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网站首页
大学课后答案
毕业设计
高中课后答案
初中课后答案
小学课后答案
赞助我们
搜索
搜索
热搜:
物理答案
英语答案
高数答案
线性代数
本版
帖子
答案家
»
论坛
›
毕业设计
›
经济|金融|营销|管理|电子商务
›
2018西方经济学不是神学
返回列表
查看:
255
|
回复:
0
2018西方经济学不是神学
[复制链接]
1661520
1661520
当前离线
积分
41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幼儿园, 积分 41, 距离下一级还需 59 积分
幼儿园, 积分 41, 距离下一级还需 59 积分
积分
41
发消息
发表于 2018-7-13 10:42:23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现在有一种很不好的倾向,西方经济学在中国似乎成为神学,利益追求成为唯一的信仰,有些经济学家正在成为帮助人们完成这一信仰的神甫。
这是90年代在中国出现的非常反常的现象,已经导致社会道德、信仰大滑坡。在这种道德背景下,大家期望的完善的市场经济制度很难建立起来。这是经济改革单独前进,政治社会改革滞后的必然结果。经济学家被权力资本利用,鼓吹经济自由主义,在中国形成误导,不能说自己没有责任。经济科学应该自觉调整自己的观点和立场,才能全面认识和研究中国问题。这里我们需要注意这样几个问题:
第一、对市场经济不做分析,把市场经济当作教条,束缚和误导人们的思想。
中国未来数年,有没有发生经济危机的可能性?严重性不仅在于问题本身,也在于主流舆论不认真面对问题。国内的市场经济教条主义,把所有问题推委于权力和计划经济,推委于市场经济不彻底。这些人认为所有问题只能够沿着市场经济导向去解决。如果问题解决不了,甚至越来越严重,也绝对不是市场经济的弊病。这就从根本上否认了实践对于市场经济理论的检验。有人说,市场经济是已经被外国实践检验过的真理,在中国应用就用不着检验。这不是把市场经济看作上帝吗?市场经济在外国并不是像有些人描述的那样美妙,有些自封“主流”的经济学家既不认真研究中国问题,又不客观介绍我国问题,他们的实证精神到哪里去了?
对市场经济的属性、内容、发展的必然性及可能出现的问题都应做实事求是的分析,这才是科学的态度。
第二、鼓吹经济自由主义,忽视中国人均资源短缺的基本前提。
如何判断理论的对错?一方面要看自身的逻辑,我们假设达到一定水平的人,在逻辑上没有错误,当然这只是假设。许多人在讨论中是不遵守基本的形式逻辑的,经常偷换论题,论据不能真正符合实际,论证不符合逻辑。
如果在形式逻辑上没问题,真正的理论分歧就在于前提是否符合实际。90年代西方经济学在中国的应用如果出现问题,主要原因可能是忽视应用的前提,而且否认要经过中国改革开放实践的检验。
新古典经济学鼓吹的经济自由主义,忽视中国人均资源极端短缺,经济和社会发展极不平衡这两个特点。中国资源同美国、加拿大、俄罗斯是无法比的。如果以为可以在“资源稀缺”客观条件下,大家平等自由,那就错了。人均资源极端短缺,使得调水成为中华民族不得不面对的任务。耕地在中国是农民的社会保障,不能资本化。资源越短缺,市场经济能够发挥作用的空间越小,能够容忍两极分化的程度越小。盲目鼓吹全球化,脱离中国实际搞现代化,甚至可能使我们丧失基本生存条件。
这可不是说起来吓唬人的——可以预见的生态环境危机,类似股票市场崩盘,突然出现,比如北方城市缺水问题,如果突然爆发,市场经济怎么解决?还不是计划供应?难道能够把水价提高100倍,富人乱用,穷人渴死?为了保证大城市用水,需要什么手段?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