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64|回复: 0

2018中国工商银行跨国并购与海外业务发展研究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Rank: 1

积分
41
发表于 2018-7-16 09:44: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一部分 引言

在金融全球化迅猛发展和加入WTO的背景下,实现银行国际化是我国银行业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从宏观角度看,银行国际化是指一国银行业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全过程,它一方面指本国市场对外国银行的开放,即引进外资银行;另一方面指本国银行走向国际金融市场,即本国银行的跨国经营。在我国金融市场逐步对外开放和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外资银行不仅大量涌入我国而且开始参股中资银行,业务经营范围和活动区域也在不断扩大,这些银行通过对我国金融资源的积极利用,获得了很高的新的创利能力。
随着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构成中担当的角色日益重要,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通过跨国并购来拓展海外业务,以充分利用国内外金融资源,发展海外业务,参与国际银行业的竞争与合作成为了我国银行业在经营制度、机制、方式、规则等方面进行改革,以日益与国际接轨,应对加入WTO后国内金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内部环境和全球金融一体化的外部环境的要求,实现中国银行多样化、风险分散化的经营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必经之路。
作为国有大银行之一的中国工商银行,早在成立之初,为发展国际业务,就开始与境外机构合资组建中外合资银行,进行了跨国经营的初步尝试。但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合资银行这种经营形式的局限性也越来越明显。为此,工商银行在对跨国经营发展战略积极推进的同时,按照有进有退、突出发展重点、优化资源配置的原则,逐步退出了合资银行的经营,而将重点转向了打造自己的海外机构版图上,积极推行跨国经营战略。
2006年伴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向世界,国有银行也纷纷迈出国门,收购海外银行和公司,这说明国内银行开始融入全球银行业的大环境中,向着国际大银行的方向前进。而在中国拥有丰富客户资源的工商银行更是不断扩张其海外版图。目前中国工商银行的境外机构网络布局已初具规模,境外资产稳步增长,经营效益逐步提高,跨国经营战略有了飞跃性的拓展。
然而透过大好形势,我们应该客观的看到,由于中国银行的跨国经营刚刚起步,经验未免不足,在经营过程中还将面对种种的问题和突发事件。因如何应对跨过经营中的问题和不足,接受购机金融市场日趋激烈的竞争考验,以在国际银行市场中稳定地位,屹立于不倒之地呢?下面,本文将主要针对中国工商银行并购的现状和特点,分析并解决并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预测其并购的发展前景,实现工商银行海外业务的发展的可行性。
第二部分:文献综述
「内容提要」
本综述主要围绕与中国商业银行与国际接轨,开展跨国经营、发展其海外业务这一中心,描述分析了在当前国内外金融的发展环境下中国工商银行实现跨国并购与开展海外业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结合目前已有的实证研究,对已经开展跨国海外业务的银行进行分析评价,对其中存在的问题,从国内外金融的角度提出解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跨国并购/ 海外业务/金融
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银行业展开了大规模的并购活动,此次全球银行并购浪潮存在两个迥异的情形:第一种情形是积极的并购行为,主要是指大银行间的并购以及银行的横向并购;另一种情形就是中小银行间的并购。相比较而言,中小银行为摆脱自身困境而采取的被动举措却显得较为理智。中小银行的并购,由于规模经济、范围经济效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大幅度削减由于重复业务等所带来的成本损失,同时提高资产回报率。与国内中小股份制银行比较起来,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资产规模已经相对较大,占据着绝对的垄断地位。然而其绝对规模较国际大银行还有很大差距,其在国际业务方面更不具与国际大银行相竞争的实力。国有商业银行尚需进行并购以扩充资本,实现规模经济,提高经营竞争力。
