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kiw等人指出,增长率的跨国差距可通过县有外生技术进步的索洛模型来加以解释,即使假设昕有国家的R&D的情况都有相同的技术,情况也是如此,也就是说Mankiw认为是各国的资本积累差异而非技术水平差异导致了各国经济增长的差异
Young(1995)和Jorgenson(1995)对“东亚四小龙”的增长核算分析发现,东亚经济增长可归于资本积累、人力资本增加和劳动参与率上升,而技术进步的作用并不明显,全要素所起的作用有限。Johnes批判了Romer、Grossman和Helpman以及Aghion和Howitt的RD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观点。Johnes认为,根据RD增长模型的规模效应,如果RD开支、从事RD研究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增加一倍的话,那么人均产出的增长率也应该增加一倍。但是根据美国40年来的数据,科学家增加了5倍,但人均产出的增长率远没有增加5倍,事实上,人均产出的增长率几乎不变,甚至还有所下降。同样Johnes还指出OECD国家经历了:RD水平的上升,但经济增长并未加快,反而生产力增长变缓了。:DeLong and Summers(1991)则发现设备投资的增长是美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而RD增长不是重要的原因。:Dinopous与。Thomoos(1999)的研究均说明RD内生增长理论在与经验事实相吻合方面尚不尽如人意。另外,从世界经济增长分布演进的角度来看。Mankiw、Young、Jorgenson和Johnes等人证实了世界经济发展是趋同,而RD内生增长理论的预测是趋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