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网站首页
大学课后答案
毕业设计
高中课后答案
初中课后答案
小学课后答案
赞助我们
搜索
搜索
热搜:
物理答案
英语答案
高数答案
线性代数
本版
帖子
答案家
»
论坛
›
毕业设计
›
经济|金融|营销|管理|电子商务
›
2018日本泡沫经济问题的研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返回列表
查看:
311
|
回复:
0
2018日本泡沫经济问题的研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复制链接]
4278788
4278788
当前离线
积分
41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幼儿园, 积分 41, 距离下一级还需 59 积分
幼儿园, 积分 41, 距离下一级还需 59 积分
积分
41
发消息
发表于 2018-7-15 14:00:57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摘 要】 二战后,日本经济保持了高达半个世纪的快速增长,让全世界为之惊叹。但是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日本受泡沫经济的影响,经济出现大面积的衰退。为了避免我国重蹈日本泡沫经济的覆辙,有必要吸取日本在经济发展进程中的经验教训。以此为切入点,分析当前我国发生泡沫经济的可能性,并提出相应的应对与防范措施。本文将从日本泡沫经济的形成、发展、崩溃和原因入手,通过对两国经济的对比分析,阐述我国出现泡沫经济的可能性,并提出有效预防泡沫经济的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泡沫经济;原因;影响;启示 一、日本泡沫经济的产生、发展和破灭 对于泡沫经济的理解,国内外专家达成两点共识:第一, 市场中有很多因素,比如资本价格的变化,服务业的繁荣等等,以及人们投机的心理,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使得泡沫的出现成为可能。第二,人们经济生活与泡沫经济的出现息息相关。市场的异常兴奋,都体现在人们的不理智,这种不理智让泡沫越吹越大,随之而来的是人们欲望的不断膨胀,最后造成的结果是泡沫越大,破灭后损失越惨重。 1.日本泡沫经济的产生 第一,股价上涨。日元升值造成的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对日本实体经济的冲击,日本经济遭受微创,股市应该走低,但股市却反常性的走高。日本经济陷入严重的困境。政府试图调用指令,提高股市的价格,黄金贷款已用于购买,银行系统遭受严重损失,但银行掩盖这些损失。 第二,地价上涨。地价走高导致股价走高,股价走高反过来更促进地价的疯涨,资产价格和实体经济相互借彼此增长,形成一个巨大的泡沫。 2.日本泡沫经济的发展 1987年,日本的泡沫经济表现在以下2个方面: 第一是股市泡沫。1989年,仅东京证交所上市公司的市值总额就超过了当年的GDP,日经平均指数更是从13114点上升到38915点,增加了两倍多,可见股市泡沫之严重。 第二是房地产泡沫。在1990年,世界经济范围内有名的新闻便是仅东京都的地价总额便相当于美国全国的地价总额,这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都是极为罕见的。 3.日本泡沫经济的崩溃 泡沫经济的崩溃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第一,地价和股价泡沫崩溃。 1991年第二季度起,直到2005年1月,土地价格下跌了一半左右。股价从1989年的最高点跌了约39000日元到2002年的最低点,约8000日元,同比下降约80%。1991年第二季度开始的土地价格下落,成为泡沫崩溃的起点。1992年,地价涨幅从去年的14.1%下降到10.4%。1999年以后,土地价格下跌,部分进一步扩大。2004年的8.4%,是土地价格下降的最大跌幅。 第二,不良债权大量产生。 土地和股票价格暴跌,银行产生大量不良贷款。日本的银行和金融机构不透明,导致银行不良贷款各种事故。 1993年3月,政府公布的各类银行不良贷款8万亿日元。一些研究机构估计为46万亿日元至56万亿日元。1998年,日本放宽贷款条件,债权人,不良贷款统计。1996年,政府宣布,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35亿日元(包括低迷的债务,损失索赔,利息减免索赔)。 有些研究人员估计,不良贷款超过了100万亿日元。增加的不良贷款,迫使银行利润和资本进行处理,银行的盈利不足以弥补索赔损失所造成的银行本质上是陷入亏损,缺乏股权资本,信贷能力下降。 第三,银行等金融机构大批倒闭。 银行的不良贷款不断增加,日本民众和企业对银行信任不断下降,甚至使金融体系产生动摇。由于银行股票大幅下跌,陷入流动性危机,银行间拆借资金困难,致使银行大量破产。 后来,政府债券信贷银行,长期信用银行和其他各大银行,各大保险公司关闭了一个又一个,以日本的经济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恐慌运行在一些地方,在稳定的情况下,存款限额保险制度停止执行政府担保,并承担破产的银行和破产家庭储蓄和被保险人的保险公司全额支付。几年后,银行破产潮消退,动摇了居民和银行存款的限制保险制度不能被重新引入,一再推迟。 二、日本泡沫经济的原因分析 1.大量过剩资本的冲击是引发泡沫的根本原因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泡沫经济便是一对矛盾的激化,即大量过剩资本与相对稀缺的投资机会,这便必然导致资产价格的猛涨。20世纪70年代年代中后期,日本开始进入低速增长期,资金供应并没有减少,但有利的投资机会减少,这就导致金融证券、房地产投资等行业使用了这部分资金。而且,20世纪80年代后,强劲的出口优势,贸易盈余的不断扩大,也造成了国内资金额的进一步增加。 2.日元升值后反萧条政策力度过大 1986年一个显著的日元升值后,日本出现了整体性经济衰退。日本政府采取放宽的货币政策。 1986年2月至1988年3月调节贴现率四次,同比下降2.6%,低层次的折价率一直持续到1990年5月。 1987年10月黑色星期一股价暴跌,日本经济继续强势上涨,货币政策应拧紧松动,但为了防止股票价格和经济衰退,紧缩措施。 3.