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网站首页
大学课后答案
毕业设计
高中课后答案
初中课后答案
小学课后答案
赞助我们
搜索
搜索
热搜:
物理答案
英语答案
高数答案
线性代数
本版
帖子
答案家
»
论坛
›
毕业设计
›
经济|金融|营销|管理|电子商务
›
2018论中国“利用外资的成效问题”
返回列表
查看:
274
|
回复:
0
2018论中国“利用外资的成效问题”
[复制链接]
8382308
8382308
当前离线
积分
41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幼儿园, 积分 41, 距离下一级还需 59 积分
幼儿园, 积分 41, 距离下一级还需 59 积分
积分
41
发消息
发表于 2018-7-14 14:21:27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吸收外资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截至2006年底,全国累计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超过7000亿美元,来华投资的国家和地区近200个,世界500强企业约480家在华投资,外商投资设立的各类研发机构超过750个。据联合国贸发会议调查,我国仍是对跨国投资最具吸引力的国家。
吸收外资成就举世瞩目
自1991年起,我国已连续15年位列发展中国家吸收外资的第一位。近年来,利用外资结构不断得到优化,高附加值、高新技术行业逐渐成为外商投资的热点领域。
“十五”期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超过2861亿美元,是“九五”期间的1.34倍。5年间,占全国企业总数约3%的外商投资企业上缴税收22384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22%,占同期全国税收总额的比重从2001年的19%提高到2005年的近21%;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约30%;进出口年均增长34%,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55.1%,其中高科技产品出口额由2001年的378亿美元增至2005年的1920亿美元,增长了5倍,占同期全国高科技产品出口总值的86.2%。2005年底,现存注册的28万家外商投资企业,直接就业人员超过2500万人,占全国城镇从业人口的比重超过10%。
改革开放27年的实践证明,吸收外资促进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有效弥补了我国国内建设资金的不足,促进了国内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推动了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培养了大批人才,增加了国家税收,加速了对外贸易发展,提高了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通过吸收外资,促进了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程和法律体系的建设。继续积极有效利用外资,是我们始终坚持的基本方针。
“利用外资”所面临的问题:
当前吸收外资工作中也存在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
一、一些地区在招商引资方面仍存在重规模、轻质量的情况。将吸引外资和GDP增长一同作为政绩考核指标层层下达,在吸收外资方面有一定盲目性,也存在区域间恶性竞争、不计成本招商、违反国家有关规定滥用优惠政策等现象,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近两年,由于利用外资基数大,以及国内煤电油运出现全面紧张等不利因素,我国实际利用外资增幅趋缓,2005年比上年下降了0.5%。今年1至5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同比下降4.73%;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同比增长2.78%。5月当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同比下降了7.86%。
虽然今年前5个月全国实际利用外资有所增长,但发展不平衡,有的地区增长,有的地区下降,还有的地区下降幅度较大。
面对这种情况,一些地方出现了“引资热”。南方某市今年前四个月协议和实际利用外资金额都有所下降,但该市最近却专门召开了动员大会,把全市利用外资的任务在5亿美元的基础上上浮了20%,而前4个月实际利用外资还不到1亿美元。该市市委书记在会上说,今年利用外资6亿美元的考核目标是不可更改的;该市副市长在会上表示,衡量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经济工作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要看能不能抓好利用外资工作。
这种不顾实际情况,层层下达高指标,盲目追求利用外资数量的现象,在全国许多地方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为了完成指标,一些地方给予外商超出国家规定的种种优惠;一些地方对外商投资项目免收土地出让金;一些地方对外商投资企业在税收上先征后退;一些地方甚至不顾国家政策规定,引进了一些高污染、高耗能的项目,不仅占用了大量耕地,还破坏了环境和自然资源。
