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关键词〕盈余; 学; 学;
〔论文摘要〕近年来,盈余管理问题已成为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一大因素。因此,盈余管理问题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文试在国内外对盈余管理研究的基础上,对盈余管理概念、成因、特征、目的、利弊等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进一步深化对盈余管理的认识,提出应对盈余管理的对策措施,以减少盈余管理带来的负面影响。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盈余管理研究成为西方会计界的一个热门课题。近年来,盈余管理问题无论在在国内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会计实务界、会计监管机构、特别是会计学术界已经从盈余管理的定义、范围、目的、方法和表现形式等角度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包括规范性研究和大量的实证研究,在许多方面达成了共识,同时也存在很多争议。本文试在国内外对盈余管理研究的基础上,对盈余管理概念、成因、特征、目的、利弊等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进一步深化对盈余管理的认识,提出应对盈余管理的对策措施,以减少盈余管理带来的负面影响。
一、盈余管理的基本概念
是目前国外经济学和会计学广泛研究的课题,对盈余管理的概念会计学界存在着诸多不同意见。美国会计学者斯考特(scolt)在其《》一书中认为,盈余管理是会计政策的选择具有经济后果(economic consequences)的一种具体体现。他认为只要企业的管理人员有选择不同会计政策的自由,他们必定会选择使其效用最大化或使企业价值最大化的会计政策,这就称为盈余管理。另一美国著名会计学者凯瑟琳·雪珀的盈余管理概念是一种广义上的“披露管理”的概念,即企业管理人员为了获得私人利益,而有意地对对外财务报告进行控制。此定义是建立在会计数字是一种有用的信息基础之上的。所以,广义的盈余管理不仅包括对损益表中盈余数字的控制,还包括对资产负债表以及财务报告中其他如附注等辅助信息的管理。
国内学者蒋义宏(2002年)认为,盈余管理是指公司的管理当局为最大化其自身的效用或公司的市场价值从多种可供选择的会计政策、会计方法中进行选择的行为。陈建歧(2000年)认为,盈余管理是指当企业有选择会计政策的自由时,选择使其效用最大化或使企业的市场价值最大化的一种行为。顾兆峰(2000年)认为,广义的盈余管理不仅包括对损益表中盈余数字的控制,还包括对资产负债表以及财务报告中其他如附注等辅助信息的管理。
中国会计年鉴(2002年)描述为,盈余管理是指企业有选择会计政策和变更会计估计的自由时,选择其自身效用最大化的一种行为。盈余管理不同于会计造假,它是在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的一种长期行为,盈余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管理当局,收益者也通常是企业管理当局。
可以看出,国内外学者对盈余管理的认识尽管存在着一些差异,但在以下几个方面是一致的:盈余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的管理当局,盈余管理的手段是选择性行为,盈余管理的目的是自身利益最大化。因此,我们认为一般意义上的盈余管理的定义为:盈余管理是指企业高层管理当局在公认会计准则等相关法规的范围内,为了误导其他利益相关者,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通过改变会计处理方法、选择会计政策等手段而人为地控制对外会计报告的行为。
二、盈余管理出现的原因
产生盈余管理的原因很复杂,总括起来,可以分为经济学原因和会计学原因两大类。
(一)经济学原因分析
1、企业契约理论。企业契约理论认为企业在本质上是利益相关者一系列契约的联结。契约各方当事人即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管理当局、债权人、雇员、消费者、政府、社区、环保协会等,他们各自都为企业的生产提供了某种投入,并期望从中获得报酬,但他们各自获得报酬的方式不同,其效用函数也不同,有的甚至差别很大,相互冲突,订立契约成了解决各方冲突的最佳选择。这些契约有些是明示的,如管理报酬契约,有些是非明示的,如国家允许企业使用基础设施带来的便利。订立契约的最大优点在于节约了交易费用。契约签订以后,契约双方原来预期的未来情况可能与实际情况不一致,即产生了不完全契约。只要人们的行为和决策要受有限理性的限制,信息不完全或不对称的约束,交易费用的障碍以及人类模糊性的干扰,就会出现不完全契约。正是由于企业契约的不完备性和信息的不对称性,在经济人自利行为的假设前提下,有信息优势的管理当局就会利用该优势进行盈余管理,将信息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以达到自身效用函数的最大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