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25|回复: 0

2018我国政府对粮食市场的管控模式分析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Rank: 1

积分
41
发表于 2018-7-14 14:26: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我国政府对粮食市场管控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粮食流通环节的资源优化配置,管控的手段坚持以市场为主导、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管控的平台基于由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组成的粮食市场体系以及储备体系。在有效的管控模式下,我国粮食市场实现了平稳运行、粮价波动被有效抑制、农民利益得到7合理体现。
  [关键词]我国政府; 粮食市场; 管控模式
  
  2008年,在国际粮价大幅波动的情势下,总体看,我国粮价仍处于平稳运行阶段。这其中虽然也有95%自给率因素的存在,但在更大程度上得益于我国政府对粮食市场行之有效的管控模式。
  
  一、管控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粮食流通环节的资源优化配置
  
  我国是世界粮食生产和消费大国,需要面对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保障粮食市场的平稳运行是我国政府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党的十七大在新的形势下重申,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在市场经济中,粮食市场的稳定依靠的是资源的合理配置。因此,我国政府对粮食市场管控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粮食流通环节的资源优化配置。在有效的政府管控下,我国粮食市场实现了平稳运行,粮价波动被有效抑制、农民利益得到了合理体现。
  顾名思义,资源配置(resource allocation)就是对资源的安排和搭配,是将资源(生产要素)在各种潜在用途上进行分配,以生产出一组特定的最终产品的经济方式。资源配置是经济学的核心问题。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尽可能地将有限资源配置到更有效的地方,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核心目标。
  随着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以及市场经济的日益繁荣,流通环节得以产生,其重要性也日益显现。资源在流通环节中的优化配置是影响整个国民经济运行效率的关键。有专家指出,产品从生产到消费,几乎90%的时间用于流通。在市场经济里,生产商品仅仅是为了销售而不是消费。销售和消费的脱节其实是很大的浪费,这种资源配置的效果根本没有达到帕累托最优。而只有“物畅其流”,才能保障生产与消费的衔接,才能有效解决供需矛盾、资源浪费、产业发展等一系列问题。
  
  二、管控的手段坚持以市场为主导。计划与市场相结合
  
  长期以来,我国政府不断深化粮食体制改革。对粮食市场的管控手段日渐成熟,已经由单一的计划指令发展为以市场为主导、计划与市场相结合这一基本方式,顺应了市场经济的必然性和规律性。
  正如计划和市场是调节经济的手段一样,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的资源配置也有两种基本方式:计划配置方式和市场配置方式。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在于以市场为导向。然而,由于垄断对市场竞争的削弱、外部性对社会供给的影响、市场机制对公共物品调节的失效、市场信息不完全对微观市场主体行为的负面作用等因素的存在所导致的市场失灵无处不在,从而令帕累托最优状态所需的一系列假定条件无法具备,资源的最优配置在现实社会中也就很难实现。在这种情况下,就存在帕累托改进的余地,就需要在市场机制的主导下,采用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将有限的资源使用在最有价值的地方。通过优化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尽可能地提高社会效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