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金融自由化、国际化以及工业组织结构的创新,银行技术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电子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在银行业的广泛应用,使银行规模效率所要求的规模边界也相应扩大了国际银行业并购浪潮一浪高过一浪,甚至出现了超级大银行的趋势。银行业是一个不完全竞争的行业,银行有一种扩大规模的冲动。这是由两方面因素决定的:一是由商业银行所提供产品或服务的独特性决定,二是由商业银行扩大经营规模的技术优势决定。
一 外部环境
作为相对率先进驻国际市场,开展跨国收购和海外业务的中国工商银行,其经营业务的开展,是摆脱现有发展模式对中资银行在海外市场业务发展的制约,整合海外资源、实现资本重组,以高起点进入新的海外市场和业务领域的重要途径。本文将从国内外金融市场两方面分析其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国际银行业的发展经验表明跨国并购的必要性
通过跨国并购是拓展海外业务的重要途径。跨国并购是指跨国银行通过收购债权、控股、直接出资、收购股票等多种手段取得被收购银行所有权,并使被收购银行丧失或变更法人资格的法律行为。在金融全球化迅猛发展的今天,跨国并购已经成为国际大银行进行全球扩张和增强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手段。银行通过跨国并购可以构筑多方面的优势,如进入和占领新的市场,扩大业务领域,增强竞争实力,增加盈利能力等。近年来国际银行业的跨国并购活动十分活跃,如 1998年德意志银行并购了美国信孚银行;2004年4月苏格兰皇家银行以105亿美元收购了美国第一宪章银行;10月西班牙桑坦德中央银行以89亿英镑收购了英国阿比国民银行,一举成为欧元区市值最大的银行;2004年1月渣打银行以33亿美元收购了韩国第一银行等。从2004年7月英国《银行家》杂志对世界1 000家大银行的排名来看,排在世界前10位的银行中,有5家是白1995年以来通过跨国并购实现规模扩张的,其中,汇丰银行集团更是通过跨国并购逐步实现全球化的成功典范。
(二)国内金融市场对中国银行国际化发展的需要
银行国际化是指一国银行业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全过程,它一方面指本国市场对外国银行的开放,即引进外资银行;另一方面指本国银行走向国际金融市场,即本国银行的跨国经营。在我国金融市场逐步对外开放和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外资银行不仅大量涌入我国而且开始参股中资银行,业务经营范围和活动区域也在不断扩大。截至2005年6月末,外资银行在我国已设有225家营业机构,240家代表处,并参股多家中资银行。通过对我国金融资源的积极利用,外资银行获得了新的创利能力。对中国银行业而言,通过在国内市场与外资银行的竞争与合作,自身在经营制度、机制、方式、规则等方面日益与国际接轨,国际化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有了很大提高。然而,引进外资银行仅仅是银行国际化的一个方面。目前加入WTO后国内金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内部环境和全球金融一体化的外部环境都要求中国银行业必须选择多样化、风险分散化的经营战略,在有效巩固国内市场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拓新的国际市场,充分利用国内外金融资源,积极发展海外业务,主动参与国际银行业的竞争与合作。
二 自身优势
作为国有四大银行之一的中国工商银行,在其发展跨国并购、开展海外业务方面,拥有远大于其他银行的优势和必要性,本文将从规模经济的角度对此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规模经济的定义
规模经济(economy of scales)又称“规模利益”(scale merit)。规模指的是生产的批量,具体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生产设备条件不变,即生产能力不变情况下的生产批量变化;另一种是生产设备条件即生产能力变化时的生产批量变化。规模经济概念中的规模指的是后者,即伴随着生产能力扩大而出现的生产批量的扩大,而经济则兼有节省、效益、好处的意思。按照权威性的经济学辞典的解释,规模经济指的是:在给定技术的条件下(指没有技术变化),对于某一产品(无论是单一产品还是复合产品),如果在某些产量范围内平均成本是下降或上升的话,我们就认为存在着规模经济(或不经济)。具体表现为“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向下倾斜,从这种意义上说,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便是规模曲线,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上的最低点就是“最小最佳规模(minimum optimal scale)”。上述定义具有普遍性,银行业规模经济便由此引申而来。
