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网站首页
大学课后答案
毕业设计
高中课后答案
初中课后答案
小学课后答案
赞助我们
搜索
搜索
热搜:
物理答案
英语答案
高数答案
线性代数
本版
帖子
答案家
»
论坛
›
毕业设计
›
经济|金融|营销|管理|电子商务
›
2018浙江:温台经济现象的启示
返回列表
查看:
210
|
回复:
0
2018浙江:温台经济现象的启示
[复制链接]
4035093
4035093
当前离线
积分
41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幼儿园, 积分 41, 距离下一级还需 59 积分
幼儿园, 积分 41, 距离下一级还需 59 积分
积分
41
发消息
发表于 2018-7-14 15:39:05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近几年,有关浙江温州与台州两地现象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浓厚兴趣。这主要是温台经济奇迹般的发展速度及其民营经济显示出的旺盛活力。由于温台的经济发展和体制创新,具有显明的区域特色,人们习惯用“现象”来概括。这就是说,没有特色,就没有现象。当前,随着学习江总书记的“七一”讲话活动的深入开展,在如何实践“三个代表”的问题上,看来应有一个新思路,沿袭传统模式不行,守着现有经验不行,到底应该怎么办?最近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对温台经济再次调研后发现,立足当地实际,走“特色产业+专业+产权多元+城镇建设+政府主导”的发展之路,有可能成为下一步再创辉煌的最佳选择。;
一、温台经济现象;
改革开放以来,温台两地紧密结合当地实际,积极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凭借艰苦创业、敢创敢冒的温台精神,通过建立各类特色园区,依托各类专业市场,发挥企业产权明晰、经营机制灵活、市场先发、地处沿海的优势,走出了一条“特色产业+专业市场+产权多元+城镇建设+政府主导”的经济发展新路子。;
1.特色产业:把建设特色工业园区作为乡镇和个私企业“二次创业”的一大抓手。温台地区由于的原因,工业基础比较薄弱,企业规模总体偏小,产业(产品)以“轻、小、加”为主,通过利用当地已经形成的、有区域特色的、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产品),建立以特色工业园区为载体,把千家万户的乡镇和个私企业适度集中,对提高产业和区域经济的竞争力,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据初步,温州11个县(市、区)143个建制镇中,特色产业(产品)产值超过10亿元的就达30多个,经济总量占全市的60%以上。温州市提出,本届政府要新建100个特色工业园区,目前已新建40多个,如龙港的包装印刷、平阳的皮鞋、温州的服装、乐清的低压电器、萧江的塑偏、瓯海的眼镜、永嘉的桥头钮扣等,其产品在全国市场占有率均在30%以上。台州市为提升现有化工、、汽摩配件、鞋帽加工等产业(产品)竞争水平,已新建立起大小工业园区20多个,其中以浙江星星集团为龙头的冰柜洁具、浙江节日灯总厂和珠光集团为龙头的节日灯、吉利集团为龙头的汽摩配件、飞跃集团为龙头的服装机械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业园区,其产品不但称雄于国内市场,而且在国际市场上也具有相当的竞争力。;
2.专业市场:把市场作为促进当地特色产业形成和联动发展的一大动力。温州原有十大专业市场,发展到现在已有500多个各类商品市场,可以说整个温州成了一个大市场。目前,台州市共有各类市场843个,2000年成交额约500亿元,上亿元市场50多个,其中台州市路桥区各类市场的年成交额达200亿元,支撑了250多个专业村的生产。温台的特色产业多数本来并非是当地的传统工业,而是建立在大量推销员对市场把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过去,温州是10万供销大军走南闯北推销产品,现在是160万人在国内外经商办企业,在全国各地建立了40多万个销售网点,原来的“前店后厂”已发展为“生产基地+销售网络”。台州改革开放之初有30万人出外打工,现在大都成了经营者、者。就连过去最贫困的文成县也有13万人在全国各地务工经商。同样,全国各地在温、台两地民营企业中的高级技术人才和普通务工人员也很多。专业市场从某种程度上说,带动了工业的发展,解决了个私经济在初期发展中的产品出路和原辅的来源。初步形成了以专业市场为纽带,特色产业不断集聚,互为依托,联动发展,共同壮大。;
