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89|回复: 0

2018中美贸易摩擦与日美贸易摩擦的比较异同探讨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Rank: 1

积分
41
发表于 2018-7-15 17:51: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4年伊始,美国接连对中国商品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其频率之高超过以往。随着中国2013年取代美国成为全球第一货物贸易大国以及中美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正走向高发期。如何应对美国频频挑起的贸易摩擦,将是今后中国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需要共同面对的重大课题。本文拟将当前的中美贸易摩擦与当年的日美贸易摩擦进行比较,分析二者之间的异同点,以从中获取某些启示与借鉴。
一、二战后日美贸易摩擦的发展演变
由于国际市场的空间有限以及贸易伙伴之间在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水平、进出口商品结构、利益诉求等方面存在差异,国际贸易摩擦不可避免。二战后,日本经济逐渐恢复并高速增长,1968年日本跃升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在这一过程中,贸易立国战略对日本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日本经济贸易的快速发展,打破了原有的世界经济格局,加剧了各国和地区之间贸易发展的不平衡,从而引发一系列经贸摩擦。其中,日美贸易摩擦最受关注,影响也最大。
(一)初发时期(20世纪50年代中期~60年代)
20世纪50年代初,伴随经济逐渐恢复,日本纺织产业出现了产能过剩,迫切需要扩大海外市场。当时,欧洲处于战后复兴阶段,日本与英法等发达国家尚未恢复正常贸易关系,而许多发展中国家仍处于殖民统治下,美国成为日本最主要的产品出口地。由于日本纺织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价格低于国际市场,对美出口不断扩大,1955年日美之间在战后首次爆发纺织品贸易纠纷,从此拉开了日美贸易摩擦的序幕。
直到20世纪60年代前期,日美贸易摩擦主要围绕轻工业品、杂货品等展开,涉及棉织品、手帕、鞋、金枪鱼罐头、陶瓷器、缝纫机、胶合板、玩具等产品。其中,围绕纺织品的摩擦最为激烈。在美国的压力下,日本自1956年1月开始就对美出口棉织品实行自愿限制,1957年双方签署《日美棉织品协议》,直到1971年签署《日美纺织品协议》,日美纺织品贸易摩擦才告一段落。
1965年,日本对美贸易出现顺差,并在此后的40多年里(除1967年和1975年外)基本保持顺差,美国对外贸易政策随之发生微妙变化,日美在钢铁贸易领域开始出现摩擦,并成为60年代中期以后的主要摩擦领域。1969年1月,日本对美钢铁出口启动自愿限制措施。
这一时期,日美贸易摩擦虽然增多,但所受关注程度有限。这是因为20世纪70年代以前日美之间的贸易总体上是一种垂直关系,日本没有对美国构成明显的竞争。虽然日本对美出口不断增加,但在60年代中期以前对美贸易收支一直处于逆差状况,1961年曾达到10.3亿美元。①另外,美国出于政治利益考量,十分重视发展美日伙伴关系,如通过定期召开美日经济相关会议等,及时沟通和解决美日经济关系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二)频发时期(20世纪70年代~80年代前期)
20世纪70年代以后,全球经贸自由化快速发展,日本第二经济大国的地位不断得到巩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对美出口继续扩大,除个别年份外对美贸易都保持顺差,日美贸易摩擦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随着日本产业结构的重心从资本密集型逐渐向技术密集型转变,日美间贸易摩擦的领域亦从钢铁扩大到家电、录像机、船舶、汽车、半导体等。到80年代中期,日美间的钢铁贸易摩擦落下帷幕,双方政府达成协议,日本对美钢铁出口实行自愿限制。
此期间,日美围绕彩电的贸易摩擦不断升温。自1970年8月起,美国对日本制造的电视机及相关产品先后采取停止验关、认定倾销、要求日本自愿限制出口、征收倾销税等措施,抵制从日本进口。继彩电之后,日美间围绕汽车领域的贸易摩擦更加引人关注。随着两次石油危机的爆发,具有节能省油特点的日本汽车等交通工具在美国十分畅销,对美出口迅速扩大。1980年2月,美国汽车劳动协会要求日本对汽车出口实行自愿限制。次年5月,日本决定将1981年度、1983年度和1985年度的对美汽车出口量,分别控制在168万台、185万台和230万台。②除汽车外,1983年4月,美国开始对来自日本的大型摩托车进口实施特别关税配额措施。日美间围绕汽车、摩托车等产品的贸易摩擦,一直持续到90年代前期。此外,这期间美国还要求日本对从美国进口的牛肉、橙子实行自由化,日美两国在税务、技术专利等领域也开始出现摩擦。
全球贸易摩擦的实践表明,当摩擦扩大到半导体、汽车、通讯产品等涉及国家安全或具有战略意义的领域时,双方妥协的难度增大,摩擦会进一步升级。20世纪70年代以后,美国一方面继续要求日本实行自愿出口限制,国内也采取相应的限制进口措施等,另一方面开始重视本国产品对日本市场的准入问题,要求日本对外开放农产品、高科技产品、服务业等市场。
(三)全面升级时期(20世纪80年代中期~90年代前期)
由于20世纪80年代日本汽车大量进入美国市场,加上里根执政期间美国的巨额财政赤字和高利率政策,加剧了日美间贸易不平衡。1980~1984年,日本对美出口在其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从24.2%上升到35.2%,而自美进口的增幅明显低于对美出口,贸易顺差扩大至330.8亿美元。③在这种情况下,80年代中期以后,日美贸易摩擦进一步激化,日本四大经济团体经团联、日经联、同友会、商工会议所的会长在1986年初会见记者时均表示,解决贸易摩擦是日本最大的课题。
值得关注的是,美国开始将汇率作为缓解贸易收支逆差和贸易摩擦的重要工具。1985年9月,美国召集西方五国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达成广场协议,使西方主要货币对美元升值,日本成为美国施压的主要对象,日元被迫大幅度升值。与1984年度相比,1986年度日元兑美元汇率平均升值52.8%,到1988年度涨幅更达90.4%。④这一轮日元升值的幅度之大、对日本经济的影响之深,至今仍为各界所议论和探讨。
当日元升值没有达到美国所期待的效果后,美国又从其他方面寻找原因和对策。1988年,美国出台了新贸易法,强化1974年贸易法中的301条款,即启用所谓的超级301条款。根据该条款,美国有关部门可以对其认定的贸易对象国的不公正交易惯例等行为进行调查,并就取消该交易惯例等发起谈判,如果与已认定的问题国谈判在三年内没有结果,则可对该国采取报复性措施。日本成为美国实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