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57|回复: 0

2018科斯的牛仔买到了什么?——张五常的栏杆如何移动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Rank: 1

积分
41
发表于 2018-7-13 11:27: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内容摘要:科斯用牛仔/农夫的例子来说明效率与产权的初始配置状况无关。这种例子,实际上是某肿形式的思想实验,而科斯的实验设计极为复杂,以至于任何人要重复科斯的这个实验,都存在相当的困难。张五常将科斯的问题简化成栏杆的位置问题,使实验模型的设计更为简单,结果更加明确。但张五常并没有将实验结果叙述清楚,仍然存在改进的余地。其实,只要在一个概念上做一个明确地规定,这个实验模型可以十分简单,而且清楚,结果明确、合理。而这一点小小的改进,其基本思想恰恰来自科斯的同一篇文章。任何市场交易的对象,其实都是一组特定的权利。可惜的是,不仅学长期忽略了这个问题,甚至科斯的牛仔也忽略了这个问题。
;
; 如果我的模型真的回答了科斯模型想要回答的问题,我的简化就足以说明,权利约束被忽略的后果实际上超出了我们的估计,它不应该继续被忽略。
;
; 关 键 词:; 科斯 科斯定理 相对价格 权利约束
;
; 这并不是两件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它们都曾经在有关科斯的“不变定律”的模型中出现过。科斯和张五常分别建立了自己的模型,说明存在一个“不变定律”。其中张五常更是干脆将这个“不变定律”直接表述为“栏杆的位置不变”。“不变定律”是从科斯的农夫/牛仔模型中出来的,但科斯的模型如何解释了“不变定律”,其实经济学并没有说清楚。一个简单的事实是,几乎从来就没有人用重复科斯模型的方式解释“不变定律”,大家都在简单地重复科斯的结论,说这个模型支持“效率与产权的初始归属无关”的结论。如果有人要用模型的方式说明这个问题,他宁可选择烟囱防尘的模型[1]。张五常也不愿意重复科斯的模型,他将科斯的模型问题转化成栏杆位置问题,用另外一个模型来替代科斯的模型。他的简化为我能够在某种程度上理解科斯的模型提供了一个机会。科斯的模型实在太复杂了,要把它看懂都十分困难。而张五常的模型脉络清楚;简单明了。他的这个工作看起来简单,但愿意做这个工作,而且可以做到这么好的人并不多。我一直被科斯模型的复杂程度所困惑,但除了张五常以外,我还没有看到有任何人做过这种简化的努力[2]。如果张五常的模型是一个完美的模型,那么,无论科斯的模型是否存在问题其实就不重要了;对我自己而言,看不看得懂科斯的模型也不重要了,因为我们有了张五常的模型作为替代,就已经足够了。但张五常的模型并不完美[3],如果将这个模型看作是一个抽象的实验模型,则这个实验模型的设计有一点问题,它没有排除应该被排除的干扰因素。
;
; 张五常的模型行为是这样的:“高斯问:牛吃麦的权利谁属?他先假设麦是种植者的私产,未经许可牛群不能侵犯。这样,如果所有交易费用是零,牛群吃麦若能使牛的增值在边际上高于麦的损害,养牛者就会出一个价给种麦者,让牛吃麦去也。种麦者乐于收费而让牛群吃麦,直至麦的损害在边际上与牛群的增值相等。维护产权的费用(交易费用)是零,养牛者或种麦者会建造一栏杆,位于麦的损害等于牛的增值的边际界线上。另一方面,在竞争下牛吃麦的收费,在边际上会与麦的损害与牛的增值相同。
;
; 这结论不奇怪,奇怪的是高斯跟把权利倒转过来,竟然得到同样的结果。他转过来,假设吃麦的权利是养牛者所有,牛可以大吃特吃,权之所至,种麦者不能反对。这样,在交易费用不存在的情况下,吃麦的损害在边际上若高于牛群的增值,种麦的人就会出价给养牛者约束牛群。在竞争下,种麦的人所出的价是麦的边际损害,而若这价高于牛群吃麦在边际上的增值,养牛者就乐于收价而约束牛群了。栏杆建造的位置,会与种麦者有权禁止牛群吃麦的位置相同。”[4]
;
; 相对价格问题
;
