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63|回复: 0

2018浅论信用担保风险控制、稳健经营与可持续发展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Rank: 1

积分
41
发表于 2018-7-14 16:55: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论文关键词:信用担保; 风险; 防范措施; 可持续发展
  论文摘要:在我国现阶段普遍缺乏信用体系或征信系统的状况下,中小企业信用严重偏低,逃避、不讲信用、恶意拖欠等不诚信行为屡见不鲜,因而造成了担保机构为其担保风险较大的现实。因此,担保机构必须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有效化解风险,实行稳健经营,优化发展,实现担保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小企业对贷款的需求具有“急、频、少、高”的特点。据,中小企业的贷款频率是大中型企业的5倍左右;户均贷款数量大约是大型企业的5‰左右;其贷款的平均为大中型企业的6倍左右。由此可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行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是专门从事风险经营的机构,比、机构承担的风险还要大、还要多,因此风险防范与控制、稳健经营、可持续发展,对于一个信用担保机构来说,至关重要,甚至可以说是生死攸关。在信用担保机构经营活动中,效益是核心目标,发展是基础目标,安全是前提目标。效益是发展和安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离开了效益,再快的发展和最大的安全也毫无意义;发展是效益最大化的基础,没有发展,也就谈不上效益的最大化;安全是发展和效益的约束性条件,只有安全经营,才能确保发展的可持续运行和效益的可持续扩大。在风险控制方面,一般来说,担保机构在经营过程中,希望与商业实行比例担保,以共担风险,但是,因为信用担保机构是新生事物,一般资本金不足,自身信用被商业银行认识、了解、理解、支持还需要一个过程;另外,它在资金实力、人才素质、设备建设等方面,也无法与银行相比,因此,担保机构与银行“共担风险”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很大问题。在我国现阶段,普遍缺乏信用体系或征信系统的状况下,中小企业信用严重偏低,逃避债务、不讲信用、恶意拖欠等不诚信行为屡见不鲜,因而造成了担保机构为其融资担保风险较大的现实。因此,担保机构必须通过自己审慎的风险评判来认识风险,加强对信用风险的经营和管理,以有效的控制风险的发生。
  
  一、 认识、掌握和利用担保风险的发生规律
  风险是指客观事物中客观存在的、因人们对事物未来发展状态不明确、难把握而出现引发损失产生的可能性。信用担保行业主要存在信用风险、抵押物和质押物风险以及第三方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可持续发展风险等。担保风险最主要的是担保贷款风险。担保贷款风险主要是由担保机构、商业银行和贷款企业各方面因素综合作用而产生和形成的。从担保机构方面来看,客观上主要是信用体系建设滞后、风险补偿机制不健全、信用评估标准难统一、再担保体系没有建立起来、保险公司不愿开展对担保机构的保险等。主观上主要是缺乏对风险进行专业经营管理的人才队伍、担保机构内部审批制度不健全不完善、内设机构缺乏制衡机制、存在点保和人情担保现象、存在担保人的风险等。从商业银行方面来看,担保贷款风险生长的银行外部因素主要包括:经济体制、宏观政策、供求、借款人经营管理状况及信用状况等。担保贷款风险生长的银行内部因素主要包括:贷款政策、贷款方式、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检查、激励与约束机制等。从贷款企业方面来看,主要存在市场风险、风险、政策风险、技术风险、道德风险、自然风险等等。
  防范新增担保贷款风险,核心环节关键在于最大限度地排除或减少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对担保贷款风险的综合作用和助长作用,使担保贷款风险的“生长”产生“断路”。具体来说,可以通过采取以下措施来解决:
