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28|回复: 0

2018对长三角产业同构问题的新认识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Rank: 1

积分
41
发表于 2018-7-14 13:37: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本文提出了利用结构相似系数并辅之以区位商的衡量方法,分析了长三角区域内部同一产业存在的专业化分工现象,剖析了同构问题产生的原因,得出长三角产业同构现象并没有那么严重、产业同构有其内在的必然性的结论。
  关键词:长三角;产业同构;结构相似系数;区位商
   
  产业结构趋同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区域间产业结构呈现出某种共同趋向,具有不同资源禀赋的区域,形成了相同或大体相同的产业结构格局。一般来说,区域产业同构是指产业内部各行业结构的趋同现象,特别是工业结构中存在的趋同现象。近年来,长三角地区(包括江苏、浙江、上海二省一市)经济的飞速发展有目共睹,同时产业同构现象也已成为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显著特点。众多专家和学者对长江三角洲产业同构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其对经济造成的影响进行研究并得出一系列的结论。如唐立国把研究范围缩小到长三角15城市,分析得出各城市之间的二次产业内部的结构相似系数都在0.9以上,认为二次产业结构趋同问题相当严重,对经济的发展有不利影响。陈建军把研究推进到更细分化的产业分类层面,得出2002年上海与浙江、上海与江苏、浙江与江苏产业结构相似系数有所下降,并认为产业同构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严重,长三角内部的产业同构有其必然性,过分夸大这一问题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不是一种科学的态度。邱风等(2005)认为随着产业的细分和时间的推移,长三角产业结构的相似程度趋于下降,是市场力量促使该地区产业互补推进的结果,并从产品层次的角度来分析长三角产业同构问题。长三角产业同构问题讨论不断,但是如何从具体分析产业同构产生的成因出发来全面梳理和评价产业同构问题,依旧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
  
  一、长三角产业同构问题实证分析
  
  (一)结构相似系数分析
  结构相似系数是联合国工发组织国际工业研究中心提出的度量方法,可以用于两个区域产业结构的两两比较,也可以以全国的产业结构为标准,各区域与全国的产业结构进行比较。相似系数通常介于0和1之间,相似系数等于1,说明两个区域的产业结构完全相同;相似系数等于O说明两个区域的产业结构完全不同。从动态来看,如果相似系数趋于上升则产业结构趋同,如果相似系数趋于下降,则产业结构趋异。
  本文的结构相似系数是通过产值来计算的。通过计算结构相似系数可以看出上海、江苏、浙江两两地区之间的产业同构程度,并采用时间序列来反映长三角产业同构的变化趋势,如表1。从横向比较来看,江苏同浙江的结构相似系数最高,江苏同上海次之、上海同浙江的最低;1988年—2005年江苏同浙江的结构相似系数均在0.9以上,上海同江苏的结构相似系数从O.92下降到0.8左右,上海同浙江的结构相似系数从0.86下降到0.7以下,说明江苏同浙江起初的结构相似程度就最高,产业结构最相似;江苏同上海的次之,上海同浙江的最低。从时间序列来看,江苏同浙江、上海同浙江、上海同江苏的结构相似系数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呈现出的变化趋势是不一样的。从计算得出的结构相似系数看,1988年—1989年上海同浙江、上海同江苏、浙江同江苏在这连续两年的结构相似系数分别为0.86、0.92、0.97,这两年几乎是长三角地区产业同构程度最高的两年,且结构相似系数几乎没变。1990—1995年这一阶段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变动最大,从走势看,相似系数经历了从波峰到波谷,再到波峰的变化;上海同浙江的结构相似系数从0.86下降到0.72再上升到0.79;上海同江苏的结构相似系数从0.9下降到0.81再回升到0.85;浙江同江苏的结构相似系数从0.97下降到0.95再略微回升到O.95。1996年—2000年上海、江苏、浙江的产业结构相似程度较为稳定,略有起伏。区别主要在浙江和江苏之间,尽管浙江和江苏间的相似系数还是在0.9以上,但已呈明显下降趋势,同时,江苏、浙江和上海的结构相似系数的走势开始拉开,在这一阶段江苏同上海的结构相似程度可以说是平稳发展。2001年—2005年这一阶段江苏、浙江同上海的结构相似系数均处于下降趋势;江苏同上海的结构相似系数从0.84逐渐下降到0.82,浙江同上海的结构相似系数从0.7一直下降到0.67,而浙江同江苏的结构相似系数仍然处于O.9以上,发展较为平稳。  
  表1 浙江、上海、江苏工业部门结构相似系数资料来源:1988年—1994年参考陈建军.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同构及产业定位.中国工业经济,2004,(2)的数据。1995年—2005年的数据来源于国研网中的工业统计数据,作者根据结构相似计算公式计算而来。
  
