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49|回复: 0

2018关于资本主义的萌芽(下)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Rank: 1

积分
41
发表于 2018-7-13 11:19: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二、一则传奇给予的启示
在1875年的一家名叫《华洋通闻》的报纸上,出现过一则发人兴味的报导。报导的标题是《煤矿和拐骗者》,内容是一个民间已有流传的近于传奇的故事。然而,它却联得上我们现在所要讨论的问题。不妨先摘引其主要的内容,然后谈一谈从中得到的启示。
报导中说:
“在康熙年间,直隶省有一位驻扎在保定府的巡抚,名叫于成龙。他忠实于朝廷,垂爱于百姓,名闻遐迩。……
“在他巡视各地的时候,常常听到[北京]西山窑户中流行的一种拐骗制度。由于他们仗着人多势众, 难于查处,因此长期活动而从未受到惩罚。 这位巡抚决心想办法加以禁止。……在八月十六日那一天,他决定亲自出巡,身边只带了一个忠实的随从,名叫田虎。……
“在午夜时分,他和田虎偷偷地离开衙门。出城以后,各人按计划进行化装。巡抚扮成一个托钵道士,他的随从扮成一个随身的小道徒。
“ 装扮停当以后,主仆二人开始上路,径奔西山。……最后到达一所寺院。寺院的住持热情款待他们,并且问他们为什么来到这样一个偏僻的地方。于成龙按原定计划声称:他听人说他的一位外甥在附近的矿上赚了一笔大钱,但是,不知道这个矿的确切地址,因此特来寻找。
“好心的住持建议他们两人不要走近矿区,因为这对他们可能不怎么安全。原因是那里缺少人手,很可能会把他们捉起来帮矿井车水,——那里曾经有许多人就是被捉来的。 但是,如果他们两人坚持要去,万一被捉住,那里有一个名叫李三的工头,他是一个好人,只要他们提到住持的名字,他就会帮助他们。
“正在谈话的当口,有几个开矿的人闯了进来。他们声称是来寻找矿上的几个逃亡者。 当他们看到这两个陌生人时,就问他们是干什么的。这时有一个住持回答说:他们是远方的游僧,并且会算命。开矿者就要求这两个人随他们到矿上去为他们算命。想到这是一个访问矿区的好机会,于成龙立刻答应了。
“天刚亮,于成龙和他的随从陪伴着开矿者向矿区进发。走了六、七里路,穿过了一些矿场以后, 他们到达这个带路人所在的矿区。 当开矿者把这两个被认为是道士的人带到窑口时,立刻露出真相,明白告诉他们两人说:矿井需要他们帮忙车水。当然,只要他们干,就会得到好工钱。
“于成龙和田虎不愿就此进矿,他们托辞出家人不曾做过这样的工作,但是毫无效果。他们被威胁着,非进去不可,如果抗拒,就会有挨打的危险。因此,他们只好进去。 当他们行经一些坑道时, 矿工的一付样子使他们感到非常惊讶。 那些矿工看起来简直像鬼而不像人。每一个矿工都穿一条短裤,裤子的裤腿还不到膝盖。头上紧扎着头巾,并且插上一支点燃了的腊烛。一身漆黑煤灰,看起来,特别令人厌恶和可怕。
“于成龙设身处地,感到非常不安。他想:‘老天爷,这就是从远古一直到现在还在继续发生的事情!俗话说,好在南方来的大米是吃不光的,西山的煤炭也是烧不尽的。如果北京缺了煤炭和大米,那些旗人将会变成什么样子 ’?
