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71|回复: 0

2018短期内通胀率难以形成趋势性回落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Rank: 1

积分
41
发表于 2018-7-14 14: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 要: 由于翘尾因素的存在,市场始终都在憧憬着中国的通胀率能在下半年有一个实质性的回落。从今年1季度开始,这轮通胀的实质性因素才开始真正显现,特别是4月份,PPI开始接近CPI,同时,结合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的上涨,成本因素渐成推动价格的主导力量。对外看,成本推动型通胀意味着中国通胀已经成为全球通胀的其中一环。对内看,中国正在为煤、电、油、运、气、水、土地等要素的长期价格管制和扭曲付出沉重的代价,大量资源消耗型产业向中国转移,使得短期内中国制造业急剧膨胀,国内初级产品对外依存度急速上升。中国经济要想最终摆脱美元的纠缠,理顺要素价格机制、逐步释放通胀压力的改革成为不可回避的任务,这是一项长期性和艰巨性任务,无论哪方面,短期内讨论中国通胀率的回落毫无意义,即便有回落,也不构成趋势性。
关键词: 通胀率,翘尾因素,全球通胀,成本推动型通胀,弱势美元政策,要素价格
  由于翘尾因素的存在,市场始终都在憧憬着中国的通胀率能在下半年有一个实质性的回落。
  
  客观上讲,从今年1季度开始,这轮通胀的实质性因素才开始真正显现,特别是4月份,PPI开始接近CPI,同时,结合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的上涨,成本因素渐成推动价格的主导力量。也许我们很难将需求拉动与成本推动严格割裂开来,但从今年前4个月的经济数据看,外需、货币、实际消费和投资都已经放缓,物价却不见回落。这意味着,以需求拉动型为主的通胀正在向成本推动型转化。
  
  对外看,成本推动型通胀意味着中国通胀已经成为全球通胀的其中一环。中国通胀率何时回落与美元何时转强成了极为密切的相关语。美国短期内可能会放弃弱势美元政策吗?
  
  尽管随着国际油价的飞涨突破130美元,联储最近开始不断释放出关注通胀信息,但其未来的行为(转向升息)仍然是一个极小概率事件。
  
  试想,去年8月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如果没有美元加速贬值撑着美国的出口大增,美国哪里能依然维持两个季度的微弱增长?因为次贷导致信贷紧缩,企业融资成本急剧上升,投资不行了。房价加速下跌,财富效应消失,消费需求萎缩。唯有靠弱美元刺激美国出口大增,尽可能拖住美国经济衰退的步伐。
  
  尽管弱美元导致全球能源等大宗商品市场暴涨,美国通胀的压力上升,但与弱美元所获得的现实好处来说,显然是两害相权取其轻:一是由于近二十年来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当下美国产业对能源的依赖程度早已远远低于上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时了,对油价敏感度下降。二是出口大增,延缓衰退,改善双赤,反转过来又支持了美元,不至于如某些经济学者所预测的崩溃的结果。这就是美元自身的自我修复机制,最终被拖垮的只能是美国以外的世界,由他们来承担美国经济调整的成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