  (二)产业同构与专业化分工的分析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在研究产业同构问题中结构相似系数的不足。邱风等(2005)认为产业结构的相似研究必须深入到产品层次才具有说服力。结构相似系数可用来说明区域产业结构的趋同现象,但判断并不充分,也无实际意义,因为结构相似系数仅反映工业结构相似性的综合特征,不可能指出具体行业和产品的趋同情况,从而缺乏政策调控的针对性。因此,本文除了计算结构相似系数来说明产业同构问题之外,还辅助于区位商这一指标。因为区位商是考察区域产业分工和产业是否具有比较优势的重要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相似系数不足。区位商大于1,说明该区域某产业部门的集中程度大于其较高层次区域平均水平,是该区域的专业化部门和产品输出部门。区位商越大,则该区域该产业部门的集中程度越高,越具有比较优势。反之,则该区域该产业部门的集中程度越低。
  长三角作为一个区域的整体,同一产业内部存在着水平分工。有些行业如纺织业、化工以及医药制造业等的产业链在长三角内部是比较完善的,上下游产业配套极为密切。上海、江苏、浙江在这些完整的产业链中有时仅仅从事的是完整产业链中的一个或某几个环节,从二次产业分类来看,上海、江苏、浙江各地区均从事的是相同的产业,因此仅计算结构相似系数会比实际的偏高。从表1中来看似乎长三角二省一市的确存在严重的产业同构问题,一般认为江苏同浙江的同构现象比较严重、江苏与上海次之、上海与浙江的最低。事实上,即使两地的相同行业还是有所分工,如表2所示,一般认为江苏同浙江的纺织业同构比较严重,结构相似系数高达O.92,但从相关数据可以看出两地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在纺织业这个大类里面,江苏的强项毛纺织和麻纺织,2005年江苏毛纺织和麻纺织区位商分别为2.73和1.42,而浙江则侧重丝绢纺织、棉及化纤纺织、纺织制成品制造,区位商分别达6.77、1.94、2.36。相 同产业内部有所分工,同样在化学工业、医药制造、橡胶制品业等行业中得到体现。一般认为在长三角地区的化学工业在上海同浙江两地相似程度最严重,结构相似系数为0.97,上海偏重于涂料、油墨、颜料及类似产品制造、日用化学产品制造,区位商分别为2.19、1.44;而浙江在各环节中优势不明显,江苏则在基础化学原料制造、农药制造、合成材料制造的区位商分别为1.57、3.1、2.29,在这些环节中具有优势。从表2中得出上海同江苏在医药制造、橡胶制品业相似程度最严重,结构相似系数均为0.98。但就医药制造业来说,上海偏重于化学药品制剂制造、生物、生化制品的制造,区位商分别为1.44和1.22。但江苏在生物、生化制品的制造中并没有优势,区位商为0.57。在橡胶制品业上看,上海同江苏的区别更明显,上海同江苏在再生橡胶制造中的区位商分别为0.11和2.27,在日用及医用橡胶制品制造中的区位商分别为2.1和0.89,说明上海偏重于日用及医用橡胶制品制造,而江苏偏重于再生橡胶制造。   
  资料来源:国研网中2005年的工业统计数据,作者根据结构相似系数的公式计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