金融本体开放化过程中导致风险管理薄弱 20世纪80年代,金融本体开放化和非金融机构的快速融资扩金融衍生品业务快速发展。足够的资金,积极融资,财务机制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风险管理不严,关注抵押品价值,蔑视审查职能的金融资产,投资过热等因素推动股市和房地产价格上升显著。 4.景气超出政府预期,投资者过度乐观导致过度投资 日本经济在石油危机之后,减少了对石油资源的依赖,非制造业的快速增长配合日元升值,大量高收益机会被创造出来。1988年之后,经济保持高速增长,连续第四年超过政府的预测,新的奇迹见证了日本的经济。这一长期的繁荣继续超出很多人的预期,企业家误认为经济将长期延续。日本公司的股票被低估了,成为了公众对于股票早期下落的普遍认识。由于各种因素,支持企业技术发展,提高竞争力,价格将恢复上涨。企业家预期高,导致过度投资。 三、中国经济与日本经济的相似之处 1.九十年代初中国经济出现泡沫而后崩溃 1992年中国沿海房地产某些领域出现泡沫。深圳、三亚、北海等城市发展的土地价格,写字楼房价很短时间出现暴涨。三亚,北海和其他投机资本聚集地,房地产价格上涨速度在短短几个月内,超过了东京市中心最快的房地产价格上涨速度。1993年7月,国家采取了控制措施,沿岸一些地区的房地产泡沫迅速崩溃,各大金融机构在危机时几近破产,一系列事件导致整个金融体系和宏观经济近乎崩溃。 到目前为止,三亚、北海仍然崩溃的泡沫遗留下来的未完成的建筑和未经处理的不良资产仍随处可见。这一次爆发的房地产泡沫及其崩溃,直到现在,也对中国经济造成了严重后果,使中国经济出现了巨大倒退。 2.九十年代后半期经济下滑,通货紧缩 1993年上半年,宏观调控部门采取软着陆措施控制经济过热。自改革开放以来,尽管价格和需求相互影响,通缩螺旋下落时有发生,但如此严重的情况确实从未有过 3.货币调控宁紧不松,加重通货紧缩 从1999年到2003年,通货紧缩,综合经济衰退。同期,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速下降至15.2%,年平均增长,1980年比1997年低9.4个百分点,贷款的增长速度降低到12%,宏观经济之间已经没有可能过热和通货膨胀,货币宽松政策,增加货币和贷款增长的量不会造成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能起到缓解和消除通货紧缩的作用。 四、日本泡沫经济对中国的启示 1.于经济上升期严防资产泡沫暴涨 从日本泡沫经济崩溃的严重后果,可以看到泡沫经济的危险。我们应当采取措施,预防泡沫经济的出现,如果泡沫出现的话,我们应当想尽一切办法使泡沫破碎。但这将造成对金融体系和宏观经济的严重打击,如果担心遭受打击,并采取温和的措施,以维持泡沫,却会使经济泡沫越来越大,甚至造成更大的灾难。所以如何权衡利弊,把握尺度才是关键。 2.不宜谨慎过度防范泡沫造成经济下滑 泡沫经济崩溃后,日本经济进入了长期的低迷,这让本来在狂热之中的日本人重回理性,但也使得日本人变得谨小慎微,日本银行和其他宏观调控部门害怕重蹈泡沫经济的覆辙,因此采取了严格的金融监管,并长期不敢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便使得日本经济在泡沫经济后长期一蹶不振,反而阻碍了应该得到发展和恢复的经济,因此中国政府应当采取严格的监管,但同时,一定要防止出现过犹不及的做法,过度抑制市场,又会打消投资者的积极性。 3.扩大投资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应当彻底停止,防止复出 日本政府实行了多年扩大投资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不断扩大投资,促进经济发展,其造成的结果是,造成了金融业的困境和总体经济的衰退。1997年,日本政府采纳民众以及学术界的整体意见,将扩大投资的扩张性财政政策缓慢退出历史舞台,这在日本全国达成了空前的一致,大部分人并不存在怀疑,因为大家深受泡沫经济其害。 4.市场化改革力度应适当 日本政府在泡沫经济后面对巨大的压力,为了解决经济衰退的深层问题,采取了快刀斩乱麻的方式,釜底抽薪,裁减公司人员,改革会计制度,采取从深层次出发解决问题的思路。 中国的情况虽然和日本的情况十分相似,但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在推进市场医疗化,教育产业化的同时,也暴露了很多的问题,譬如居民收入增长过慢,难以承受消费需求下滑等难题。这与日本当年的情况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中国的市场化现在并不十分发达,与中国一段时间实施过计划经济有部分关连,市场化的理念和深入程度都不及日本,应该把握好改革的力度和进程,更加注重公众利益和承受力。 参考文献: [1]高鸿业 《西方经济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 [2]张维达 《政治经济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6月. [3]卢现祥 《新制度经济学》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 [4]冯昭奎 《日本经济》(第二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7月. [5]张红 《房地产经济学》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 [6]池元吉 《世界经济概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6月. [7]孙执中 《日本泡沫经济新论》 人民出版社2001年7月. [8]迈克尔-波特(美) 《日本还有竞争力吗》 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 [9]黄利明 日本泡沫经济的启示 时事报告. [10]宾建成、罗先成 泡沫经济形成的特殊机理及其防范对策 吉首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期. 作者简介: 孟天任(1990),男,籍贯:山西,日本横滨国立大学2015级硕士在读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修辞学在广告分类学当中的应用。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