(二)大银行在扩展业务,银行世界化方面的优势
从商业银行扩大经营规模的技术优势来看,大银行一般具有如下技术优势:(1)商业银行经营一般需要购置较多先进的技术装备和较大的基础设施投资,这些投入在完成后一定时期内相对稳定。随着银行经营规模的扩大,单位资产平均固定成本会相应降低。(2)随着银行传统业务逐渐减少,表外业务尤其是金融衍生工具交易业务大量增加,扩大业务量的边际成本几乎为零或很小,规模经济效应更加明显。(3)大银行能够充分利用其商誉、管理技术、营销技术等无形资产的边际开发成本为零或很小、而供给弹性无限大的特点实现规模经营。(4)银行规模越大,它向社会提供的银行服务范围越广
(三)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规模经济分析
在我国银行体系中,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处于高度集中地位。据1997年的数据计算,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集中度和集中系数分别为79.11和435.63,这两个数字的含义是,国有商业银行市场占有份额达到整个市场份额的79.11%,其资产规模为整体金融机构平均规模的435.63倍,对此产和市场占有绝对的控制权。
综上所述,作为拥有众多客户和业务的中国商业银行,在进行跨国并购、开展海外业务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自身大银行的优势,抢占市场制高点,同时,作为国有四大银行之一,在积极进行银行国际化、响应国家需求方面,也应责无旁贷的起到领导和模范作用。
三 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银行的世界化进程刚刚展开,未免还有种种不足,另外,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存在集中度相对于过高、对存款的占有份额过高、经营规模相对于其各项指标显得过大等问题,使我国市场结构呈现出一种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行政型的高度垄断状态,造成了金融资产配置结构与经济结构的严重不对称,从而也影响到了国有银行的发展和相关业务的拓展。
这就要求中国工商银行在进行跨国并购和开展海外业务的过程中,从自身实际出发,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劣态,扬长避短,对将要面对的问题有科学的预测和分析,运筹帷幄、积极面对,扎实稳妥的走好跨国经营的每一步。
四 初步结论
通过对中国工商银行跨国并购与海外业务发展研究进行的文献综述,我们得出如下结论:首先,工商银行进行跨国并购,开展其海外业务,是自身发展和国内外金融市场的共同要求;其次,作为中国国有四大银行之一的工商银行,具有绝对的大银行地位,有利于在其银行世界化中发挥大银行的优势,抢占金融市场;最后,由于历史和国情原因,大银行本身具有一定的弊病,工商银行应正确分析自身形势,发挥优势,将负面影响降至最低,把握好机遇,走好跨国并购,开展海外业务的每一步。
第三部分:中国工商银行并购的现状、特点和存在问题

1、 中国工商银行开展并购业务的现状
在国际银行业并购浪潮的影响下,近年来香港市场的并购活动也非常活跃。其中,中国工商银行在香港市场的两次较大的并购活动,为我国银行业通过资本运作,进行跨国并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2000年7月,经京港两地金融监管当局的批准,中国工商银行成功收购了在香港注册上市的友联银行控股股权,并将其更名为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有限公司,成为第一家通过并购拥有海外上市公司的中资银行。工商银行并购前,香港友联银行属香港最差的银行之一,当时不良资产率达31.4%,亏损5.4亿港币。并购后工商银行即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其实施资本重组和业务整合。2001年,中国工商银行将其原香港分行的资产和负债注人工银亚洲,使该行的经营实力和市场形象大为改观。根据协议,中国工商银行香港分行注入到工银亚洲的资产总值为130亿港元,其中100亿港元负债,净资产为23亿港元,无形资产为7亿港元。2001年末,工银亚洲的总资产已经达到400多亿港元,不良资产占比下降为7%。 2002年5月工银亚洲又进行了配股和工商银行主动减持等一系列资本运作,通过积极采取调整经营方向,优化业务结构,完善管理机制,严控经营风险,处置不良资产,推动资源整合等多方面配套措施,工银亚洲财务状况明显好转,整体经营状况发生显著改观。 2002年末资产总值为622.62亿港元,实现经营净利润 4.75亿港元,不良资产率降为2.3%,在香港拥有20家分行,且在香港银团贷款市场上业绩不俗,以牵头银团贷款总额20.4亿美元的成绩位居亚洲市场第6位。中国工商银行在香港市场的首次并购为我国银行利用资本运作方式拓展机构网络和海外市场提供了成功范例。此后,工银亚洲于2001年11月参股中保国际9.9%的股份,间接成为太平人寿的股东。2002年3月26日又投资 1.867 5亿港元,收购中保国际旗下太平保险24.9%股份,成功地进入了保险市场。