这种做法违背了利用外资的根本目的,把引进外资金额变成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成了新的“政绩工程”。
商务部权威人士称,连续十几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都在500亿美元至600亿美元之间,处在一个比较高的基数,要继续有较大幅度增长是不现实的。
有关人士指出,目前我国利用外资工作的重点在于提高质量和水平。要重点鼓励外商投资高科技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吸引跨国公司把更高技术水平、更大增值含量的加工制造环节和研发机构转移到我国。
利用外资比较集中的广东、上海、北京等地,最近都制订了“十一五”利用外资的规划。上海市提出,未来5年上海吸引外资在保持规模和势头的前提下,将把重点放在促进城市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总部经济”功能效应、承接国际高端产业转移和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三个方面。北京、广东也根据自身特点,将利用外资的重点放在提高质量和水平上,而不是追求数量的增长。
利用外资对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促进就业和增加税收,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利用外资一定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决不能层层压指标,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
二、外商投资的产业结构仍需进一步优化。外资仍然集中在制造业领域,服务业吸引外资的比重较低;外资集中在中低档加工制造环节,研发特别是原创性的研发投入较少;部分外商投资于高消耗和污染性的项目,不利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近一两年,外资更是通过多种渠道进入中国。很多人认为,这是人民币升值预期背景下,国际游资的投机行为。但我们不能忽略的一些事实是,在一些传统领域和新兴行业,外资正在有计划地“跑马圈地”,占领产业制高点和控制权。
《瞭望》新闻周刊调研发现,我国与跨国公司的合作,从原来的接受其生产性投资,逐步发展到以并购形式吸纳其直接投资。专家预测,中国未来5年内可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并购市场。我国企业被外资并购的“高峰期”即将来临。
面对这一状况,我们准备好了吗?
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国有资产研究中心主任高梁的话发人深省:“我国很多行业的发展战略是模糊的,而虎视眈眈的跨国公司的战略却是清晰的。”
国内产业界对外资的审视,开始掺进越来越复杂的心态。
外资并购提速
2007年3月,美国联邦快递宣布完成收购我国大田快递全部股权。此前,美国UPS已经获得我国23个区域内的国际快递业务的直接控制权;2006年荷兰物流业巨头TNT全面收购了我国最大的民营物流企业华宇物流。我国的知名企业经营多年积累的网络资源,选择了转让给外资,在业界引起很大震动。
生物医药领域,由于国内产业投资基金发育滞后,缺乏产业保护机制,不少新药研发企业最后的创新成果都被实力雄厚的外资摘取。上海某生物技术公司历时11年研发的新药材肾参,即将获得国家新药证书,但由于资金问题,逐步被外资收购,中国资本最后仅剩10%。仅在上海张江药谷,已有4个有望诞生国家一类新药的中小企业被外资参股或控股,20多个新药被外资后期介入。
一个不容忽视的潮流是,跨国公司开始将全球战略重心转移至中国市场,并购逐步成为跨国公司重要的全球经营战略。以全球工程机械行业巨头美国卡特彼勒公司为例,其2003年全球销售总额为226亿美元,而在华业务收入仅占2.2%。从那时起,卡特彼勒开始将全球战略重心转移至中国市场,决心在十年内投资100亿美元“整合”中国的工程机械行业。2005年之前卡特彼勒在华投资的基本方式是参与国企改制,现在则是全面出击进行并购,瞄准的正是徐工、厦工、柳工等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骨干国企。
种种迹象表明,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国有企业改革和产业结构升级加速以及开放领域进一步扩大,中国企业正在成为国际投资者眼中的“香饽饽”,外资对国内企业并购的速度在加快。这其中有多种原因。
首先,随着我国市场准入条件进一步放宽,外资在华并购的技术障碍不断解除。近年来,我国不断扩大外商投资领域,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法规与实施细则,如《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暂行规定》《利用外资改组国有企业暂行规定》《外资投资项目核准暂行管理办法》《关于向外商转让上市公司国有股和法人股的通知》《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管理办法》《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合并与分立的规定》等。外资的并购对象从“中资”扩展到“境内企业”,解决了民营企业吸引外资的所有制障碍。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