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网站首页
大学课后答案
毕业设计
高中课后答案
初中课后答案
小学课后答案
赞助我们
搜索
搜索
热搜:
物理答案
英语答案
高数答案
线性代数
本版
帖子
答案家
»
论坛
›
毕业设计
›
经济|金融|营销|管理|电子商务
›
2018从外部规模经济视角解读义乌模式
返回列表
查看:
172
|
回复:
0
2018从外部规模经济视角解读义乌模式
[复制链接]
792026
792026
当前离线
积分
41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幼儿园, 积分 41, 距离下一级还需 59 积分
幼儿园, 积分 41, 距离下一级还需 59 积分
积分
41
发消息
发表于 2018-7-14 13:53:07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内容摘要:义乌经济发展模式的特点在于以兴商建市为龙头、产业集聚为基础、贸工联动,该模式对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欠发达地区发展经济具有显著的借鉴意义。本文从外部规模经济角度解释了义乌模式的内在机理和形成竞争优势的原因,并分析了该模式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规模经济 外部性 义乌模式
义乌地处浙江中部,不邻边,不靠海,发展经济的自然禀赋并不理想。然而,义乌却选择了“买全球,卖全球”的方式来发展小商品流通业,一举成为世界闻名的国际性小商品集散中心,并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探索出一条依靠规模经济创造竞争优势的经济发展之路。这种化不利为有利、以逆向思维独辟蹊径的发展模式及其内在机理,给我们带来许多启迪。同时,该模式所蕴涵的风险,也给我们带来诸多警示。
义乌模式的形成背景及特点
20世纪80年代的“兴商建市”,使义乌经济走出了一条商业带动工农业的发展之路。以小商品批发市场为标志的商贸圈建设、小商品市场建设贯穿于义乌经济发展的始终。
义乌商圈对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与对外辐射作用是义乌模式的精髓。在巨大销售量吸引下,义乌周围数十公里内布满了各种加工企业,当地工业迅速崛起。近年来,义乌的袜子、服装、饰品、玩具等产品,有不少已占领了全国1/3的市场份额。每年的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在带给参展企业巨额订单的同时,也带动了县级城市义乌的饭店业、餐饮业的发展。义乌小商品市场的繁荣还带动了其独特的商业旅游,义乌国际商贸城现已成为国家旅游局授牌的“4A级”旅游景点。义乌经济快速发展,不能不说得益于商品市场建设。
义乌模式也是一个跨越式经济发展模式,没有遵循常规的“以农业为主逐步转向以工业为主再转向以服务业为主”渐进式发展顺序,而是从农业直接跨越到以商贸业为主的阶段,通过拉大第三产业框架,逆向带动第二产业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前,义乌一直是一个农业穷县。从80年代初开始,义乌实施“兴商建市”发展战略,从小商品市场起步,并一直以小商品市场建设为龙头,直接带动了商贸业、金融业、交通运输业、信息咨询业等为小商品市场提供服务的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第三产业的发展又拉动了对第二产业的需求,促进了“贸工联动”战略的实施,推动工业化和市场化的同步发展,工业化进程明显提速,反过来为市场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劲支撑。
经过20多年的发展,义乌从一个农业穷县一跃而成为综合经济实力位居全国前20位的县市,其独到的发展思路功不可没。义乌正是利用了商业的快速集聚效应,成功地探索出了以商品市场建设为龙头、产业集聚为基础、市场经济为主导、以点线面的加速度推进方式为特征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
义乌模式的理论分析
(一)义乌模式挑战传统商圈
义乌小商品市场建设是经济发展的龙头。一个并不具备区位优势和资源条件的县级市以市场建设为龙头,进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自然有其成功秘诀。按照传统观念,义乌并不具备发展商贸的优势。传统商圈的布局要么在具有巨大市场潜力的消费中心,要么在具有产业竞争优势的生产中心,并且交通、通讯便捷。应该说,国内有很多比义乌更具自然禀赋的区域,而义乌却能成为全国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和浙江经济圈黄金点,值得深思。
(二)外部规模经济造就义乌竞争优势
义乌市场的兴起最初是抓住了改革的机遇,资源禀赋的劣势锤炼了义乌人“敢为天下先”的胆识和魄力。但是,义乌能在各地后起的商业大潮中屹立潮头,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外部规模经济。运用外部经济理论可以解释义乌市场竞争优势并在一定时期内保持优势的原因。
外部规模经济主要来源于整个市场规模的扩大,即随着整个市场规模扩大,该市场内各个商家的单位交易成本将会降低。这是因为:第一,规模扩大可以使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在该市场内的商家有可能享受到高效率、集中化和专业化的服务;第二,规模扩大可以导致劳动力资源的共享,专业人才的集中;第三,规模扩大易于传递新信息,有利于知识积累。
产业集聚是形成外部规模经济的主要原因,产业集聚强化了竞争优势。义乌的产业集聚经历了横向集聚和纵向集聚两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期,义乌的产业集聚主要是横向的商业集聚,从而带动了交通运输业、电信服务业、旅游餐饮业、房地产业与各种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90年代初以后,商业集聚效应向纵向延伸,带动了工业集聚。
1.横向集聚。横向集聚使义乌市场的规模效益得到了充分显现。义乌小商品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简陋到现代化,始终走在全国前列,产生了突出的市场集聚效应。在国内市场建设尚处于争议之际,义乌人基于传统的商业文化和当地政府的开明决策,率先树起了小商品市场大旗,产生了洼地效应;而在国内其它地区开始兴商建市之时,义乌商圈又以加速度方式进行规模扩张,且连续保持了全国商品交易额排行榜首地位,其规模之大、声誉之高、小商品品种之全、商品销售区域之广均遥遥领先于国内其它市场;当国内其它地区开始大规模建市之时,义乌市场又开始了迈向国际化经营的步伐。目前全球20强海运集团已有8家在义乌国际物流中心设立了办事处,使得义乌在2005年底的每天出货量达到1000多只集装箱,仅此一项就使义乌的物流成本比其它外贸城市低30%左右。2005年,联合国在义乌设立我国首个采购信息中心,使义乌在成为继我国国家机关采购基地之后,又成为联合国物资采购重要基地。沃尔玛、麦德龙、欧尚等全球零售业巨头也纷纷到义乌举办采购说明会,义乌正逐步成为国际性的日用消费品采购平台。
2.纵向集聚。纵向集聚又对义乌市场提供了有力的产业支撑。义乌小商品市场的繁荣带动了小商品制造业的兴起,商业发展不断向工业发展传递。伴随着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声名鹊起,义乌的制造业也经历了从分散到集聚直至培育发展优势产业的过程。在商品市场发展的初期,义乌周边交通较发达的乡镇首先接受义乌商品市场的辐射,开始发展加工业;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义乌的制造业也开始高速增长,形成了专业村的分工集聚格局;20 世纪90 年代以后,在当地政府“引商转工”、“贸工联动”等战略的推动下,义乌制造业快速向工业园区集聚,并涌现出衬衫、袜业、饰品、拉链、小五金、工艺品、印刷与毛纺等十多个优势产业,形成小商品制造业的群体规模优势。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