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网站首页
大学课后答案
毕业设计
高中课后答案
初中课后答案
小学课后答案
赞助我们
搜索
搜索
热搜:
物理答案
英语答案
高数答案
线性代数
本版
帖子
答案家
»
论坛
›
毕业设计
›
经济|金融|营销|管理|电子商务
›
2018商业的性质与历史
返回列表
查看:
236
|
回复:
0
2018商业的性质与历史
[复制链接]
7052336
7052336
当前离线
积分
41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幼儿园, 积分 41, 距离下一级还需 59 积分
幼儿园, 积分 41, 距离下一级还需 59 积分
积分
41
发消息
发表于 2018-7-13 11:30:09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一、商业的性质;
就古代来说,汉代的商业是很发达的,是中国商业史上的第一高峰。为了了解此时期商业发达的原因和作用,必须先了解当时商业的性质和特点。;
两汉商业的性质,是由其结构决定的。;
(一)各种群体需要的商品与商业;
首先,要了解在当时的经济结构条件下,哪一种商业才可以发展起来。自由小农是生产的基本力量。他们占户口的绝大多数。如上文分析的,小农经济是一种“男耕女织”的自给自足的经济体。他们取给于的只是盐、铁器等极少数自己不能生产的必需品。皇室,诸侯和政府的官吏、军队的生活必需品和大部分奢侈品。是直接取给于劳动者所生产的实物(农奴的地租,私人奴隶及官营工场中奴隶的劳动产品、农民交纳的实物赋税,地方政府贡献的特产),或者取给于国家供给的实物薪俸或皇帝的赏赐。皇帝及皇室需要的奢侈品,有的是外国的特产,不能凭权力去获取,只好或用暴力去夺取(如武帝用兵取大宛的汗血马),或者通过商人去购买。统治阶级仰给于商人的只是少数奢侈品。此外,城市中脱离了农业的手者和其他居民,需要从市场上购买原料及生活必需品。由于城市和农业尚未完全分离,这种购买是很有限的。在这种社会经济形式下,除了盐、铁这类特殊产品外,只有奢侈品是最有市场的商品。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在以前各种社会里,只有奴隶所有者、封建主、受贡国家,是剩余生产物的主要所有者,同时又“代表着享受的富,从而是生产物的售卖者和商人交易的对手”。①;
富人们需要从市场取给的,大多数是本地因自然条件的限制而不能生产的远方的稀奇特产,如西域昆山的玉,南粤与印度的明珠、宝石、犀角、珊瑚,罗马的璧流离,江南的柟梓,蜀地的釦器与锦等等。在剥削者看来,这些奢侈品也是“养生送终之具也”,从而要“待商而通”。②另一方面,在很困难的条件下,只有体轻价贵的稀奇特产,才便于和值得远距离的运输,才能凭着它是“远方之货”、“难得之财”而珍贵起来,并使商人获得惊人的利润。因此,当时人们描写的商业繁荣,大概都是这种商业。《盐铁论》中的“”说:“今世俗坏而竞于淫靡,女极纤微,工极技巧,雕素朴而尚珍怪,钻山石而求金银,没深渊;
-------------------;
① 参见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53年,第402~409页。;
②《盐铁论·本议第一》。;
求珠玑,设机陷求犀象,张罗网求翡翠,求蛮貉之物,以眩中国,徙邛榨之货致之东海,交万里之财”。①王符说,东汉时,“京师贵戚”和“边远下士”所用棺材皆江南*[木+需]梓等木做成,“计一棺之成功,将千万夫”。而且“东至乐浪,西至敦煌,万里之中相竞用之”。②《乐府·孤儿行》述孤儿“行贾,南到九江,东到齐与鲁”。四川商人的足迹远至滇越、夜郎和长安等地。中国的丝织品和四川的釦器,不仅运遍全国各地,而且也运到周围各国甚至远至罗马(见本文第三节)。这种商业是“贵远方之货,珍难得之财,不积于养生之具”;③“今商兢鬻无用之货,淫极侈之弊”。④这说明汉代繁荣的商业是远距离的奢侈品贩运商业,与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没有密切的联系。它不是建基于社会生产各部门分工及商品生产繁荣之上的。;
