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网站首页
大学课后答案
毕业设计
高中课后答案
初中课后答案
小学课后答案
赞助我们
搜索
搜索
热搜:
物理答案
英语答案
高数答案
线性代数
本版
帖子
答案家
»
论坛
›
毕业设计
›
经济|金融|营销|管理|电子商务
›
2018如何化解资源环境瓶颈问题
返回列表
查看:
249
|
回复:
0
2018如何化解资源环境瓶颈问题
[复制链接]
3830798
3830798
当前离线
积分
41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幼儿园, 积分 41, 距离下一级还需 59 积分
幼儿园, 积分 41, 距离下一级还需 59 积分
积分
41
发消息
发表于 2018-7-14 18: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 内容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为世界所瞩目的发展。然而,成就的取得是建立在大量投入资源和环境污染的基础上的,所取得的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非经济的。经济社会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压力的矛盾日益显现出来。资源瓶颈的实质是供给满足不了需求,出现供给缺口,其原因除了我国资源存量人均拥有量多数品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资源分布不均衡、资源品位低、开发难度大等客观因素外,还有我国经济增长中存在开发利用量大、资源利用率不高、缺乏保护等主观方面的因素。化解资源环境瓶颈问题,需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发展模式,利用好国内国际两种资源。
关键词:经济增长,资源约束,发展模式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为世界所瞩目的大发展。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各项社会事业取得巨大进步。然而,我国的经济成就是建立在大量投入资源和环境污染的基础上的,所取得的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非经济的。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压力的矛盾日益显现出来。近年来我国出现的能源短缺、资源进口数量扩大、原材料价格上涨剧烈等情况都说明,人口、资源、环境压力较大的矛盾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如何化解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是当前理论和实践部门必须研究和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党中央提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这为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压力较大的矛盾指明了道路。笔者认为,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逐步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压力较大的矛盾,使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二、我国资源状况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制约
资源和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这里的资源是指作为人类进行生产活动的生产资料的自然资源;环境是指人类赖以生产和生活的外部世界总体,包括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其中,资源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土地、大气、水、各种矿物和各种生物等,这里指除人类以外的各种资源。人类社会的发展必须通过从环境中汲取物质,经过生产活动,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进行新陈代谢的循环,才能实行人类自身的成长和进步。经济发展需要社会资本和自然资本的支持。社会资本包括生产性资本、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自然资本是指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包括土地、大气、水、森林、草地、各种矿物资源、各种生物资源等有生命和无生命的物质和环境。自然资源和环境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基础性的,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都离不开资源环境的支持。
1.中国资源状况的总体判断
从我国资源拥有量、分布情况、资源质量上看,具有以下特点:
(1)资源总量丰富,人均数量少。中国是世界上人口第一大国,也是人力资源大国。国土面积较大,自然资源总量也较丰富。据统计,2005年中国人口已经超过13亿。国土面积在俄罗斯和加拿大之后,占第三位;据《2002年中国统计年鉴》统计,中国耕地面积13004万公顷,在俄罗斯、美国和印度之后列第四位;林业用地26329万公顷,在俄罗斯、巴西、加拿大、美国之后列第五位;草地40000万公顷;水资源总量26526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中国已发现171种矿产,探明有158种,若按45种主要矿藏储量价值计算,占世界的14.64%,居第三位,其中钒、钛、锌、钨、铋、锂、稀土、石墨等矿产资源储量居世界第一位,锡、钼、汞、磷、滑石、石棉、煤等矿产资源储量居世界第二位。
但由于人口众多,除了有色金属和稀土矿,中国大多数资源的人均量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均国土面积为世界平均的30%;人均耕地只有0.1公顷,仅为世界人均的1/3;人均森林面积为0.13公顷,为世界人均的15%;人均林木储蓄量9.8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的13%;人均草地面积0.31公顷,仅为世界人均的36%。人均淡水2239立方米(1999年),仅为世界人均的23.7%,在世界居109位。人均矿产资源居世界第80位。
(2)资源区域分布不均衡。表现在:水资源东多而西少,南多北少;耕地资源是平原、盆地多,山区和丘陵地带少,东部多西部少。水能的分布是西南多西北、华北、东北少,西南地区可开发的水能占全国的76.9%,华北占1.2%,东北占3.6%。矿产资源的分布是西部多、东部少。这与我国的工业分布具有很大的矛盾,因为中国的重工业大部分在沿海地区,特别是中部、北部沿海地带。经济发达的东部、东南部和正在崛起的中部严重缺水、缺能和缺资源。
(3)资源类型多、品位低、开发难度大,浪费严重。中国资源差别悬殊,低质资源比重大。例如。可耕地中有2/3的中低产田,其中大部分属于风沙、盐碱、红壤等地;大部分矿产属于贫矿,而且共生、伴生资源多,全国铁矿有95%以上为贫矿,铜矿中2/3为含量不到1%的矿场,磷矿中贫矿占19%。由于大多数矿床为共生、伴生,开发成本高,开采难度大,加上管理落后、生产技术水平低,设备落后,造成资源浪费严重,回收利用率低。
(4)呆滞资源多,开发投资大。我国有相当多的资源是呆滞资源,不宜开发或投资巨大。例如,中国宜农荒地0.35亿公顷中有0.23亿公顷处在盐碱、沼泽、干旱地和沿海滩涂;草原大部分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多处于偏远山区,交通不便,开发成本高。海洋资源中有相当部分处于“争执”状态,渔业和石油资源勘探难于进行。探明储量的煤炭资源中近期不能利用的占40%,铁矿中长期不能利用的占35%,还有许多矿藏位于交通不便的偏远地区,给开采利用带来了巨大的投资成本。
2.资源瓶颈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制约
(1)我国经济增长开始遭遇资源约束。进入21世纪后,我国经济继续保持了高速增长,并于2003年,人均GDP达到1090美元,从而超过了1000美元的大关。可以说,中国经济的增长是在不断扩大内需、增加社会投资的双重拉动下实现的。2002年以来,我国高度发展的房地产业、汽车工业、交通运输业和旅游业逐步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大大带动了社会需求和投资活动。随着社会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的迅速扩大,经济发展对主要资源的需求也出现了猛烈的放大,资源瓶颈问题也日益凸现。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