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网站首页
大学课后答案
毕业设计
高中课后答案
初中课后答案
小学课后答案
赞助我们
搜索
搜索
热搜:
物理答案
英语答案
高数答案
线性代数
本版
帖子
答案家
»
论坛
›
毕业设计
›
经济|金融|营销|管理|电子商务
›
2018中国经济形势分析及应对策略
返回列表
查看:
278
|
回复:
0
2018中国经济形势分析及应对策略
[复制链接]
2068349
2068349
当前离线
积分
41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幼儿园, 积分 41, 距离下一级还需 59 积分
幼儿园, 积分 41, 距离下一级还需 59 积分
积分
41
发消息
发表于 2018-7-14 08:55:13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中国经济形势分析及应对策略
中国经济2012年增长7.8%,为13年来最慢增速,继2012年末季度经济增长回升至7.9%以后,2013年首季度中国经济增长再度放缓至7.7%。很多人不禁提出一个问题:持续了几十年的中国经济两位数增长时代是否已经结束?中国经济究竟如何发展?
一、中国经济现状分析
中国一季度的经济数据整体令人失望,GDP同比实际增速由四季度的7.9%降至7.7%,而经季节调整后的环比增速下滑更加明显(从2.0%降至1.6%)。
一季度经济增速放缓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是消费增速的放缓。一季度零售消费的增速为12.4%,比2012年12月份降了将近三个百分点。经过我们季节调整后的数据显示一季度零售消费季度环比增速仅为2.9%,而2012年12月这一增速为15.9%。零售消费的下滑有几个方面的因素。首先,新领导人推行的控制三公消费的举措得以强力推行,导致公款消费出现明显下降。这从规模以上餐饮行业的消费出现罕见的同比下降可见一斑。其次,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下降。城镇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的同比增速由2012年的9.6%降至一季度的6.7%。这可能与2012年企业盈利整体疲软,导致春节前奖金分配不如以往有关。此外,2013年的通胀水平低于去年同期,也是导致零售消费增速下滑的一个原因。 论文网 http://
第二,在制造业一些行业(如钢铁、水泥、造船、光伏),产能过剩仍然是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在2012年经历了一轮去库存之后,库存重建仅仅经过了几个月又重新回到了高水平。 库存周期变短、而产能过剩现象一直持续是本轮经济复苏面临的最大问题。这拖累了整个制造业的复苏步伐。 即使在表现较好的房地产市场,虽然一季度住房销售出现量价齐升,但是由于楼市调控政策的不确定性,使得新屋开工面积和房地产投资在3月份都有所下降(同比下降2.7%)。
多数经济学家、甚至许多中国高官都相信,中国那种依赖出口和投资驱动的增长模式已不再能够持续,中国政府已出台无数计划,以求转向在更大程度上由消费拉动的服务型经济。
但这种转型预计将是一项耗时多年的任务。就短期而言,人们的担心是,随着工业产能过剩和外需疲弱继续抑制经济活动,中国经济增长可能进一步大幅放缓。
汇丰(HSBC)发布的初步调查显示,5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将从4月份的50.4跌至7个月来的最低点49.6。下滑态势比预期糟糕,PMI降至50以下表明,中国工业活动开始收缩。
下半年的唯一亮点很可能是政府投资,尤其是基础设施领域的政府投资,中信建投(China Securitie)首席宏观经济分析师黄文涛表示。如果(此类投资)不能到位,那么中国经济将继续下滑。 思想汇报 http:///sixianghuibao/
一季度及4月的数据显示,中国的经济形势相当复杂。经济重归减速,流动性水平偏高,房地产调控压力增大,产能过剩没有改观。这些因素纠缠在一起,构成了当前中国政府与市场共同面对的难题:如何看待当前的中国经济增长。
中国的经济增长不太可能回复到以往的高增长状态,人口及入世红利的减退将削弱经济增长的基础。从中长期看,中国经济将处于下行通道,中速增长成为新的稳态。最近这两年,中国政府主动下调了经济增长目标,由8%调降至7.5%,近期更传2014年将进一步下调至7%。这种下调的趋势(及预期)表明,中央决策层已经意识到高增长的不可持续。
二、中国经济发展趋势
在2013年甚至未来更长的一段时期,制造业的产能过剩、利润下滑和投资意愿低迷仍将是困扰中国经济的最主要因素,也是中国经济本轮难以看到强劲复苏的结构性难题。未来十年,中国经济的增长将会放缓,甚至是剧烈放缓。问题是放缓的过程将是平稳的还是剧烈的。
有研究提、指出,中国将从2000-2010年10%以上的年均增长率,下降到2018-2022年6.5%的年均增长率。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基础设施投资潜力明显收缩,过去十年,基础设施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例从30%下降到20%。第二,资产回报率下降,产能大量过剩。2011年,增量资本产出率(衡量一定投资水平对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4.6,为1992年以来的最高值。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正在降低。第三,劳动力供应增长显著放缓。第四,城市化仍在扩大,但速度有所下降。最后,地方政府财政和房地产风险增加。
增长放缓即将到来的观点非常可信。但我们可以持一种更加乐观的观点。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Conference Board)数据显示,当前中国人均GDP(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与1966年的日本和1988年的韩国相等。这两个国家后来分别出现了79年的超速增长。与美国相比(追赶潜力的另外一种衡量),中国与1950年的日本和1982年的韩国水平相当。这就表明中国还有更多的增长潜力。中国的人均GDP只有美国的五分之一略多一点,似乎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然而,这种乐观的观点也有反面论据。中国的数量级甚至高于日本。其机会,特别是在世界经济中的机会,必定相对较少。此外,正如中国前总理温家宝经常说的,中国的增长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这在诸多层面上都是事实。但最重要的是对投资的依赖,投资不仅是额外产能的来源,也是需求的来源。不断增加投资率是不可持续的,因为投资回报最终取决于消费增加。
于是就出现了一种悲观得多的观点。日本的例子表明,实现高投资、高增长的经济体向低投资、低增长的经济体的成功转型是非常困难的。可以列举至少三点风险。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