由于奢侈品是远地的奇异特产,需要奢侈品的人(皇室、大官、大商人、大土地所有者、大奴隶主)大多住在城市里,因此,奢侈品贸易的经营形式是由远距离的贩运商业和城市商业组成的。即由大贩运商人用商车队或商船队,把远方出产的奢侈品运到城市去出卖。故商车的多少成了商人财产大小的标志,⑤商业的繁盛也是以商车来往频繁来形容的。⑥大城市的繁荣商业主要是奢侈品贸易。在本文第四节中可以看出,许多大城市商业是在奢侈品贸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两汉,商业的主要内容和形式,是奢侈品的贩运贸易和城市商业。汉代的商品生产和商业,主要是为大奴隶主服务的。;
--------------------;
①《盐铁论·通有第三》。;
②《潜夫论》卷三《浮侈第一二》。;
③《淮南子》卷一一《齐俗训》。;
④《潜夫论》卷一《务本第二》。;
⑤ 《史记》卷三十《平淮书》:“而富商大贾……转毂百数”。《史记》卷一二九《货殖列传》:“周人既*,而师史尤甚,转毂以百数,贾郡国,无所不至”。;
⑥《潜夫论》:“今举世舍农桑,趋商贾,牛马车舆,填塞道路"。关于商车队的记载很多,如《后汉书》卷九~《乌桓传》:“乌桓……遮截道上商贾车牛千余辆”。《风俗通义》卷九《鲍君神》记载:有贩鲍鱼的商车“十余乘”。;
汉代商业发展的基础.一是依靠对各地自然特产的运销,二是社会分工的扩大和工农生产的发展,特别是奴隶制生产的发展。奴隶制的生产,一方面,它是大生产,奴隶主可以“课役僮隶,各得其宜”,从大量奴隶劳动的压榨上,可以取得大量的剩余生产物,从而有可能为市场提供更多的商品。另一方面,因此也使奴隶主们更加富裕,奢侈欲望扩大。奢侈品市场的扩大,使许多地方的自然特产,本来不是商品生产的产品,甚至不是人工有意种植的东西,被商人的贩卖活动卷入商业流通,成为富人们“养生送死”必需的贵重商品。所以当时主张发展商业的人,有一个现在看来甚为奇怪的理由:各地不同的自然特产,如果不通商交易,就会在原地成为无用之物。桑弘羊说:“陇蜀之丹漆旄羽,荆扬之皮革骨象,江南之柟梓竹箭,燕齐之鱼盐旃裘,兖豫之漆丝晞疗,养生送终之具也。待商而通,待工而成”。①又说:“农商交易,以利本末,山居泽处,蓬蒿墝埆,财物流通,有以均之。是以多者不独衍,少者不独馑。若各居其处,食其食,则是橘柚不鬻,朐卤之盐不出,旃厨不市,而吴唐之材不用也”。②;
小农企图一切自给,但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如资力、劳力等等)的限制,使他们虽有万能的本领,也不能生产盐、铁器等物。他们必须购买自己生产与生活所必需而自己又不能生产的物品。为了购买就必须出卖。汉代赋税的一个显著特征是缴纳货币的很多,如口钱、算赋(人头税)、算赀(资产税)、刍槁税、部分地区的田租(土地税)以及代役钱。③这些赋税负担迫使他们出卖产品以获得货币。商业的发展,把他们往往是为了自给而生产的多余产品转入市场,成为商品。;
------------------------;
①《盐铁论·本议第一》。;
②《盐铁论·通有第三》。;
③ 参见韩连琪:《汉代的田租口赋和繇役》,载《文史哲》1956年第7期。;
商人与农民的交易有两种主要形式。一是在基层的市场上(如的会市与城中之市),一是商人以小贩形式深入农家。《盐铁论》中就有这种记载:“家人(指铁匠)相一,父子戮力,各务为善器,器不善者不集。农事急,輓运衍之阡陌之间,民相与市买,得以财货、五谷、新弊易货,或时贳民,不弃作业,置田器,各得所欲”。①;
城市手工业所需原料,大部分(如《货殖传》中所记的竹、木、麻、丝等物)通过市场取自当地的农村,小部分(如江南的犀角皮革,西域的玉石等物)是由商人从远地运来。城市居民所需的粟米薪菜,是由城郊农民供给的,②这种交易是城市商业的组成部分。;
上文说明,不同的阶层有不同的经济地位与经济活动,需要不同的商品,从而与不同的商业经营形式相联系。;
除了上述这些普通的商品以外,汉代还有两种突出的特殊商品一一土地和奴隶。土地和奴隶成为商品,在两汉社会的发展中成为两个突出的问题,并与商业资本的发展纠在一起,成为汉代经济发展的根本特征。关于这些问题将在下一节中详细论述。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人和土地可以买卖,是由汉代社会经济结构的本质特性所决定的,并是汉代商业突出的特征。这种现象在汉以前和以后,都不如汉代这样普遍和突出。;
------------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