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网站首页
大学课后答案
毕业设计
高中课后答案
初中课后答案
小学课后答案
赞助我们
搜索
搜索
热搜:
物理答案
英语答案
高数答案
线性代数
本版
帖子
答案家
»
论坛
›
毕业设计
›
经济|金融|营销|管理|电子商务
›
2018这是不值得的——评中国外商主导的低附加值加工出口 ...
返回列表
查看:
255
|
回复:
0
2018这是不值得的——评中国外商主导的低附加值加工出口模式
[复制链接]
3740855
3740855
当前离线
积分
41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幼儿园, 积分 41, 距离下一级还需 59 积分
幼儿园, 积分 41, 距离下一级还需 59 积分
积分
41
发消息
发表于 2018-7-14 14: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自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贸和外资快速增长。但中国及国际学术界却渐渐关注到中国过于依赖外国投资和外来技术。这与中国政府给予外资企业优厚待遇的政策存在一定关系。
在中国的出口中,加工出口占有越来越举足轻重的地位。笔者发现于外资企业制造的加工出口产品中,其毛利率远低于本地的加工出口产品,但占中国加工出口的90%以上,本地企业出口占有率则逐渐萎缩。自1998年以来,外资的低附加值加工出口占中国总出口的50%以上。至于在外资企业生产并经香港转口的加工出口产品中,内地制造商所享有的毛利率竟低于香港的转口商。港商转口这些内地制造的产品,获得大部分的利益,中国内地却要承受国际保护主义的巨大压力。
在1994至2001年间,外资企业加工出口产品的附加值迅速上升,但2001年后便逐渐下滑。下滑的原因仍不明确。亚洲金融危机后,全球劳动密集型制造企业日益白热化的市场竞争,有可能是中国出口业附加值被拖低的原因。
中国拥有大量剩余劳动力,其机会成本接近零。外资成立劳动密集型的出口企业,创造了数百万个职位。短期内能缓解中国庞大的劳动力市场压力。但对于长期发展而言,却可能构成负面影响。本地企业出口的附加值高于外资出口,但市场占有率却急促减少。中国过度倚重外资可能会损害长远的经济发展。
低附加值的“世界工厂”
中国自1979年对外开放改革以来,外贸及外资腾飞,创造一个经济奇迹。中国的出口总额于全球的排名由1978年的24位跃升至2004年的第三位。在吸引外资方面,中国在2002更超越美国至世界首位。香港,台湾及南韩等地的以出口为导向的劳动密集型公司,也一窝蜂地将生产线转移至国内。中国被冠以“世界工厂”的美名。面对中国出口的庞大压力,东盟国家及墨西哥的出口和外来投资总额均受到一定冲击。
在让人鼓舞的纪录背后,越来越多学者怀疑外贸及外资为中国带来的实质经济效果及利益。黄亚生曾经指出中国过于庞大的外来投资反映了经济的两大问题:第一, 计划经济体制有利于最缺乏效率的国营企业,同时抑制富于效率的民营企业的发展。因此,中国企业缺乏市场竞争力;第二,由于种种原因,中国经济体系出现地方分割,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下,民营企业的发展存在很大的局限。相对于民营企业,外资企业享有很多独特的商机。
实际上,中国加工出口产品的毛利率处于极为低下的水平。加工出口大部分牵涉到外来投资,占中国出口相当的比重。而香港企业作为内地加工出口业最重要的外来投资者之一,其投资为香港带来的所得大部分情况下亦高于内地的所得。
台湾、香港及南韩在发展劳动密集型出口业方面与大陆存在明显差异。前三个地区皆可以透过承包形式发展出口业而不需要倚重外来投资。而内地由于体制原因,影响本地企业的营运,造成现在过于依赖外资企业以发展劳动密集型出口业的局面。而中国以行政手段分配信贷的制度也不利于民营企业,令依赖外资的情况更加严重。
由于过分厚待外资企业,很多中国公司在海外成立子公司伪装成外资企业以享有多种特权。据世界银行估计,这类源于中国的“外资”在1992年占中国外来投资总额的25%。
近年来,内地也开始意识到外贸和外资对中国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中多次讨论到中国过于依赖外资的问题,而媒体也经常以DVD为例,形容中国是血汗工场,而并非世界工厂。
人大代表刘庆峰曾呼吁中国必须关注依赖外资的问题,他指出中国生产全球70%的DVD,每台出口售价32美元,交给外国人的专利费是18美元,成本13美元,中国只赚取1美元利润。多家本地DVD制造商被迫结业,只剩下外资公司操控整个行业。一台售价79美元的国产MP3,国外拿走45美元的专利费,制造成本要32.5美元,中国企业所得的纯利只有1.5美元。刘庆峰由此指出,拥有全球最廉价劳动力的中国制造业,现正受到外资技术上的剥削。中国的制造业被评为低技术、多投入、多浪费、多污染。
除了MP3及DVD外,其它针对本土市场的中国制造业同样面对附加值过低和依赖外来技术的问题。在2004年,中国生产汽车超过500万辆,其中90%是外资企业制造。本地汽车制造业的市场占有率正逐渐减少。
中国出口,外商制造
1984年,国务院落实推广两大类型加工制造业的方案,分别为“加工装配”及“进料加工”。在此两种安排下,出口制造业可免除缴交进口生产原材料的关税。自此,中国制造业出口急速增长。中国进口税率高昂,但加工出口的原材料进口却免收关税,这令加工出口业得以腾飞。
在加工装配的安排中,本地企业对外商所提供的原材料进行加工以赚取加工费。外商全权拥有加工后的产品,并出口到世界各地。此种营运模式与承包制有点类似,但外资企业多数会扮演更积极的角色。在承包制下,外商负责产品设计及销售。但中国的外资企业除了供应原材料以外,更会提供机器及技术支持。原因在于中国本土进出口途径全由政府所控制,本地企业难以独自进口原料和设备。这造成外资企业可负责生产过程中的高附加值工序,而本地制造商只可扮演较次要的角色。
加工装配行业所涉及的外来资金被称为“其它外来投资”(OFI),而不是外来直接投资(FDI)。与FDI不同,OFI的外国投资者在法律上没有该公司的控制权。但两者的实质差别其实并不明显。在加工装配中,外商控制公司的主要运作(虽没有法律上的拥有权)。在法律上,中方拥有营运的控制权,中方提供劳动服务以换取外商提供的机器及技术支持。下文所指的外来投资包括FDI和OFI,但不包括间接投资及借贷。
FDI包括以三类外资企业(亦称三资企业)的投资,分别是外商独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和中外合作企业。在20世纪90年代,加工装配企业慢慢转型为三资企业,因为后者的产品可进入本地市场,而前者却不可以。基于以上理由,再加上中国改革开放日益深入,外商对中国信心增加,OFI不断下滑,而FDI渐渐上升。
在进料加工的营运模式中,三资企业负责将进口原料进行加工,然后出口到外国。与加工装配不同的是,在中国的三资企业,而非境外企业,拥有进口的原材料及加工后的制成品。三资企业并不是赚取加工费,而是以出口加工产品为收入来源。与加工装配的营运模式相比,进料加工的企业拥有进口原材料及制成品,需要承担较大的风险。不过,这类企业很多是外资企业的子公司,外商全权决定材料和制成品的价格、材料来源及货物消售的渠道。因此,承包制的加工与进料加工只有法律上而并非实质上的差别。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