  1. 加强项目评估、审核把关。担保前期可行性论证必须严密,要强化对担保风险的全面调查、系统分析、仔细研究、专家论证和科学评估。首先,担保机构要依靠自身拥有的专业人才、技术与经验,提高自身的信用调查与分析能力和对担保风险的有效识别与控制能力。其次,要善于借助外部专家力量,如探索与专业信用服务机构共同组建具有高级专业水平的企业信用评级机构,通过信用评级建立企业信用,有条件的可以聘请师、项目管理专家、投融资分析师等,对担保贷款项目进行专家论证、科学评估,并使项目审批公正、透明,努力把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损失减至最低程度。由于担保的企业主要是中小企业,其规范性较低,因此应重点关注其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存在的风险并对其未来的现金流量进行科学的预测。再次,完善企业信用等级评定办法。一是将现金流量分析引入企业信用等级评定办法;二是提高定量指标权重,降低定性指标权重;三是提高担保贷款偿还能力相关指标和信用性指标权重,降低其它指标权重;四是适当降低规模性指标权重,提高其他指标权重;五是用以评定信用等级的数据必须是经过了部门审计核实的报表;六是全面分析、系统研究企业贷款时的(金融、、产业等)政策变化趋势、社会环境变化之可能性、企业市场、技术变化的可能性和方向幅度、企业信用等级等等;最后,要建立健全分级审核、审批制度及项目审批责任到人的激励约束机制。建立健全项目经理、部门负责人、担保机构副职分别独立评审制度。改善贷款审批制度,从平面式审批制度向连环式审批制度转变。实行分工审批负责制,在担保信贷审批委员会设立主任委员、偿还性审查委员、合法合规性审查委员、计划财务性审查委员。偿还性审查委员负责审查担保贷款偿还能力,论证贷款偿还力是否充足,因该方面主观审查失误而造成担保贷款风险损失由该委员负责;合法合规性审查委员负责审查担保贷款的合法合规性,因这方面审查失误而造成担保贷款风险损失由该委员负责;计划财务性审查委员负责审查担保贷款的效益性、资金和规模供给的可能性,因这方面审查失误而造成担保贷款风险损失由该委员负责;主任委员负责审批担保贷款是否同意发放,因主观方面原因造成担保贷款风险损失,由主任委员及相关委员负责。
  2. 严格控制担保贷款风险发生过程和节点。要加强对担保贷款风险成长阶段的分析研究和控制,把握好担保贷款从进入关注类以后到进入损失类整个阶段的三个关键节点:贷款进入次级类时的节点、贷款进入可疑类时的节点、贷款进入损失类时的节点。在担保贷款进入次级类节点时,要系统分析原因,寻找对策,预防、减少和避免风险发生。借款企业的还款能力出现明显问题,依靠正常经营收入无法保证足额偿还本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为企业经营严重恶化、现金流量严重萎缩、财务亏损巨大。主要防范手段应该是呼吁出资人加强对贷款企业的监管,帮助贷款企业恢复和加强经营管理,随时掌握企业财务动态,加强财务监控。在担保贷款进入关注类节点时,要全面分析原因,认真研究对策。造成贷款风险从次级类状态成长为关注类状态,其原因很多,主要有:国家产业政策调整,对借款人已产生或将产生重大的负面影响;产品质量下降,产品销量减少;资金周转速度减慢;企业盈利水平明显下降或亏损增加;企业经营难以为继,资金循环基本中断,财务亏损严重,资不抵债明显等。这时,必须催促贷款银行加快担保贷款回收步伐和贷款回收力度,加快抵押品处置。在贷款进入损失类节点时,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和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督促企业加强货款回笼,提请财产保全,尽量减少损失。
  
  二、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实行稳健经营
  1.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职业管理队伍。担保机构经营的是风险,防范的是风险,要管理和控制的也是风险。但是,经营、管理、防范和控制都靠人去执行。因此,担保机构控制风险,首要之举就是造就一支高素质的职业队伍。担保风险具有高发性、离散性、波动性与不确定性。这就要求担保机构管理层和员工必须具有很高的综合素质。担保机构管理团队知识、性格、技能结构要优化,必须由专家、融资专家、企业管理专家、会计师、等人员组成。管理层人员要具有一定的风险管理经验,对担保风险和经营环境须有充分的认知和判断能力并具有全局性战略眼光和稳健持重的管理风格。同时,要建立一支具有高度责任感和事业心,并具备财务、管理、法律、投资等专业知识与从业经验的员工队伍。深圳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之所以能持续快速发展的关键就在于拥有一支高素质的职业管理队伍。湖南省中融担保公司、郴州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业务开展顺利而有成效,主要原因也是因为拥有一支熟悉、精通业务的经营管理团队。
