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网站首页
大学课后答案
毕业设计
高中课后答案
初中课后答案
小学课后答案
赞助我们
搜索
搜索
热搜:
物理答案
英语答案
高数答案
线性代数
本版
帖子
答案家
»
论坛
›
毕业设计
›
经济|金融|营销|管理|电子商务
›
2018我国中药资源进出口贸易及其潜力分析
返回列表
查看:
264
|
回复:
0
2018我国中药资源进出口贸易及其潜力分析
[复制链接]
1950611
1950611
当前离线
积分
41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幼儿园, 积分 41, 距离下一级还需 59 积分
幼儿园, 积分 41, 距离下一级还需 59 积分
积分
41
发消息
发表于 2018-7-15 12:41:27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中医药(含民族药) 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数千年来为中华民族及世界人民做出了巨大贡献。2015 年, 中药学家屠呦呦因青蒿素的发明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使中药资源更加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和欢迎。我国的中药资源, 主要包括中药材及饮片、植物提取物以及中成药和保健品等,集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以及重要的生态资源于一身, 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之一。其进出口贸易源远流长, 有史料记载, 早在西汉年间我国就开始了中药材的国际贸易。
[本文转自 第论文网代写国际贸易论文]
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 中药资源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发展前景广阔。本文主要依据中药资源20112015 年的海关进出口数据及2015 年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承担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专项研究, 即大宗出口药材资源状况调查数据, 结合相关研究, 分析近年来我国中药资源进出口贸易现状、贸易结构、市场份额和发展潜力等,以期对促进中药资源进出口贸易及其管理提供决策参考。
一、我国中药资源进出口贸易特征
(一) 中药资源进出口呈显著增长态势, 以资源出口为主
十二五 期间, 我国中药资源进出口总额显著增长, 从2011年的18??44 亿美元增长到2015 年的36??57 亿美元, 增幅为98??32%, 平均年增长24??58%。其中, 出口总额从2011 年的16??42 亿美元增长到2015 年的28??01 亿美元, 增幅为70??58%, 年均增长率为17??65%; 进口额从2011 年的2??02 亿美元, 增长到2015 年的7??74 亿美元, 增长283??17%, 年均增长率为70??79%。中药资源进出口差额较大, 差额增长幅度不断增加, 2011 年顺差额为14??39 亿美元, 2012 年为17??33 亿美元, 2013 年为22??24 亿美元, 2014年为20??11 亿美元以及2015 年为20??27 亿美元(见表1)。
在中药资源进出口贸易中, 我国扮演了资源出口国的角色, 出口额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一直保持在75% ~90%之间, 并且进出口差额呈不断扩大的趋势。随着我国资源环境约束加大、中药资源保护意识增强以及老龄化带来的健康问题增多等情况出现, 国内中药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对一些中药资源野生稀有濒危品种、优质中药材出口均产生影响。再加上国内一些地区盲目扩大种植造成的质量下降,大宗药材的大量出口和过度利用,以及滥采滥挖药材导致许多药材的资源储量下降, 甚至面临濒危、野外灭绝的风险、环境和生态链的破坏。
( 二) 出口品种以传统的中药材及饮片为主, 高附加值产品出口逐年递增
