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关键词] 连锁商业企业 现状 措施
[论文摘要] 连锁店是当今世界商业企业比较好的经营方式。近几年,我国的连锁商业企业发展非常迅速,但上存在一定问题,需要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
一、我国连锁企业财务管理现状
1.核算不够细化,影响了总部对各连锁店的管理。连锁企业经营的商品大多是品种多、数量大的日用百货、副食品、五金等,会计核算工作繁琐,如果核算工作做的比较细致也有一定难度,又由于各分店数目多且位置分散,财务管理有一定困难。会计核算的粗化必然弱化了总部财务机构宏观协调管理职能的充分发挥。
2.集中采购有名无实。虽然连锁企业多数设有配供中心,负责统一采购进货、统一验收入库、统一向连锁网点调配送货。但在实际运作时,购进商品往往直接送到连锁网点,鲜活商品更是由连锁网点直接采购,由连锁网点代总部填制入库单和调拨单,而进货付款和会计核算由总部进行。由于物流和票证流转不同步,票证传递不及时,直接影响总部对库存商品总量的控制,影响到及时进行会计核算。连锁商业网点自行采购的部分商品由总部结算,使总部对各连锁网点的商品采购失去控制,这种货款不同步的现象必然使财务管理出现问题。
3.销售价格管理机制不灵活。连锁企业把商品折扣、削价的权限集中在总部,由总部发出调价通知单交连锁网点去执行。但通知单下发后,总部却无法组织对调价商品进行盘点,以监督各网点执行情况。这种价格管理办法使总部对调价商品数量难以控制,进而造成各网点销售收入失控。
4.企业用工数量多,综合素质不高,流动性强,严重影响了劳动生产率和服务质量的提高。有些连锁企业为了减轻自身负担,在分店用大量临时工。某些人责任心不强、服务态度差,甚至监守自盗,使企业内部监管流于形式。
5.物流配送效益不高。企业配送中心一线主管订货,难免存在考虑不周全、横向协调弱、处理突发事件速度慢等缺陷,商品配送不到位,库存结构调整明显滞后,使连锁经营企业统一进货、降低商品采购费用、提高单品种毛利等优势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二、加强连锁企业财务管理的措施
1.规范连锁企业内部财务会计核算。
(1)建立责任会计体系。会计核算中要突出对商品管理的核算,总部的配送中心和仓库设置数量金额明细账,进行数量进价金额核算。连锁网点对小仓库和货架的商品设立数量备查簿,对大件、贵重商品设置数量金额明细账。此外,连锁企业要根据自身情况和管理要求建立责任会计体系,将各类责任指标分解到各部门和个人,明确职责和考核办法,形成量化、制度化的内部监督考核机制。
(2)总部统一调剂使用与授权使用相结合。各门店资金由总部统一筹措、集中管理、统一调剂使用。门店采购鲜活商品和其他保管期短的商品,提前向总部备用金,经请示总部同意后,由总部直接调拨到门店的备用金账户,采用现金支票方式、或现金支付给农户,其他在本地采购的货款,由独立核算地财务部在网上提交支付单据,由总部审核后付出,其他情况未经总部同意不能动用银行存款账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