; 在这个模型中,当牛仔出价给农夫的时候,牛的增值在边际上高于麦的损失;而在农夫出价给牛仔的时候,相对价格变化了,种麦的损失在边际上高于牛的增值。这个变化与相对价格不变的假设有冲突。相对价格不变的假设是张五常对科斯的“不变定律”做修改的时候加进去的[5]。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假设,如果相对价格发生了变化,我们知道,即使权利的归属没有任何变化,栏杆位置也要发生变化。如果要讨论产权归属对栏杆位置的影响,首先要排除相对价格变化对栏杆位置的影响,所以,这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假设。在科斯的模型中,科斯是用完全竞争假设来消除相对价格的变化影响的。
如果相对价格不变,牛的增值在边际上或者保持高于麦的损失,或者保持低于麦的损失,绝不应该忽高忽低,更不会随着权利的转移而发生变化。在科斯的实验设计中,他并没有强调相对价格的影响,他只是在相对价格有可能变化的时候假设完全竞争条件,消除有可能因为农夫和牛仔的投入变化而导致的相对价格变化产生的影响。科斯的实验设计重点考虑的是交易费用对栏杆位置的影响,所以他的模型一直都有交易费用为零的假设。当这个假设被斯蒂格勒搬到“科斯定理”中去以后,引起的混乱绝对是科斯当初没有预料到的。为了消除零交易费用假设引起的混乱,同时又要排除交易费用对栏杆位置的干扰,张五常做了另外一个假设,假设交易费用不变。对于实验模型而言,这样的假设不仅的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
;
; 本文跟随张五常的思路,假设交易费用没有相对变化,目的是排除这个因素对栏杆位置的影响。顺便说一句,对栏杆的位置来说,相对价格的影响与交易费用的影响有类似的地方,但也有根本的不同。一般来说,相对价格不会因为权利归属的变化而变化,如果万一发生,那也纯属巧合。而交易费用的变化是有可能随着权利归属的变化而变化的,比如排污的权利是在工厂一边,还是在居民一边,交易费用是有相对变化的。但本文并不打算详细讨论这个问题,并非是因为这个问题不重要,而是因为本文仅仅讨论关于栏杆位置的实验模型问题。
;
; 根据张五常的相对价格不变假设,在权利归属裁定之前,必须首先假设市场的相对价格就已经确定了,如此假设显然也比较符合“真实世界”的情况。我先假设相对价格的状况是牛的增值在边际上高于麦的损害。在张五常的模型中,当权利属于农夫的时候,牛仔会出一个价,栏杆的位置向麦田移动,一直移到麦子的边际损失与牛的边际收益相等的地方,牛仔的出价应该等于被牛吃掉的麦子的市价;当权利属于养牛者的时候,由于麦子的边际损失小于牛的边际增值,张五常的农夫也可以出价吗?张五常没有说。当权利属于牛仔的时候,张五常已经将相对价格变化了。实际上,即使麦子的边际损失小于牛的边际增值,农夫也是应该同时也是可以出价的。直观地看,由于麦子的损失在边际上低于牛的增值,农夫的出价一直不能使牛仔满意,而权利又属于牛仔,于是,农夫只好任由牛吃麦,一直吃到麦子的损失与牛的增值在边际上相等的地方,也就是栏杆的理论位置,再吃下去,就该牛仔付钱了。栏杆的理论位置仅仅受相对价格的影响,不管权利属谁,这个位置是不变的。当牛吃到这个位置的时候,农夫付钱了吗?付过了。被吃掉的麦子的市价就是他的支付。他不仅付了钱,而且和(权利属于农夫的时候,)牛仔支付的一样多。牛仔收到支付了吗,当然收到了,不仅收到了,而且很满意,牛吃得肥肥的,这就是牛仔的收益。
;
; 一个简单的模型
;
; 所以,模型应该是这样的:模型先假设牛的增值在边际上高于麦子的损害[6],并且维持相对价格不变。
;
; 当权利属于农夫的时候,牛仔为牛吃麦子付费,栏杆的位置与张五常的栏杆位置一致,栏杆虽然设立了,但在栏杆之外,农夫还要继续种麦子,否则牛没有麦子吃,牛仔就不会付钱了[7]。明明自己有权利,却赚不到钱是不行的,所以农夫年年在栏杆外种麦喂牛,而牛仔年年向农夫付费,皆大欢喜。当权利属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