易分工模式,贸易结构的变动与一国技术能力的产业构成以及各产业知识和学习的累积效应及路径依赖有关。Busson和Villa(1997)认为:当一个国家在世界需求旺盛的产业中通过技术进步占据有利地位时,这种产业间的贸易和分工就会进一步推动产业、技术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随着这个国家经济的不断增长,就会导致产业内贸易的不断发展。其次,当一个国家发展了产业内贸易时,就能提供更为多样化的中间产品和资本品,从而有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和技术的转移。
美、日两国作为当今世界技术创新的主体,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以美日为首的发达国家经历了不同的产业结构(贸易结构)转换过程,美国结构成功转型,贸易竞争优势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而日本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转型一直在摸索阶段,结构升级的缓慢是日本贸易竞争优势有所下降的内在原因。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技术创新和贸易强国,其技术创新绩效与贸易结构的优化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逐渐体现出明显的差异并导致贸易竞争力的较大反差。对这两个代表性技术创新国的技术创新、贸易结构优化和贸易竞争优势的差异进行深层次的探源,具有很实际的借鉴意义。所以,本文以OECD成员国的统计数据为样本,运用固定市场份额模型,对美日两国技术创新、贸易结构演变和贸易竞争优势差异的内在原因进行分析。
一、美日两国技术创新的产业分布
1.美日两国产业技术研发投资的增长情况
从1989年—2003年,美国服务业RD经费年均支出增长率达19.7%,而制造业RD年均增长率仅为3.4%,制造业中各具体产业的RD经费年均增长差异较大。美国RD的产业分布具有明显的产业升级特点,即:相对于制造业,服务业的RD经费增长具有明显的优势,更多的RD经费流向了高技术服务业,如:服务型的研发活动和计算机咨询、软件开发和服务等行业。从制造业看,虽然整体的RD经费增长较为缓慢,但是其中的高技术产业或中高技术产业却具有较高的增长率。如:精密仪器、医药等高技术产业和电力、非电力机械等。美国计算机产业的发展使得印刷行业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技术含量越来越高,相应的RD投资也增多。而美国制造业中RD增长速度较慢的是纺织品、非金属矿业、贱金属等传统产品,美国RD产业分布充分说明了美国产业结构软化和制造业内部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在原因。见表1和表2。
从日本看,1989年—2003年间,日本服务业RD年均支出增长率高达92.1%,但是这是在日本服务业的RD投入基数极低的基础上增加的,(1989年—1994年累计只有52.6亿美元,同美国相比几乎是微不足道),因此尽管从1994年开始,日本加大了对通讯和计算机服务等方面的研发,但是同美国的差距依然很大。日本制造业RD经费支出年均增长率为6.7%,几乎是美国制造业RD经费支出增长率的2倍,这反映了日本对于制造业的重视,也说明了相对美国而言,日本制造业具有更强的竞争优势。从制造业看,两国的RD投入都避开了市场需求增长率较低的传统产业,如:石油开采和提炼、纺织品和服装、非金属矿等。但是,美国的办公设备及计算机制造业和汽车业的RD经费支出在国内都是属于相对增长较低的产业,而这两个产业在日本是相对增长较快的产业,这说明美国的研发更大程度上是放在服务业等软产业的开发上,而日本还是体现在硬件制造和传统产业上。见表3和表4。
2.美日两国产业技术研发投资累积额的比较
从1989年到2003年间,美国RD经费支出最多的产业是服务业;其次是高技术产业:航空航天、通讯电子设备、办公设备及计算机制造、仪器、医药以及两个中高技术产业:汽车和工业化工,这反映了美国产业的研发态势与产业结构升级的规律基本上是一致的。日本从1989年到2003年间,RD经费支出最多的产业是通讯与电子设备,达1244.7亿美元,这反映了日本对电子这一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视。但是,日本其他支出RD经费较多的产业多为中高技术密集型的传统产业,如:汽车、电子机械、工业用化工、非电力机械等,这说明日本产业的研发态势基本上处于由中高技术产业向高技术产业的过渡阶段。
二、美日两国技术创新与贸易竞争优势演变的结构性因素分解
1.固定市场份额模型CMS的介绍
该模型的主要内容是:如果一个国家在世界市场上的出口份额保持不变,则该国的贸易竞争优势也保持不变;而如果该国在世界市场的出口份额发生变化,表明其贸易竞争优势发生了变化。对这种出口份额增长(下降)的变化率进行分解,可得出影响出口份额变动的因素,并从中把贸易结构(由产业结构决定)对竞争优势的影响提取出来。
Tysynski于1951提出了固定市场份额模型(constant market shares model),将出口的增加分解成数项不同因素的效应,并认为要排除商品结构效应、市场增长效应等因素的影响,才不会高估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后来,De.Vries(1976)、Richardson(1971)、Learner E.E and Stern R.m(1970)、Fagerberg and Sollie(1987)、Hiroya Ichikawa(1997)、Laursen(1998)等人对CMS模型的方法和运用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完善,使该模型能很好地对一国出口增长的因素进行结构性分解。本文在借鉴Laumenl998年结构分解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对CMS模型的进一步变型;把影响一个国家出口份额变化率的因素分为四个部分:(1)初始贸易结构效应(ST效应)。这个效应反映贸易国在初始年份是否处于有利的专业分工模式,如为正,则为正确有利的分工模式;如为负,则表明该国初始年份处于不利的分工模式。(2)市场增长适应性效应(SME效应)。这是一国进入需求快速增长产业的能力,如为正,表示该国具有进入快速增长行业的能力,正值越大,这种能力越强;如为负,则表示该国进入需求快速增长行业的能力较弱。(3)市场衰退适应性效应(GAE效应)。这是一国退出市场衰退产业的能力,如为正,表示该国能较快退出衰退的行业,而把更多资源用于新兴产业,正值越大,这种能力越强;如为负,表示该国退出衰退行业的能力较弱。(4)市场份额效应(SH效应)。该效应反映一国在出口结构不变的情况下,各产业出口数量份额的增加或减少对总体出口份额的影响。
出口份额的分解公式为:
令:(代表一个国家的出口占世界全部出口的比重)
(代表一国某一特定产业出口占世界全部该产业的出口比重)
(代表世界该特定产业出口占世界全部出口总额的比重)
Xij代表j国i产业的出口额
则: (1)
对进行扩展,可得: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