此外,专业市场的还带动了要素市场的发展。温台民营经济起步阶段,其资本和发展资金均是民间互助借贷。直至现在,温州全部企业的平均负债率只有54%,其中民营企业的平均负债率只有30%-40%。1988年台州成立了第一个私人信用社,即银座城市信用社,由私营企业和个人股东共同发起建立,资金10万元,6名职工,以当地私人企业为主要客户,发展到今天已拥有18亿总资产,贷款余额10亿元,贷款逾期率只有1%,职工450人,既促进了当地私营经济的发展,也使自己在存贷规模、经济效益、资产质量等方面处于全国城市信用社领先水平。;
3.城镇建设:把分散的乡镇工业和个私企业相对集聚作为推进城市化进程一大途径。80年代初,在工业化发展的问题上,温台地区没有热衷于追求国有工业特别是大型工业企业的发展,而是着眼于发展乡镇工业和个体经营企业,走出了一条有温台特色的农村工业化道路,拉近了农村和现代工业文明之间的距离,带动了一大批小城镇的崛起。中国第一座农民城――苍南龙港镇的脱颖而出,就是一个最有说服力的例证。龙港原是一个小渔村,改革开放以来,龙港周围的乡镇企业迅速发展,金乡的标牌证章、宜山的再生纺织、湖前的塑料编织、钱库的集市贸易……日益富裕起来的集体和个私企业,迫切需要向高效率、高效益的城镇集聚。当地政府顺应农民的意愿,通过兴办工业小区,吸引一大批分散在农村工业进入小区落户,并以工业小区为载体,带动了城镇的发展。短短几十年,民间投入20多亿元,建起了一座拥有15万的新城,年工业产值达40多亿元。去年以来,他们又通过民间投资近6个亿,建立了包装印刷的产前、产中、产后大产业园区,新增工业产值约15亿左右。乐清柳市镇通过各类工业园区的建立,全镇集聚了低压电器生产企业1000多家,现已成为全国最大的低电器产销基地城,2000年实现产值约150亿元,占乐清市工业总值的40%左右。;
目前,温州又在规划,通过水、电、路、讯、城、事业的综合开发,进一步发挥城市的网络效应,加强三区二市二县(鹿城、龙湾、瓯海三区、瑞安市、乐清市、永嘉县、洞头县)的城市联动发展,进一步发挥浙南中心城市的集聚和辐射作用,优化产业布局,发挥城镇群的功能互补优势,使城市经济真正具有龙头功能。台州撤地建市后,一个大城市的格局已初露端倪。黄岩、椒江、路桥三个区的经济实力雄厚,既有产业支撑,又有快速相连,其发展势头日益看好。就连玉环这样的海岛县,由于这些年特色经济发展迅猛,城市也得到迅速发展,现玉环已成为全省重点发展的23个中等城市之一。最近,玉环相继开工了疏港公路、大麦屿至乐清的跨海大桥、台州沿海大通道玉环段和东海油气田中转基地配套工程等一大批重点建设项目。同时,正在积极创造条件,吸引资金和专门人才,发展油气储运加工、粮食储运中转,船舶修造等临港型经济项目以及油轮洗仓、煤炭中转、外轮补给、旧轮贸易等水上服务贸易项目;对现有产业进行调整和集聚,建立阀门、机电等5个特色工业园区。一个陆地和水上、工业和商贸、加工和服务全方位发展的现代港口城市雏形已经显现。;
4.产权多元:把发展个私经济作为市场经济微观的一大主体。个私经济的迅速崛起已成为温台经济发展的一大特色。个私企业的发展造就了一大批市场竞争的主体,其富有竞争性的运行机制能够最广泛地利用省内外各种资源禀赋和市场机制,奠定了温台市场经济得以迅速发展的微观主体。目前温州的个体私营企业、股份合作企业、以自然人投资为主的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等经济形式构成了温州民营经济的主体。这些企业数量占了全市企业总量的90%以上,占了国内生产总值的85%,占了全市工业总产值的96%以上。台州的股份合作制和个私企业分别占了工业经济总量的26.3%和57.8%,民营经济已占全市工业经济总量的92.7%。这些经济形式没有官办经济性质,其主体是老百姓,真正做到了民有民营,谁投资谁受益、谁承担风险。台州等地老百姓把这类经济称为“新三义”:民间决策、民间投资、民间经营。这种机制极大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