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网站首页
大学课后答案
毕业设计
高中课后答案
初中课后答案
小学课后答案
赞助我们
搜索
搜索
热搜:
物理答案
英语答案
高数答案
线性代数
本版
帖子
答案家
»
论坛
›
毕业设计
›
经济|金融|营销|管理|电子商务
›
2018信息合成与调节是政府的天职——对中国经济发展史上 ...
返回列表
查看:
218
|
回复:
0
2018信息合成与调节是政府的天职——对中国经济发展史上政府职能与作
[复制链接]
6009445
6009445
当前离线
积分
41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幼儿园, 积分 41, 距离下一级还需 59 积分
幼儿园, 积分 41, 距离下一级还需 59 积分
积分
41
发消息
发表于 2018-7-14 16:05:32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摘; 要】政府是文明的核心,它与文明社会的一切活动和问题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本文通过对几种政府观的评述,并对中国上政府与兴衰的关系的考察,指出政府最重要、最核心的职能是信息合成与调节。
【关键词】经济; 政府; 职能; 信息;
;
在人类社会历史上,曾出现多种组织形态,如氏族公社、家庭、家族、宗族、部落、部落联盟、行会、公司、政府等等,有数十种之多,但职能最多、影响最大的组织形态是政府。特别是在人类摆脱野蛮蒙昧状态、进入文明社会之后,政府的作用越来越大,几乎任何人、任何事情都受政府的影响和干预。胡鞍钢先生指出:
90年代以来,各国在讨论发展的核心问题时,最关心政府与的相互作用,这也是最有争议的理论命题和最有意义的现实问题。[[1]]
从更长远的历史来看,文明社会的一切活动和问题都与政府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政府实为文明社会的核心。这一点,在中国历史上表现得尤为突出而典型。所以,观察研究史,必须时刻关注政府问题。
一、政府职能的几种理论见解与缺陷
与人类数百万年的历史相比,政府出现很晚,只有几千年的历史。但与现代非常发达、无国无有、并且似乎是无所不能的政府相比,其起源和演变的历史已经颇为悠久了。在亚当·斯密之前,学者们早就开始探讨政府及其职能问题,如的“苛政猛于虎”之说、韩非的法制理论、马基雅维利《君主论》、洛克《政府论》、卢梭《社会契约论》等,但多为层面,缺乏的支撑。1949年至1978年,中国人对政府的认识实际上陷入一种迷信、崇拜状态,把政府视为万能的上帝。改革开放之后,否定计划经济、发展市场经济的浪潮日益高涨,有少者因此而彻底否定政府对市场的干预。上述思想见解,与科学的政府观相距较远,在此暂时略而不谈。下面对几种价值较高的政府观做一简评。
(一)亚当·斯密的见解
第一个科学地研究探讨政府职能问题的人,是英国18世纪的著名学者亚当·斯密(Adom·smith)。有中者解读,亚当斯密认为:提供基础设施、国防、治安,是政府的“三大天职”。[[2]]根据美国学者高得·斯密(ArthurA·Goldsmith)对亚当·斯密《国富论》(《论国民财富的起源和性质》)的解读,斯密认为政府的经济职能很多:建立基本与秩序、保护产权、强化制、促进技术创新等;斯密也认为政府有很多弊病,应该尽量通过市场机制来行使职能,但政府的经济职能是巨大而需要加强的。[[3]]该学派的最大缺陷,从后世学者的不同解读即可反映出,它具有模糊性。
(二)新古典经济学派的观点
亚当·斯密等人的观点,是古典经济学派的代表。新古典经济学主张尽量地限制政府的职能范围。他们认为,政府职能主要应该限制于下面五种:
(1)维护主权和领土完整;
(2)制定和实施法律,维持社会基本秩序;
(3)界定产权,保护产权;
(4)监督合同的执行;
(5)维系本国货币的价值。
这五种职能以外的事情,统统应该交由市场自行调节,不需要政府介入。
王绍光、胡鞍钢先生指出:该理论存在三大缺陷。[[4]]我们认为,该理论的最大缺陷在于,对政府职能估价过低、对市场作用估价过高。政府职能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有一个从低到高、从蛮横到理性的发展演变过程。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影响,有时是直接的、显著的,有时则是间接的、隐晦的,文明社会里能够完全彻底摆脱政府干顾和影响的领域是不存在的。市场本身不是无所不包、不是万能的,这是常识。因此,出现弥补其缺陷的“市场失灵派”。