中药资源主要包括中药材及饮片、植物提取物以及中成药和保健品三大类型, 近年来三大类型的中药资源出口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第一, 中药材及饮片是我国传统的主力出口形式, 即以药用植物的个子货, 饮片及粉末形式出口的药材, 出口金额从2011 年的8?? 31 亿美元, 增长至2014 年的20?? 84 亿美元, 年均增长率为50?? 26%, 且占中药资源出口总额的比重也逐渐增加, 从2011 年的50?? 59%, 上升至2014 年的66?? 48%, 具有绝对优势; 但2015 年出口金额有所下降。第二, 附加值高于中药材及饮片的中药提取物, 即用溶剂将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提取制成浸膏或粉末形式的商品, 其出口金额近几年也呈波动式上涨, 2015 年出口金额为7?? 5 亿美元, 占比也保持小幅增长。第三, 中成药和保健品是以最终产品形式销售, 其附加值最高。2015 年出口金额达到了近年来最高, 为4?? 4 亿美元, 其份额达到15?? 72%左右, 是增长最快的部分(见表2)。
从具体品种看, 我国中药资源出口贸易主要以二十几种大品种为主。20112013 年, 我国出口总额中占比超过1% 品种基本保持在22 类左右, 均占当年出口总额的87%以上。2014 年, 除几个大品种未统计, 数据显示, 占比超过1%的有13 个品种, 占出口总额超过了91%。在出口的大品种中,2011 年, 比重最大的为人参, 出口额为1?? 13 亿美元, 占当年出口总额的6?? 15%; 20122015 年比重最大的均为未磨的姜, 出口额分别为2?? 31 亿美元、3?? 69 亿美元、5?? 17 亿美元和4?? 16 亿美元, 占当年出口总额的10?? 29%、12?? 62%、13?? 31%和14?? 87%。
甘草和枸杞是近年来出口增长最快的品种, 截至2015 年, 贸易总额分别为0?? 83 亿美元和2?? 3 亿美元, 成为仅次于人参和生姜的大品种。在我国出口的中成药及保健品中, 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药品、安宫牛黄丸、片仔癀、清凉油和中药酒品类是重要的品种。其中, 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药品20112013年占中成药及保健品出口额比重都超过1/3, 其余品种占比相差均在15% ~20%之间。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药品, 始终是我国中药资源的大品种, 在2011 年出口总金额为0?? 57 亿美元, 占当年出口总额的3?? 08%, 是当年出口第二大类品种;2012 年为0?? 67 亿美元, 占比2?? 98%, 是当年出口金额中的第三大类品种; 2013 年为0?? 79 亿美元,占比2?? 72%, 为当年的第五大类品种; 2014 年出口0?? 76 亿美元, 占比1?? 97%, 为当年的第五大类品种; 2015 年出口为1?? 83 亿美元,占比6?? 54%, 又重新回到当年出口第二大类品种(见表3)。
(三) 中药资源出口以四大传统市场为主, 近年新兴市场涌现
日本、中国香港、美国和韩国一直是我国中药资源进出口贸易的传统市场。20112015 年, 中药资源出口超过1 亿美元的传统市场为日本、中国香港、美国和韩国,占我国中药资源进出口贸易的半壁江山; 此外, 新兴市场也不断涌现, 2011 年, 墨西哥曾经进入过超1 亿美元贸易额的国家行列,2014 年越南和荷兰首次成为我国中药资源出口超过1 亿美元的国家(见表4)。
其中, 中国香港是享有盛誉的世界贸易港口, 是中药资源转口贸易的重要集散地。2011 年和2012年, 中国香港仅次于日本, 成为我国中药资源进出口第二大贸易伙伴, 2013 年、2014 年和2015 年超过日本, 成为中药资源第一大贸易伙伴。这是由于近年来紧张的中日关系, 2013 年较2012 年中日中药资源贸易涨幅不足2%, 而同期中美、中韩贸易涨幅都较大。需要特别提到的是, 我国中药资源进出口贸易伙伴中, 荷兰从1400 万美元增加到2013 年的7000 多万美元,2014 年更是突破1 亿美元, 增长趋势明显, 其中的原因值得国内业界人士加以研究。
此外, 随着中药资源进出口贸易的发展, 贸易伙伴国家或地区的数量也在日益增加。从超过千万美元出口额的国家或地区看, 2011 年为19 个, 2012 年、2013 年则增至28个, 2014 年在缺少几个大品种统计的情况下仍然有26 个, 占其全部出口金额的94% (见图1)。
二、我国中药资源进出口贸易面临的挑战
从我国中药资源的进出口规模、贸易品种和贸易伙伴数量分析, 都呈快速增长的态势, 但同时行业内也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 中药资源发展面临诸多挑战。
(一) 国内中药资源稀缺性与大量出口和过度利用的矛盾
