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15|回复: 0

2018“自主创新”视角下的河北省主导产业竞争力研究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Rank: 1

积分
41
发表于 2018-7-14 13: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 要] 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也是产业竞争力的核心。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突破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全面提升主导产业竞争力,是河北经济由投资拉动向创新驱动转变、进而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的重大而紧迫任务。
 [关键词] 自主创新;主导产业;竞争力
    
  一、河北省主导产业现状
  
  经济发展是由主导产业带动的,经过20多年的发展,河北已形成钢铁、石化、装备制造、医药、纺织、建材、食品为主体的主导产业,成为对全省国民经济影响较大、GDP总量中所占的比重较高、国内同行业排名靠前、符合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行业。2005年,河北钢铁、石油化工、装备制造、食品、医药、建材、纺织服装七个主导行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78.4%,对工业生产增长的贡献率为86.0%,主导产业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①。表1、图1反映了河北省主导产业的竞争优势,表2则从行业竞争力角度分析河北省主导产业竞争力。②
  
  
  河北主导产业虽然有较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市场基础,但是随着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的加剧,在诸多方面还不能更好地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集中表现在:产业集中度低;自主研发能力不足;产品结构性矛盾突出;经济对能源的消耗有直接依赖性。以河北省惟一具有全国优势的竞争性产业——钢铁为例,2004年,河北省130家炼铁炼钢企业(不含独立轧钢企业72家)平均钢产量仅43万吨,作为年产5 700万吨钢的大省却无一家钢铁企业超1 000万吨。“技术引进+技术改造”是河北钢铁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形式,但技术引进之后,后续研发不足是存在的突出问题。目前,河北省钢铁行业所需铁矿石40%以上依赖进口,企业平均吨钢综合能耗为762公斤标准煤,吨钢耗新水10立方米,与国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在石化行业中,技术含量高的乙烯、丙烯及其衍生产品在河北省基本属于空白;装备制造行业中优势产品销售收入占全行业的比重仅为35%,新产品比重不足10%,只有30%的新产品具有国内领先以上水平;医药行业自主创新能力严重不足,市场上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产品;在纺织行业中,纤维原料初加工、棉纺、毛纺业占到65.1%,而附加值较高的棉织、毛织、针织、印染业比重却很低。
  由上可知:河北主导产业已经具备一定的竞争实力,同时也面临严峻的挑战。从经济要素密集程度看,河北主导产业多为劳动密集和资本密集型,具有加工度低、产业链条短、技术含量不高、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产品极少等特点,必须依靠自主创新解决产业发展中的诸多难题。另一方面,资源、能源制约、环境污染重、产能过剩及价格下降等压力成为产业持续发展的突出矛盾,对河北主导产业的影响已初见端倪。这些状况如不尽快改变,河北主导产业将失去竞争力,经济也将失去持续发展的支撑力,自主创新和实施以创新为主的战略成为提高河北主导产业竞争力的关键环节和必然途径。
  
  二、自主创新、后发优势与提高产业竞争力
  
  根据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刘易斯的观点,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有两个:一是自然资源,二是人的行为,后者又具体分为努力、资本和知识三个要素。受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自然资源和资本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是递减的,因而,从长期来看,经济发展取决于人的努力和知识的作用。迈克尔·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也说明,产业的发展只有从自然禀赋推动和资本推动阶段跃升到创新推动阶段,才能使价值链从低层次的连续跃升为高层次的连续,而创新本质上是对知识的生产和运用。从产业发展阶段看,从模仿到创新是后发国家和欠发达地区实施追赶的一条捷径。从实际出发,河北的技术创新更多地可以采取“拿来主义”,把京津地区甚至国外成熟的技术实行集成创新或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是河北作为后发地区提高产业竞争力的捷径。
  长期以来,河北主导产业“竞争优势”主要依靠“比较优势”构成,而对“后发优势”却着力不多。因此,在发展思路上一直注重靠引进技术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靠“服务京津”来提高区域经济力,此类做法虽然在短期内也使河北主导产业形成了大规模的制造能力,有了可观的市场竞争力,但在工业化迈进中后期之后,河北工业资源匮乏,自然资源耗费的机会成本增大,这种“比较优势”已难以继续支撑“竞争优势”,因此,不能再走传统工业化的老路,而要实现超常规跨越式的发展。在发展战略上,增强“以冀为主”的核心技术开发能力,在一些关键领域、关键产业、关键项目上力争有所为有所不为。这样,我们就可以顺着发达国家、地区率先开辟的科技创新环境,汲取国际上产业升级转型的经验,迅速形成自身核心技术、关键产业、品牌产品,从而获得后发优势。后发优势发展战略的成功实施,需要具备以下四个条件:(1)通过有效的创新体系,实现企业、研究中心、大学和其他组织有效互动。二战后的科技创新往往是技术推动和市场需求拉动综合作用的结果,只有加强产、学、研的合作,才能利用不断增长的国内和全球知识存量创造和扩散技术。(2)强大的信息基础设施是传播知识的重要条件。信息通讯设施降低了基础研究的成本,拓展了作为研究工具的电子网络,促进了知识的快速编码、储存和传播。发展强大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是有效地抓住知识信息革命所带来的发展机遇的关键性因素。(3)受过良好教育并具有创新精神的人力资源,是获取、创造、传播和使用知识的主体条件。知识掌握在人的手中,知识创新必须依靠高素质的人才。知识创造需要有一定数量的创新型人才,知识的模仿、学习、传播与扩散需要大量实干型人才,知识要转化为直接生产力,还需要依靠从事一线操作的技术工人来完成,因此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最终取决于人的素质。(4)合理的制度安排是鼓励知识创新和知识有效利用的制度保障。体制和制度应能满足三个基本条件:一是以市场为导向,以便使创新者得到预期收益;二是开放性,以保证知识的自由流动;三是支持创新的体制、法律和政策环境,比如,政府科技投入、能保障基础研究等公共品的提供、知识产权法律体制的完善与实施,等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