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近年来,石家庄市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产业集群有了较快发展,集群经济已经占到全市经济总量的30%以上,成为全市经济建设中一支具有鲜明特色的生力军。然而,石家庄市的产业集群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集而不群、群而无力的现象,普遍存在着专业人才缺乏、资金投入不足、技术装备相对落后、自主创新能力弱、企业家的知识水平和员工素质相对较低等困难和问题,严重束缚着产业集群的进一步扩张。应以特色产业集群提升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培育骨干龙头企业。
[关键词] 产业集群;区域经济;竞争力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产业集群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流。尤其是发达国家的产业集群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我国,以产业集群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模式,催生了新一轮的区域经济发展浪潮,形成了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的龙型产业集群隆起带,成为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和参与国际竞争的先进产业制造基地,支撑着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因此,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都把产业集群作为推动中小企业发展,拉动地方经济增长、促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战略方式。
近年来,石家庄市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产业集群有了较快发展,集群经济已经占到全市经济总量的30%以上,成为石家庄市经济建设中一支具有鲜明特色的生力军。截止到2006年底,全市现有中小企业3.34万个,而产业集群已带动了10 000多家企业的发展,其中生产企业9 417家,配套企业2 949家,从业人员53万人。在这些产业集群中,营业收入5亿元以上的重点产业集群达到38个,10亿元以上的18个,50亿元以上的8个,7个省级重点产业集群均突破了20亿元。辛集市皮革产业集群和平山冶金产业集群营业收入则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分别达到100亿元和138亿元。然而,石家庄市的产业集群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集而不群、群而无力的现象,普遍存在着专业人才缺乏、资金投入不足、技术装备相对落后、自主创新能力弱、企业家的知识水平和员工素质相对较低等困难和问题,严重束缚着产业集群的进一步扩张和提升。而产业集群建设,正是一种按市场化方式重建产业联系,迅速提升中小企业和区域竞争力的发展模式。产业集群作为一个有较强生命力和创新力的企业组织形式,如果能对其进行科学规划并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产业集群的发展和不断升级将促进区域经济的兴起。
一、石家庄市特色产业集群的发展及存在问题
近年来,石家庄市中小企业产业集群有了长足发展,覆盖了绝大部分主导产业和传统产业,形成了较大的经济规模,涌现了一大批特色产业和名牌产品,组成了龙头企业带动企业分工合作的产业链条,建成了一批市场占有率高、影响力较大、对同行业起主导作用的产业基地,有些产业集群已经成为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柱。以京广铁路为线,铁路以西的山区、丘陵县(市)区,矿产资源丰富,主要生产钢铁、水泥、石材、建陶、化工等产品;铁路以东的平原县、市,主要生产皮革、淀粉、纺织、板材、医药等产品。石家庄市产业集群的发展优化了区域经济布局,实现了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了区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产业集群也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带动了城市交通、商业和旅游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但目前由于企业规模普遍偏小、技术含量偏低、竞争力水平低下,使得产业集群的经济功效发挥不足,进而无法通过专业化分工,获得外部规模经济的成本优势。主要问题有:
(一)龙头企业少,带动作用小
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需要培育一大批有规模、有实力、在全国乃至国际上有影响、有知名度的龙头企业或企业集团。目前,石家庄市除少数企业具有一定的规模和较强的技术力量外,多数企业起点低、规模偏小,一些高耗能、高污染企业还有待进行产业升级。电子信息、生物制药及现代物流服务业比重低。产品方面存在“四多四少”现象:粗加工产品多,精加工产品少;资源型企业多,高科技产品少;内销产品多,出口创汇产品少;雷同产品多,自主品牌少。产业集群中具备核心竞争力和引导产业发展方向的龙头企业少,造成对内龙头带动作用太小、对外竞争力太弱,无法带动产业集群在技术创新、市场开发等方面向更高层次提升。
(二)经营者素质较低,真正的企业家少
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经营者的管理能力、领导魅力对于吸引人才、提高劳动生产率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企业集群发展的过程中,尽管涌现了很多的创业者,他们中也不乏优秀的企业家,但真正管理型的企业家还较少,对企业发展缺乏长远规划,对企业员工的教育培训重视不够,企业员工的平均受教育程度不高。部分民营小企业缺乏敢闯敢干的胆识和拼搏精神。一部分企业经营者还存在着“小富即安”、“知足常乐”的保守思想,不敢扩大经营,怕背包袱。
(三)资金短缺,融资困难