中药资源是我国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 随着我国资源环境约束加大、中药资源保护意识的增强以及老龄化带来的健康问题出现, 国内对中药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大,中药资源的稀缺性越来越明显。而在中药资源进出口贸易中, 我国仍是生物资源的输出国, 这与国内中药资源野生稀有品种濒危、优质中药材的结构性稀缺以及盲目扩大种植造成的质量下降等问题日益严峻的局面相矛盾。
事实上, 我国大宗药材的大量出口和过度利用, 已经导致中药资源的退化, 许多药材的资源储量下降, 或面临濒危、野外灭绝的危险。同时, 大量出口导致滥采滥挖药材, 进而引起直接或间接环境破坏以及生态链的破坏, 因此, 对中药资源进行有序开发、合理利用,以及对出口贸易流量和潜力进行深入研究, 则显得非常必要。
( 二) 中药资源出口附加值低, 且企业间存在过度竞争
从中药资源出口产品结构可知, 以中药材及饮片类的低技术含量的加工原材料出口为主, 即使是经过粗加工的提取物出口也占比很少, 而有专利技术的中成药和保健品出口更是很难突破。虽然植物提取物的出口近年来快速增加, 但仍以汁液及浸膏 或天然产物制成的苷及盐 等附加值较低的粗提物为主。近年来, 尽管中药资源出口的总额呈现出增长趋势, 相比作为原料的中药提取物和饮片增加较为显著, 但附加值较高的中成药出口增长缓慢。
在国家政策鼓励出口的背景下, 对中药材出口没有实行专营和保护, 中药材出口存在过度竞争,行业门槛低, 任何个人或企业都可以从事中药出口, 有的企业根本没有经营中药的资质, 也没有GMP 认证, 这些企业仅负担流通带来的成本, 对于环境、资源并不承担任何责任, 这些小企业的出口直接压低了中药的出口价格, 结果就是导致恶性竞争, 破坏资源, 损失效率。
(三) 我国中药资源进出口贸易管理粗放
在整理海关进出口调查数据中发现, 我国存在出口中药材名录不清楚现象。例如, 出口的中药材提取物和中药饮片中, 有相当一部分以未命名 的形式出口, 使得我们无法查明国外对中药资源的利用情况, 也无法针对性地对国内中药资源进行保护。植物提取物在出口时经常不清楚的标明提取物来源,例如2008 年, 占整个提取物出口额的49?? 4%的产品都被归入其他植物汁液及浸膏, 另外占出口额的31?? 1%的产品被归入其他天然或合成再制的苷及盐, 这样过于粗糙的标注及划分方式, 使得我国珍贵的野生药用植物被稀里糊涂地卖到了国外。
同时, 由于中药资源出口贸易管理涉及部门多, 需要海关总署、质检总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林业局、中医药局、环境保护部等多个部门的协调, 因此造成监管分工不清, 导致有检验能力的部门不能参与检验过程, 需进行管理的部门不能获取相关进出口贸易的一手信息等问题。
三、影响中国中药资源出口的因素及发展潜力
贸易引力模型作为分析双边贸易量的工具已在国际贸易中得到广泛应用, 从20 世纪60 年代开始,有学者将引力模型用于研究国际贸易流量, 通过实证发现两个国家之间的贸易流量与各自的经济规模成正比、与距离成反比。随后又引入了人口变量和贸易政策变量, 发现双边贸易流量与人口变量呈负相关, 丰富了引力模型。后来学者对引力模型不断通过增加解释变量进行扩展, 验证影响国际贸易的因素以及测度其影响程度。解释变量包括: 非关税覆盖指数、贸易限制措施、双边汇率、历史上的殖民关系、共同语言、人口密度、人口资本密集度、消费者价格指数、消费者偏好差异、运输成本因素等。通过设置解释变量来分析这些因素对两国之间的贸易流量和流向的影响方向和大小; 同时, 通过提供理论测算值与实际值进行对比, 推演出贸易双方之间的潜力是否不足或过度, 为描述两国间贸易提供了可参考的量化分析依据。
近年来, 贸易引力模型的研究方法已经逐渐引入到对具体产品和产业部门的实证检验中, 广泛应用于对贸易保护程度、贸易潜力、边境效应的测度中, 成为对非关税壁垒、市场保护、贸易集团效应测度的一种补充性、间接性的研究手段。虽然国内还没有对中药资源出口贸易的实证研究, 但由于中药资源与农产品有高度的相似性, 因此对农产品及该部门的研究分析, 对中药资源有很强的借鉴性。本文尝试运用传统贸易引力模型, 研究我国中药资源的出口状况, 除传统引力模型考虑的诸如我国对其他国家地区的中药资源年出口额 表示贸易流量的指标、我国中药资源的年生产总值 其他国家或地区的GDP 等表示经济规模的指标、我国首都北京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首都或主要城市之间的距离 等表示距离因素的指标外, 还增加了进出口国或地区的人口 进出口国或地区的面积 是否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员国 等虚拟变量,对传统引力模型进行了扩展。
作者选取了20112015 年我国中药资源出口总额最多的前30个国家(地区) 作为实证分析对象。计算发现, 保留的样本国家或地区4 年出口总额约为90?? 30 亿美元, 占我国4 年出口总额98?? 53 亿美元的91?? 6%, 基本能够反映我国中药资源产品出口的状况。表5列出了数据来源的30 个样本国家(地区)。
