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18|回复: 0

2018《国际贸易法》双语教学实践与反思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Rank: 1

积分
41
发表于 2018-7-15 17:25: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国际贸易法》双语教学实践与反思
一、双语教学内涵与教学目标的设定
  从中国高校实践看,开展双语教学的目的是将双语教学作为切入点,充分利用和借鉴国外的教学资源和教学经验;借鉴国外高校相关专业课程的教学资料、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及考试考核规范;积极借鉴和引用优秀的原版教材、国外经典案例,逐步实现本土教育与国际教育同步接轨,提高专业的教育教学水平。本项目教改实践证明,如果生搬硬套上述目标,即有落入为双语而教学的本质主义倾向,则会影响实际效果。双语教学的施教对象、课程特点、教学管理的要求不同,适合的双语教学的方案必有很大差异。笔者认为专业课双语教学的内涵和目标设定应是:以学生实际为出发点,以提高学生在专业学习和工作中的英语应用能力为目标,培养和提高学生借助英语工具解决法律专业问题的能力,具体而言,即查阅英文文献、解读英语法规、解读英语案例和撰写英文小结等能力[1]。
  二、教学语言的选择
  双语教学评估的指标要求其授课语言达到某种量化的标准,比如有50%以上的教学语言是英语,有50%的考试语言是英语等。许多双语教学研究者试图对其内涵、教学目标和教学规范做出限定,共识是:以英语教授专业知识,并以此作为双语教学和专业英语课程的区别。此类量化标准的出发点是约束教师并保证教学质量,是双语教学不可逾越的探索和有益尝试。
  从境外经验看,美加等移民国家的双语教学主要是基础教育的一种语言政策,目标是帮助母语为非英语的少数族裔孩子更好地适应英语社会。我们讨论的是大学阶段的双语教学,是在中文环境中如何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以适应未来的国际化人才需求。显然,国外双语教学与中国双语教学只是异出而同名,内涵不同,其经验和理论对双语教学的借鉴意义不大。
  香港的双语教育从大学前的基础教育开始,贯穿大学专业教育始终。由于其社会语言背景和语言教育需求与大陆有相近之处,其经验和教训更值得我们关注。从学者的研究结果看,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的香港双语教育并不成功。研究者的结论是一个在语言环境、社会政治背景和经济实力等方面比内地任何一所城市似乎更适合进行全英文教学的城市,香港已经为这一实验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并带来了严重的语言与社会问题,大多数使用英文实施教学的学校未能培养出预期的高水平学生,与此同时,学生的中文水平反受到严重影响。研究者提醒:现在内地为解决传统英语教学费时低效的问题开始流行起似乎是多快好省全英文授课的教学模式,显然是忽略了双语教学的众多问题。其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即教师和学生的英语水平不够,而强行推动实施专业知识的英语教学。值得警醒的是,由于教师和学生的英语水平不足以完全采用英语教学,为了有效的知识传授和课堂沟通,而产生一种混杂的课堂语境。香港双语教师在课堂上不断地进行中英双语的转换,学生可以选择性地听老师的中文讲解,而不必理会教师使用英语进行的解释。这种做法既延搁了专业知识的教学,在语言教育方面又事与愿违[2]。
  从英语学习规律看,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其相关能力有:书面语言的输入和输出;口头语言的输入和输出。传统观点是中国内地的学生口语听力差,因此,采用英语作为双语教学的授课语言的一个重要理由是让学生在双语课堂上提高专业英语的听说能力。本课程的教改实践结果显示:第一,高标准的双语教学对大部分学生的听说能力没有显著的帮助,投入大产出小。第二,对于专业英语能力而言,最困难也最基础的环节,并不是口语和听力,而是书面语言的输入能力,即阅读能力。如果拥有很好的阅读能力和基础,口语和听力只要方法得当,短时间就能得到突破,而阅读能力的提升,绝非短期可以见效。因此,双语教学的语言能力目标重点不宜放在授课语言本身及英语听说能力方面,而是学生在某专业领域的书面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三、教学方法的探索
  近年有些教师将实验式教育引入双语教学课堂[3],重视教学过程的实践性与应用性,本文也做了相关尝试。从调研的结果看,学生对本课程的接受和欢迎程度比较高,原因不在于双语教学对他们的帮助,而在于采用了如下与传统灌输式不同的教学方法。
  (一)英语学习方法的指引。
  大多数学生在多年的学习英语过程中,缺少方法,也缺乏兴趣。本教改项目给学生专门设置了基础英语的学习方法专题、专业英语的方法指引等环节,并指导学生将这些方法运用于课程学习中。
  (二)把双语课堂设计为使用英语的过程。
  在课堂用语、一般交流、学生已经熟悉的专业表达这些学生有能力适应和接受的环节使用英语讲授课程,重点放在书面英语应用能力训练:法律专业英语文献数据资源、英语词汇工具软件、法律英语工具书和英语学术文献软件的应用能力。
  (三)研究式学习。
  《国际经济法》是《国际贸易法》双语课程的先修课程,学生对国际贸易法的重点问题已经有所学习,以双语方式对内容重复讲授意义不大。因此尝试指导学生进行探索式的研究学习,由老师提出方向,引导学生查阅专业英语文献并研讨。
  (四)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本课程在大班和小班模式中都尝试分组学习、每周分组总结报告、师生深度沟通,老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指导、组织讨论并答疑,同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计划。在小班模式中,老师只给学生研讨框架、基本方法、基本工具和基本要求,将更多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要选择方向,把握进度,检索收集和整理文献,翻译整理,撰写英文结论,大多数学生显示出比大班模式更高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