2003年工银亚洲在香港市场进行了第二次较大的并购,收购了富通集团(2003年全球银行按资本实力排第37位)持有的华比富通银行的全部股权,一举成为香港市场按总资产排位第6的大银行。作为工商银行海外业务的旗舰,工银亚洲以在香港市场做大做强为发展目标,并希望借收购继续扩大分行网络。此次并购的华比富通银行主要涉及富通集团在港零售银行业务和商业银行业务,收购完成后工银亚洲的中小企业和零售客户营业网络得到大规模提升,拥有42家分行和5个商业银行服务中心。
与汇丰银行大手笔的跨国并购相比,中国工商银行在香港市场的两次并购也许不足为道,但正是这两次并购不仅开创了我国银行海外并购的先例,而且对并购方式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为我国银行通过跨国并购实现海外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中国工商银行开展并购业务的特点
从金融业的发展趋势看,追随产业扩张潮流重新进行全球布局已经成为越来越多金融机构的战略选择。近年来跨国银行普遍表现出了追随客户、服务客户的原则。跨国银行通过与跨国公司总部紧密的业务联系,当跨国公司的海外子公司有金融需求时,跨国银行比当地银行或其他外国银行拥有更多的服务优势。在这一方面,工商银行充分发挥整体优势,以境内外机构业务联动发展海外业务,在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方面做了大量探索性工作。该行在中国金融政策体系框架内,通过创新产品,改善服务,成功地为一些企业解决了境外融资难题。目前工商银行可以向企业提供的融资产品除常用的直接贷款、出口信贷、对外担保、组织银团贷款等方式外,还有一些更为便捷的新型融资方式,如“内保外贷”方式,通过工商银行境外分支机构向境外的企业或项目公司直接提供融资。
面向德国和欧盟其他国家的中小银行方面,工行推出了“欧元中国通(ChinaEuroExpress,简称CEE)快速汇款服务”,即,为其提供所有汇往中国的欧元汇款和清算服务。汇款的收款人可以是遍布全中国的公司和个人客户,其开户行可以是工行各分行,也可以是国内其他商业银行。该产品为德国乃至欧盟汇往中国的汇款提供了一个安全、高效、准确且低成本的汇款渠道,同时,也扩大了国内兄弟分行的存款来源。此服务一经推出,即受到德国及欧洲各中小银行的关注,继去年奥地利上奥地利州银行、西班牙大众银行和意大利储蓄银行协会三家成员行主动在工行开立欧元清算账户,专门用于CEE业务的往来后,德国的西德意志州银行也通过德国国内清算系统向工行发送欧元汇款指令,办理对华汇款业务。
在伦敦的工行机构———工银伦敦了解了大量的来英国投资的中国企业信息,协助国内机构争取相关账户和业务。日前工银伦敦借助熟悉中英两国金融市场的突出优势,通过量身定做账户方案等方式,为在英国AIM市场上市的中资企业提供金融服务。
工银伦敦2003年正式开业,经过了市场开拓阶段后,2005年,工银伦敦的贸易融资已开始转向如何为国内机构提供优质服务、创造协同效应、谋求双赢上。他们与深圳分行联动,为客户在工行一条龙办理信用证通知、议付、无追索权买单、福费廷等业务,当年累计办理相关福费廷业务340多万美元。截至2005年年底,工银伦敦已帮助国内机构贴现累计达1亿美元,270多笔。
另外,作为中介,工银伦敦还帮助上海、广西、四川等分行联系伦敦当地的外国银行处理了4笔开证行为高风险国家银行的承兑后票据,累计金额220万美元,实现不占用自有资金、资本金的真正意义上的中间业务收入2.8万美元。与同业保持良好的关系,买入二手短期贸易融资资产,当年累计达5400多万美元,平均收益在40基点左右。
应该说,加强联动,以工行整体优势实践跨国经营是工行在进行跨国并购、发展海外业务方面最大的特点。如工行推出的“欧元中国通”、“承诺互换”、跨时区头寸管理、信用证代付等新业务,均是建立在内外资源共享、互利互惠前提上的内外联动。而通过“欧元中国通”和欧元中国通私人汇款服务的主动营销,工行可以得到更多的对华汇款,直接为国内行争取到了更多的外汇存款资源;通过推广“承诺互换”,可以从源头上为国内分行争得优质客户资源,获得低风险业务,取得可观效益;跨时区头寸管理可以使总行在境外的闲置资金得以利用,在增加总行资金回报的同时改善了分行的流动性;贸易融资业务的优质服务和进一步让利,在满足国内分行融资需求的同时,也提高了工行的贸易融资能力和收益水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