数据来源主要为,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承担的2015 年生物多样性保护专项: 大宗出口药材资源状况调查 的海关进出境调查数据, 单位为美元;中药资源生产总值来源于工信部医药工业统计数据, 从医药产值表中选取中药饮片和中成药两部分之和作为中药资源生产总值, 初始单位是亿元, 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当年汇率折算成美元; 中国与贸易伙伴的空间距离, 采用两国首都或两地区主要城市之间的直线距离来表示,单位为公里, 数据采自网站http:/ / www?? geobytes?? com; 贸易伙伴的GDP 数据来自世界银行数据库, 单位为现价美元; 区域面积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 单位是平方千米; APEC 数据来源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官网。
对数据进行模型实证分析后可以看出, 我国中药资源产品的出口额与我国中药资源产值、进口国家或地区的GDP、进口国家或地区的人口以及是否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员正相关, 与贸易伙伴地理距离以及贸易伙伴面积负相关。
根据模型可以看出, 在其他因素保持不变的前提下, 我国中药资源产值每增加1%, 对进口国家或地区的中药资源出口额将增长1??09%;进口国家或地区的GDP 每增加1%,对我国中药资源进口需求将增加0??35%; 而我国与进口国地理距离每增加1%, 我国对其中药资源出口额将下降0??38%。可以看出, 距离是阻碍我国中药资源出口的重要因素。另外, 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进口国家或地区人口每增加1%, 对我国中药资源产品需求将增加0??23%; 进口国家或地区面积每增加1%, 对我国中药资源需求将降低0??29%。当其他因素不变时, 我国对属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国家(地区) 的中药资源出口额比不属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国家(地区) 高出74??77%。
估算国家或地区双边贸易潜力是贸易引力模型的重要应用之一,即用实际贸易流量和用引力模型模拟的理论 或自然 状态下的贸易流量相比较, 根据比值来估算双边贸易潜力。本文对贸易伙伴市场进行具体的分类, 如表6 所示。如果潜力实现比大于2, 说明这两个国家或地区间的贸易充分或过度; 如果潜力实现比介于1 和2之间, 说明这两个国家或地区间的贸易饱和; 如果潜力实现比介于0?? 5 和1 之间, 说明贸易不足或存在贸易潜力; 若潜力实现比小于0?? 5, 则说明贸易潜力巨大。若比值在1?? 00 左右, 两国或地区间贸易状况比较合理。
综合分析, 第一, 经济规模和中药资源产值是影响双边贸易流量的主要因素。随着双方经济增长,对药物资源的需求也不断增长。空间距离和国土面积是阻碍双边贸易的因素, 空间距离越远, 运输成本越高。同时, 资源类产品受出口国资源丰富程度的影响较大。此外,本文分析结果显示,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员国双边贸易规模较大, 表明区域化因素的影响程度深, 佐证了倡导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多边自由贸易机制的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 也说明区域经济一体化相比全球化的经济行为更加容易被国家间认可和信赖。
第二, 对于发展潜力不同的贸易伙伴应有不同的策略。在列前30位的国家和地区中, 属于贸易潜力挖掘型的成熟市场国家有9 个, 属于贸易潜力巨大型的新兴市场有4个, 几乎占全部国家的一半, 说明我国中药资源出口的贸易潜力巨大。同时, 需要进一步分析对中药资源贸易的具体政策壁垒、文化阻碍以及需求的结构等, 因地制宜地制定适当的发展策略, 例如, 孟加拉国、瑞士、印度尼西亚和新加坡等4 个国家的中药资源出口有巨大的潜力,特别是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这些东南亚华人文化影响大的国家, 拥有巨大的贸易潜力。贸易潜力衰退型市场的国家或地区共9 个, 其中包括三大传统市场中国香港、美国和日本。同时, 马来西亚、越南等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较重的东南亚国家, 比较容易接受中药类型的产品。韩国也是我国的四大传统出口市场,但其属于贸易潜力开发型的饱和市场, 韩国在中药资源需求方面的潜力还能够继续挖掘, 特别是从韩国对中药资源的需求品种、水平上进行更细致的分析。