  2. 建立健全内部规范的管理秩序。首先,担保机构要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和规范的领导体制。合理设置内部机构,内部组织机构之间要建立分权制衡机制,同时具有良好的外部约束和相互牵制机制;健全科学决策体制与程序,建立健全集体决策与个人分工负责、责任落实到人的风险预防机制,保证决策的透明度和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加强信息反馈系统的建设,注意控制担保决策中可能出现的潜在风险;规范业务操作程序,要按经济规律自主决策,在项目选择上必须杜绝“行政点保”和“人情担保”,在选择担保对象上要体现“扶优扶强”原则,不搞扶贫济困;要重点防范道德风险,要建立监督机构和内部审计机构并保持其权限的独立性,加强内部审计与监督;其次,强化担保行业的经营管理,增强自控能力。一是注重对市场的分析和研究,把握市场需求动态。要面向市场、了解市场、开拓市场,以市场为核心,才能在经营策略、开拓业务上不断创新,才能在经营效果上有所突破,同时要确立以效益为中心的经营理念,树立创新求发展的经营意识,培养防范和规避经营风险的管理意识和技能,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二是加强对资产和负债的管理,定期分析自身的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资金运用表、损益表等财务报表,衡定资产和负债合理比例以保证公司有足够的偿付能力。三是完善资金投资组合,保证资金流动性、安全性和效益性,增强自身抵御风险能力。四是合理设计担保组合。在严格控制每笔担保风险的基础上,通过风险管理技术进一步分散风险。对担保资产组合的信用质量、流动性、多样化、单一风险、分布、期限管理应当有周密的规划和明确的要求。担保品种设计、担保客户分配、担保资金散布、地域分布、担保的期限交错、担保对象的行业结构等等都要合理、优化。再次,建立风险监测指标和监控预警系统。利用监测指标对接受担保企业进行综合、全面测评、度量、反映,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担保风险监控预警系统,对可能发生的担保风险进行预测、评估、警示和管理各种风险。同时,加强对担保企业财务因素的分析(主要分析企业短期偿债能力、长期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对非财务因素的定性和定量分析,主要包括行业风险(如行业生命周期、行业的盈利性、经济及技术环境等)、经营风险(如发展阶段、产品多样化、市场竞争等)、管理风险(如管理经验、管理者人格魅力、董事会组成情况、以往经营状况等)等,实行担保企业风险动态指标管理,要立足于防范于未然,一旦企业发出风险警告,保证能及时有效地化解风险。
  3. 健全完善规章制度,推行按章规范操作。担保机构要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完善内控体系,从严治理机构,组织、协调、制约各部门、各相关人员,严格按照科学、实用的业务规程进行操作:实行审、保、偿分离制度,增强担保行业操作的透明度和责任制;建立担保限额审批制度,实行内部稽核制度,建立担保业务报告制度,定期报告业务运作情况;严格执行“三查”制度,及时预警贷款风险,加强过程控制,注重担保事后的及时性和连续性监督,对已经出现的担保事故要尽早处理;对高风险担保项目要重点关注,专人监控,提前制订追索方案,尽力降低代偿率和损失率。首先,要全面做好贷前调查,对借款人有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归纳、分析和判断,通过各种方法验证借款人有关信息资料的真实性,重点抓贷款信息资料真实性管理。贷前调查和担保项目实行AB角制度。其次,要认真开展贷时审查,重点抓好风险量化预防控制管理,仔细分析、论证贷款发放的风险隐患程度,决定贷款与否,选用适当的贷款方式,增强贷款决策的科学合理性;并严格执行审贷分离制度,实行贷款审批委员分工负责制,增强贷款审查的准确性和公正性。再次,要及时做好贷后检查,要重点抓贷款风险生长的预警和处置管理,理顺与政府、执法部门、人民银行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提高依法化解新增贷款风险的工作效果。同时,要学习识别风险、衡量风险、分析损失原因的方法和技巧,要学习国外风险防范操作技能,尽快建立担保监控网络,加强对担保企业存在问题进行监测和分析,严防由于管理失严和业务操作失误而造成的风险。此外,必须建立健全规避风险的五项制度,即目标预警制度,规定担保机构年度代偿总额达到或接近担保资金总额10%,或代偿损失达到或接近担保资金总额5%时,担保机构运作必须亮“红灯”,即对担保条件、程序、方式等进行修订调整;信用记录制度,担保机构建立信用档案,对受保企业信用状况进行跟踪记录,连续三年以上信用优良者可逐步实行银行授信制度,不讲信誉者,由担保机构与协作银行联手,不提供担保贷款服务;风险保证和反担保制度,担保机构规定一旦发生代偿损失,先用企业风险保证金抵扣,并要求A级以下企业,在承保时提供反担保;运行监测制度,担保机构必须对接受担保企业的生产经营,特别是现金流量等财务状况进行及时跟踪监测,一旦受保企业出现信用恶化信号,即联手采取防范措施,将风险控制在萌芽状态;债权追偿制度,对到期的担保贷款,担保机构与银行提前联合发出催款通知书,共同督促企业按期还款;对逾期担保贷款或发生代偿,担保机构即可采取让反担保人履行代偿义务、处理抵押或质押物、提起法律诉讼等一系列措施,依法追偿,保障债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