石家庄市绝大多数产业集群都是在农村与小城镇兴起的,其中绝大多数是民营中小企业。这些中小企业资产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贷款需求频繁、金额小、不确定性高,金融机构又出于规避金融风险的考虑,普遍存在慎贷、惜贷心理,贷款条件非常苛刻,贷款额度控制很严,审批程序繁琐,因此在国营大型金融机构进行融资的可能性很低。而民营中小银行成长缓慢、民营金融机构的经营范围受到严重制约,更使产业集群中的中小企业融资无门。很多中小企业只能采取不规范、高风险的民间高利贷拆借方式获得发展资金。
(四)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可持续发展受阻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也是产业集群提高竞争能力的关键。由于集群内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同时消化吸收能力差,导致集群技术创新不足,产品更新换代差。集群在经历短暂的辉煌后,发展后劲不足,甚至消亡。多数企业没有核心技术,存在着“一流设备、二流管理、三流产品”的现象。另外,在信息高度发达,而知识产权又不能得到很好保护的社会中,轻而易举的模仿已经成了企业生存的习惯,在这种习惯之下,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目的的创新却意味着成本的上涨,将使产品趋于贬值。
(五)同业企业竞争大于合作,集而不群
石家庄市的产业集群尽管已初具规模,一些集群内企业之间也建立了分工协作的体系,但从总体情况看,大部分产业集群仍只是同类企业在地域空间上的简单聚集,没有形成良性的产业市场协作联系,即缺少产业集群的“灵魂”——配套关系。产业链条短,造成大多数的企业与集群内的其他企业或附近的地方产业联系较少,分工和专业化不明显,面对市场竞争,各个企业仍是单打独斗,而非抱团作战,企业间基本上没有任何形式的合作,技术和信息也不共享,集群的规模效应和优势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如同一产品多头研制、相互保密,既造成技术资源的浪费,也难保证较高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二、石家庄市区域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受阻的原因探析
从竞争力来说,石家庄市作为省会城市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不仅对本省投资者极具诱惑,对于国内产业来说也是难得的发展空间。但是长期以来,由于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原因,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生产要素和产品的流动,进而直接影响到“集群效应”的发挥,大大降低了市场效率。
(一)一些地方政府职能定位存在误区,某些产业集群特色不突出
石家庄市目前的产业集群基本上都是由市场自发形成的,产业集群作为一种新的发展道路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需要政府弥补其系统缺陷和市场失灵。一些刚刚萌芽的产业集群,可能由于缺乏公共支持而很快夭折。一些地方政府职能定位存在误区。在推动产业集群发展方面,政府的主要职能应是确保市场机制在经济运行和资源配置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有些地方主要依靠土地经营和各种政策优惠措施,纷纷圈地招商,把“筑巢引凤”作为其发展产业集群或建设工业园区的主要目的,而在依据本地特点构思产业集群的产业结构、建构中介服务体系、建立劳动力教育培训机构等方面,则缺乏周全的规划与有效的行动。同时,一些地方急于打造所谓本地名牌,不惜采取种种拔苗助长的行政措施,却忽视了产业集群形成的内在规律,不善于从专业化分工和市场细分中发现机遇,培养本地经济特色。如产业定位不当,倾向于发展高科技集群、新产业集群,对传统产业、特色产业的集群重视不够;偏重对大企业的扶持和培育,而忽略对小企业的扶持,对整个产业集群的重视和关注程度还不够等。
(二)缺乏统一规划、合理分工,产业链条短
产业集群并不是简单的企业扎堆,必须在企业之间建立起产业关联和分工协作关系,使企业协同作战,才能实现资源整合,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石家庄市对产业集群的统一规划力度不够、缺乏合理的垂直分工和水平分工、产业结构趋同。产业链缺乏整体设计,企业的非“集群”化倾向突出,企业仅仅是空间的集聚,而缺乏关联、配套与协同效应。不少企业产品雷同,专业化分工不明确,产品关联度低,没有真正形成众多企业相互分工合作的产业链条。另外,各地在制订经济发展规划时缺少协调,竞争大于合作,企业间的关联与协作难以开展,区域整体优势无法形成,致使区域产业发展的重点太多,支柱产业遍地开花,使产业整合目标过于分散,影响到集群战略的聚焦和力量的集中。
(三)集群内“双赢”观念尚未形成
这是产业集群的“软肋”。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也是产业集群得以形成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因诚信而产生的社会资本是产业集群中的重要资源,是企业之间交易与合作的基础,没有诚信的产业集群中假冒伪劣遍地,欺诈行为盛行,这样的产业集群只能是短命的。石家庄市的产业集群内尚未建成良好的集体行动规则和内部沟通渠道,集群内普遍缺乏包容开放的社会人文氛围,企业间过度的竞争造成了敌意的心态,合作共赢的集群优势难以发挥出来。
(四)人力资源匮乏是影响产业集群发展的“硬伤”
人才是持续创业的营养源,是产业集群持续成长的动力。石家庄市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多数建立在劳动力成本低廉的基础上,高素质人才缺乏,有的经营管理人员只有初中或高中文化,缺乏现代管理水平和经验,再加上年龄普遍老化,思想观念更新慢,企业的创新意识和竞争能力差,各生产企业之间的竞争只能以成本竞争为主,集群内不可避免地持续“价格战”,使这些产业集群内的企业人员工资维持较低的水平。京津对各种人才形成的强大“吸引力”也使得石家庄市出现了持续的“人才北飞”现象,产业集群得以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不断告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