四、我国中药资源进出口前景与政策建议
中药资源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是我国独有的、宝贵的财富。为了促进中药资源产业健康发的需求, 通过分析, 特提出以下建议。
( 一) 从中药资源出口国向进口国转变
我国大宗药材的大量出口和过度利用, 已经导致中药资源的退化,许多药材的资源储量下降, 或面临濒危、野外灭绝的危险。同时大量出口和过度利用, 导致滥采滥挖药材, 引起了直接、间接的环境破坏以及生态链的破坏, 至今我国仍作为中药资源输出国角色, 已经不符合国内需求与发展。以甘草为例,随着我国野生甘草资源的枯竭, 以及对甘草研究与加工的不断深入,甘草的进口量得到快速攀升, 2013年较2012 年增长109%, 2014 年进口量与2013 年相近, 2015 年甘草进口大幅下滑, 进口量23000 吨, 金额不足3000 万美元; 鹿茸、冬虫夏草等传统出口为主的药材都有不同程度的进口。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养生保健需求必然增加, 我国将成为潜在的生物资源使用国, 通过进口保护国内中药资源才能保持资源的良性发展。
(二) 从以原材料类出口为主向有专利技术的中成药品种转变
我国中药一直以中药材及饮片类的低技术含量的加工原材料为主,始终在50%以上, 甚至还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2014 年达到最高的份额,占三类出口产品的66??5%。经过粗加工的植物提取物, 虽然从出口金额上看在不断增加, 但是在三类产品的占比却从2011 年的40??43%下降到2014 年的23??16%, 从一个侧面说明我国不仅是资源输出国, 更是原材料类资源输出国的困境。但是也要看到, 中成药及保健品作为最终产品的中药形式, 其出口金额也在不断增加, 且出口的份额在全部品种的比例呈逐年增加, 说明我国中成药及保健品的走出去 战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在中药资源的出口产品中, 要改变以原材料中药材及饮片为主的状况, 首先突破中药提取物, 可以作为短期内可挖掘的类别, 经过一定的粗加工的产品, 有望超过中药材及饮片这类的原材料品种。首先,要进一步鼓励和挖掘提取物品种的出口, 可以缓解我国目前作为资源输出国的困境。其次, 要长期积极寻求突破有专利技术的中成药及保健品出口的政策瓶颈、技术瓶颈,最终目标是提高中成药及保健品的比重。再次, 提高中药材及饮片的总量和比例, 能够缓解国内中药资源供需的矛盾和环境承载的压力。中药提取物是短期内可挖掘的类别, 经过一定的粗加工的产品, 有望超过中药材及饮片这类的原材料品种。
进口方面, 虽然数据不完整,有一定的数据统计问题, 但进口增长速度较出口增长速度快得多, 这是我国中药资源贸易可喜的方面;从进口的产品结构看, 是以中成药及保健品、植物提取物为主, 原材料性质的中药材及饮片占比反而相对较小, 中成药及保健品、植物提取物附加值较高。
(三) 中药资源出口急需培育大品种
我国目前几个最大的出口品种中, 人参只达到1 亿美元。从重点品种的种植、加工等环节开始培育, 通过创新开发产品, 带动国内整个产业链的发展, 打造中国中医药文化的特色品种和品牌品种, 如枸杞、地黄、茯苓、白术、三七(田七)、菊花和党参等中药材,2013 年的出口额都达到5000 万美元以上, 可以作为培育大品种的筛选对象。
(四) 发展传统贸易伙伴, 挖掘有潜力的新兴市场
出口方面, 中国香港、美国和日本为三大传统市场, 马来西亚、越南等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较重的东南亚国家以及韩国, 属于贸易潜力开发型的饱和市场, 中药资源需求方面的潜力还能够继续挖掘, 对中药资源的需求品种、水平要进行更细致的分析。对于具有潜力的新兴市场, 如孟加拉国、瑞士、印度尼西亚和新加坡, 有较大的贸易潜力, 一方面需要研究这些国家贸易潜力未充分开发的原因, 另一方面需要大力培育贸易发展的各种因素。同时, 进一步分析对中药资源贸易的具体政策壁垒、文化阻碍以及需求的结构等, 因地制宜地制定适当的发展策略。
我国中药资源进口, 无论从数量和贸易伙伴看, 近年来都呈上升趋势, 印度、哈萨克斯坦是我国中药资源的主要进口国, 此外, 乌兹别克斯坦、尼泊尔、土库曼斯坦等国家也是近年来的重要地区。这符合我国一带一路 倡议下, 开发资源进口国的目标。
[本文为环境保护部生物多样性保护专项14 - 02 阶段性成果。]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