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99|回复: 0

2018中国大陆经济增长对台湾地区进口贸易的影响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Rank: 1

积分
41
发表于 2018-7-12 23:12: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引言
  
  近20年来,随着中国大陆经济快速发展,台湾地区对中国大陆(含香港)出口的金额急剧增长,从1990年起超越对日本出口金额,从2002年起超越对美国并成为台湾地区最大的出口市场,中国大陆市场对台湾地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2004年台湾地区对中国大陆(含香港)出口金额占总出口金额的36.69%,创下历史新高而进口市场(主要是技术与设备及原料)数十年来由日本主导,一直没有改变(台湾主计处,2006)
  
  二文献综述及研究方法
  
  王光正邱俊荣(2004)研究的结论指出,“若台湾地区产业的利基在中国大陆中间财市场时,两岸三通后此类厂商利润提高”;反之,“若台湾地区产业的利基在第三地市场(如美国)时,开放两岸三通后,会使中间财价格下跌,进而降低台湾地区厂商的整体利润”[1]
  台湾经济年鉴(2003)指出,2002年台湾地区对外贸易的最大特色是对外贸易顺差扩增资金呈净流入,经常账与金融账同呈顺差,国际收支综合余额剧增为336.64亿美元,创下历年最大的顺差纪录但是,这样的顺差潜藏着经济发展的隐忧其一是,商品贸易顺差虽创新高纪录,惟主要是来自中国大陆强劲的进口需求,致对大陆出口的依存度亦创新高,对中国大陆贸易顺差为291.06亿美元,占全年顺差336.64亿美元的86.46%,比重相当高;在“进口方面”则由于民间投资意愿仍呈低迷,资本设备进口持续减少,国内投资意愿的持续迟滞加上国外直接投资的大幅减少,不利未来的经济成长[2]
  张传国(2004)对中国经济增长与两岸贸易研究的结论:(1)台商投资与两岸贸易之间存在密切的互动关系与互补关系,而不是替代关系;(2)台商投资贸易驱动性应是不平衡的,对大陆是逆差效应,这种不平衡效应并不利于两岸贸易的深入发展与两岸经济的融合;(3)在两岸贸易中,对台出口较自台进口具有更显著的台商投资倾向,更有利于推动台商对大陆的投资[3]
  Markuson和Svensson(1985)认为,假如资本的流动非由关税所致,而资本是流入出口部门而非进口部门,结果投资和贸易的关系就将成为一种互补关系而非替代关系在此种条件下,资本的流动将使国际分工和专业化更深化,进一步得以扩大贸易规模[4]
  本文的研究方法:一方面是以跨国的总体经济资料作为自变量来解释因变量的台湾地区内生经济现况;另一方面是以中国的总体经济数据与台湾地区内生经济数据作为自变量来解释因变量的台湾地区内生经济现况,以WLS方法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由于台湾地区内生经济数据有部分出现负值,以致于无法进行对数转换分析
  1.变量的平稳性检验在进行模型估计之前,先以E-views软件对模型中每个变量做平稳性检验(ADF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这些变量(时间序列)都是平稳序列
  2.模型估计用WLS法(本研究自变量参数多,存有异方差)分别对模型(3-2)(3-4)的各参数进行估计,结果见表2及表3它们分别是1987-2004年台湾地区进口贸易模型,对每个模型均又建立了两个模型,模型1是对所有变量进行的估计,由于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以及包含某些未显著影响的解释变量,我们将其进行了剔除,得到模型2
  
  三理论模型及变量数据来源
  
  根据上述理论和现实状况的分析,我们分别从国际经济环境和台湾地区内部经济环境两个侧面对中国大陆经济增长对台湾地区进口贸易变化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
  (一)在国际经济环境下的实证考察
  中国大陆及其他主要国家经济对台湾地区进口贸易影响的理论模型可以构造为下面的形式:
  台湾地区进口贸易变化=f(中国大陆总体经济,其他主要国家总体经济)+μ    (3-1)
  我们选择台湾地区的进口贸易值指标反映台湾地区进口贸易状况各国的总体经济以该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发展速度来作为替代指标另外我们选择与台湾地区经济往来密切的主要国家和地区列入模型,这些国家和地区包括美国日本韩国中国香港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新加坡
  于是根据理论模型(3-1),可将其写为如下形式的线性模型:
  Import=β0+β1China+β2USA+β3Japan+β4Korea+β5HongKong+β6Germany+β7France+β8UK+β9Italy+β10Singapore+μ        (3-2)
  (二)在台湾地区内生经济变量下的实证考察
  中国大陆总体经济与台湾地区内生经济变量对台湾地区进口贸易影响的理论模型可以构造为下面的形式:
  台湾地区进口贸易变化=f(中国大陆总体经济,台湾地区内部经济因素)+μ (3-3)
  我们从台湾地区资本技术贸易政府人口等方面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指标作为可能影响台湾地区国际贸易的主要因素,包括研究与开发支出占GDP比重(RDRatio)贸易出口额(Export)贸易进口额(Import)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政府支出增长率(Gov)赋税收入增长率(Reven)人口出生率(BirthRate)失业率(Unemploy)投资率(InvRatio)以及对外投资额(OutInv)
  于是根据理论模型(3-3),可将其写为如下形式的线性模型:
  Import=β0+β1RDRatio+β2Export+β3China+β4CPI+β5gov+β6Reven+β7BirthRate+β8Unemploy+β9InvtRatio+β10OutInv+β11IndRatio+β12ServiceRatio+μ       (3-4)
  以下我们将说明上述模型中涉及的变量及其定义变量数据的来源选取的变量及其定义如表1
  
  1.变量的选取和定义
  考虑与台湾地区贸易进出口规模亚洲四小龙全球经贸地位等因素,选取中国大陆台湾地区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韩国香港新加坡等经济体的GDP值作为实证分析研究的变量变量意义见表1
 2.资料来源说明
  资料来源为历年发行的台湾地区国民经济统计季报及统计年鉴各主要国家GDP数据来自国际金融统计(国际货币基金会IMF)主要经济指标(韩国银行)主要经济指标(OECD)金融经济统计月报(日本)新加坡统计月报香港统计月刊中国统计年鉴主要经济指标(台湾地区行政院主计处)及各国官方网站等公布的数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