(三)市场失灵派的观点
市场失灵派认为,市场能够有效配置资源,但政府应该对市场失灵的领域进行干预,发挥六大职能:
(1)提供物品(如国防、防止污染、道路、桥梁等);
(2)保持宏观经济稳定;
(3)使经济外部性内在化;
(4)限制垄断;
(5)调节收入和财富的分配;
(6)弥补市场的不完全性和信息的不对称性。
王绍光、胡鞍钢先生指出:市场失灵派的理论有两个缺陷。[[5]]我们认为,该学派理论的最大缺陷,在于只盯住市场,实际上是把市场等同于经济。而经济的历史和现状则是,市场是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仅仅是一个组成部分,并非全部。
(四)结构主义学派的观点
以胡鞍钢、王绍光为代表的结构主义学派认为,新古典经济学派和市场失灵学派提出的11种政府职能,对世界各国具有普遍性,也适用于中国。“但是对中国这样一个具有特殊国情的的发展中大国来说,还不足以发挥国家的作用,因此还需要具有另外9种特殊职能”。
(1)促进市场发育,建立公平竞争的统一市场;
(2)注重公共,促进基础设施建设;
(3)实施正确的产业政策,促进产业结构高度化,充分发挥比较优势;
(4)解决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促进少数地区加快发展;
(5)严格控制增长,大力开发资源;
(6)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
(7)防灾、减灾和救灾;
(8)国有资产和监督国有资产经营;
(9)实施城乡反贫困计划。[[6]]
该学派观点的最大缺陷是支离破碎,博而寡要。
上述四种学派的观点,都是各国社会经济起飞阶段的产物,都有不可忽略的合理性。然而,它们各有重大缺陷。那么,有没有一种吸收以往理论优点、克服其重大缺陷的新理论呢?任何理论,都来源于历史和现实。能否从中国历史和现实中(并结合外国情况)探索出一种相对科学的新理论呢?
;
--------------------------------------------------------------------------------
[[1]] 胡鞍钢、王绍光编:《政府与市场》序言,中国计划出版社2000年版。
[[2]] 毛寿龙、李梅:《有限政府的经济分析》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95-96页。
[[3]] 高得斯密:《政府、市场及经济发展——对亚当·斯密思想的再思考》。此据《政府与市场》第57-78页。
[[4]]《政府与市场》第3页。
[[5]]《政府与市场》第6页。
[[6]]《政府与市场》第7-19页。
;
二、中国历史上的政府与经济兴衰
政府与国家是同时出现的。学术界通常把中国的国家出现时间,定在夏朝,约在公元前21世纪。下面我们分三个时期,对中国历史上政府与经济兴衰的关系做些简要考察。
(一)古代(约公元前21世纪——1840年)
中国古代历史,时间长,情况复杂,内容丰富,举世罕见。因此,拟按时间顺序分6个阶段做些考察。
1、夏、商、西周
这一阶段,政府处于初级状态,机构不多,能力不大。经济虽在逐渐发展,但总体上还很落后。据古代文献记载,夏朝已经制定出法律,用以规范臣民的行动,说明政府对社会生活的干预已经开始了。殷商和西周,法律更多。[[1]]夏朝政府出现之前,人们的经济活动主要出自生存的本能,普遍处于自发状态。夏朝建立后,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也不太明显。到商代,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明显增多。盘庚迁殷之前,以游牧经济为主。因生存条件的恶化,盘庚率臣民从旧都迁到殷地。“往哉,生生。今予将试以汝迁,永建乃家”。[[2]]此后,商人以农耕经济、定居生活为主。这次强行迁都,产生重大积极影响。到西周时,政治上封邦建国,制礼作乐,经济上周天子亲自“籍田”,行“亲耕之礼”,推动生产。有的诸侯国也很注重促进经济发展,如齐国,“太公望封于营丘,地泻卤,人民寡。于是,太公劝其女功,极技巧,通鱼盐,则人物归之,繦至而辐凑。故齐冠带衣履天下”。[[3]]后来诸侯国势力坐大,独立倾向日增,而周天子的权威日渐衰落。
2、春秋战国
这一阶段,王纲解纽,礼崩乐坏,以周天子为代表的中央政府已无什么影响。各国为了争霸,竞搞变法改革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