“他们越往前走,就越是感到可怕。坑道的顶棚是用木柱子支撑着,而这是摸出来,不是看出来的。因为他们被引进去的这条坑道是漆黑一片,只有他们的带路人带着一点微弱的灯光。
“他们跟着带路人穿过无数的坑道,一上一下地至少有四里之遥。这时,他们忽然听到水声,那正是矿工们挖煤所造成的声响。这时他们的带路人喊话,说是他已经带来了两个流浪汉。跟着就出现了一个工头。经过一番检查之后,工头给这个带路人一份报酬,然后他就走了。显然非常满意。”[1]
这一则传奇,在50年代史坛上,在中国萌芽问题的讨论中,就曾经引起人们的注意。一位已故的著名资本主义萌芽研究者就此写过这样一段文字:
“民间说书人流传的一部‘于公案’,在第一回里有于公自述的一段话说道:‘在我做直隶保定府时节,私访门头沟煤窑,将两家恶霸马三峰、于思九拿获,全家斩于市曹之上。马三峰、于思九之羽党尽是江洋大盗,都要报仇。’这种演义当然写得有真有假,使人真假莫辩。比如,明明是于成龙的故事,它却偏偏说:‘于太公生二子,长名成龙,次名得水。’把于成龙的父亲于得水说成于成龙的弟弟。而无论是于得水或于成龙,明明都没有做过保定府知府,它却说是‘做直隶保定府时节。’这些都是有意以假乱真。但是,虽然这样, 它毕竟是根据门头沟的真事编成的, 所以门头沟开窑的人很不喜欢听讲这一段书。人们从这一段书里不难想见,清朝的封建统治者对民窑业主们多么残暴地进行压迫。不过,当时的民窑却并没有被‘于大人’之流的暴力压迫所慑服。相反的,正当于成龙飞黄腾达的时候,在康熙三十年到四十年,门头沟的许多民窑仍然有新的发展。”[2] 这一段考订,都是正确的。如说于成龙不是于得水的哥哥,而是他的儿子,于成龙和于得水都没有做过保定知府,以及民间流传的于成龙私访门头沟,“写得有真有假 ”,“有意以假乱真,”等等,都是对的。但是把于成龙的私访门头沟煤窑,说成是“清朝的封建统治者对于民窑业主们多么残暴地进行压迫,”却是不符合事实的。
京西煤矿中的民窑,当时究竟是怎样进行生产的呢?单凭《华洋通闻》这一则传奇式的报导,也许不一定完全合乎实际。好在现在还可以找到一些比较可靠的,不妨引来互相印证一下。
道光初年,做过直隶总督的那彦成,对京西煤矿内部的生产情况,有一个相当翔实的报告,其煤窑中实行的锅伙制度,介绍更为详尽。他说:
“查各煤窑开设锅伙,原为各项工作之人早晚食息之所,西山一带煤窑锅伙,每处自二、三十至三、四十人不等,而有开门、关门;连夏、不连夏之分。其开门、不连夏锅伙,每年七月以后,按照公平时价雇人工作,或拉煤,或淘水。一交次年五月,约计京城内外各煤厂、煤铺,俱已存积足供五、六、七月之用,即行散工,以避盛暑煤毒,是谓开门锅伙,又谓之不连夏锅伙。至关门、连夏锅伙,则系就地搭盖矮屋数间,周围筑起高墙,遍插棘茨,只留小门,以通出入。如遇寻工负苦之人,诓入伙内,逼勒进窑工作。出窑后即关闭棘墙之内,防其逃走;并在锅伙内开摆小菜烟酒等项货摊,任意昂其价值。每遇工作人买用,即将应付工价克扣。新陈拖累,严寒盛暑,不得脱身。是谓关门锅伙, 又谓连夏锅伙。一经诓入,即同黑狱。”“遇有患病之人,辄行抬出丢弃,以致冻馁毕命,甚至殴打垂毙抬弃,以致多被大兽残食,殊为残惨。”[3]
那彦成还以一个与人伙开锅伙的齐二为例,说明在锅伙统治下的“黑狱”存在了一段相当长的时间。这从以下两件事例,可以得到证明:
一、嘉庆十七年,齐二与阎本立伙开锅伙,请“付成、梅一儿在芦沟桥及琉璃河一带将远方赴京佣趁之人,向其诓称西山有佣工处所,工价甚多,并不说明进窑拉煤,将其诱至锅伙内交与齐二收管。付成等每诓一人,齐二给京钱五、六千不等。齐二将诓来之人,闭置棘墙之内,以防逃走。每日押赴窑厂,勒令进窑拉煤。其拉煤应得工钱,以饭食昂价扣折。每拉煤一日,除扣饭钱外,并无余剩。”并“因拉煤之人懒惰,或捆缚殴打、或用火熏烧,其曾经受伤未死者,并无确数。至锅伙内有患病未死之人,”亦“往往抬弃野外,其患病者是否挣扎他往,或在野外冻馁身死,”锅伙“亦不过问。”[4]
二、嘉庆二十四年十二月,“付黑儿因工作辛苦难受,思念父母,跪地哀求齐二放其回家,齐二不依。付黑儿啼哭不休。齐二与齐青将其两手背捆,齐二先用拳殴其脑后,并腿踢其腰眼近下,复取木棍殴其腿上、胳膊、左右肋。付黑儿声言情愿一死,不愿拉煤受苦。齐二随取火把烧其头上、脸上。付黑儿在地乱滚,齐二按其两腿,齐青按其头颅,将火把一根插入其脊背捆绳之内燃烧。火把烧完,方各释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